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16 备案号: 38808-2013 DB46 海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 T261 2013 豇豆荚螟防治技术规程 2013 - 11 - 12 发布 2014 - 01 - 01 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6/ T261 2013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3.1 豇豆荚螟 pea pod borer . 1 3.2 防治适期 optimum control period . 1 3.3 防治指标 control index . 1 3.4 经济阈值 economic
2、threshold . 1 3.5 安全间隔期 preharvest interval . 2 4 防治原则 . 2 5 防治技术措施 . 2 5.1 农业防治 . 2 5.2 物理防治 . 2 5.3 生物防治 . 2 5.4 药剂防治 . 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豇豆荚螟的识别及发生特点 . 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海南经济特区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的农药品种名录 . 5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海南经济特区推荐使用的农药品种名录 . 6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豇豆荚螟的主要天敌种类 . 7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防治豇豆荚螟常用的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及其使用技术 . 8 DB4
3、6/ T261 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 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圣华、潘飞、梁延坡、陈绵才、林珠凤、吉训聪、肖彤斌 。 DB46/ T261 2013 1 豇豆荚螟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豇豆荚螟 (Maruca testulalis Geyer) 防治技术规程 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 综合防 治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地区豇豆及其它豆科作物安全生产中 豇豆荚螟 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
4、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所有部分) GB/T 23416.1 蔬菜病虫害安 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总则 GB/T 23416.7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 7 部分:豆类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 规范 总则 3 术语与定义 GB/T 23416.1-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豇豆荚螟 pea pod borer 豇豆荚螟 (Maruca testulalis
5、 Geyer) 俗称豇豆钻心虫, 属 鳞翅目 Lepidoptera、螟蛾科 Pyralididae、野 螟亚科 Pyraustinae、豆荚野螟属 Maruca, 又称豆野螟、豇豆螟、豆荚螟、 豇豆蛀野螟、豆荚野螟等,是 热带和亚热带豆科蔬菜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之一。 豇豆荚螟的识别及发生特点参照附录 A。 3.2 防治适期 optimum control period 豇豆荚螟发生和为害过程中 最 适合进行防治的时期。 3.3 防治指标 control index 由于防治挽回的经济损失与防治成本相等时的豇豆荚螟种群密度。 3.4 经济阈值 economic threshold 豇豆荚螟种群密
6、度达到 应采取防治措施 的某一数值 。 DB46/ T261 2013 2 3.5 安全间隔期 preharvest interval 最后一次施用农药至收获允 许的间隔天数。 4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采用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物 理防治方法,配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并改进施药技术, 降低农药使用量,将 豇豆荚螟 控制在经济 阈 值以下。 5 综合 防治技术措施 5.1 农业防治 5.1.1 清洁田园,加强管理 搞好田园卫生, 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 和枯叶 ,人工摘除虫蛀花蕾和虫蛀荚并集中销毁 。适当摘 去
7、过于提早或延迟出现的零散花蕾,使豇豆开花结荚期相对集中。 5.1.2 合理安排种植模式 采用豇豆与非豆科作 物轮作 ,如豇豆与水稻 , 或豇豆与玉米轮作等。 调整播期,提早种植或延后栽 培,错开豇豆荚螟为害高峰期。 5.1.3 科学施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 ,合理使用复合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 5.1.4 灌溉灭蛹 根据豇豆荚螟主要在表土化 蛹的习性,在化蛹高峰期, 灌溉灭蛹。 5.2 物理防治 选 用 40目白色防虫网纱 进行全生育期覆盖,并及时清除周边杂草。成虫 高峰期 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 虫灯或黑光灯 等 。 5.3 生物防治 重点 在 豇豆荚螟 卵和低龄幼虫阶段 利用 天敌防治。在 豇
8、豆荚螟 成虫产卵高峰期释放小花蝽,幼虫期 释放气步甲、 三突花蛛、 T纹豹 蛛 等捕食性 和寄生性天敌 。在此期间避免使用或少用化学防治措施,如 使用应选用对主要天敌安全的药剂,如 苏云金杆菌 、 核多角体病毒 和 甲氧虫酰肼 等对蛛类、蜂类和蝽类 天敌较安全的杀虫剂 。豇豆荚螟的主要天敌种类详见附录 D。 5.4 药剂 防治 DB46/ T261 2013 3 5.4.1 药剂使用原则 5.4.1.1 合理选择农药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 、优质 农药 , 严格执行国家 、海南省 和行业有关规定 。 海南经济特区禁止 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的农药品种详 见附录 B。 海南经济特区推荐使用的农药
9、品种 详 见附录 C。 5.4.1.2 合理使用农药 应符合 GB/T 8321、 GB/T23416.1和 GB/T23416.7的 规定 。 5.4.1.3 安全使用农药 应符合 GB 4285和 NY/T 1276的 规定 。 5.4.2 防治适期和用药时机 豇豆荚螟的防治适期为 豇豆 的始花 期 至 盛花 期。 因 豇豆 属无限花序植物, 边开花 边 结荚,进入收获 期后蕾、花、荚并存,应根据花 和 蕾 的数 量 来估计 盛花期 进而确定 防治适期。 加强豇豆荚螟的虫情监测 , 掌握成虫产卵高峰期 , 准确 把握化学防治时机。 药剂防治应在豇豆荚螟 卵孵化盛期进行。最佳施药时间为上午
10、7点 10点。喷药时重点是花蕾和嫩荚。 5.4.3 防治指标 每百 朵 花 幼虫数达到 6头 8头时需施药防治。 5.4.4 安全间隔期 根据各种药剂的施药要求, 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 5.4.5 农药种类选择及使用 防治豇豆荚螟常用的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及其使用技术 详 见附录 E。 DB46/ T261 2013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豇豆荚螟的识别及发生特点 A.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10mm 13mm,翅展 20mm 26mm,暗黄褐色,腹面灰白色 , 复眼黑色 , 触角丝状黄 褐色。前翅茶褐色,中室的端部有一块白色半透明的近长方形斑,中室中间近前缘处有一个肾形白斑
11、, 稍后有一个圆形小白斑点,白斑均有紫色的折闪光。后翅白色、半透明,近外 1/3缘茶色,透明部分有 三条淡褐色纵线,前缘近基部有小褐斑 2块。停息时,四翅平展,前翅后缘呈直线排列。雌虫腹部肥大, 末端圆形。雄虫体尖细,腹部末端有灰黑色的毛丛。 卵:扁平椭圆形,表面具六角形网状纹,长径 0.600.01mm,短径 0.400.02mm, 初产时为极淡绿 色,后逐渐加深,变成淡黄色。 幼虫:体长 14mm 18mm,头黄褐色, 淡黄 绿色。前胸背板黑褐色,中后胸背板上每节的前排有 4 个毛瘤,后排有褐斑 2个,无刚毛。腹部背板上毛片同胸部,但各毛片上均有 1根刚毛。腹足趾钩双序缺 环。 蛹:约 1
12、2mm左右。淡褐色,翅芽明显,伸至第 4腹节,触角、中足均伸至第 10腹节。中胸气门前 方有刚毛 1根。臀棘褐色,上生钩刺 8枚,末端向内侧弯曲。 A.2 分布与为害 豇豆荚螟在欧洲、非洲及西半球许多国家和亚洲的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地 都有发生;在我国从吉林、内蒙古自治区,至南部各省及香港、台湾等地均有发生,分布范围广泛。 豇豆荚螟主要为害豇豆、菜豆、木豆 、刀豆、蝶形花科植物、猪屎豆属植物、石莲子、鱼藤、大豆 属、灰毛豆属、金甲豆属等植物,次要寄主有扁豆、三列叶野葛等植物。幼虫为害豆叶花及豆荚,常卷 叶为害或蛀入荚内取食幼嫩的种粒,荚内及蛀孔外堆积粪粒。受害豆荚味苦,不堪
13、食用。严重受害区, 蛀荚率达 70%以上。 A.3 生活史 成虫:具有昼伏夜出习性。白天成虫潜伏在豆类蔬菜叶片下或田边草丛中,受惊扰后可短距离飞行, 具趋光性。 卵:成虫多将卵产在花器,少数产在嫩茎、嫩荚和叶上,卵在田间的垂直分布以开花层最多,上层 及下层皆较少,田间平面分布具边际效应。 幼虫:初孵幼虫取食卵壳 后很快从花瓣缝隙或咬小孔钻入花器,蛀入花器的常叶丝将几个花器连成 虫苞,在其中为害。 3龄以后幼虫主要为害豆荚,有转荚为害习性。 蛹:老熟幼虫多钻入土缝内做土室结茧化蛹,少数在植株上或豆架杆内化蛹。 DB46/ T261 2013 5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海南经济特区禁
14、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的农药品种名录 海南经济特区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的农药品种名录( 56 个品种) : 1、六六六( HCH); 2、滴滴涕( DDT); 3、毒杀芬( camphechlor); 4、二溴氯丙烷( dibromochloropane); 5、杀虫脒( chlordimeform); 6、二溴乙烷( EDB); 7、除草醚( nitrofen); 8、艾氏剂( aldrin); 9、 狄氏剂( dieldrin); 10、汞制剂( Mercurycompounds); 11、砷类( arsena); 12、铅类( acetate); 13、氟乙酰胺( fluor
15、oacetamide); 14、甘氟( gliftor); 15、毒鼠强( tetramine); 16、氟乙酸钠 ( sodiumfluoroacetate); 17、毒鼠硅( silatrane); 18、甲胺磷( methamidophos); 19、对硫磷 ( parathion-methyl); 20、甲基对硫磷( parathion); 21、久效磷( monocrotophos); 22、磷胺( phosphamidon); 23、甲拌磷( phorate); 24、氧乐果( omethoate); 25、水胺硫磷( isocarbophos); 26、特丁硫磷( terbufo
16、s); 27、甲基硫环磷( phosfolan-methyl); 28、治螟磷( sulfotep); 29、甲基异柳磷( isofenphos-methyl); 30、内吸磷( demeton); 31、涕灭威( aldicarb); 32、克百威( carbofuran); 33、灭多威( methomyl); 34、灭线磷( ethoprophos); 35、硫环磷( phosfolan); 36、蝇毒磷( coumaphos); 37、地虫硫磷( fonofos); 38、氯唑磷( isazofos); 39、苯线磷( fenamiphos); 40、杀扑磷( methidathion
17、); 41、硫丹( endosulfan); 42、五氯酚(五氯苯酚)( Pentachiorophenol(PCP)); 43、氯丹( chlordane); 44、灭蚁灵( mirex(ESA)) ; 45、溴甲烷( methyle bromide); 46、磷化铝( aluminium phosphide); 47、磷化锌( zinc phosphide); 48、磷化钙( calcium phosphide); 49、磷化镁( magnesium phosphide); 50、硫线磷( cadusafos); 51、敌枯双; 52、六氯联苯 ; 53、乐果( dimethoate);
18、54、乙酰甲胺磷( acephate); 55、丁硫克百威 (丁硫威、好年冬、安眠特) ( carbosulfan) ; 56、氟虫腈(锐劲特)( fipronil) 。 2010 年 11 月 11 日 海南省农业厅 下发 关于海南经济特区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及推荐 使用农药品种名录的通告 。 2011 年 9 月 23 日海南省农业厅下发海南省农业厅关于禁止销售使用乐果、乙酰甲胺磷和丁 硫克百威三种农药的通告 琼农字( 2011) 183号 文。 DB46/ T261 2013 6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海南 经济特区推荐使用的农药品种名录 (一)杀虫、杀螨剂 ( 共 2
19、类 83个品种 ) 1、生物制剂和天然物质:苏云金杆菌、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小菜蛾 颗粒体病毒、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金 龟子绿僵菌、苦参碱、印楝素、烟碱、鱼 藤酮、苦皮藤素、阿维菌素、多杀霉素、浏阳霉素、白僵菌、除虫菊素、硫磺悬浮剂。 2、合成制剂:氯虫苯甲酰胺、氯虫 高氯氟、氯虫 噻虫嗪、双甲脒、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氰戊 菊酯、甲氰菊酯、氟丙菊酯、联苯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硫双威、抗蚜威、异丙威、速灭威、辛硫磷、 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倍硫磷、丙溴磷、二嗪磷、亚胺硫磷、灭幼脲、氟啶脲、氟铃脲、氟虫脲、 除虫脲、噻嗪酮、抑食肼、虫酰肼、溴螨酯、哒
20、螨灵、苯丁 哒螨灵、四螨嗪、唑螨酯、三唑锡、炔螨 特、噻螨酮、苯丁锡、四螨 三唑锡、四 螨 丁醚脲、四螨 哒螨灵、阿维 四螨嗪、四螨 炔螨特、单甲脒、 杀虫单、杀虫双、杀螟丹、甲胺基阿维菌素、啶虫脒、吡虫啉、灭蝇胺、氟虫脯、溴虫腈、丁醚脲、噁 霉灵、唑螨酯、炔螨 矿物油、虫酰肼、甲维 虫酰肼、苏云 虫酰肼、吡蚜酮、吡蚜 噻嗪酮、吡蚜 毒死 蜱。 (二)杀菌剂(共 4类 75个品种) (省略) 。 2011年 11月 11日 海南省农业厅下发 关于海南经济特区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及推荐使用 农药品种名录的通告 。 DB46/ T261 2013 7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豇豆荚
21、螟的主要天敌种类 天 敌 名 称 类 型 寄主虫态 备 注 三突花蛛 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Fabricius) 捕食性 幼虫 T纹豹蛛 Pardosa Tinsignita( Boes. et. Str.) 捕食性 幼虫 草间小黑蛛 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Sundevall) 捕食性 幼虫 猎蝽 Reduviidae 捕食性 幼虫 小花蝽 Orius minutus (Linnaeus) 捕食性 幼虫、卵 气步甲 Pheropsophus hassiebsus (Morawitz) 捕 食性 幼虫 胡蜂 Phynchium brun
22、eum (Fabricius) 捕食性 幼虫 异色瓢虫 Harmonia axyridis(Pallas) 捕食性 幼虫 凹头小蜂 Antrocephalus sp. 寄生性 蛹 微孢子虫 Nosema sp. 寄生性 幼虫 黄眶离缘姬蜂 Trathala flavo-orbitalis(Cameron) 寄生性 幼虫 DB46/ T261 2013 8 E E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防治豇豆荚螟常用的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及其使用技术 农药名称 常用量 (有效成分) 最高用量 (有效 成分) 施药方法 每季施药 次数 安全间隔期 /d 阿维菌素 Abamectin 12克 /公顷 32克 /
23、公顷 喷雾 3 7 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24000 10 6 IU/公顷 36000 106 IU/公顷 喷雾 3 甲氨基阿维菌素 苯甲酸盐 Abamectin benzoate 4.5克 /公顷 7克 /公顷 喷雾 3 3 茚虫威 Indoxacard 27克 /公顷 40克 /公顷 喷雾 3 3 多杀霉素 Spinosad 22.5克 /公顷 37.5克 /公顷 喷雾 3 1 乙基多杀菌素 Spinetoram 18克 /公顷 36克 /公顷 喷雾 3 1 氯虫苯甲酰胺 Chlorantraniliprole 25克 /公顷 45克 /公顷 喷雾 3 1 氟虫双酰胺 Flubendiamide 45克 /公顷 50克 /公顷 喷雾 3 14 甲氧虫酰肼 Methoxyfenozide 36克 /公顷 72克 /公顷 喷雾 4 7 氟啶脲 Chlorfluazuron 30克 /公顷 60克 /公顷 喷雾 3 7 氰氟虫腙 Metaflumizone 210克 /公顷 290克 /公顷 喷雾 3 3 虱螨脲 Lufenuron 22.5克 /公顷 45克 /公顷 喷雾 3 14 溴氰虫酰胺 Cyantraniliprole 15克 /公顷 27克 /公顷 喷雾 3 7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