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6 T 433-2017 中华花龟人工养殖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0482       资源大小:599.2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6 T 433-2017 中华花龟人工养殖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030B44备案号:55979-2017 DB46海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46/T4332017中华花龟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2017-09-05发布 2017-12-05实施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6/T 4332017 I 前言本标准按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海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海口泓旺农业养殖有限公司、海口泓盛达农业养殖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周婷、方林、莫燕妮、李丕鹏、王世力、

    2、陈如江、韩克勤、李仕宁、林秀岭、董超、董以。 DB46/T 4332017 1 中华花龟人工养殖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华花龟养殖的术语和定义、养殖场建设、设备设施、饲料和养殖用水、养殖管理、安全管理、卫生防疫、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花龟的规模化人工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HJ/T8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LY/T2499 野生动物饲养场总体设计规范

    3、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中华花龟 Chinesestriped-neckturtle中华花龟 Mauremys sinensis,又称中华草龟、台湾草龟、珍珠龟、六线草、斑龟等,隶属龟鳖目,地龟科,拟水龟属。头部较小,上喙前端略凹陷,呈“”型,喙缘有细齿;指、趾间具蹼,尾短。头侧、颈部和四肢背部有墨绿色和黄色相间的细条纹;背甲红栗色或黑褐色;腹甲黄色,每一枚盾片具有一块大墨迹状斑块。3.

    4、2稚龟 infancyturtle刚出壳,乳牙未脱落,未开食的中华花龟。3.3 幼龟 juvenileturtle稚龟开食至体重增长到50 g的中华花龟。 DB46/T 4332017 2 3.4亚成体龟subadultturtle体重50g以上、性未成熟的中华花龟。3.5成龟 mature turtle性成熟的中华花龟。3.6种龟 Breedingturtle用于人工繁殖的成龟。3.7 受精斑 fertilizationspot卵产出12 h120 h后,在靠近卵中央部分呈现一圈乳白色的圆环,其边缘清晰。3.8孵化介质 incubation medium孵化龟卵所用的保温和保湿材料,有蛭石、

    5、沙土等。4 养殖场建设4.1 养殖场资质4.1.1 具有中华花龟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4.1.2 具备人工养殖中华花龟的规范化场地、设施设备和条件。 4.2 选址要求4.2.1 场区背风向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其他符合LY/T2499的相关要求。4.2.2 饲养场产地环境符合NY/T5361的相关要求。4.2.3 水源水量充足,便于取用;水质应符合NY5051的相关要求。4.3 场区规划4.3.1 场区内应分为明确的管理区、养殖区、辅助养殖区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应符合LY/T2499的相关要求。4.3.2 管理区划分为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办公场所、员工生活场所等。4.3.3 养殖区划分

    6、为养殖房舍、室外养殖池和人工孵化室等。4.3.4 辅助养殖区划分为饲料房、饲料加工间、隔离室、龟病诊疗室、药房、仓库和工具房等,隔离室、龟病诊疗室应远离饲料房、饲料加工间。 5 设施设备5.1 养殖房舍 DB46/T 4332017 3 5.1.1 养殖房舍划分为饲养房和繁殖房,宜采用高强度的保温隔热材料建筑,房舍内墙表面应光滑平整无缝隙,墙面不易脱落。5.1.2 养殖房舍安装排气扇和门窗,室内地面应硬化处理。5.1.3 排风扇和窗户外均安装纱窗,门口设置高门槛和纱窗门。5.1.4 养殖房舍内外均有照明设施。5.2 养殖池5.2.1 饲养亚成体龟和成龟的室内养殖池可选用砖、水泥板、瓷砖、亚克力

    7、板、PVC板或其他塑料板等材料建成,砖砌的水泥池壁应光滑平整。池面积2m 26m2,池形状以长方形为宜,池深0.50.8m。饲养种龟的池应设产卵池,非产卵季节将产卵池用木板或瓷砖覆盖,供龟躲藏和休息。饲养幼龟的池设露出水面的休息台,休息台兼做食台。设独立进排水系统,排水口可设置于池内或池外,用PVC管插入式或阀门开关排水。5.2.2 专门饲养种龟的室内养殖池与5.2.1基本相同,但应在浅水区一侧建有连体的产卵池。产卵池长与养殖池宽相同,宽40cm80cm。产卵池与养殖池之间留有30cm45cm宽的斜坡通道,池内铺垫30cm50cm厚的沙土,沙土表面高出养殖池水面10cm25cm。沙土含沙量50

    8、%左右,沙子粒径0.5mm0.6mm。5.2.3 饲养亚成体龟和成龟的室外养殖池以池底为沙土的水泥池为宜,面积以养殖规模大小而定,池深1.5m2m。池四周或两侧建成斜坡形,坡池底比13,坡岸留宽30cm60cm、池壁处高出水面25cm30cm的区域作为栖息台,栖息台距离水沿2cm处设食台。池四周设防逃围墙或围栏,围墙或围栏高出地面40cm50cm,顶端近池侧有10cm宽的“”形的倒檐。池内深水区设有独立的进排水 系统,排水系统宜采用PVC管插入排水口的方式或排水口外接装有阀门的PVC管的方式排水,在池底排水口处安装有防逃网。池内可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常见水生植物,面积占养殖池面积15%20%;

    9、池一侧布设防晒降温棚,面积占养殖池面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5.2.4 专门饲养种龟的室外养殖池与5.2.3相同,但应在斜坡露台上建有产卵池(房),或在池内建有专用产卵房,面积以每百只雌龟3m24m2计。产卵房与养殖池之间留有30cm45 cm宽的斜坡通道,池(房)内铺垫厚30 cm50cm沙土。沙土含沙量50%左右,沙子粒径0.5mm0.6mm。5.3 饲养箱5.3.1 饲养箱材质可选用不锈钢板、亚克力、PVC板或其他塑料板等自制,也可采用淡水龟专用饲养箱。5.3.2 稚龟饲养箱用于饲养稚龟,长60cm100cm,宽40cm60cm,高30cm40cm;也可采用塑料盒(箱)。5.3.3 幼龟饲

    10、养箱长1m2 m,宽60cm1 m,高40cm60cm。箱内设露出水面的休息台,休息 台可兼做食台。排水系统采用排水口外接装有阀门的PVC管的方式排水。5.4 其他设施设备5.4.1 应配置孵化设施、饲料加工和饲喂器具、加温设备、冷冻设备、消防和安保监控设施等。5.4.2 孵化设施配置孵化架、孵化箱、孵化介质、照卵器具或手电筒等。孵化架采用角铁、不锈钢材、木质材料等制成,采用多层货架式结构;高1m1.5m,分隔成35层。孵化箱以木箱、泡沫箱为宜,孵化介质以蛭石为宜。5.4.3 房舍应具备在冬季增加防寒保温和夏季防暑降温的设施,无冬眠饲养应安装安全可靠的加温设备。 DB46/T 4332017

    11、4 5.4.4 饲料加工间应配备饲料粉碎机、搅拌机、屠宰器具、清洗和冷冻设施等屠宰、清洗、加工和贮藏设施设备。大型饲养场可自建冷库,小型饲养场和家庭式养殖可采用300L或更大的冷柜等。5.4.5 龟病诊疗室和药房应配备诊断设施、治疗器具和常用兽药等。6 饲料和养殖用水6.1 饲料种类6.1.1 采用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三大类。6.1.2 动物饲料包括鱼、虾、螺、蚌、蚯蚓、黄粉虫、水蚤、动物内脏等。6.1.3 植物性饲料包括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及各种瓜果蔬菜等。6.1.4 配合饲料以粉状和颗粒状饲料为主,颗粒性饲料规格以龟大小选用。6.2 饲料加工和储藏 6.2.1 饲料加

    12、工前,对加工设备和工具彻底进行清洗和消毒。6.2.2 可采用人工切、剪或搅拌机、粉碎机等设备进行饲料加工。6.2.3 所添加的饲料添加剂和(或)药物添加剂应与加工好的饲料充分搅拌混匀。6.2.4 应根据投喂量即时加工饲料,回收的饲料和原料应贮藏于冷库或冷柜中。饲料应分类标记存放,回收料与原料需隔离存放,不得混存。6.3 饲料质量卫生6.3.1 饲料卫生应符合GB13078的相关要求,配合饲料安全限量应符合NY 5072的相关要求。6.3.2 饲料品质新鲜、无毒、无害、无寄生虫,严禁使用腐败变质的饲料,严禁添加激素等违禁药品。6.3.3 严禁在疫区采购饲料。6.4 养殖用水养殖用水的水质应符合N

    13、Y 5051的相关要求。 7 养殖管理7.1 引种7.1.1 应从养殖技术成熟稳定、具有种源繁育能力和资质的饲养场引种。7.1.2 引种的龟包括成龟、亚成体龟、养定的幼龟。7.1.3 引进前在主管部门办理相应的手续或证明。7.1.4 引进后,应按龟的大小分箱(池)隔离饲养1个月,按7.37.6给出的方法进行饲养管理。7.2 孵化7.2.1 孵化前的准备7.2.1.1 对孵化箱清洗后晾干备用,对不同孵化介质应采用适宜方法清洗消毒。7.2.1.2 移入龟卵前,将孵化介质装入孵化箱,孵化介质厚15cm20 cm。 7.2.1.3 孵化介质湿度为70%75%。蛭石和沙土的湿度检测可采用手握孵化介质的方

    14、式,即用手抓起一团孵化介质,紧握松开后用拇指轻拨孵化介质,孵化介质能散开即可。 DB46/T 4332017 5 7.2.2 孵化管理7.2.2.1 将龟卵按1cm2cm的间隔单层或双层摆放在孵化箱内孵化介质上,每层龟卵上铺撒2cm3cm厚的孵化介质,加箱盖、塑料薄膜或湿布后移入孵化房孵化。7.2.2.2 孵化介质湿度保持在70%75%。定期检查湿度,必要时通过喷洒水维持湿度。7.2.2.3 采用自然温度孵化,将孵化箱放入房内阴凉处即可。室内温度超过33时,采用通风等降温方式调节温度。7.2.2.4 孵化第三天检查龟卵,将龟卵表面出现受精斑的卵放置到新的孵化箱中继续孵化。未出现受精斑的卵放置另

    15、外一个孵化箱存放,卵摆放方式按7.2.2.1给出的细节,3天后再检查卵的受精状况。7.3 稚龟管理7.3.1 饲养前,对稚龟饲养箱或塑料盆等进行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冲洗34次,晾干备用。具体消毒方法见表A.1。 7.3.2 出壳的稚龟放入盛有一层蛭石的稚龟饲养箱或塑料盆暂养,蛭石厚度5cm10cm。待卵黄吸收干净、脐带脱落后,移到幼龟饲养箱内暂养。7.4 幼龟、亚成体龟、成龟和种龟饲养管理7.4.1 放养7.4.1.1 幼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80只,亚成体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50只,成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30只;种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2只,雌雄比为3:14:1。7.4.1.2 饲养

    16、箱放养前,按7.3.1给出的方法对幼龟饲养箱进行消毒和清洗。7.4.1.3 室内养殖池放养前需清池和消毒后再注水,清毒方法见表A.1。7.4.1.4 室外养殖池应在放养前将池水排干,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和杂物,晒池3d5d,然后进行消毒,一周后饲养池注入水1.5m1.8m。消毒方法见表A.2和表A.3。7.4.1.5 龟放养前需消毒,选用浓度为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3min5min或用3%的食盐水浸 浴10min,然后将龟放在岸边让龟自行爬入水中。7.4.2 投喂7.4.2.1 饲料种类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营养丰富,种龟产卵前应适量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比例。7.4.2.2 投喂时间宜相对固定

    17、,通常以710时、17时后为宜。7.4.2.3 糊状饲料直接摆放在距离岸边10cm15cm;颗粒饲料和叶类蔬菜直接撒入水中。7.4.2.4 种龟和成龟的动物性饲料日投喂量为龟体重的5%10%,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龟体重的0.8%1.5%,植物性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龟体重的3%5%。幼龟和亚成体龟的投喂量为龟体重的1%3%。7.4.2.5 投喂量还应参照当日水温、气温情况及时调整;一般每日投喂量控制在龟2 h内吃完为宜。7.4.2.6 幼龟和亚成体龟每天投喂12次,种龟和成龟每天投喂1次。7.4.3 水质管理7.4.3.1 室外水质通过换水或加水调节,采用泼洒生石灰调节池水pH值78。池水透明度保

    18、持在25 cm30cm。7.4.3.2 室内水质通过换水调节,夏季可完全更换水,一般2d3d更换1次。春季和秋季可排水三分之后注入新水;春季和秋季换水时,水温温差不宜超过3。7.4.4 越冬管理 DB46/T 4332017 6 7.4.4.1 越冬前,龟池需换水三分之二,并用20mg/L30mg/L生石灰泼洒,水位保持在1.5m以上。7.4.4.2 越冬期间,经常巡池查看。7.4.4.3 越冬后,水温回升至22时可少量投喂。随气温逐渐上升,逐渐加大投喂量。7.4.5 日常管理7.4.5.1 每日早晚两次巡查,观察龟摄食、活动情况,查看水质、进排水及防逃设施状况。7.4.5.2 及时做好卫生清

    19、扫、清除残饵和污物工作,保持环境清洁。7.4.5.3 每天定时定点测量水温,每周测量pH值12次,记录在养殖日志上。7.5 繁殖7.5.1 产卵前,对产卵池(房)进行整理和检查。彻底清除产卵场内杂草,翻松并水冲清沙土,疏通排水渠道。产卵场沙土湿度以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宜。在产卵期,每天喷水1次,每周翻松沙土1次。 7.5.2 12月至次年6月产卵,晚上观察龟选择产卵地点和产卵情况,对产卵位置做好标记。7.5.3 收集卵前,在收集箱内铺垫3cm5cm的孵化介质、或湿润的海绵和棉垫等。并准备好一块覆盖龟卵的海绵或棉垫。7.5.4 次日6时7时或21时22时,根据标记点或者沙土被压痕迹挖掘沙土取卵。

    20、卵取出后,轻缓地放入收集箱,并用海绵或棉垫覆盖。在取放过程中,不得翻转和摇晃卵。7.5.5 产卵期,应注意保护龟卵,清除鼠、蛇、蚂蚁等敌害。8 安全管理8.1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8.1.1 制定饲养场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成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具体管理和检查监督。8.1.2 制定养殖人员、龟、药物和添加剂使用、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细则,要求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8.1.3 严格遵守上述规章制度和工作细则。8.2 人员安全管理8.2.1 饲养场区应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8.2.2 外来人员和非养殖技术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养殖区;如需进入时,应有养殖人员或技术管理人员陪同。8.2.3 在

    21、养殖区应配备专用的捕捞用具。8.3 药物和添加剂使用安全管理8.3.1 对药物和添加剂需做到定点保存,专人管理,购入、保存和使用记录详细。8.3.2 所用药物等应符合NY5071、NY 5072的相关要求。8.3.3 严禁使用“三无”、过期、变质的药物和添加剂等产品。 8.4 公共卫生管理8.4.1 严格遵守GB14554、HJ/T81的相关要求,饲养场垃圾、废弃物、污水和尸体等应有专门的无公害处理设施和地点。 DB46/T 4332017 7 8.4.2 不得销售病龟及其冷冻品或干品,病龟在治疗期或休药期间不能作为食用和药材原料销售。8.4.3 发生传染病或疑似烈性传染病时,应及时上报主管部

    22、门,做好隔离和防疫措施,严防病原扩散。9 卫生防疫9.1 卫生防疫制度建设9.1.1 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并落实到人。9.1.2 定期进行卫生防疫检查,及时维护和完善卫生防疫措施。9.2 工作人员卫生管理9.2.1 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传染病患者在痊愈前不得担任饲料加工和饲养的工作。9.2.2 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工作服应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整洁;饲料加工、养殖管理和病龟 救治护理等人员的工作服应标示明确,严禁交叉使用。9.2.3 工作人员上班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接触饲料和龟前应清洁消毒双手,接触龟时戴乳胶手套或一次性手套。9.2.4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喝酒、乱丢废物、随地吐痰和大声喧哗

    23、。9.3 生产卫生管理9.3.1 每月对场区进行卫生大扫除,安放灭鼠器具,清除杂草和虫蝇。对垃圾、废弃物等及时进行无公害处理。9.3.2 养殖区及其基础设施应每周打扫1次9.3.3 饲料加工间、饲料加工设备和用具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需清洗和消毒,方法见表A.4。9.3.4 养殖区、饲料加工间和产品加工间不应囤放杂物。9.3.5 严禁饲料、药品、添加剂、龟冻冰品或制品混放。9.3.6 不同区域的用具不得交叉使用,做到专物专用。 9.4 清洁卫生管理9.4.1 每隔10d15d对养殖房舍进行喷洒消毒。9.4.2 新饲养箱、闲置后重新使用的饲养箱、养殖池及其他用具经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9.4.3 在病龟

    24、诊疗期间,应每天对诊疗场所、饲养箱和用具进行消毒;诊疗结束后,应对诊疗场所、饲养箱和用具进行全面消毒。9.4.4 传染病发生时,应对场区进行全面消毒;对发病的饲养箱、养殖池及其他用具进行重点消毒,并暂停使用。9.4.5 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消毒,具体消毒方法见附录A。9.5 病害防控管理9.5.1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投喂新鲜优质饲料。9.5.2 每2周用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制剂对喂食台等消毒1次。 9.5.3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对白眼病、肺炎和肠炎等常见龟病应加强预防。9.5.4 发现龟独处、行动迟缓、不进食或长时间浮水时,及时检查,对病龟进行隔离和诊治。9.6 重大疫情报告

    25、 DB46/T 4332017 8 9.6.1 建立重大疫情上报和应急预案机制,发生重大疫情时上报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9.6.2 疫情发生后,应及时隔离感染动物,查明并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9.6.3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在动物防疫部门指导下进行处置。9.6.4 患有烈性传染病或疑似烈性传染病的龟尸体应依据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进行焚烧处理。10 档案管理10.1 应建立饲养档案管理体系,档案主要包括日常饲养管理档案、繁殖档案、孵化档案、饲料配料档案、引种和销售档案、疾病诊疗档案等。10.2 所有资料至少保存5年,留作饲养技术总结和管理部门查验。

    26、DB46/T 4332017 9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中华花龟饲养场常用的消毒法A.1饲养箱和室内养殖池的消毒法见表A.1。 表A.1饲养箱和室内饲养池消毒法 消毒剂名称 浓度 方法 时间min高锰酸钾 15mg/L20 mg/L 浸泡 1520食盐和小苏打合剂 4%+4% 浸泡 1530草木灰 0.2 kg/L0.3 kg/L 浸泡或喷洒 3060A.2室外养殖池的消毒法见表A.2。 表A.2室外养殖池消毒法 消毒剂名称 浓度 方法 时间min三氯异氰尿酸 5mg/L 全池泼洒 1520漂白粉 15 mg/L 全池泼洒 1530生石灰 100 g/m2150 g/m2 干法清塘(投撒)

    27、3060注:全池泼洒消毒应在放龟前15d进行,干法清塘后应晾晒1周。A.3新建室外养殖池脱碱法见表A.3。 表A.3新建室外养殖池脱碱法表 脱碱溶剂 水溶液浓度 处理方法水 - 注满养殖池,浸泡10 d20 d,每隔2d3d换水1次。食醋 0.5 kg/m3 注满养殖池,浸泡1d2d后,刷净水泥池。冰醋酸 10mL/m320 mL/m3 注满养殖池,浸泡2d后,刷净水泥池。过磷酸钙(磷肥) 1kg/m3 注满养殖池,浸泡1d2d后,刷净水泥池。酸性磷酸钠 20g/m 3 注满养殖池,浸泡1d2d后,刷净水泥池。 DB46/T 4332017 10 A.4饲养场其他器具的消毒法见表A.4。 表A.4饲养场其他器具消毒法表消毒方法 处理方法 主要设备 适宜消毒物 安全性煮沸灭菌 100 ,15 min30 min 煮锅,煮沸消毒器 耐热物品 无害干燥消毒 140 ,4h;160 ,2h 电热干燥箱 耐热物品 无害紫外线消毒 每立方米空间2.5 W,1h2h 紫外线灯及辅助装置 空气、物体外表 防止发生臭氧中毒


    注意事项

    本文(DB46 T 433-2017 中华花龟人工养殖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