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DB51 备案号:28205-2010 四川省地方 准 DB51/T 11152010 奶牛主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Rules of Preventive and Treating Techniques of key Parasitosis of Dairy Cattle 2010-06-01 发布 2010-07-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1152010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诊断检测技术. . .1 5 预防. . .5 6 治疗方法. . .5 7 预防或
2、治疗效果评估. . .5 8 抗寄生虫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 .6 9 附件. .6 DB51/T 11152010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党金、李江凌、曹冶、文豪、叶健强、谢晶、赵素君、李红。 DB51/T 11152010 1 奶牛主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主要寄生虫病的术语和定义、诊断检测技术、预防方法、治疗方法、用药行为。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场和散养奶牛的寄生虫病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3、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 5030-2006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 兽药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 第二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奶牛 Dairy Cattle 主要指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奶牛、牦牛等。 3.2 奶牛寄生虫病 Dairy Cattle Parasitosis 由于寄生虫的寄生而引起奶牛发病,包括表现出和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疾病。 3.3 寄生虫 Parasite 寄生于奶牛体内和体表的
4、寄生虫,主要包括原虫、吸虫、绦虫、线虫、寄生性节肢动物。 4 主要寄生虫病诊断检测技术 4.1 球虫卵囊检查 4.1.1 材料准备 4.1.1.1 溶液:饱和盐水,见附件 1。 4.1.1.2 工具:60 目铜丝网、100mL 量筒、50mL 烧杯、100mL 烧杯、5mL 玻璃瓶、移液管、镊子、天 平、普通离心机、载玻片、盖玻片、麦氏虫卵计数板、显微镜等。 4.1.2 操作方法 4.1.2.1 定性检查 A、取被检奶牛的新鲜粪便约 10g,置 50mL 烧杯中,加入适量水。 DB51/T 11152010 2 B、轻轻搅匀,经 60 目铜丝网过滤。 C、将滤液移入 4 支 10mL 试管,2
5、500r min 离心 10min。 D、弃上清液,加入少量饱和盐水,混匀。每管的沉淀物混合液移入一个 5mL 玻璃瓶内,再加满 饱和食盐水至玻璃瓶口面。 E、盖上载玻片或大于瓶口的盖玻片(保证玻片面与液面接触),静置 10min 后,取下载玻片或盖 玻片,盖上盖玻片或放在载玻片上。 F、置载玻片于显微镜载物台上,用 1010 或 1040 倍镜头,检查球虫卵囊。 G、判定:发现球虫卵囊,判为阳性,说明该动物(群)已感染球虫。 4.1.2.2 定量检查 A、取被检奶牛新鲜粪样 2g,置 100mL 烧杯中。 B、加入 60mL 饱和盐水,充分混匀后,经 80 目铜丝网过滤。 C、滤液充分混匀后
6、,速用移液管吸取滤液至麦氏虫卵计数板的 2 个小室内,静置 5min。 D、将麦氏虫卵计数板置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 1010 或 1040 倍镜头,对计数板 2 个小室内的 所有球虫卵囊进行计数,注意按左、上压线的卵囊要计数,右、下压线的卵囊不计数。 E、每克粪便卵囊数(OPG ):按公式(1 )计算: A=B100 -(1 ) 式中: AOPG (每克粪便卵囊数) B2 个小室内的卵囊总数 F、判定标准 a) OPG1010 4 ,为严重感染; b) 10 10 4 OPG 1 10 4 ,为中度感染; c) OPG1 10 4 ,为轻度感染。 4.2 隐孢子虫卵囊检查 4.2.1 材料准备
7、 4.2.1.1 溶液:蔗糖溶液(见附件 2)、甲液(见附件 3)、乙液(见附件 4)、丙液(见附件 5)。 4.2.1.2 工具: 60 目铜丝网、 100mL 量筒、 500mL 烧杯、 100mL 烧杯、移液管、镊子、天平、普通离心 机、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4.2.2 操作方法 隐孢子虫卵囊检查可选择饱和蔗糖漂浮法或改良抗酸染色法。 4.2.2.1 饱和蔗糖漂浮法 A、取被检奶牛新鲜粪便 5g,置 100mL 烧杯中。 B、加 15mL20mL 常水于烧杯中,用 60 目铜筛过滤。 C、将滤液置离心管,经 3000 r/min 离心 10min,弃去上清液。 D、加入 40mL
8、蔗糖溶液,充分混匀后,再以 3000 r/min 离心 10 min。 E、用移液管吸取少量表层液,置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F、置显微镜载物台上,用 1040 或 10100 倍镜头,检查其隐孢子虫卵囊。 4.2.2.2 改良抗酸染色法 A、取被检奶牛新鲜粪便 2g,置 50mL 烧杯中,加 20mL 常水。 B、混匀后,取少量于载玻片上,均匀涂成薄片,自然风干成粪膜。 C、滴加甲液 1 滴 5 滴于粪膜上,2.0min 10.0min 后,用常水洗。 D、滴加乙液 1 滴 5 滴于粪膜上,1.0min10.0min 后,用常水洗。 E、滴加丙液 1 滴 5 滴于粪膜上,1.0min10.0
9、min 后,用常水洗。 F、待粪膜干后置显微镜载物台上,用 1040 或 10100 倍镜头,检查其隐孢子虫卵囊。 DB51/T 11152010 3 注意:染色后的隐孢子虫卵囊呈玫瑰红色,圆形或椭圆形,背景为绿色。如果染色(1.5min ) 和 脱色( 2.0min)时间短,卵囊内的子孢子边界不明显;如果染色时间长(5.0 min 10.0min )和脱色时 间相应延长时,子孢子边界明显,隐孢子卵囊和子孢子均被染成玫瑰红色,子孢子呈月牙形,共 4 个, 其他非特异颗粒则染成蓝黑色,容易与卵囊区分。 4.3 梨形虫病 4.3.1 临床症状检查:被检奶牛出现拉血尿,无中毒等病因,并当地有蜱病流行
10、,可怀疑为梨形虫病, 但需进一步检查梨形虫虫体。 4.3.2 梨形虫虫体检查 4.3.2.1 材料准备 4.3.2.1.1 溶液:3.8% 枸橼酸钠溶液(见附件 6)、姬氏染色液(见附件 7)。 4.3.2.1.2 工具:酒精棉球、一次性注射器、 16 号针头、普通离心机、移液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4.3.2.2 操作方法 4.3.2.2.1 被检奶牛血液样准备:采用直接涂片法或者集虫涂片法,前者简便,后者虫体检出率较高。 4.3.2.2.1.1 直接涂片法 A、 在被检奶牛耳静脉处,酒精棉球消毒后,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 0.5mL 血液。 B、 取上面准备的血液样品 1 滴于一张载玻片
11、上,取另一张边缘光滑整齐的载玻片,将其边缘接触 血液样品,并使其与有血液样品的载玻片呈 30夹角,匀速往前推,制成薄而均匀的血液涂片。 C、 待血液涂片自然干燥后,加甲醇固定 3min。如果在冬天进行,需要加热至 40,使血液涂片 干燥。 D、 将姬氏染色液加到血液涂片处染色,在室温 1520 时染色 30min40min。 E、 将血液涂片用自来水冲洗 1min2min,再用ddH 2 O冲洗一次。 F、 血涂片干燥后,置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 10100 倍镜头(即油镜),检查梨形虫虫体。 4.3.2.2.1.2 集虫涂片法 A、 取一只离心管,加入 3.8%枸橼酸钠溶液 1mL2mL 。
12、B、 将被检奶牛保定好后,用酒精棉球对颈静脉处消毒后,操作人员用拇指压紧颈静脉,待颈静脉 怒张后,在拇指前用 16 号针头瞬间插进颈静脉,采集 5mL8mL 血液,充分混匀。 C、 经 2000 r/min 离心 3 min,用移液管将上层血浆移入另一只离心管中。 D、 经 2000 r/min 离心 12 min,弃上清液,将沉淀液涂片。 E、 取上面准备的血液样品 1 滴于一张载玻片上,取另一张边缘光滑整齐的载玻片,将其边缘接触 血液样品,并使其与有血液样品的载玻片呈 30夹角,匀速往前推,制成薄而均匀的血液涂片。 F、 待血液涂片自然干燥后,加甲醇固定 3min。如果在冬天进行,需要加热
13、至 40,使血液涂片 干燥。 G、 将姬氏染色液加到血液涂片处染色,在室温 1520 时染色 30min40min。 H将血液涂片用自来水冲洗 1min2min ,再用ddH 2 O冲洗一次。 I、 血涂片干燥后,置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 10100 倍镜头(即油镜),检查梨形虫虫体。 4.4 蠕虫病检查 4.4.1 虫卵检查 4.4.1.1 检查工具:牙签、镊子、天平或其它小计量秤、 200mL 量筒、 500mL 烧杯、 100mL 烧杯、 80 目 铜筛网、玻棒、移液管、虫卵计数板(附件 9)、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4.4.1.2 操作方法 4.4.1.2.1 定性检查 4.4.1.
14、2.1.1 直接涂片法 DB51/T 11152010 4 A、 在一张载玻片中央,滴 2 滴 3 滴生理盐水。 B、 用牙签取约 0.1g 被检奶牛粪便于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混匀后尽量将粪液涂薄,盖上盖玻片。 C、 置载玻片于显微镜载物台上,用 1010 或 1040 倍镜头,检查粪便中的寄生虫虫卵。 4.4.1.2.1.2 沉淀法 A、 取被检奶牛粪便 30g 于 100mL 烧杯中,加入约 60mL 常水搅匀,用 80 目同筛网过滤于 500mL 烧杯中,用常水冲洗过滤,再加常水至烧杯口。 B、 将该烧杯静置 30min,弃上清液,再加常水至烧杯口,重复 3 次。 C、 用移液管取沉淀
15、粪渣于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 D、 置载玻片于显微镜载物台上,用 1010 或 1040 倍镜头,检查粪便中的寄生虫虫卵。 4.4.1.2.2 定量检查 A、 用天平称取被检奶牛新鲜粪便 30g,置于一个 100mL 烧杯中,加 5 倍体积常水,并调成羹。 B、 用 80 目铜筛网,用适量常水边冲洗粪渣边过滤于一个 500mL 烧杯中,再加水至杯口。 C、 烧杯静止 30min,弃上清夜,再加水沉淀,重复三次。 D、 弃上清液约 450mL,用一个 200mL 量筒对该沉淀液定量至 120mL。 E、 充分摇匀沉淀液后,用移液管迅速将部分沉淀液移至“虫卵计数板”(附件 9)的 2 个计数室内
16、。 F、 置虫卵计数板于显微镜的在舞台上,用 10 10 或 10 40 倍镜头,观察 2 个计数室内的寄生虫 虫卵,并计数。注意按左、上压线的虫卵要计数,右、下压线的虫卵不计数。 G、 按公式(2 )计算每克奶牛粪便中的虫卵数(EPG 值)。 A=B120/30/0.2 - -(2 ) 式中: A每克奶牛粪便中的虫卵数(EPG 值) B计数板 2 小室内的虫卵数量 120粪便沉淀液体积(mL) 30粪便重量(g) H、 结果判定 a) EPG(线虫虫卵) 250,应考虑对被检奶牛驱虫。 b) EPG(片形吸虫虫卵) 150,应考虑对被检奶牛驱虫。 c) EPG(前后盘吸虫虫卵) 1000,应
17、考虑对被检奶牛驱虫。 4.4.2 临床检查 在奶牛每天采食量未减和饲料结构未变的情况下,奶牛群体体况消瘦,可怀疑为寄生虫病,但需要 检查寄生虫虫卵应证。 4.5 寄生性节肢动物 4.5.1 螨病 4.5.1.1 临床症状检查 A、 奶牛表现为瘙痒,在圈柱上擦,尤其是头部、耳部、颈部、背部、后腿部等。 B、 奶牛患部脱毛、渗出液凝固形成结痂。 4.5.1.2 螨虫虫体检查 4.5.1.2.1 工具:20 号 23 号手术刀片、眼科镊、5mL 玻璃瓶、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4.5.1.2.2 操作方法 A、 将被检奶牛保定好,用手术刀片刮取奶牛结痂处边缘的皮屑,至出皮血为止,将刮取的皮血组
18、织置 5mL 玻璃瓶中。 B、 用眼科镊取约 0.5g 皮血组织置载玻片中央,加 1 滴 3 滴 40 45水于皮血组织,盖上盖玻 片,尽量压盖玻片。 C、 置载玻片于显微镜载物台上,用 1010 倍镜头,观察螨虫虫体。 DB51/T 11152010 5 4.3.2 蜱、虱检查 肉眼仔细观察被检奶牛的皮肤表面和牛毛上是否有蜱、虱寄生。 5 预防 5.1 环境卫生 5.1.1 牛床卫生 每天早晨上班后,清扫牛床内的粪便,然后用水冲洗牛床。奶牛排出粪便后,及时清扫,做到牛床 内无牛粪,保持其清洁卫生。 保持牛舍内通道卫生,每次搬运饲料完毕后,及时清扫通道。 5.1.2 运动场卫生 奶牛在运动场期
19、间,排出的粪便及时清理干净。每次奶牛回圈舍后,彻底清洗运动场。 5.2 饲料 5.2.1 干饲草:青草收割后,在阳光下及时晒干,干草贮存于无螺、无螨的地方。从外地收购干草,先 要了解供草地方的寄生虫病流行情况,避免从寄生虫病严重的地方调进干草饲料。 5.2.2 青饲料:保持青饲料的清洁卫生,不使用以牛、羊粪便为肥料来种植的青饲料,不使用大雨后收 割水塘、水田边的青饲料。 5.3 饮水 达到饮用标准的自来水或井水。 5.4 预防驱虫 根据奶牛场的兽医技术人员和设备条件,一般奶牛场可采用“定期驱虫”,条件较好的奶牛场可采 用“定期监测驱虫”。 5.4.1 定期驱虫:每年的 3 月和 11 月各进行
20、一次群体驱虫。 5.4.2 定期监测驱虫 5.4.2.1 定期监测 5.4.2.1.1 监测时间:每年的 3 月和 11 月各进行一次。 5.4.2.1.2 虫卵定量监测:同以上蠕虫虫卵定量检测方法。 6 治疗 根据发病奶牛的临床症状或虫卵(卵囊)检测结果,选择相应的抗寄生虫药物治疗。 7 预防或治疗效果评估 7.1 预防驱虫效果评估 7.1.1 方法:采用粪便中虫卵定量计数方法,其器具和操作方法同以上“虫卵定期监测”。 7.1.2 虫卵检测时间:线虫虫卵检测,在奶牛投抗寄生虫药物后第 7d 10d 进行;吸虫虫卵检测,在奶 牛投抗寄生虫药物后第 15d 20d 进行。 7.1.3 判定 A、
21、 虫卵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分别按公式(3 )和(4 )计算, DB51/T 11152010 6 B=C/F -(3 ) 式中: B虫卵转阴率 C虫卵转阴奶牛数 F检测奶牛总数 A=D/E -(4 ) 式中: A虫卵减少率 D投药前 EPG 值 E投药后 EPG 值 B、 虫卵转阴率在 70%以上,并且未转阴的虫卵减少率均在 90%以上,为驱虫预防效果合格。 7.2 治疗效果评估 7.2.1 临床观察:被治疗奶牛的临床症状逐渐消失,奶牛体况和被毛逐渐恢复呈健康状态。 7.2.2 虫卵检查:同“7.1 预防驱虫效果评估”。 8 抗寄生虫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 8.1 选择抗寄生虫药物原则 首先,选择的
22、药物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 年版),奶牛场的产品为绿色食品的, 选择的药物还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0 ) 。其次,选择 的药物尽量满足高效、安全、弃奶期短、价廉、使用方便等。 8.2 抗寄生虫药物种类选择 应根据寄生于奶牛体内的寄生虫种类来确定,寄生虫种类可以根据虫体观察、虫卵检测、或兽医临 床症状经验等来优选。 8.3 首选抗寄生虫药物推荐 8.3.1 单一寄生虫病:球虫病的首选药物为莫能菌素钠、磺胺二甲嘧啶。梨形虫病的首选药物为三氮脒, 其次为盐酸吖啶黄、二丙酸双脒苯脲。锥虫病的首选药物为三氮脒,其次为喹嘧胺、盐酸氯化氮氨菲啶 (沙
23、 莫林) 、萘磺苯酰脲。线虫病的首选药物为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其次为左旋咪唑、丙硫咪唑;片形吸虫 病的首选药物为氯氰碘柳胺盐,其次为三氯苯哒唑;前后盘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为硫双二氯酚;螨病的首 选药物为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其次为阿维菌素。虱类寄生虫病的首选药物为二氯苯醚菊酯,其次为二嗪 农。 8.3.2 混合寄生虫病:线虫病和螨病混合感染的首选药物为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线虫病和片形吸虫病混 合感染的首选药物为氯氰碘柳胺盐;线虫病和片形吸虫病及螨病混合感染的首选药物为氯氰碘柳胺盐。 9 附件 : 附件 1、饱和盐水配制:1000mL 水中加 380g 食盐,加热溶解,冷至室温后可用。 附件 2、蔗糖溶液配
24、制:分别称取蔗糖 454g,纯化水 355mL,石炭酸 6.7mL。 附件 3、石炭酸复红染色液配制: 碱性复红 4g, 95酒精 20mL,石炭酸 8mL,蒸馏水 100 mL 。 附件 4、10 硫酸溶液配制:纯硫酸 10mL,蒸馏水 90mL(边搅拌边将硫酸徐徐倾人水中)。 附件 5、 20gL 孔雀绿液配制:20g L 孔雀绿原液 1mL,蒸馏水 10mL。 附件 6、 3.8%枸橼酸钠溶液配制:称取 3.8g枸橼酸钠,置 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ddH 2 O,枸橼酸钠 充分溶解后,再加入ddH 2 O至 100mL刻度处。 DB51/T 11152010 7 附件 7、姬氏染色液配制:取姬氏染色粉 0.5g,中性纯甘油 25mL,无水中性甲醇 25mL。先将姬氏染色 粉置研钵中,加少量甘油充分研磨,再加再磨,直到甘油全部加完为止。将其倒入 60mL 100mL 容量的棕色小口瓶中;在研钵中加少量的甲醇以冲洗甘油染液,冲洗液仍倒入上述瓶 中,再加再洗再倾入,直至 25mL 甲醇全部用完为止。塞紧瓶塞,充分摇匀,而后将瓶置 65 温箱中 24h 或室温内 3d5d ,并不断摇动,此为原液。 附件 8、生理盐水:8 .5g 氯化钠加蒸馏水至 1000mL,并溶解。 附件 9、虫卵计数板:见廖党金(1996 )文章及专利(专利号: ZL 01247247.6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