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5962013 煤矿在用局部通风机安全检验规范 2013 - 07 - 18 发布 2013 - 09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5962013 I 目 次 前 言 . . II 引 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安全要求 . . 1 5 检验方法 . . 2 6 检验记录 及检验报告 . . 4 7 检验周期 . . 4 8 检验规则 . . 4 附录 A(规范 性附录) 局部通风机防爆要求 . 6 DB51/T 15962013
2、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技术中心,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 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俊高、姬有仓、鲜 林、高朋杰。 DB51/T 15962013 III 引 言 本标准主要根据 MT 222-2007煤矿用局部通风机 技术条件 、JB/T 8690工业通风机 噪声限 值和煤矿安全规程 ( 201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 37 号令)编写。
3、 本标准未涉及的内容,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有规定的,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DB51/T 15962013 1 煤矿在用局部通风机安全检验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在用局部通风机安全要求及检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在用局部通风机的安全性能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T 222 煤矿用局部通风机 技术条件 JB/T 8689 通风机振动检测及其限值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使用于本标准。 3.1 风电闭锁
4、wind electricity closed-cycle control 当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风筒风量低于规定值时,能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并实现闭 锁的装置。 3.2 瓦斯电闭锁 gas power interlocking 当甲烷浓度超限时,能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并实现闭锁的的装置。 4 安全要求 4.1 证件 煤矿使用的局部通风机必须是符合 MT 222 的产品,并取得“MA”安全标志证和防爆电气设备检验 合格证。 4.2 外观质量 4.2.1 通风机壳外表面应清洁、平整,无明显磕碰、划伤等缺陷,叶轮内、外表面不允许有碰伤。 4.2.2 通风机紧固件应齐全、无损伤,螺栓露
5、出长度应整齐。起吊吊耳和机壳底部的底脚应完好。 4.2.3 通风机进气口安装的防护网应完好,网眼不大于 30mm。 4.2.4 通风机的接地装置和永久性的接地标志应完好。 DB51/T 15962013 2 4.3 运转质量 4.3.1 局部通风机运转时应平稳,无异常声响。 4.3.2 通风机配套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2M。 4.3.3 通风机叶轮的叶片与机壳(或保护圈)之间的单侧径向间隙应不小于 2.5mm。 4.3.4 通风机运行时,其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不应超过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4.3.5 通风机的全压(静压)效率不小于 60%。 4.3.6 通风机正常工作噪声不应超过 8
6、5dB(A)。 4.3.7 通风机运转时,振动速度有效值为刚性支承的不得大于 4.6 mm/s,为挠性支承的不得大于 7.1 mm/s。 4.4 使用管理 4.4.1 局部通风机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并实行挂牌管理,标志牌的内容应该有局部通风机型号、额定 功率、安装日期、用途和负责人等。 4.4.2 局部通风机在使用中接线盒应完好,不失爆。 4.4.3 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 10m。 4.4.4 矿井井下有瓦斯涌出掘进工作面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和备用局部通风机都必须采用三专 (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专用开关)供电,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
7、机实现双风机双电 源并能自动切换。 4.4.5 无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必须采用三专供电,备用局部通风机电 源可以取自同时带电的另一电源,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故障时,备用局部通风机能自动启动,保持 掘进工作面正常通风。 4.4.6 一台专用变压器最多可向 4 套不同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供电。 4.4.7 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使用 2 台局部通风机同时供风的, 2 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且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每 7 天试验一次。 4.4.8 严禁使用 3 台以上(含 3 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 1 个掘进工作
8、面供风。不得使用台局部通风 机同时向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4.4.9 严禁使用 1 台启动开关控制 2 台以上(含 2 台)局部通风机向 2 个以上(含 2 个)掘进工作面 供风。 4.4.10 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失电停止运转后,当恢复供电时,正常工作的局部 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不得自行启动, 必须指定人员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 10m 以内风流 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 0.5%时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5 检验方法 5.1 证件 现场查看局部通风机证件档案,包括局部通风机安全标志准用证(MA) 、防爆电气设备检验合格证。 5.2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采用目测法和用
9、精度等级为1mm 的钢卷尺测量检查。 5.3 运转质量 5.3.1 5.3.1 在现场保证局部通风机正常运转情况下,检查运转是否平稳,是否存在异常声响。 DB51/T 15962013 3 5.3.2 在通电试验前, 用准确度不低于 10 级的兆欧表对通风机配套电动机定子三相绕组的绝缘电阻进 行测量,以最小值为测量结果值,其值应不小于 2M。 5.3.3 用精度等级为0.05mm 的塞尺测量通风机叶片与机壳(或保护圈)的单侧间隙值,需要在 4 个 不同方向(即四等分圆周)测量,在圆周上布置的测点应不少于 4 个,取最小值,单侧径向间隙应不小 于 2.5mm。 5.3.4 局部通风机电机功率使用
10、局部通风机综合测试仪进行测试。 5.3.5 通风机效率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 1)通风机轴功率 emtra PP = ( 1) 式中: Pa通风机轴功率,kW; tr机械传动效率; m电动机效率; Pe 电动机输入功率,kW。 ( 2)通风机全压功率 1000 vit t qp P = ( 2) 式中: Pt通风机全压功率,kW; pt 通风机全压,Pa; qvi通过通风机风量,m 3 /s。 ( 3)通风机静压功率: 1000 vis s qp P = ( 3) 式中: Ps通风机静压功率,kW; ps通风机静压,Pa; qvi通过通风机风量,m 3 /s。 ( 4)通风机全压效率: 100
11、= a t t P P ( 4) 式中 t通风机全压效率,%; Pt通风机全压功率,kW; Pa通风机轴功率,kW。 ( 5)通风机静压效率: 100= a s s P P ( 5) DB51/T 15962013 4 式中 s通风机全压效率,%; Ps通风机静压功率,kW; Pa通风机轴功率,kW。 5.3.6 在工作地点距离局部通风机 1m 处测量工作噪声。 5.3.7 风机振动测量使用测振仪按照 JB/T 8689 的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5.4 使用管理 5.4.1 现场检查局部通风机管理制度,是否有专人负责挂牌管理。 5.4.2 现场检查局部通风机在使用中接线盒是否完好,按照附录 A
12、 进行检查是否失爆。 5.4.3 现场检查井下所有使用的局部通风机是否安装在进风巷中,并使用精度等级为2mm 的皮尺测 量局部通风机距掘进巷道回风口的距离,是否满足不得小于 10m 的要求。 5.4.4 现场检查并试验,通风机使用是否满足 4.4.4 的要求。 5.4.5 现场检查并试验,通风机使用是否满足 4.4.5 的要求。 5.4.6 现场检查一台专用变压器是否向超过 4 套不同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供电。 5.4.7 现场检查所有使用的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是否均实行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是否有每 7 天 进行一次试验的记录。 5.4.8 现场检查是否存在使用 3 台以上(含 3 台)局
13、部通风机同时向 1 个掘进工作面供风。检查是否 存在使用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5.4.9 现场检查是否存在使用 1 台启动开关控制 2 台以上(含 2 台)局部通风机向 2 个以上(含 2 个) 掘进工作面供风。 5.4.10 现场检查试验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失电停止运转后, 局部通风机的启动 是否满足本标准 4.4.10 条的要求。并检查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的记录。 6 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 6.1 检验记录 检验记录由检测人员填写并签名,确保现场记录的真实、准确。 6.2 检验报告 检验项目要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报告格式、内容应满足相关要求,且应具有足
14、够的信息。 7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每年至少一次。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和判定机构 应由取得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的机构检验和判定。 DB51/T 15962013 5 8.2 检验项目分类 检验项目分为:A 类项目(关键项)和 B 类项目(一般项)两种类型,具体划分见表 1。 表1 系统检验项目分类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条款号) 项目类型 检验方法 说明 1 证件 4.1 A 5.1 2 外观质量 4.2 A 和 B 5.2 4.2. 4为A类,其余为B类 3 运转质量 4.3 A 和 B 5.3 4.3. 4为A类,其余为B类。 4 使用管理 4.4 A 5.4 8.3 判定规则 8
15、.3.1 A 类项目中,有 1 项不合格,则检验结论判定为:不合格。 8.3.2 B 类项目中,有 5 项不合格,则检验结论判定为:不合格。 DB51/T 15962013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局部通风机防爆要求 A.1 隔爆电机外壳 A.1.1 外壳不得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变形长度应不超过50 mm,凹、凸深度应不超过5 mm。 A.1.2 接线盒应完好,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不被破坏,如接线盒内的隔爆绝缘座不被去掉等情况。 A.2 接地装置 A.2.1 通风机的接地装置应完好。 A.2.2 通风机接地线使用镀锌钢绞线时,接头处可用(最少)两道U形卡子 连接。 A.2.
16、3 电机接线盒内部接地线的长度应适宜,以松开接线咀卡兰拉动电缆后,三根火线拉紧或松脱时, 以接地线不掉下为宜。 A.3 紧固装置 A.3.1.1 用螺栓固定的接线盒隔爆面不得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其规格应与螺栓直径一致, 弹簧垫圈须压平,螺栓不得松动,螺栓或螺孔不得滑扣。 A.3.1.2 接线盒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 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 A.3.1.3 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平垫来减少螺 栓的伸出长度。 A.4 电缆引入装置 A.4.1 喇叭咀应完整、齐全、紧固、密封良好。 A.4.2 密封圈内径不得大于
17、引入电缆外径1mm以上。 A.4.3 密封圈的单孔内不得穿进多根电缆。 A.4.4 密封圈不得割开套在电缆上。 A.4.5 密封圈不应破坏。 A.4.6 密封圈不应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有效尺寸配合间隙满足要求,起到密封作用。 A.4.7 密封圈应完全套在电缆护套上。 A.4.8 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不应有其他包扎物。 A.4.9 一个引入装置(喇叭咀)内不得用2个以上(含2个)密封圈。 A.4.10 进线咀压紧后应有余量,进线咀内缘应压紧密封圈,且密封圈不得活动。 A.4.11 压盘式引入装置应有压紧螺栓且上紧。 A.4.12 螺旋式引入装置不得乱扣、 锈蚀, 且紧到位, 用一只手的手
18、指能使压紧螺母旋转不得超过半圈。 A.4.13 使用螺旋式引入装置,引入装置与密封圈之间应有金属垫圈。 A.4.14 电缆在引入装置处不能轻易来回抽动。 A.4.15 电缆引入装置(喇叭咀)不得有亲嘴现象。 DB51/T 15962013 7 A.4.16 电缆护套伸入接线盒壁要符合515mm的要求。 A.4.17 A采用铠装电缆供电时,使用密封圈要全部套在铅皮上,或者用绝缘胶灌至三叉口以上。 A.5 隔爆面 A.5.1 接线盒隔爆接合面不得有锈蚀。 A.5.2 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过0.5mm A.5.3 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 A.5.4 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防锈油(如凡士林油) ,涂油应在防爆面上形成一层薄膜。 A.5.5 隔爆面的静止面间隙不得大于0.2mm。 _ DB51/T 1596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