1、ICS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 XXXXX2013 翠冠梨生产技术规程 (报批稿) 2013 - XX - XX 发布 2013 - XX - XX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 XXXXX2013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生产地选 择与规划 . . 1 4 授粉品种 与砧木选择 . . 1 5 栽植 . . 2 6 土肥水管理 . . 2 7 整形修剪 . . 4 8 花果管理 . . 4 9 病虫害防治 . . 5 10 果实采收 .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翠冠梨主要病虫害及部分推荐
2、农药 . 6 DB51/ XXXXX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罗江县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党寿光、邓家林、陈德顺、张全军、吴志广、田云、李庆华、文斌。 DB51/ XXXXX2013 1 翠冠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翠冠梨生产地选择与规划、授粉品种与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 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翠冠梨的露地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
3、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7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 NY/T475 梨苗木 DB51/335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DB51/336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51/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DB51/338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 3 生产地选择与规划 3.1 生产地选择 3.1.1 气候条件 适宜的年平均温度为12.0 17.5 ,年日照时数1000 h。 3.1.2 土壤条件 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5 %、地下水位1.0
4、 m以下,土壤pH值5.57.5为宜。 3.1.3 产地环境 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DB51/336标准。 3.2 生产地规划 包括小区划分、品种布局、道路及排灌系统设置、防护林营造、房屋等附属设施。 平地及坡度在6以下的缓坡地,栽植行为南北向。坡度在615的山地、丘陵地,等高种植,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按GB/T15772执行。 4 授粉品种与砧木选择 DB51/ XXXXX2013 2 4.1 授粉品种 采用黄金梨、丰水梨为宜 4.2 砧木选择 采用豆梨、杜梨、川梨为宜。 5 栽植 5.1 苗木质量 接穗采自翠冠梨优选单株或无病毒母本园,苗木质量符合NY475要求
5、。 5.2 栽植时期 秋末冬初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以秋末冬初栽植为佳。 5.3 栽植密度 根据砧木、园地的立地条件以及整形方式和栽培管理技术水平等而定。采用稀植方式的株行距为3 m4 m4 m6 m、密植方式的株行距为1.5 m2 m3 m4 m。 5.4 授粉树的比例与田间分布 宜配两个授粉品种,按10 %20 %比例在田间均匀分布。 5.5 栽植方法 栽植前30 d左右,全园深翻、土地调形,在规划栽植点处开挖定植穴或栽植行开挖定植沟,定植穴 长、宽、深各为80 cm,定植沟宽80 cm、 深80 cm。每穴或每米长定植沟分层施入符合DB51/338标准的 有机肥50100,并灌透水
6、。 栽植前对苗木根系进行修整,用0.5 %硫酸铜和0.5 %石灰水混合液浸2分钟进行消毒。栽苗时要将 根系舒展、苗木扶正,栽植深度以土壤下沉后,根茎部与地面相平或略高出地面 为宜。踏实根系周围 土壤,立即灌足定根水。并覆盖5以上表土或树盘覆膜,栽后3 d5 d浇水一次。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深翻改土 9月10月,结合秋施基肥深翻改土 。从树盘树冠滴水线向外挖深、宽40 cm50 cm的施肥沟,每 666.7翠冠梨园分层施入符合DB51/338规定的有机肥10002000,并充分灌水。 6.1.2 中耕 梨园树盘在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适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深度5
7、cm10 cm。 6.1.3 种植绿肥和行间生草 幼龄翠冠梨园可在行间树冠投影面积外缘种植无共性病虫害的浅根、矮秆和耗肥量小的作物。 DB51/ XXXXX2013 3 成年翠冠梨园提倡实行免耕生草制。种植与梨树无共性病虫害的浅根的绿肥或牧草。 6.1.4 覆盖 覆盖分为地布覆盖和覆草两种方法。地布覆盖可用黑色LS地布在树盘下覆盖2 m3 m宽。覆草可选 用麦秆、玉米秸、稻草等为材料,覆盖厚度10 cm15 cm。连覆2年3年后结合秋施基肥深翻一次。 6.2 施肥 6.2.1 施肥原则 按照DB51/338的规定执行,并根据翠冠梨园土壤中的大、中、微量元素含量丰缺状况和翠冠梨营养 特点,增施有
8、机肥,合理使用化肥,推行测土配方施肥。 6.2.2 施肥方法和施肥量 6.2.2.1 土壤施肥 土壤施肥分为树冠滴水线上多穴施肥与高压注射施肥两种方法,以高压注射施肥为佳。 6.2.2.1.1 幼树 勤施薄施,以氮肥为主,每年每666.7施纯氮2 kg4 kg,氮、磷、钾比例为5 :3:2,在离树干30 cm以外施入,并随树龄增加施肥量逐渐加大。在生长季的3月 8月,20 d30 d施肥一次。 6.2.2.1.2 成年树 根据树龄、生长势和当年预计产果确定全年施肥量,氮、磷、钾比例为1:0.7:1。具体施肥方案见 表1。 表1 成年脆冠梨树(每产 50 kg 鲜梨)全年施肥方案 施肥次数 肥料
9、种类与施肥量 施肥方法 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 适当配搭氮、 磷、 钾肥。 有机肥 40 kg70kg, 纯氮 0.25kg、五氧化二磷 0.05 kg 树冠滴水处挖深条沟施入 萌芽肥 以氮肥为主,适当搭配农家肥。纯氮 0.4kg,人畜粪 20kg 树冠下滴水线处挖多个浅穴施入 果实膨大肥 以磷、钾肥为主,适当配合氮肥。有机肥 20 kg 30 kg, 腐熟饼肥 2 kg,五氧化二磷 0.05 kg,硫酸钾 0.5 kg 树冠滴水线处挖穴施入 注:计算基肥中实际的用量应考虑6.1.1中有机肥的用量。 6.2.2.2 叶面追肥 初花期喷硼酸1000倍,谢花后15 d至套袋前喷2次鳌合钙,间隔7 d
10、10 d 喷1次;套袋后至采前20 d 喷2次磷酸氢二钾1000倍液,间隔10 d15 d喷1次。 采果前20 d内停止叶面追肥。 6.3 水分管理 6.3.1 灌溉 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DB51/336的规定。芽萌动期、果实迅速膨大期和秋施基肥时应灌足水分。 DB51/ XXXXX2013 4 6.3.2 排水 梨园设置排水系统并及时清淤,多雨季节或果园积水时开沟排水。 7 整形修剪 7.1 整形 因地、因栽植密度选用以下树形。 7.1.1 疏散分层形 干高50 m60cm,树高3.5 m4.0m。 主枝5个,分2层,第一层3 个,第二层2个。层间距离80 m 100cm。主枝基角5070度。
11、 7.1.2 开心形 干高50m60cm,35个主枝、均匀分布。树体高度控制在3m以内。主枝基角4560度。 7.1.3 Y 字形 干高50cm80cm,2个4个主枝、均匀分布。结果部位控制在2m高以内。主枝基角6070度。 7.2 修剪 7.2.1 幼树修剪 幼树以轻剪长放、撑枝、拉枝、吊枝为主,迅速扩大树冠,实现早成形、早结果。 7.2.2 成年树修剪 成年树冬季修剪以轻剪、长放为主,疏枝为辅。剪除病虫枝、干枯枝、交叉枝,疏剪密弱枝、下垂 枝,及时复壮更新结果枝组。对骨干枝过多的树要逐渐减少骨干枝数目、级次和长度。夏季修剪采用撑 枝、拉枝、吊枝、抹芽、放梢等技术。 8 花果管理 8.1 果
12、园放峰 提倡梨园释放壁峰和蜜蜂。 8.2 人工授粉 盛花期如遇雨天或低温时应进行人工授粉。采集授粉品种铃铛花制备花粉或选用适宜的商品花粉, 并贮存在深色瓶中,在干燥低温(07)避光条件下保存。初花期、盛花期各授粉1次。 8.3 疏果 谢花后15 d左右进行第1次疏果,10 d后第2 次疏果。按15cm20cm果间距或15-25片叶留1个果。 8.4 套袋 DB51/ XXXXX2013 5 生产绿白皮果实,于谢花后25 d套小白袋,在小白袋破裂之前再套155mm198mm大小外灰(黄)内 白双层木浆纸果袋(内外纸均不打蜡);生产褐皮果实, 于谢花后5565d套155mm198mm大小外灰内 黑
13、双层木浆纸果袋。套袋前用符合DB51/337标准的杀虫、杀菌剂仔细喷雾一次,特别是幼果。套袋时袋 口需封严但又不伤果柄,幼果悬于袋中央。 9 病虫害防治 9.1 农业防治 加强肥水管理,合理修剪,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老翘裂皮、翻树盘、剪除病虫枝果;不与苹果、 桃等其他果树混载;梨园周围5 km范围内不栽种桧柏。 9.2 物理防治 根据病虫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色板、杀虫灯以及树干缠草绳等方法诱杀害虫。 9.3 生物防治 助迁和保护利用瓢虫、草蛉、捕食螨、赤眼蜂等害虫天敌。应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生物制 剂防治病虫害。利用害虫性信息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 9.4 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的预
14、测预报,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病虫害,优先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 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农药,选用合 适的喷药器械。使用化学农药时应严格按照DB51/337的有关规定执行。主要病虫防治时期与方法见附录 A。 10 果实采收 10.1 采收时期 根据翠冠梨的品种特性,果实用途和鲜销市场的远近而定。本地市场鲜销的果实应充分成熟,种子 变为褐色,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1.5%以上,外观 达到该品种应有的色泽时采收。需长途运输的外销果和 贮藏果,达到八至九成熟时采收。果实安全性指标应符合DB51/335的规定。 10.2 采收方法 分次采收。
15、采收时应先下后上,先外后内依次进行,并将果实袋一同采下;采收时必须轻拿轻放, 切勿机械损伤;采收后及时运到室内分级处理,雨天和中午高温时不宜采收。 DB51/ XXXXX2013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翠冠梨主要病虫害及部分推荐农药 病虫害 名 称 防治时期 推荐药剂及使用剂量 安全间隔期 (d) 黑星病 发病初期 40%氟硅唑 800010000 倍液 12.5%烯唑醇 30004000 倍液 21 21 黑斑病 发病初期 50%异菌脲 1000 倍液 10%多抗霉素 10001500 倍液 7 7 锈 病 发病初期 15%三唑酮 500800 倍液 80%代森锌 5007
16、00 倍液 15 15 褐斑病 发病初期 70%甲基硫菌灵 8001000 倍液 50%多菌灵 500600 倍液 10 21 枝干腐烂 病 发病初期 45%晶体石硫合剂 20 倍液(涂干) 3%甲基硫菌灵 57.5 倍液(涂干) 15 10 轮纹病 发病初期 80%代森锰锌 600800 倍液 10 蚜虫类 百叶蚜量达 100 头时 10%吡虫啉 20004000 倍液 3%啶虫脒 15002000 倍液 7 21 梨木虱 越冬代成虫出蛰盛期和每代卵盛孵 期,或虫叶比达 10%时 1.8%阿维菌素 30004000 倍液 10%吡虫啉 15002500 倍液 14 7 食心虫类 新梢被害率达
17、 5%或卵孵化率 1%时 2.5%氯氟氰菊脂 20003000 倍液 50%辛硫磷 10001500 倍液 21 7 蝽 蟓 47 月若虫发生高峰期 2.5%氯氟氰菊脂 20003000 倍液 48%毒死蜱 10002000 倍液 21 28 梨瘿蚊 越冬代成虫出蛰盛期,新梢抽发初期 48%毒死蜱 10002000 倍液 3%啶虫脒 10001500 倍液 28 21 螨 类 单叶螨达 2 头时 5%哒螨灵 25003000 倍液 1.8%阿维菌素 30004000 倍液 21 14 卷叶蛾类 第一、二代卵孵盛期 48%毒死蜱 10002000 倍液 3%啶虫脒 15002000 倍液 21 21 注:如有适宜翠冠梨生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生物、化学农药,应优先选用。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