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59.080 W 06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6112013 游牧用框架式帐篷结构承载性能检验方法 2013 - 11 - 12 发布 2014 - 01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6112013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原理 . . 1 4 仪器和用具 . . 1 5 试验步骤 . . 1 6 试验结果 . . 2 7 数值修约 . . 2 8 评定结果 . . 2 9 试验报告 . . 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帐篷篷架结构承载性检验载荷分布 . 3 DB5
2、1/T 1611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成都永业有限公司、成都市鑫宏威野营装备器材有限公司、 成都康博多彩帆布制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福忠、刘才容、尹显建、刘新伟、刘挺、陈勇、杨诗卓、母坤鑫、赵瑞方、 罗炯、罗聪。 DB51/T 16112013 1 游牧用框架式帐篷结构承载性能检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游牧用帐篷框架式篷架结构承受载荷性能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游牧用帐篷框架式篷架结构承受篷布及冰雪等载荷性能的检验方法。 其他框架式篷架 结构承受载荷性能的检验参照
3、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DB51/T 984 游牧用帐篷通用技术要求 DB51/T 985 游牧用框架式帐篷 3 原理 采用人工模拟的方法,根据试验要求模拟帐篷框架承受不同压力下的实施模拟加载,检验检验框架 式帐篷结构杆件变形的程度。 4 仪器和用具 4.1 直尺 测量范围(0-1000)mm 最大允许误差 1mm。 4.2 激光测长仪或钢卷尺 测量范围5m 最大允许误差 1mm。 4.3 重锤(
4、重物) 5.0kg10g(数量根 据杆件实际长度计)、2.0kg5g(数量根据杆件实际长度计)。 (注:也可取相当于该重量其他形式的重物。) 4.4 电子秒表 099999s 5 试验步骤 5.1 根据 DB 51/T 984、DB 51/T 985 及使用说明,搭起帐篷。 5.2 将篷架按实际使用情况搭建,检查各部件,都无松动情况后,用激光测长仪或钢卷尺测量各个斜 梁、檩条和屋脊的长度,并做好记录(X1ij)。 注1: 1ij X 的说明, 1表示各个杆件的第一次测量值,当i=1表示脊梁,i=2表示边跨斜梁,i=3表示中间跨斜梁, i=4表示檩条。当j=1表示从帐篷门正面顺时针方向右边的杆件
5、,j=2表示顺时针方向的第二条杆件 5.3 按照附录 A, 从斜梁、檩条和屋脊的铰接处开始测量布点,用直尺或钢直尺测量、选点并标识: 屋脊、中间跨斜梁,每隔 330 mm 处选择一点并做上标识,如果剩余长度不足 330 mm,则不再选点;边 DB51/T 16112013 2 跨斜梁,每隔 280 mm 处选择一点并做上标识,如果剩余长度不足 280 mm,则不再选点;檩条,每隔 230 mm 处选择一点并做上标识,如果剩余长度不足 230 mm,则不再选点。所选各点为加挂试验载荷的施力 点。 5.4 将相应的试验载荷(见第 4 章)挂在对应的各杆件的受力点上,并开始计时。加载 24 小时后,
6、用 激光测长仪或钢卷尺测量各杆件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2ij X ),并观察各杆件及构件有无损伤及裂痕。陆 续卸下所有重物,重新计时,待结构恢复两小时后,再次测量各杆件的长度并记录( 3ij X ) 6 试验结果 游牧用框架式帐篷卸载形变量和卸载恢复后形变量分别按式(1)和式(2 )计算。 11 2 = x ij ij ij X X (1) 21 3 = x ij ij ij X X (2) 式中: 1x ij 卸载形变量; 1ij X 负载前各杆件的测量长度; 2ij X 卸载后的即时测量长度; 3ij X 卸载两小时后的测量长度; 2x ij 卸载恢复后形变量。 7 数值修约 试验结果计算至
7、小数点后两位,修约至一位小数。数值修约按GB/T 8170的规定进行。 8 评定结果 8.1 结构完好性评定 检查各杆件及构件,如无裂痕,则评定其结构稳定可靠。 8.2 杆件变形评定 如杆件在卸载后的形变量20.0mm且杆件在卸载恢复后的形变量10.0mm,则评定其符合要求。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游牧用帐篷结构完好性情况和杆件变形情况,并写明样品编号和试验日期等。 DB51/T 16112013 3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帐篷篷架结构承载性检验载荷分布 A.1 框架式帐篷结构承受荷载概述 A.1.1 框架结构 对新型框架结构帐篷的力学可靠性校验分析的对象是用30301.5钢
8、管(梁、柱均为30301.5 钢管,f=235N/mm 2 ,206000N/mm 2 )及钢铰线(拉筋)(f=1700N/mm 2 ,206000N/mm 2 )等组成的 框架结构。 A.1.2 荷载计算 A.1.2.1 荷载概况 篷布自重: 3 1094.2 2 / mkN 雪 载: 按8cm雪载计算。 125.0 0 =S 2 / mkN A.1.2.2 荷载计算 雪 载 : 519.015.4125.0 1 =q mkN / 篷布荷载: 0238.02)65.14.2(1094.2 3 =+= q mkN / A.2 荷载组合 自重+8cm雪载作用在顶部屋面的雪荷载分别分配到两边的斜梁
9、和檩条上,转化成线荷载进行计算, 檩条线荷载为72N/m,屋脊线荷载为124 N/m;作用在斜梁上的雪荷载分 解成垂直于和平行于斜梁的两种 荷载计算,边跨斜梁分解结果为:q 1=60.0 N/m, q2=35.0 N/m,中间跨斜梁分解结果为q 3=122.0 N/m, q4=70.0 N/m模拟垂直于斜梁的荷载试验。加载试验时乘保险系数K(K=1.2)。 A.3 载荷分布 如图1所示:檩条线荷载为72N/m,试验加载=72N/m1.2=86 .4 N/m8.8Kg/m,即2.0Kg/23cm试验 载荷;屋脊线荷载为124 N/m, 试验加载=124N /m1.2=148.8 N/m1 5.2Kg/m,即5.0Kg/33c m试验载荷; 同理可得边跨斜梁分布2.0Kg/28cm试验载荷,中间跨斜梁分布5.0Kg/33cm试验载荷。 DB51/T 16112013 4 图A.1 载荷分布示意图 _ DB51/T 161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