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6 T 267-2013 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管理规范.pdf

    • 资源ID:1490289       资源大小:712.6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6 T 267-2013 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管理规范.pdf

    1、ICS 03.100.01 A10 备案号: 40576-2014 DB46 海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 T 267 2013 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管理规范 2013 - 12 - 11 发布 2014 - 02 - 01 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6/ T 267 2013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要求 . 2 5 关键过程控制 . 3 6 标识与追溯管理 . 4 7 不合格品处理和召回 . 4 8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 5 9 运行评价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农产品产地集配 中心

    2、操作规程 . 6 DB46/ T 267 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商务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北京制冷学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赵箭、孙鑫、石金亮、王敏、商跃、龚海岩、李欢 DB46/ T 267 2013 1 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 的 术语和 定义 、总要求、 关键过程控制、标识与追溯管理、不合 格品处理和召回、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和运行 评价 的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以 果蔬 为主的农产品产地集配 中心 管理 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

    3、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445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 5009.199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GB/T 5737 食品 塑料周转箱 GB/T 9829 水果和蔬菜冷库中物理条件定义和测量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 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 GB/T 23244 水果和蔬菜气调贮藏技术规范 NY/T

    4、 448 蔬 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 酯 类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方法 SB/T10728-2012易腐食品冷藏链技术要求 果蔬 类 SB/T10870.1 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SB/T1087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 在产地建立的,可对农产品进行清洗、分选、加工、包装、预冷、冷藏和配货,并具备农产品交易、 检测、流通追溯和信息处理等功能 的集散场所。 3.2 分选 将同一品种的 农产品 按质量、规格、等级和客户要求,进行挑选和分类的过程。 3.3 DB46/ T 267 2013 2 预冷 在下一道工序之前的冷却,或在运输前及入

    5、库前,对农产品进行的快速冷却。 3.4 初加工 对农产品进行清洗、整理、 分拣、 包装 、计量和 标识等作业 活动 。 4 总要求 4.1 建设 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应符合 SB/T10870.1的相关要求。 4.2 文件和管理制度 4.2.1 管理制度 应建立、健全、实施和更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所需的文件和管理 制度,并进行控制。应建立但不限于 以下文件和管理制度: a) 供应商(或种植基地)管理制度; b)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收货检测制度; c) 农产品信息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追溯和召回制度; d) 应急响应制度 e) 安全管理制度; f) 人员健康卫生制度; g) 员工培训制度

    6、; h) 文件记录控制制度。 4.2.2 记录控制 应建立 收货 、检测、初加工、预冷、冷藏、配送、运输、销售 等过程控制记录并具有可追溯性,记 录应保持在 2年以上。 4.3 管理职责 应明确企业中 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并严格执行相关文件和管理制度。应加强沟通,建立信息 反馈 制度 。 4.4 资源管理 4.4.1 人力资源 a) 应确定对从事农产品流通相关活动的人员的能力要求,并受到适当的教育和培训,具有适当的 技能和经验 (包括临时雇用人员,必要时包括供方和分包方人员 )。 b) 制冷、电工等人员应具备相关部门颁发的执业证书,检测人员应经过岗前相关技能培训。 4.4.2 工作环境 D

    7、B46/ T 267 2013 3 应提供农产品 产地集配中心 所需的工作环境 。根据 作业需要,确定并提供作业场所必须的基础设施,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如与配置适用的厂房、冷库 ;配置 通风设备 ;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提供 符合 农 产品 加工场所的卫生标准要求等 。 4.4.3 基础设施设备 a) 应提供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所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服务,包括:建筑物、工作场所;相关的 服务设备,如预冷、包装;过程设备,包括软件和硬件;支持性服务,如运输和通讯。 b) 具有收货、检测、初加工、预冷、冷藏、配送和销售等功能设施。宜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较高的设备,实现人工和机械化的有机结合。

    8、所用设备应节约水、电和燃气等能源。 c) 制定科学合理的设施设备维护、保养、鉴定、校准计划,并按时执行。 5 关键过程控制 5.1 基地 和供应商 管理 5.1.1 应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并从合格的基地和农户 等供应商处收货。应对供应商的能力、农 产品质量等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建立并保持相关记录。 5.1.2 对自有或合作拥有的种植基地进行管理,按照市场需求和预测制定种植和采收计划。 5.1.3 与种植基地签订购销合同,通过合同对基地进行制约和管理。 5.1.4 应收集和保持种植基地的农事记录 。 5.2 收货与检验 5.2.1 应按国家、地方有关规定索取农产品的产地证明、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9、明和收货凭证等。 5.2.2 应对农产品进行感官和农药残留快速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初加工或入库,不合格品应做退货 或销毁处理。 5.2.3 检验方法应符合 NY/T 448 或 GB/T 5009 199 的规定;定期进 行农药残留抽检,结果应符合 GB 2762、 GB 2763 的有关规定。检测取样应符合 GB/T 8855 的规定。 5.2.4 应详细记录并保存农产品的产地、经销商、品种、规格、价格、重量和检验结果等相关信息。 5.3 分选和清洗 5.3.1 应人工或机械去除色泽、形状不正常的等外品,按照成熟度及品质不同进行分等,应用直径、 重量等指标进行分级,不同批次同级农产品应分开码

    10、放。按照品种制定农产品分级规定。 5.3.2 表皮有污物的农产品,根据农产品种类,采用不同方式清洗。 5.4 包装 5.4.1 应用塑料周转箱(或载具)、瓦楞纸箱、塑料薄膜袋等对农产品进行包装。 5.4.2 包装材料应符合 GB/T 4456、 GB/T 5737 和 GB/T 6543 等相关标准要求。 5.4.3 外包装或载具上做明确标识,如品名、装箱日期、等级、重量、产地、联系人姓名、电话等信 息。 5.4.4 鼓励推广重复使用的可折叠载具,从田头到超市进行无拆箱操作,推广包装标准件的使用。 5.5 预冷和冷藏 5.5.1 需冷藏或低温运输的农产品应根据产品特性进行预冷。 DB46/ T

    11、 267 2013 4 5.5.2 预冷应将冷库温度预先降至或略低于农产品贮藏要求的温度,相对湿度调整到农产品贮藏要求 的湿度范围。 5.5.3 蔬菜和水果的贮藏温湿度应符合 SB/10728-2012 附录 A 和附录 B 的要求。 5.5.4 冷库应保持清洁,按品种分类分批 贮存 ,均有明显标识,同一库内不得贮存相互影响、串味的农 产品。 5.5.5 出库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进出库装卸时间不应超过 30min。 5.6 运输 5.6.1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污染、无杂物,具有防晒、防雨、通风和控温措施,可采用保温车、 冷藏车等。 5.6.2 运输期间,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温度波动过

    12、大,且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运。 5.6.3 冷藏车应设定箱体温度,并控制在所需的范围内,随时监控箱体内的温度,未达到规定时应及 时调整。记录装载和卸货的时间、箱体内温度。 5.6.4 应减少冷藏车和保温车车厢门的开启次数并缩短时间。运输过程要减少装卸货次数, 装卸载时 应轻搬轻放,严防机械损伤。 5.6.5 运输期间当车辆或箱体重要部位受损时,应进行损坏调查,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 5.7 销售管理 5.7.1 应按照国家、地方有关规定建立进销台帐,如实记录果蔬名称、产地、等级、进货时间、交易 时间、价格、数量和产品提供方名称等内容,以及交易双方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 5.7.2 应提供产地证

    13、明、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和购销票证。 5.7.3 应记录整个销售过程,对每批农产品的产地证明、检验报告等文件进行管理和保存,建立农产 品安全追溯制度。 5.8 操作规程 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操作规程详见附录 A。 6 标识与追溯管理 6.1.1 应在外包装加贴生产企业 的相应品牌标志,必要时应做追溯识别标志。 6.1.2 应通过信息追溯管理系统,记录收货、检测、初加工、预冷、冷藏、配送、运输、销售等操作, 并记录日期、品名、重量、数量、等级、规格、所有人、库存区域、检测结果、配送车辆、销售门店等 具体信息,做到来源清晰、取向明确、操作可查询。 6.1.3 信息系统应覆盖种植基地(或种植基地服务站)、

    14、集配中心和零售门店,应根据流程建立包括 基础管理、收货登记、装箱入库、出库装车、数据同步、统计分析、到货确认、销售记录和订单管理的 功能模块。 7 不合格品处理和召回 7.1.1 应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和处理制度。发现不合 格品应立即扣留、标识和隔离,经评估后方 可处理。对处置详细情况进行记录并保存。 7.1.2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合格品的召回应符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7.1.3 应制定质量安全问题上报制度,发生严重质量安全事故或隐患时,及时上报行业主管部门。 DB46/ T 267 2013 5 8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应 制定 断水、 停电、产品召回、台风、 洪涝灾害、恶劣气候等

    15、应急预案,每年定期演练 ,并保持记 录 。 9 运行评价 应用适当的方法定期 对管理制度和 运行 状况进行评价 并保持 记录 。 DB46/ T 267 2013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操作规程 A.1 基地 和生产者 管理 A.1.1 按照对市场销售预期分析,对次年度的种 植品种和种植面积、采收等进行合理规划。与协议基 地签订购销合同,通过合同对协议基地进行制约和管理。 A.1.2 宜统一种苗、农药、化肥购置和使用,在基地的生产区张贴用药、施肥管理规程,并不定期抽 查、巡视,严禁违规药品、肥料的使用。 A.1.3 田间记录应落实到每个温室、每个地块、每个人

    16、,要求填写气候状况、定植日期、采收日期、 农事,定期收取检查。 A.2 集货和 验收 A.2.1.1 外观检查应无畸形、黄帮烂叶、泥沙、杂草,无腐烂、影响商品价值的病虫害、机械伤等。 A.2.1.2 色泽检测,将样品剖开置于白色盘中自然光下观察其内、外色泽,应符合该品种固有色泽。 A.2.1.3 气味检测,以鼻 嗅、口尝方式检查试样,应符合该品种固有风味。 A.2.1.4 感官检测合格后,抽样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验。 A.3 检 验 A.3.1 以同一产区、同一品种、同一销售单位为一个货批。从每个货批中随机抽取 3个样品进行测定。 A.3.2 依照 NY/T448等相关方法进行快速检测。 A.3

    17、.3 农残快速检测出现阳性时允许复测,复测仍呈阳性时,宜进行色谱定性检测,以色谱测定法测 定的结果为判定依据。 A.3.4 在上述检测结果的情形下,如无条件进行定量检测则判定为不合格。 A.3.5 快速检测合格后农产品验收完毕,可进行初加工或入库。 A.3.6 检查具有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志的农产品,按照有关标准要求项目进行检测 。 A.3.7 进行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的定量测定。定量检验从每一货批中随机抽取 2kg样品。取 1 kg样品作为备样。备样应冷藏保存。检测方法按照 NY/T 448的有关规定执行。按照相关标准规定测定合 格的,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不合格样进行增加抽样数量和频率复

    18、测,如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品。 A.3.8 填写检验报告,应根据检测结果真实填写检验记录。检验人、审核人应在检验记录上签字盖章。 按照需求数量打印检验报告。检验结果不合格,应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检验结果签收单。 A.4 分选 A.4.1 每批次农产品进入加工车间分选区,应以人工或专用机械去除 色泽、形状不正常的等外品,按 照成熟度及品质不同进行分等。 DB46/ T 267 2013 7 A.4.2 分等后,农产品通过应用直径、重量等指标的专用分级机进行分级,形状不规则农产品在操作 台人工进行分级。 A.4.3 不同等级农产品,以明确标记标明所属基地供应商、数量、采收时间,并进行生产

    19、记录。不同 批次同级农产品应分开码放。 A.4.4 按照品种制定农产品分级规定进行分级。 A.5 包装 A.5.1 应用塑料周转箱(或载具)、瓦楞纸箱、聚乙烯泡沫箱等对农产品进行包装。 A.5.2 包装标识包括品名、装箱日期、等级、重量、产地、 生产者、 联系人姓名、电话等信息。 A.6 预冷 A.6.1 宜 根据 果蔬 的特性 , 参照 SB/T10728-2012附录 A和附录 B选择适宜的预冷方式。 A.6.2 应 使用专用设备,并按照预冷设备使用说明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应使用控温运输工具代替预冷 设备进行预冷。 A.6.3 采用冷水预冷时,应用冷水喷淋或将 果蔬 浸泡在冷水中,将冷水温度

    20、调到预冷 果蔬 的适宜温度。 A.6.4 采用真空预冷时,将 果蔬 放置于真空箱体中,降低箱体中的压力,使 果蔬 的表面水分蒸发而冷 却到 果蔬 适宜的温度。 A.6.5 采用压差预冷时,将装满 果蔬 的带孔板包装箱放在压差预冷设备箱体中,将孔板与风向顺排, 使冷风从箱体内通过 。 A.6.6 采用强制通风预冷时,将包装箱沿着冷风流向码放,箱体间隔宜为 5cm,每排间隔宜为 20cm,与 冷间内壁间隔宜为 30cm。包装箱的堆码高度应低于吊顶风机的高度。 A.6.7 当 果蔬 中心温度达到预冷要求温度时,方可停止预冷。 A.6.8 预冷过程应记录该批次预冷操作 果蔬 数量、进出货温度、时间等。

    21、 A.6.9 预冷后的 果蔬 应尽快冷藏运输,暂时不能运输的 果蔬 置于冷库贮藏。 A.7 冷藏 A.7.1 入库前准备 a) 应对库房和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优先使用物理或机械方法进行消毒。如采用化学方法进行消 毒时,应使用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消毒剂。一般处理后经 24h 密闭,然后通风 1d 2d。 b) 应将库房温度预先降至或略低于果蔬贮藏要求的温度,并将库房的相对湿度调整到果蔬贮 藏要 求的湿度范围。蔬菜和水果的贮藏温湿度参见 SB/10728-2012 附录 A 和附录 B 的要求。 A.7.2 入库和堆码 a) 应对入库果蔬进行准入核查,并记录入库时间、品种、数量、等级、质量、温度、包

    22、装和生产 日期等信息。 b) 应按果蔬的品种、产地、等级、成熟度、批次分区(库)存放。不应将果蔬置于冷藏门、通道 等作业区内。 c)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果蔬应分别单库贮存。 DB46/ T 267 2013 8 d) 未经预冷的果蔬每日入库量不得超过最大设计允许量。 e) 采用气调冷藏时,应尽快装满降温,使果蔬尽早进入适宜的气调状态。 f) 堆码时宜使用标准托盘( 1200mm 1000mm, 1100mm 1100mm 等),且托盘材质符合食品卫生 标准。 g) 堆码应稳固、整齐、适量,堆码重量不应超出底层果蔬箱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h) 对于无货架库房,果蔬的堆码应按“品”字形或“井”字形码

    23、放,保证气流均匀流通。 i) 堆码应有空隙,便于冷风循环,并维持所需的温度。堆码时货垛应符合:距冷藏库顶棚 0.3m。 j) 距风道 0.3m 和距冷风机周边 1.5m。 A.8 贮藏 A.8.1 温度湿度控制及检测 a) 应定时检查冷库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冷库库房温度测量应按 GB/T 9829 的规定执行。 b) 应合理控制,保证库内温度波动不超过 SB/T10728-2012 中最大允许范围。 c) 当库内空气相对湿度低于贮藏要求时,应采取加湿措施。 d) 温湿度记录保存应不少于 1 年。 A.8.2 通风换气与气体成分调节 a) 库房应定期换气,换气操作应选择与外界环境温度接近的时段进

    24、行。 b) 采用气调贮藏时,气体成分应根据果蔬的冷藏工艺要求进行调节,操作方法应符合 GB/T 23244 的规定。 A.8.3 贮藏管理 a) 应对冷库库房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 b) 应按照果蔬冷藏链技术要求的时间和环境条件对该批次果蔬进行贮存。 c) 贮藏期间应定期对果蔬进行抽样检测,检查有无病害、冷害、冻害、转色、失水和腐烂等情况 发生,及时剔除不符合质量和卫生标准 的产品,并做好相关记录。 d) 应按照果蔬预定的存储时间出库,保证产品批次清楚,不应超期积压。 e) 贮藏管理应建立应急预案。 f) 严禁不戴氧气防护面具的人员进入气调状态的贮藏间。需要短时进入时,应按 GB/T 23244

    25、 的 规定进行操作。 A.8.4 出库 a) 出库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b) 出库时,交接双方应确认果蔬品种、数量、产地、等级、质量、温度、包装和时间等信息,尽 快完成出库作业进入下一环节。 c) 应对果蔬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质量及贮存要求,并记录出库时间、品种、数量、等级、质量、 温度、包装和生产日期等信息。 A.9 运输管理 A.9.1 安排车辆计划 DB46/ T 267 2013 9 专 人每天对将要送出货物按品种、 数量、送货时间、运 输温度等要求安排车辆 。 A.9.2 装车要求 a) 按照外包装承重要求设定层数,码放交叉成垛,有利于分散受力及计数。 b) 果蔬应按照装车速度

    26、及时出库,尽量减少装卸时间,不得在配送区大量堆放。 c) 冷藏车码放应留出顶部 20cm 空间,保证冷空气循环。 d) 非冷藏车辆保温运输需间隔放入冰块或冰瓶,数量确保到目的地前冰块等为完全融化。 A.9.3 车辆要求 a) 车厢内使用前消毒,无异味,应保持车辆内外卫生整洁。 b) 冷藏车辆提前把车厢温度降到要求温度范围。 c) 果蔬应码垛整齐,不得野蛮装卸。 d) 完成运输任务后及时打扫车辆卫生 ,进行车厢消毒。 A.9.4 人员要求 a) 人员宜统一着装,佩戴相应标志。 b) 司机有车辆驾驶合法证件,经过有关车辆安全培训。装卸人员有健康证。 A.9.5 送货要求 车厢内温度应在 0 10之

    27、间。 A.10 标识与追溯管理 A.10.1 收货登记操作 主要是信息系统内新建收货单及对收货单进行查看、修改、删除及打印等操作,收货单包括日期、 品名、重量、数量、等级、货主、产地、去向等信息。在货品包装上标记收货单单号及产品批号。 A.10.2 分级、包装 同一品种批次货品进行分级、加工、包装后集箱入库内外包装上标记货品收货信息。信息系统登录 装箱单,内容包括:品名、装箱日期、等级 、重量、产地、生产者、联系人姓名、电话等信息。 A.10.3 入库 果蔬包装后入库,系统内录入入库单,内容包括:品名、重量、等级、包装规格、数量、库存区域、 检验结果、操作、生产者等信息。 A.10.4 出库装车 果蔬按照配送单装车,系统录入装车单,包括货品品种、数量、重量、装车日期、起运地、到达地、 承运车号、发货人信息。 _


    注意事项

    本文(DB46 T 267-2013 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管理规范.pdf)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