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 T 1274-2011 额定电压1.8 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pdf

    • 资源ID:1490879       资源大小:927.23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 T 1274-2011 额定电压1.8 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pdf

    1、 ICS 29.060 K 13 备案号:30877-201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2742011 额定电压 1.8/3 kV 及以下风力发电用柔性 电缆 Flexible cable for wind power generation of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1.8/3kV 2011 - 06 - 27 发布 2011 - 07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2742011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产品代号、标记 . .

    2、2 4 技术要求 . . 3 5 试验方法 . . 7 6 检验规则 . . 8 7 标志、标 签、使用说明书 . . 9 8 包装、运 输、贮存 . . 9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 电缆的常用型号 . 11 附录 B(规范 性附录) 绝缘和护套非电气性能 .12 附录 C(规范 性附录) 电缆扭转试验方法 . 14 附录 D(规范 性附录) 耐盐份试验方法 . 16 附录 E(规范 性附录) 电缆负重试验方法 . 17 附录 F(规范 性附录) 电缆低温弯曲试验方法 .18 DB51/T 1274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和

    3、附录 F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鑫电电缆有限公司、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英、杨春尧、崔天峰、毛传岚。 DB51/T 12742011 1 额定电压 1.8/3 kV 及以下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1.8/3 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的产品代号、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规定的电缆适用于风力发电系统或类似系统用柔性电缆。 2 规范性引用文

    4、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51.1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 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 2951.12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 试验方法 GB/T 2951.14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低温试验 GB/T 2951.2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

    5、 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 GB/T 2951.3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 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 GB/T 3048.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 3048.5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GB/T 3048.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T 3048.9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9部分:绝缘线芯火花试验 GB/T 3048.13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3部分:冲击电压试验 GB/T 3956 电缆的导体 GB/T 4909.2 裸电线

    6、试验方法 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 6995.1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 6995.3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 6995.4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4部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 GB/T 8170 数字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2706.12008 额定电压1 kV( U m =1.2 kV)到35 kV( U m =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 及附件 第1部分:额定电压1 kV( U m =1.2 kV)到3 kV( U m =36 kV)电缆 GB/T 140492008 额定电压10

    7、 kV架空绝缘电缆 GB/T 18380.11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1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 延试验 试验装置 DB51/T 12742011 2 GB/T 18380.1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 延试验1 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 GB/T 18380.13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3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 延试验 测定燃烧的滴落(物)微粒的试验方法 GB/T 18380.33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 垂直蔓延试验 A类 GB/T 1838

    8、0.34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 垂直蔓延试验 B类 GB/T 18380.35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 垂直蔓延试验 C类 GB/T 19666 阻燃和耐火电缆通则 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 JB/T 8734.11998 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和软线 第1部分:一般规定 JB/T 10696.7 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第7部分:抗撕试验 3 产品代号、标记 3.1 产品代号 3.1.1 功能代号 防紫外线 FZ 耐盐份 NY 阻燃 A类 ZA 阻

    9、燃 B类 ZB 阻燃 C类 ZC 3.1.2 系列代号 风力发电用电缆系列代号 FD 3.1.3 绝缘代号 特种橡塑弹性体绝缘 X 乙丙橡皮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绝缘 E 硅橡胶橡皮或其他相当混合物绝缘 G 3.1.4 护套代号 特种橡塑弹性体护套 X 硅橡胶橡皮护套或其他相当混合物护套 G 聚氨酯弹性体护套 U 氯磺化聚乙烯橡皮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护套 H 3.1.5 屏蔽代号 编织屏蔽 P 缠绕屏蔽 P1 DB51/T 12742011 3 3.1.6 结构代号 对绞 J 3.1.7 产品标记 3.1.8 当产品有燃烧特性要求时, 产品标示方法应符合 GB/T 19666 的规定。 标记

    10、至少应包括产品型号、 规格、本标准编号。产品型号组成和顺序如下: 示例1: FZNYZC-FDXUP-J300/500 420.75 DB51/ 2011 表示为:额定电压为300/500 V,2 芯对绞,4 组,标称截面积 0.75 mm 2 ,铜芯特种橡塑弹性体绝缘聚氨酯弹性体护套编织屏蔽对绞型防紫外线、耐盐 份、阻燃C类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 示例2: FDGG450/750 516 DB51/ 2011 额定电压为450 /750 V,5芯,标称截面积16 mm 2 ,表 示为:铜芯硅橡胶橡皮绝缘硅橡胶橡皮护套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 示例3: FDXX0.6/1 1240 DB51/ 20

    11、11 额定电压为0.6/1 kV,1芯,标称截面积240 mm 2 ,表 示为:铜芯特种橡塑弹性体绝缘特种橡塑弹性体护套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 3.1.9 电缆的常用型号见附录 A。 4 技术要求 4.1 正常工作条件 4.1.1 电缆的交流额定电压 U0/U 分别为:300/500 V、450 /750 V、0.6/1 kV、1.8/3 kV。 4.1.2 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特种橡塑弹性体绝缘90 乙丙橡皮绝缘90 硅橡胶橡皮绝缘180 4.1.3 电缆最低使用环境温度: 特种橡塑弹性体绝缘40 乙丙橡皮绝缘40 硅橡胶橡皮绝缘55 4.1.4 电缆敷设时的最小弯曲半径为: 固定敷设时为电缆

    12、直径的 6 倍; 移动敷设为电缆直径的 10 倍。 护套代号 屏蔽代号 绝缘代号 系列代号 结构代号 功能代号 DB51/T 12742011 4 4.2 性能 4.2.1 导体 4.2.1.1 铜导体应采用符合 GB/T 3956 的软圆铜线,导体中的单线可镀锡或不镀锡。 4.2.1.2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和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4.2.1.3 导体可采用绞线、束线或复绕等结构。导体表面允许采用非吸湿性材料带重叠绕包或纵包。 4.2.1.4 电缆导体在 20 时的电阻应符合 GB/T 3956 的规定。 4.2.2 绝缘 4.2.2.1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断面

    13、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杂质,外观圆整且容易与导体剥离。 4.2.2.2 绝缘非电气性能应符合附录 B 中表B.1 的规定。 4.2.2.3 绝缘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表 1 的规定,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 4.2.2.4 绝缘最薄点厚度应不小于规定标称值的 90%0.1 mm,厚度测量结果应按 GB/T 8170 规定进 行修约。任何隔离层的厚度应不包括在绝缘厚度之中。 4.2.2.5 绝缘线芯识别标志应符合 GB/T 6995.4 的规定。 4.2.2.6 绝缘线芯火花试验应符合 GB/T 3048.9 的规定。 表1 绝缘标称厚度 绝缘标称厚度/ mm 导体截面/ mm 2 1.8

    14、/3 kV 0.6/1 kV 450/750 V 300/500 V 0.5 0.7 0.6 0.6 0.75 0.7 0.6 0.6 1.0 0.8 0.6 0.6 1.5 1.8 0.8 0.7 0.7 2.5 1.8 0.9 0.8 0.8 4 1.8 1.0 0.8 6 1.8 1.0 0.8 10 2.1 1.2 1.0 16 2.1 1.2 1.0 25 2.2 1.4 1.2 35 2.2 1.4 1.2 50 2.2 1.6 1.4 70 2.2 1.6 1.4 95 2.4 1.8 1.6 120 2.4 1.8 1.6 150 2.6 2.0 1.8 185 2.6 2.2

    15、 2.0 240 2.8 2.4 2.2 300 2.8 2.6 2.4 400 3.0 2.8 2.6 500 3.0 3.0 2.8 DB51/T 12742011 5 4.2.3 绞合 4.2.3.1 对绞型电缆,其每一对绞组可以是 2 芯、3 芯或4 芯等。 4.2.3.2 对绞允许使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圆整,并可用非吸湿性包带扎紧。 4.2.4 成缆、内衬层和填充物 4.2.4.1 绝缘线芯及对绞组应绞合成缆,最外层的绞合方向为右向,相邻层绞向相反。 4.2.4.2 采用数字标志时,由内层到外层从 1 开始,按自然数序顺时方向排列。有黄绿双色线时,黄 绿双色线为最外层最后一根。 4.2

    16、.4.3 成缆时绝缘线芯间的间隙允许进行填充,缆芯外允许包裹一层非吸湿性带子将缆芯扎紧。 4.2.4.4 内衬层可以挤包也可以绕包,挤出内衬层的标称厚度为 1.0 mm,允许有20%的负偏差。 4.2.5 金属屏蔽 4.2.5.1 屏蔽型电缆在缆芯外由金属丝组成编织屏蔽或缠绕屏蔽。 4.2.5.2 屏蔽用金属丝由软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构成,单丝直径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2 屏蔽用圆铜丝(镀锡圆铜丝)标称直径 屏蔽前假定直径( D U )/ mm D U 5 5 D U 10 10 D U 25 25 D U 35 35 D U 单丝直径( D)/ mm 0.10 0.15 0.20 0.25

    17、 0.30 4.2.5.3 编织屏蔽编织密度应不小于 85%,缠绕屏蔽缠绕密度应不小于 90%。 4.2.5.4 编织屏蔽内允许加引流线,引流线应与编织层良好接触,引流线截面不小于 0.2 mm2,引流 线可以是单根或多根的退火软圆铜线或镀锡退火软圆铜线绞合而成。 4.2.6 护套 护套应为表 3 所列的挤包固体介质的一种,并与电缆的工作温度相一致,护套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 横断面无目力可视的气孔、沙眼等缺陷,多芯电缆护套应不与绝缘相粘连。 表3 护套混合料 挤包固体介质 型号 正常运行时最低环境温度/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特种橡塑弹性体 TPE -40 90 氯磺化聚乙烯橡皮或其他相

    18、当的合成弹性体 SH -40 90 硅橡胶橡皮 G -55 180 聚氨酯弹性体 TPU -40 90 4.2.6.1 护套的非电气性能应符合附录 B 中表 B.2 的规定。 4.2.6.2 额定电压300/500 V 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额定电压450/750 V、 0.6/1 kV 及1.8/3 kV 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应符合 GB/T 12706.12008中 13.3 的规定。 4.2.6.3 护套最薄点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 85 %0.1 mm。 表4 额定电压 300/500 V 电缆护套标称厚度 护套前假定直径 ( D) /mm D5 5 D10 10 D1

    19、5 15 D25 25 D30 30 D40 40 D 护套标称厚度 /mm 0.8 1.0 1.2 1.6 2.0 2.2 2.5 4.3 成品电缆性能 DB51/T 12742011 6 4.3.1 电气性能 4.3.1.1 电缆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5 绝缘电阻 额定电压 电缆规格 20绝缘电阻/ M km 工作温度下绝缘电阻/ M km 300/500 V 2.5 mm 2 及以下 25 0.010 35 mm 2 及以下 150 0.15 50150 mm 2 100 0.10 450/750 V 0.6/1 kV 185500 mm 2 80 0.08 35 mm 2

    20、 及以下 250 0.25 50150 mm 2 200 0.20 1.8/3 kV 185500 mm 2 150 0.15 4.3.1.2 电缆应按表 6 的规定进行工频耐压试验。 表6 成品耐压试验电压 额定电压 300/500 V 450/750 V 0.6/1 kV 1.8/3 kV 试验长度 交货长度 交货长度 交货长度 交货长度 试验时间 5 min 5 min 5 min 5 min 试验电压 2 kV 3 kV 3.5 kV 6.5 kV 试验结果 不击穿 不击穿 不击穿 不击穿 4.3.1.3 额定电压 300/500 V和 450/7 50 V 的电缆应符合表 7 规定的

    21、绝缘线芯耐压试验。单芯电缆可 带护套。 表7 绝缘线芯耐压试验 试验项目 单位 试验要求 试样长度 m 5 浸水最少时间 h 1 水温 205 绝缘厚度0.6 mm及以下 V 2000 试验电压 绝缘厚度0.6 mm以上 V 2500 每次最少施加电压时间 min 5 试验结果 不击穿 4.3.1.4 额定电压 0.6/1 kV 和1.8/3 kV 的电缆应按 GB/T 12706.12008第 17.3 条的规定进行 4 h 电压试验。 4.3.1.5 额定电压 1.8/3 kV 的电缆应按 GB/T 12706.12008第 17.4 条的规定进行冲击电压试验。 4.3.2 非电气性能 4

    22、.3.2.1 电缆的低温和常温扭转试验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 4.3.2.2 电缆的单根阻燃性能应符合 GB/T 19666 的规定。 4.3.2.3 阻燃型电缆的燃烧特性应符合 GB/T 19666 的规定,达到成束 A 类、B 类或C 类规定。 4.3.2.4 电缆有防紫外线要求时,应符合 GB/T 140492008 中附录 C的规定。 DB51/T 12742011 7 4.3.2.5 电缆有耐盐份要求时,应符合附录 D 的规定。 4.3.2.6 电缆的负重试验应符合附录 E 的规定。 4.3.2.7 电缆的低温弯曲试验应符合附录 F的规定。 4.3.2.8 电缆表面应有连续的制造厂

    23、名、电压、型号、规格等识别标志,标志应符合 GB/T 6995.3 的 规定。标志的耐擦拭性应符合 GB/T 6995.1 的规定。 4.4 交货长度 电缆交货长度按双方协议规定,长度计量误差应不超过0.5。 5 试验方法 5.1 性能 5.1.1 导体 5.1.1.1 导体的单丝直径按 GB/T 4909.2 规定进行。 5.1.1.2 导体外观采用目测和手感方法进行。 5.1.1.3 导体绞制结构采用目测方法进行。 5.1.1.4 导体直流电阻按 GB/T 3048.4 规定进行。 5.1.2 绝缘 5.1.2.1 绝缘外观采用目测和手感方法进行。 5.1.2.2 绝缘非电气性能按 GB/

    24、T 2951.11、 GB/T 2951.12 、 GB/T 2951.14、 GB/T 2951.21、 JB/T 10696.7 规定进行。 5.1.2.3 绝缘平均厚度按 GB/T 2951.11 规定进行。 5.1.2.4 绝缘最薄点厚度按 GB/T 2951.11 规定进行。 5.1.2.5 绝缘线芯识别采用目测方法进行。 5.1.2.6 绝缘线芯火花试验按 GB/T 3048.9 规定进行。 5.1.3 绞合 5.1.3.1 对绞组芯数采用目测方法进行。 5.1.3.2 填充及包带采用目测方法进行。 5.1.4 成缆、内衬层和填充物 5.1.4.1 成缆方向采用目测方法进行。 5.

    25、1.4.2 成缆排列顺序采用目测方法进行。 5.1.4.3 填充、包带采用目测及手感方法进行。 5.1.4.4 内衬层厚度按 GB/T 2951.11 规定进行。 5.1.5 金属屏蔽 5.1.5.1 屏蔽方式采用目测方法进行。 5.1.5.2 屏蔽材料采用目测方法进行,单丝直径按 GB/T 4909.2 规定进行。 5.1.5.3 编织密度及缠绕密度按 JB/T 8734.11998第 4.4.2 条规定进行 5.1.5.4 引流线采用目测及千分尺测量的方法进行。 DB51/T 12742011 8 5.1.6 护套 5.1.6.1 护套外观采用目测及手感方法进行。 5.1.6.2 护套的非

    26、电气性能按 GB/T 2951.11、 GB/T 2951.12 、 GB/T 2951.14、 GB/T 2951.21、 GB/T 2951.31 、 JB/T 10696.7 规定。 5.1.6.3 护套标称厚度按 GB/T 2951.11 规定进行。 5.1.6.4 护套最薄点厚度按 GB/T 2951.11 规定进行。 5.2 成品电缆性能 5.2.1 电气性能 5.2.1.1 绝缘电阻按 GB/T 3048.5 规定规定。 5.2.1.2 工频耐压试验按 GB/T 3048.8 规定进行。 5.2.1.3 绝缘线芯耐压试验按 GB/T 3048.8 规定进行。 5.2.1.4 4

    27、h 电压试验按 GB/T 3048.8 规定进行。 5.2.1.5 冲击电压试验按 GB/T 3048.13 规定进行。 5.2.2 非电气性能 5.2.2.1 电缆扭转试验按附录 C 规定进行。 5.2.2.2 单根燃烧试验按 GB/T 18380.11、 GB/T 18380.12、 GB/T 18380.13 规定进行。 5.2.2.3 电缆燃烧性能按 GB/T 18380.33、 GB/T 18380.34、 GB/T 18380.35 规定进行。 5.2.2.4 电缆防紫外线性能按 GB/T 140492008 中附录 C 规定进行。 5.2.2.5 电缆耐盐份性能附录 D 规定进行

    28、。 5.2.2.6 电缆负重性能按附录 E 规定进行。 5.2.2.7 电缆低温弯曲性能按附录 F 规定进行。 5.2.2.8 电缆标志按 GB/T 6995.1、 GB/T 6995.3 规定进行。 5.3 交货长度 交货长度采用计米器测量的方法进行。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1.1 产品出厂前须经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方能出厂。 6.1.2 检验项目:4.2.1.1、4.2.1.2、4.2 .1.4、4.2.2.3、4.2.2.4、 4.2.5.2、4.2.6.4、4. 3.1.2、 4.3.2.8、4.4。 6.1.3 判定规则: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

    29、该批产品合格。若出现不合格项,应加倍取样对不合格 项目进行检验,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6.2 型式检验 6.2.1 产品正常生产一年时,应进行型式试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当产品定型时; b) 当原材料来源、工艺条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DB51/T 12742011 9 c) 停产一年后,重新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6.2.2 抽样:型式检验样品在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 50 m,有特殊性能的按相关标准要求抽样。 6.2.3 判定规则:型式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该批产

    30、品为合格;型式检验中若有不合格项目,允许在 该批产品中两倍抽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若仍有不合格项,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7.1 标志 7.1.1 电缆本体上应有下列内容: a) 生产单位名称; b) 商标; c) 型号规格; d) 额定电压; 7.1.2 产品外包装上应有下列内容: a) 厂名、厂址; b) 产品名称和型号规格; c) 电缆长度和毛重(净重); d) 生产日期 e) 电缆盘旋转方向标志。 f) 产品标准执行编号。 7.2 标签 产品合格证上应有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 b) 型号规格。 c) 商标。 d) 检验日期。 e) 产品检验印章。 7.

    31、3 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应有下列内容: a) 产品概述。 b) 产品结构。 c) 技术性能指标。 d) 产品质量承诺。 e) 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8 包装、运输、贮存 DB51/T 12742011 10 8.1 包装 电缆应妥善包装在符合 JB/T 8137规定要求的电缆盘上交货。电缆端头应可靠密封,伸出盘外的电 缆端头应加保护罩。 8.2 运输、贮存 a) 电缆应避免在露天存放,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b) 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 c) 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应用合适方法固定, 防止互撞或翻滚。 DB51/T 127

    32、42011 11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电缆的常用型号 A.1 电缆的常用型号 电缆的常用型号见表 A.1。其它未列出型号可按本标准3.1及3.2的规定组成。 表A.1 电缆的型号、名称及规格 产品型号 产品名称 额定电压 芯数 标称截面/ mm 2 FDXXP 铜芯特种橡塑弹性体绝缘特种橡塑弹性体护套编 织屏蔽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 300/500V 161 0.52.5 300/500V 161 0.52.5 FDXX 铜芯特种橡塑弹性体绝缘特种橡塑弹性体护套风 力发电用柔性电缆 450/750V、 0.6/1kV、1.8/3 kV 15 0.5500 FDXXP1 铜芯特种橡塑

    33、弹性体绝缘特种橡塑弹性体护套缠 绕屏蔽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 0.6/1kV 1 1.5500 300/500V 161 0.52.5 FDGG 铜芯硅橡胶橡皮绝缘硅橡胶橡皮护套风力发电用 柔性电缆 450/750、 0.6/1kV、1.8/3 kV 15 0.5500 FDEH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氯磺化聚乙烯橡皮护套风力发 电用柔性电缆 450/750、 0.6/1kV、1.8/3 kV 15 0.5500 FDXU 铜芯特种橡塑弹性体绝缘聚氨酯弹性体护套风力 发电用柔性电缆 450/750、 0.6/1kV、1.8/3 kV 15 0.5500 FDG 铜芯硅橡胶橡皮绝缘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 45

    34、0/750V 1 0.5500 FDX 铜芯特种橡塑弹性体绝缘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 450/750V 1 0.5500 FDXXP-J 铜芯特种橡塑弹性体绝缘特种橡塑弹性体护套编 织屏蔽对绞型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 300/500V 24芯单元结构, 最大单元数为37 0.52.5 FDXUP 铜芯特种橡塑弹性体绝缘聚氨酯弹性体护套编织 屏蔽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 300/500V 161 0.52.5 FDXUP-J 铜芯特种橡塑弹性体绝缘聚氨酯弹性体护套编织 屏蔽对绞型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 300/500V 24芯单元结构, 最大单元数为37 0.52.5 注:阻燃型电缆在型号前加: ZA-、 ZB-

    35、或 ZC- DB51/T 12742011 12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绝缘和护套非电气性能 表B.1 绝缘非电气性能 性能指标 序 号 试验项目 单位 特种橡塑弹性体 乙丙橡皮 硅橡胶橡皮 试验方法 1 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老化前抗张强度 % N/mm 2 300 10.0 200 4.2 180 5.5 GB/T 2951.11 2 老化条件:温度 时间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断裂伸长率最大变化率 老化后抗张强度 抗张强度最大变化率 h % % N/mm 2 % 1002 168 300 25 10.0 25 1352 168 30 30 2002 240 180 4.5 GB/T

    36、 2951.12 3 低温拉伸试验 试验条件:温度 断裂伸长率 % -402 30 -402 30 -552 30 GB/T 2951.14 4 热延伸 试验条件:空气温度 载荷时间 机械应力 载荷下伸长率 载荷下永久变形 min N/mm 2 % % 2503 15 0.2 175 25 2003 15 0.2 175 25 GB/T 2951.21 5 耐臭氧试验 臭氧浓度(按体积) 试验温度 无开裂持续试验时间 % h 0.0250.030 252 24 GB/T 2951.21 6 抗撕试验 撕裂强度 N/mm 4.0 JB/T 10696.7 DB51/T 12742011 13 表

    37、B.2 护套非电气性能 性能指标 序 号 试验项目 单位 G TPE SH TPU 试验方法 1 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老化前抗张强度 % N/mm 2 200 6.0 300 10.0 250 10.0 300 20.0 GB/T 2951.11 2 老化条件 温度 时间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断裂伸长率最大变化率 老化后抗张强度 抗张强度最大变化率 h % % N/mm 2 % 2002 240 150 5.0 1352 168 300 25 10.0 25 1202 168 -40 -30 1102 168 300 30 30 GB/T 2951.12 3 热延伸 试验条件 空气温度 载荷时间

    38、机械应力 载荷下伸长率 载荷下永久变形 min N/mm 2 % % 2003 15 0.2 175 25 2003 15 0.2 175 25 GB/T 2951.21 4 低温拉伸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断裂伸长率 % -552 a 30 -402 a 30 -402 a 30 -402 a 30 GB/T 2951.14 5 低温冲击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试验结果 -552 a 无裂纹 -402 a 无裂纹 -402 a 无裂纹 -402 a 无裂纹 GB/T 2951.14 6 高温压力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压痕中间值/平均厚度 % 1002 50 1002 50 GB/T 2951.3

    39、1 7 抗撕试验 撕裂强度 N/mm 5.0 5.0 JB/T 10696.7 8 抗开裂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时间 试验结果 h 1503 1 无裂纹 1503 1 无裂纹 GB/T 2951.31 9 浸矿物油后后机械性能 试验条件 油温 浸油时间 浸油后抗张强度最大变化率 浸油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h % % 1002 24 -40 -40 1002 24 -40 -40 1002 24 40 30 GB/T 2951.21 A 如果用于环境最低温度为-40(-55) ,低温试验温度应为-40(-55)2,如用户对最低环境适应温度另有 要求,应按用户要求温度试验。 C DB51/T 127

    40、42011 14 C D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电缆扭转试验方法 C.1 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风力发电机中由机舱引向塔架部分的并且在风机对风过程中或类似系统中需要 扭转的所有电缆。 C.2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包括扭转试验装置和温度控制试验装置两部分,其中扭转试验装置是用来安装样品,并且 进行扭转,其扭转角度和扭转速度应可调节;温控装置是在有温度要求的试验过程中对试样提供一定的 温度环境的试验装置,其温控范围是-60 +60,电缆所处的位置要求温差不能超过3。 C.3 试样制备 从被试电缆上截取12.5米长的电缆样品,不同条件下的试验应在被测试样上分别取样。 C.4 试验程序 C.4

    41、.1 低温下扭转试验程序 a) 首先将样品在环境温度中放置半小时,然后再将电缆顶端固定在扭转试验装置的转轮上,扭转 装置应放置在距离下端固定支架高度为 7 m9 m的高度,样品下端固定在支架上,受扭样品 长度为 L 1 +L 2 ,即12 m。此时电缆即为 0状态,固定示意图如图 B.1 所示。 b) 被测试样应完全处于温度可控箱体内,然后将温度控制在电缆型号规定的最低环境温度(-40 或-55或用户要求的最低使用温度),试样应在规定温度下放置 12小时后,再开始扭转。 c) 扭转:试样先顺时针扭转 1440,再逆时针扭转相同的角度使电缆恢复到 0状态,此后逆时 针扭转 1440再顺时针扭转相

    42、同角度恢复至 0状态,此为一个循环周期,转轮的转速范围一 般为360 1080/ min,在用户没有特殊要求下一般推荐试验进行 3000个周期。 C.4.2 常温下扭转试验程序 常温下的扭转试验的试样安装方式与低温下的安装方式相同,但扭转试样应处于环境温度下,并在 环境温度中放置半小时后再开始扭转,扭转的条件同 B.4.1,在没有用户特殊的要求下一般推荐试验进 行10000个周期,转轮的转速一般为720 2160/ min。 C.5 试验结果评定 在完成上述试验程序中规定的试验后,将试样在室温环境下放置,单芯电缆至少 8 h,多芯电缆至 少 10 h,试验表明目测应无裂纹及扭曲现象,然后按表

    43、B.1 进行工频交流电压试验,试样应不击穿。 DB51/T 12742011 15 图C.1 低温扭转试验 表D.1 扭转后电压试验 技术指标 试验条件 单位 1.8/3 kV 0.6/1 kV 450/750 V 300/500 V 电缆电压试验 试样长度,最小 浸水时间,最小 水温 试验电压 施加时间 m h V min 10 1 205 5000 5 10 1 205 2500 5 10 1 205 2000 5 10 1 205 1500 5 DB51/T 12742011 16 D E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耐盐份试验方法 电缆额定电压 试验 单位 300/500 V 450/

    44、750 V 0.6/1 kV 1.8/3 kV 试验条件:试样长度 m 5 试样两端露出水面长度 mm 500 水溶液 含氯化钠30 g/L的水溶液 水溶液温度 605 时间 h 240 试样与水溶液间施加电压(直流) V 750 1000 1200 3600 试验结果 不击穿 不击穿 不击穿 不击穿 DB51/T 12742011 17 E F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电缆负重试验方法 E.1 试验要求 本试验应在包含电缆所有结构部件的成品电缆上进行。 E.2 试验步骤 首先应从整盘电缆上取下1.5米作为试验样品,样品应在235的环境温度中放置24小时,然后再 将电缆顶端固定在约2 3米

    45、高的架子上,电缆导体下端吊装一个砝码,砝码重量为电缆总铜导体截面 15 N(牛顿)。负重状态下放置724小时。 E.3 试验结果判定 a) 电缆护套、绝缘表面应无裂纹; b) 测量电缆的导体直流电阻,其应符合 GB/T 3956 标准的规定要求。 DB51/T 12742011 18 F G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电缆低温弯曲试验方法 F.1 试验要求 本试验应在包含电缆所有结构部件的成品电缆上进行。 F.2 试验步骤 按照 GB/T 2951.142008第8.1.4条进行。 F.3 试验条件 a) 试验温度:试验温度为电缆型号规定的最低环境适应温度,即-402或-552。如用户对 最低环境适应温度另有要求,应按用户要求温度试验。 b) 试棒直径:试棒直径为试样直径的 4 5 倍。 c) 试棒转速和卷绕圈数:电缆外径小于等于 12.5 mm,按照 GB/T 2951.142008第8.1.5 条进 行;电缆外径大于 12.5 mm,按照 4 到 5 倍电缆外径弯曲 180。 F.4 试验结果判定 电缆护套、绝缘表面应无正常视力可见的裂纹。 _ DB51/T 12742011


    注意事项

    本文(DB51 T 1274-2011 额定电压1.8 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柔性电缆.pdf)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