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DB51 备案号:28206-2010 四川省地方标 准 DB51/T 11162010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规范 Criterion of Preventive and Treating Techniques of Dairy Cattles Mastitis 2010-06-01 发布 2010-07-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1162010 I 目 次 前言 .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及定义 . 1 4 诊断 . 1 5 预防措施 . 4 6 治疗措施 . 5 7 附件 . 7 DB51/T 11162010 II 前
2、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党金、谢晶、李江凌、曹冶、文豪、赵素君、叶健强、李红。 DB51/T 11162010 1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乳房炎的术语和定义、诊断检测技术、预防方法、治疗方法、用药行为。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各类奶牛场(户)和动物诊疗单位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 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68-2006 奶牛场卫生规范 NY5027-2008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0-2006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2006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5047-2001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388-1999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5049-2001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管理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 (二 00 五版) 兽药管理条例(国务院 1987 年 5 月 21 日发布,根据 2001 年 11 月 29国务院关于修改 的 决定修订
4、)。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乳房炎 Mastitis 又称乳腺炎,指乳腺组织的各类型炎症。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按临床表现分为隐性乳房炎和 临床型乳房炎两种类型。 3.2 隐性乳房炎 Subclinical Mastitis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炎的最常见形式。临床检查无症状,乳房和乳汁均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 等,但如果采用体细胞计数方法,其乳汁中的体细胞数量500000 个 /mL。 3.3 临床型乳房炎 Clinical Mastitis 在奶牛的乳房、乳汁,肉眼可见炎症病理变化。乳汁排出不通畅或困难,泌乳减少或停止,乳汁 变性,乳汁稀薄,或变稠;或患部乳房
5、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肿胀、温热和疼痛,乳房上淋巴结肿 大。 DB51/T 11162010 2 4 诊断 4.1 隐性乳房炎诊断方法 4.1.1 CMT 法( 加州乳房炎试验) 4.1.1.1 溶液:诊断液配制见附件 1。 4.1.1.2 工具:诊断盘(用一块乳白色塑料盘,其上置有 4 个深约 1.5cm,直径为 5cm 的圆形小室) 、刻 度吸管或 2mL 注射器。 4.1.1.3 操作步骤: A、用刻度吸管或注射器,分别吸取被检奶牛的 4 个乳头的乳汁于诊断盘的四个圆形小室内,每个 乳头的乳汁 2mL。 B、在诊断盘每个小室内加入乳汁的等量诊断液,呈同心圆轻轻摇动诊断盘 10s。 C、
6、倾斜诊断盘,判定结果。 D、判断标准: 阴性:诊断盘小室内混合液体呈液状,无沉淀物,即体细胞数量为 0 个/mL 200000 个 /mL,记 为“”。 可疑:诊断盘小室盘底混合液呈微量极细颗粒,不久即消失,即体细胞数量为 150000 个/mL 500000 个 /mL,记为“”。 弱阳性:诊断盘小室盘底混合液有部分沉淀物,即体细胞数量为 400000 个/mL 1500000 个/mL , 记为“”。 阳性:诊断盘小室盘底混合液有凝结物呈胶状,摇动时呈中心集聚,停止摇动时,沉淀物呈凹凸 状附着于盘底,即体细胞数量为 800000 个/mL 5000000 个/mL ,记为“”。 强阳性:诊
7、断盘小室盘底混合液有凝结物呈心集中,凸起,粘稠度大,停止摇动,凝结物仍粘附 于盘底,不消失,即体细胞数量为 5000000 个 /mL 以上,记为“”。 4.1.2 B.M.T 法 (月桂酸硫酸钠乳粘稠度试验) : 4.1.2.1 溶液:诊断液配制见附件 2。 4.1.2.2 工具:诊断盘(用一块乳白色塑料盘,其上置有 4 个深约 1.5cm,直径为 5cm 的圆形小室) 、刻 度吸管或 2mL 注射器。 4.1.2.3 操作步骤 A、将被检奶牛的四个乳区的乳汁分别挤在诊断盘的四个小室内,每个小室内乳汁 2mL。 B、在诊断盘每个小室内加入 2mL 诊断液,呈同心圆摇动诊断盘,1min 后判定
8、结果。 C、判断标准 阴性:诊断盘小室盘底混合液呈液状无沉淀物,记为“”。 可疑:诊断盘小室盘底混合液呈微量极细颗粒,不久即消失,记为“”。 弱阳性:诊断盘小室盘底混合液有部分沉淀物,记为“”。 阳性:诊断盘小室盘底混合液呈凝结物呈胶状,摇动时呈中心集聚,停止摇动时沉淀物呈凹凸 状附着于盘底,记为“”,这时表示奶牛已经患上隐性乳房炎。 强阳性:诊断盘小室盘底混合液呈凝结物,胶状,表面突出,摇动时向中心集中、凸起,黏稠 度大,停止摇动时凝结物仍黏附于盘底不消失,记为“”,表示奶牛已经有严重的乳 房炎。 4.1.3 直接计数法 4.1.3.1 溶液:Loefflers 染色液配制见附件 3。 4.
9、1.3.2 工具:显微镜、10 L 微量取样器、载玻片、香柏油、二甲苯。 4.1.3.3 操作步骤 DB51/T 11162010 3 A、奶样充分振荡,用微量取样器取被检奶样 0.01mL,将奶样滴于玻片左端,涂布约 1cm 2 。 B、涂好后温热干燥数十分钟,或 37温箱中干燥 10min20min,干燥后投入二甲苯去脂, 5min 后放置 95%酒精中固定 3 min5min 。 C、将 Loefflers 美蓝染色液滴在涂片上,染色 3 min5min。 D、将 95%酒精滴加到染色液处脱色,至涂片不呈紫色为止,一般为 20s 左右,镜检。 E、细胞计数:涂片干燥后,在显微镜下,用油镜
10、视野观察并计数,计数 100 个视野,视野直径 一般要求为 0.16mm (0.016cm)。 视野面积=3.1416 (0.008) 2 =0.0002cm 2 系数=1/0.0002 100=500000( 计数前须先调好视野,算出系数) 系数每个视野的细胞平均数= 细胞数/mL 奶汁 为了减少直接计数法的误差,在涂片镜检前需要注意下列各点,供作参考。 a、 奶样混合 15 次20 次,使细胞分布均匀。如系冰箱取出者,在混合前应加温。 b、 让奶样静置 2min5min 直到泡沫消失。 c、 将玻片置于划有 1cm 2 范围的样板上,在片上划出四个轮廓。 d、 用微量取样器取奶样 0.01
11、mL 分别从左至右滴于玻片划有轮廓的平面上,在规定范围内均匀地 铺展,在室温内自干,注意避免尘埃。 e、 滴上 Loefflers 染色液,浸染 3min。再用吸水纸将过多的染液吸净,让其自然干燥。 f、 用温水冲洗玻片后,自然干燥后,用油镜观察细胞。 g、 镜检时,计数有核的体细胞和仅留完整的细胞核个体,对无核的细胞物质或细胞破碎仅留下 很少核物质者,不予计数。 4.2 临床型乳房炎诊断方法 4.2.1 问诊 询问以前和现在挤奶条件、方法等;牛群及被检奶牛以往和最近乳房疾病的发生情况和泌乳期的 泌乳量;被检奶牛最后一次产犊时间,产前干乳时间,分娩前后乳房状态;患区乳房发病时间及分泌物 的性状
12、;乳的性质、味道、煮沸时的变化;饲养管理有无变化等。 4.2.2 视诊 观察每个乳区的形状、大小、皮肤颜色、皮肤血管状态、位置及对称性;皮肤是否存在损伤,皮 肤病,疤痕,水疱,血疹及溃疡,是否有新生物;乳头及乳头管的形状,漏乳与否等。 4.2.3 触诊 挤乳前后各进行 1 次检查,手掌抚触检查各乳区的软硬度、温度、疼痛反应、皮肤厚度及可移动 性;乳房淋巴结活动性,及是否肿大、疼痛、坚硬。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乳头的基部,以另一只 手的拇指和食指揉动检查乳头、乳池等。 4.2.4 乳汁的外观检查 用温水清洗乳房后擦干,采集乳样,观察乳汁的色泽及状态,是否出现絮状奶渣、凝乳块、水样 乳清等。 4
13、.2.5 判定标准 具备以下症状或部分症状者可诊断为临床型乳房炎: A、 乳房肿胀、发硬、发热; B、 乳房皮肤发红,触诊有疼痛; C、 乳腺患部组织弹性降低,硬结; D、 各乳区大小不一,乳房上淋巴结肿大,坚硬,触之有痛感; E、 乳汁排出不通畅或困难,泌乳减少或停止; F、 乳汁变性,乳汁变色,呈黄色,粘稠、有絮状物、乳凝块、血块或乳汁稀薄; DB51/T 11162010 4 G、 乳房有外伤、皮肤病、水疱、及溃疡。 5 预防措施 5.1 营养 依据 NY 5032 和 NY/T 5049 规定的要求,根据奶牛各生长、生产阶段的生理状况,制定合理的日 粮结构,供给奶牛优质饲料,禁止饲喂发
14、霉变质饲料和冰冻饲料。 5.1.1 泌乳期奶牛的精粗比:泌乳前期需要的精料与粗料比为 5050 60 40 ,泌乳中期需要的精料与 粗料比为 3070 40 60,泌乳后期需要的精料与粗料比为 2080 30 70。 5.1.2 泌乳期奶牛的矿物质需求按照公式(1 )、( 2)、(3 )和(4 )计算。 钙: C=H0.031 - (1 ) 式中: C维持需要的可吸收钙量(g/d) H奶牛体重(kg) CH=M1.22 - (2 ) 式中: CH荷斯坦奶牛泌乳期需要的可吸收钙量(g/d ) M产奶量(kg) CA=M1.37 - (3 ) 式中: CA其它品种奶牛泌乳期需要的可吸收钙量(g/d
15、) M产奶量(kg) 磷:维持需要的可吸收磷量为每公斤干物质中 1.0g, P=M0.083% 0.085% - (4 ) 式中: P泌乳期需要的可吸收磷量(g/d) M产奶量(kg) 5.2 牛场卫生管理 5.2.1 牛床卫生 :每天早晨上班后,清扫牛床内的粪便,然后用水冲洗牛床。奶牛排出粪便后,及时清 扫,做到牛床内无牛粪,保持其清洁卫生。 保持牛舍内通道卫生,每次搬运饲料完毕后,及时清扫通道。 5.2.2 运动场卫生 :奶牛在运动场期间,排出的粪便及时清理干净。每次奶牛回圈舍后,彻底清洗运动 场。 5.2.3 牛舍消毒 :选用符合兽药典要求的消毒剂,每周对牛舍和运动场彻底消毒一次。 5.
16、3 挤奶操作规范 5.3.1 挤奶前应将牛床及走道打扫干净,并将牛体后部刷擦干净。 5.3.2 挤奶前应消毒挤奶机或挤奶员的手,按照先挤高产牛后挤低产牛。 5.3.3 挤奶前先用 40 50的温水将乳房清洗干净。并选用 3%次氯酸钠、或 0.5%洗必泰、或 0.1% 雷夫奴尔、或 0.1%新洁尔灭等消毒药液,浸泡消毒奶头 20s,用清洗消毒过的干毛巾抹干净奶头,做到 一牛一巾,清洗干净牛体和乳房后及时挤奶。 5.3.4 挤掉前 3 把奶,并装于容器内,集中处理。 5.3.5 手工挤奶:奶桶为半开口式并附纱布遮盖,放在挤奶员的腿膝间,不能直接放在地上。采用拳握 DB51/T 11162010 5
17、 法,挤奶速度为 80 次/min120 次 /min、挤奶量以 1 /min2 /min 为宜。挤奶中间不要停顿,否则 产奶量会下降。挤奶宜从后乳区开始。 5.3.6 机械挤奶:乳房清洗、按摩结束后,宜在 45s 上好奶杯,调准奶杯位置,使奶杯均匀分布在乳房 底部并略微前倾,牛奶挤完后,关闭集乳器的真空 2s3s 后移去奶杯。挤奶过程中如遇奶杯脱落地上, 应清洗受污染的奶杯后再继续挤奶。防止过早安装挤奶杯和随意延长挤奶时间,以免造成乳头损伤。 5.3.7 挤完奶后用 1%的碘伏溶液药浴奶头。机器挤奶时,当榨乳完毕,要立即用手工方法挤净乳房内 余奶,然后用 3%-4%次氯酸钠液,或 0.5%-
18、1%碘伏浸泡乳头。 5.4 挤奶机的管理和维护 5.4.1 建立合理的挤奶机挤奶后清洗程序,按下列步骤进行:用 3545 温水预清洗 5min,用温度为 75 90的 1% 1.5%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清洗 10min15 min,并保证排出时的水温不低于 40。当 连续 3 班次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后,下一班次用 4050 浓度为 1% 1.5%的硝酸溶液清洗 10min 15 min;用浓度为 200mg/L300 mg/L 的含氯消毒水循环清洗 5min;用洁净的清水单向清洗 6min。 5.4.2 挤奶前用 80 90的热水对挤奶机管道消毒 5min。 5.4.3 操作时要维持机器正常功能,
19、挤奶器应保持 43.9kPa 50.6kPa 负压,频率 60 次/min 70 次/min , 不要跑空机。 5.4.4 挤奶机橡胶件应按产品使用说明定期更换。 5.4.5 如果挤奶机是气脉动,脉动器定时点油。 5.5 干奶期管理 5.5.1 干奶期奶牛饲料中按 7.5mg/kg 体重剂量添加盐酸左旋咪唑,分别在干奶后 15d、1 个月、临产前 15d3 次饲喂,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5.5.2 干奶期添加 VE-亚硒酸钠添加剂,使用方法及使用量按产品说明书。 5.5.3 干奶期奶牛乳房处理程序: A、 挤完乳房内所有牛奶,立即进行乳头药浴,使乳头药浴液自然干燥,奶牛乳头药浴见附件 4。
20、B、 再用浸过的酒精液的棉花球擦拭每一只乳头。 C、 对每一乳区注射单个剂量的抗生素。可使用四环素和青霉素、新霉素或多种抗菌素配合制成 的油剂(可用煮沸的食物油)在停奶后当时注入乳房。并用金霉素或土霉素眼药膏 1 支,分别注入四个 乳头管内,进行封闭。 5.6 加强隐性乳房炎监测 5.6.1 监测方法同以上隐性乳房炎诊断方法。 5.6.2 干乳前 10 天进行隐性房炎监测,对阳性反应在“ ” 以上牛只及时治疗,干乳前 3d 内再监测一 次,阴性反应牛才可停乳。每次监测应详细记录。 5.7 预防隐性乳房炎 ,采用盐酸左旋咪唑,以 7.5mg/kg 剂量一次口服,10d 后重复一次。 5.8 品种
21、选育 5.8.1 在引进奶牛和选择冷冻精液时,要查其系谱,选择抗乳房炎病能力强的奶牛。 5.8.2 不用乳房炎遗传系数高的公牛精液。 5.9 其他 5.9.1 产前、产后乳房膨肿较大的牛只,不准强制驱赶起立或急走,蹄尖过长及时修整,防止发生乳房 外伤,有吸吮癖牛应从牛群中挑出。 5.9.2 对久治不愈、慢性顽固性乳房炎病牛,应及时淘汰。 5.9.3 加强对其相关疾病的治疗,如奶牛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这些疾病有 时可继发乳房炎。 5.9.4 对于新调入的奶牛,要隔离观察,确定无任何疾病的才能合群。 5.9.5 防止因自身压迫导致乳房炎,外出放牧应带乳罩,防止刺伤乳房,控制
22、奶牛互相顶架,杜绝各种 DB51/T 11162010 6 致病因素。 6 治疗措施 6.1 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 对临床型乳房炎疗效的判定标准为: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 隐性乳房炎防治效果的判定标准是:乳汁体细胞计数降至正常范围(50 万/mL 以下);乳汁病原菌 转阴率。 6.2 乳房炎的治疗原则 对乳房炎病牛通过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进行全身治疗时,使用的药物应符合 NY 5030 、中华人民 共和国兽药典(二部) (二 00 五 版) 、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 临床性乳房炎的治疗是在每次挤完奶后进行乳房内给药。临床症状消退后,仍需再用 1d2d,然 后停药。停药至第 10d 左右,作一次乳汁化
23、验,如仍为阳性,则需更换药物继续治疗。要坚持至炎症完 全治愈。 6.3 全身治疗 6.3.1 特急性乳房炎:可以用青霉素 800 万 U,0.9% 氯化钠溶液 40mL,稀释后一次肌肉注射,2 次 /d; 并可用复方氯化钠、0.9% 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液、维生素类大量输液,以防止脱水和败血症发生。 6.3.2 急性乳房炎:可用药物静脉注射,红霉素 400 万 IU600 万 IU(泌乳期禁用) , 5%葡萄糖液 1500mL, 1 次/d 2 次 /d;或 10%磺胺嘧啶钠 300mL500mL ,1 次/d 。用药期间及停药后 5d 为奶废弃期。 6.4 乳房灌注疗法 6.4.1 药物种类和
24、剂量:参考试用药物及剂量为:青霉素 100 000IU;邻氯青霉素 500mg;邻氯青霉素 200mg氨苄青霉素 75mg;螺旋霉素 250mg;利福霉素 100mg;链霉素 1mg青霉素 100 000IU;土霉 素 200 mg400mg;金霉素 200mg;新霉素 500mg 等。 6.4.2 操作方法: A、先挤净患区的乳汁或分泌物,用碘酊或 75%酒精擦拭乳头管及乳头,经乳头管口向乳池内轻轻 插入带有胶管的灭菌乳导管。 B、胶管另一端接注射器,将以上药液徐徐注入乳池,注完后取出导管,以手指捻动乳头管片刻, 再用双手掌自下而上顺序轻度向上按摩,迫使药物上升扩散,注入次数为 2 次 /d
25、3 次/d ,一般抗菌药 连用 3d 4d,临床症状消退后仍需用 1d 2d。 C、停药后 10d 左右,作一次乳汁化验,如仍未愈,需更换药物治疗,注药前可肌注 10 单位20 单位催产素,然后挤奶。 D、若乳汁中含絮状物或脓样物或血凝块较多时,宜用 0.9%氯化钠溶液,或 0.1%雷佛奴尔溶液冲 洗后,再灌抗菌药物。用药期间及停药后 3d 为奶废弃期。 6.4.3 注意事项 6.4.3.1 严格消毒,杜绝将细菌、真菌等引入乳区。 6.4.3.2 注药前尽可能地挤尽乳房内残留乳汁,控制药物注入的压力及药量,防止上行感染。 6.4.3.3 乳腺发生炎症后会妨碍灌入药物扩散,在行灌注治疗之前可注射
26、催产素使乳区完全排空。 6.4.3.4 药物在乳房内停留一段时间后,要及时挤出来,消毒药物一般停留 20min 30min,抗生素类可 停留 4h 6h。 6.5 干奶期疗法 在最后一次挤奶或在干奶期起始或终末时灌注药物,预防和治疗慢性和隐性乳房炎。 6.6 乳房基底封闭疗法 用于乳房炎急性期,即封闭前 1/4 乳区。 可在乳房间沟侧方,沿腹壁向前,对着同侧腕关节进针 8cm DB51/T 11162010 7 15cm。将 0.25%或 0.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注入乳房基底结缔组织中,溶液中加入适量抗生素更可提高 疗效。用药期间及停药后 3d 为奶废弃期。 6.7 乳头药浴疗法 用洗必泰、或
27、络合碘、或次氯酸钠、或新洁尔灭等杀菌力强,刺激性小,性能稳定药液浸泡乳头。 冬季不宜乳头浴,以防乳头皲裂、冻伤。 6.8 中药结合治疗 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方剂较多,中药组方宜辨证选方,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 (二 000 版)的规定。提供以下参考方剂: A、降痛饮:当归 90g,生芪 60g,甘草 30g,酒煎灌服( 大家畜) ,日服一剂,连服 2 剂 8 剂。对 一切肿毒( 包括乳房炎) ,不论其急性或慢性,有脓或无脓,都有较高疗效。 B、肿疡消散饮:金银花 60g,连翘 30g,归尾、甘草、赤芍、乳香、没药、花粉、贝母各 15g,防 风、白芷、陈皮各 12g,白酒 100mL
28、 为引。适用于急性乳房炎。 C、黄芪散: 生芪、全当归、元参各 30g,肉桂 6g,连翘、金银花、乳香、没药各 15g,生香附、青 皮各 12g,有硬结者加穿山甲 9g,皂刺 15g,煎汁灌服。适用于慢性乳房炎。 D、冲和膏:炒紫荆皮 15g,独活 90g,炒赤芍 60g,白芷 120g,石菖蒲 45g,共末葱汁酒调,敷于 患部。适用于慢性乳房炎。 E、公英地丁汤: 公英 100g,地丁 100g,二花 50g,连翘 50g,乳香 30g,没药 30g,青皮 50g,当 归 50g,川芎 50g,通草 40g,红花 20g。水煎灌汤,1 剂/d,连用 3 剂。 F、蜂胶浸膏: 将蜂胶浸于 96
29、酒精中,干物质不少于 50,浸 24 小时后搅拌,双层纱布或滤绞 过滤,制成提取物后再制备 2和 5的蜂胶油剂。 2蜂胶油剂配比为:羊毛脂 10g、蜂胶提出物 4mL、 鱼肝油 86mL。 5的配比为:羊毛脂 20g、蜂胶提出物 10mL、鱼肝油 70mL,一般乳房炎用 2蜂胶油 剂,乳池内注入 7mL/次 10mL/次, 3 次/d ,连续治疗 5d 11d。化脓性、出血性和纤维素性乳房炎用 5蜂胶油剂,注入剂量和时间同上 6.9 辅助疗法 6.9.1 按摩乳房和增加挤奶次数:可以促使病原体排出,减少炎性对乳腺的刺激,并降低乳房内压和减 轻乳腺负担。按摩乳房应自上而下,强力粗暴地揉、捏、压、
30、搓会增加组织损伤,出血性乳房炎及急性 发作期禁止按摩。 6.9.2 冷敷:乳房高度肿胀,热痛时可冷敷、冰敷、冷淋,以缓解局部症状。 7 附件 附件 1. CMT 法诊断液配制:分别称取 NaOH 15g 烷基丙烯基磺酸钠( 钾) 30g50g 、溴甲酚紫 0.1g 于 1000mL 烧杯中,加入蒸馏水 1000mL,溶解混匀,待用。 附件 2. BMT 法诊断液配制:分别称取 NaOH15g、烷基丙烯基磺酸钠(钾) 30g50g、溴甲酚紫 0.1g 于 1000mL 烧杯中,加入蒸馏水 1000mL,溶解混匀,待用。 附件 3. Loefflers 染色液配制: A 液配制:称取美蓝(Methylene blue ) 0.6g 于一个 150mL 棕色试剂瓶内,加入 95%酒精 30mL。 B 液配制:称取 KOH 0.01g 于一个 100mL 烧杯中,加入蒸馏水 100mL,溶解。 将 B 液倒入 A 液瓶内,混匀,即 Loefflers 染色液。 附件 4. 奶牛乳头药浴:药浴液的有效成分一般是聚维酮碘、或- 吡络烷酮碘、或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 等,其商品名有乳头宝、或菌毒灭、或康必达、或护乳净等。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