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3.200 C 50 DB50 重庆市 地方标准 DB50/T 972 2020 餐饮服务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2020 - 03 - 04 分布 2020 - 03 - 05 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0/T 972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商务委、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盛超、舒开奎、张旻旻、刘颖、万科、蒲霜。 DB50/T 972 2020 1 餐饮服务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1 范围
2、本标准规定了餐饮服务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设施设备管理、场所管理、采购及 食材管 理、人员管理、外卖服务及疫情处置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餐饮服务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88 玻璃体温计 GB 10213 一次性使用橡胶检查手套 GB 14866 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 GB 26373 乙醇消毒剂卫生标准 GB 37487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WS/T 396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3、 YY/T 0969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3 基本要求 3.1 应建立疫情防控应对机制,制定应急预案,责任落实到人。 3.2 应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疫情处置工作。 3.3 应建立疫情信息报告制度,明确流程和责任人。 3.4 应准备防护物资,包括但不限于:符合 YY/T 0969 标准要求的口罩、符合 GB 26373 的消毒乙醇、 符合 GB 1588 的体温计、符合 GB 10213 的一次性手套、符合 GB 14866 的用眼护 具、紫外线空气消毒灯、 空调系统专用消毒剂、洗手液,测温仪等。 4 设施设备 管理 4.1 疫情期
4、间应安全合理使用集中空调,全天运行新风系统,并对空调或新风系统进行定时消毒,按 要求清洗和维护。 4.2 当空调通风系统为全空气系统时,应关闭回风阀,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 4.3 当空调通风系统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时,应确保新风取自室外,禁止从机房楼道和天棚吊顶内 取风。保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对于大进深房间,应采取措施保证内部区域的通风换气。 4.4 当空调通风系统为无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类似于家庭分体式空调)时,应开门或开窗,加强空 气流通。 DB50/T 972 2020 2 4.5 对电梯、扶梯等应加强安全维修和清洁卫生管理,定时消毒并增加消毒频次。通过各种方式 提醒 在电梯间戴口罩,避
5、免交谈,应酌情限制乘梯人数,严格控制客货梯混用。 4.6 冷冻、冷藏和保鲜设备外部应具备便于监测和控制的设备仪器,并定期校准、维护,保证准确有 效。 4.7 应对垃圾处理设备及时清运,封闭储存,定时消毒。 4.8 应对送货车辆定时清洁消毒。 5 场所管理 5.1 一般要求 5.1.1 餐饮场所和加工场所应保持空气流通,维护通风和空净系统的正常运转,加大通风换气量,确 保营业空间内具有当前条件下最高的换气频次。应按规定对通风和空气过滤装置进行调试与清洁消毒。 5.1.2 应通过显示屏或张贴海报形式宣传引导用餐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5.1.3 应采取分餐制、预约制 等形式分散用餐人员。 5.1.4
6、可通过拉大桌椅间摆放距离、同向而坐等方式拉开用餐人员接触距离。 5.1.5 对厨余垃圾应使用加盖式垃圾桶或垃圾袋封闭储存。每天产生的垃圾应在专门垃圾处理区域内 分类管理、定点暂放、及时清理。 5.1.6 应按照 GB 37487 的要求开展场所日常公共卫生清洁工作。 5.2 消毒要求 5.2.1 应按照 WS/T 396 对空调系统进行日常消毒, 可使用有效氯浓度为 250 mg/L 500 mg/L 的含氯消 毒剂或 100 mg/L 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浸泡或擦拭,作用 30 min 以上 。对需要消毒的金属部件 宜选择季铵盐类消毒剂。使用消毒液体 应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执行,避免消毒液
7、体接触到菜品、成品。 5.2.2 餐具、食品加工工具(炊具等)、饮具和盛放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后应洗净、消毒。可采用以 下消毒方法: 完全浸泡在水中煮沸 10 min 以上; 用洗碗机、红外线热力消毒柜清洗消毒; 使用有效氯浓度为 250 mg/L 以上的含氯消毒液,浸泡 15 min 以上; 二氧化氯的消毒剂( 100 mg/L 200 mg/L),浸泡 15 min 以上。 5.2.3 餐厅里使用的布草(桌布、客人毛巾、后厨使用的抹布等),可高温蒸煮 15 min 以上进行消毒, 或在 75热水中洗涤 30 min 以上。 5.2.4 地面、墙面、台面、桌椅 、扶手、把手、水龙 头、按钮等物
8、体表面消毒。可用 有效氯浓度为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每天不少于 2 次,可根据客流量情况适当增加消毒次数。电 梯按钮、自动扶梯扶手等经常接触部位每日消毒应不少于 3 次 。 5.2.5 定期对垃圾桶等垃圾盛放容器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可采用以下方式: 用 有效氯浓度 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 垃圾点墙壁、地面应保持清洁,可定期用 有效氯浓度为 5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 5.2.6 公共卫生间应每日随时进行卫生清洁。物品表面 消毒用 有效氯浓度为 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对 公共台面、洗手池、门把手和卫生洁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 3
9、0 min 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5.2.7 应定期更换工作服并及时消毒,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 30 min,或先用 有效氯浓度为 250 mg/L -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min,然后常规清洗。 5.2.8 如获知有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等传染源就餐的,应在疾控中心指导下开展终未消毒。 DB50/T 972 2020 3 6 采购及食材管理 6.1 应建立完善的食材采购存档记录,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和索证索票制度。 6.2 采购的食材应符合动物检疫规定食品安全标准。 6.3 不应采购、饲养、销售和现场宰杀活禽畜动物 ,应确保畜禽产品采购使用渠道合法、来源可溯。 6.4 严禁采
10、购、经营、储存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6.5 所有食材应保持新鲜,加强保鲜、冷冻、冷藏环节的处理和使用。 6.6 对于散装直接入口食品,应使用加盖或非敞开式容器盛放。 6.7 疫情期间当日菜肴应留样备查,留样量不少于 125 g,留样时间 48 h。 7 人员管理 7.1 工作人员 7.1.1 应采用编印手册、分散培训等方式对全体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护知识培训,确保具备掌握基础 防护技能,并注重日常个人卫生。 7.1.2 在岗人员应持有效的健康码或其他健康证明。 7.1.3 上下班时应严格检测职工体温,若人员出现体温 37.3,或干咳、 乏力等症状,应立即送定 点医疗机构就诊治疗。确诊为新冠肺炎或疑
11、似病例的, 应及时向所在的街道、社区报告 ,并按要求做好 后续处置工作。 7.1.4 工作人员在岗应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饮水。特别在坚持在工作前、操作后、进食前、如 厕后应正确洗手。 7.1.5 摘口罩前后做好手部卫生防护,废弃口罩应放入带盖垃圾桶内。 7.1.6 厨房操作人员应穿戴专业工作衣帽服装,需要用手直接接触食材的工作人员需佩戴一次性手套。 7.1.7 应制定员工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实行返岗职工健康状况“一人一档”管理,每日一报。记录内 容包括但不限于员工姓名、身体状况、工作岗位、未到岗原因等。 7.2 用餐人员管理 7.2.1 应对所有进入餐饮服务场所的用餐人员进行体温监测, 除就
12、餐外, 应 全程佩戴口罩 。 如有用餐 人员 体温 37.3,或干咳、乏力等症状,可不提供接待服务,并劝离现场并提醒其及时到医院就诊。 7.2.2 应对用餐人员进行疏导,不出现近距离排队密集情况。采取同向就餐方式。 7.2.3 应留存用餐人员联系方式并对就餐时间等情况记录在案,以备追溯。 8 外卖服务 8.1 提倡通过线上平台、增加外卖窗口等方式开展外卖服务。 8.2 外卖送餐服务宜采取“无接触式配送”的方式 。 8.3 外卖人员的要求应按照本标准 7.1 执行,宜增加外卖配送防护服、防护镜等装备。 8.4 外卖配 送容器、配送设备等应进行日常清洗消毒,如 有保鲜、冷藏或者冷冻等特殊贮存条件要求 的,应采取能够保证食品安全的贮存、运输措施 。 9 疫情处置 DB50/T 972 2020 4 9.1 发现可疑症状者,应第一时间报告辖区疾控中心,并采取隔离等措施。 9.2 按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本单位的密切接触者隔离管理,并做好思想安抚工作。 9.3 疫情发生后,应在当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疫点的终末消毒。 9.4 必要时,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发展趋势,按照辖区政府决定,采取临时停止生产经营措施。 本标准发布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若有新要求,按其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