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30 B 43 备案号:25957-2009 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6752009 地理标志产品 清远乌鬃鹅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Products Qingyuan Wuzong Geese 2009-08-06 发布 2009-12-01 实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4/T 6752009 I 前 言 本标准由广东省清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清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敏、杨华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44/T 6752009 1 地理标志产品 清
2、远乌鬃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远乌鬃鹅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疫、检验方法、抽样方法、判定规则和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清远乌鬃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49-1996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 16567-1996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清远乌鬃鹅 Qingyu
3、an Wuzong Geese 清远乌鬃鹅属小型肉用型鹅种,原产于广东省原清远县(现清远市清新县和清城区)北江两岸和县 城附近,经长期选育而成为一个具有独特外貌特征和稳定遗传能力的品种。成年鹅头颈部有乌鬃,即头 部自喙基和眼的下缘起直至最后颈椎有一条由大渐小的鬃状黑色羽毛带。饲养范围为清远市清新县太和 镇、飞来峡镇、山塘镇、太平镇、三坑镇等5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3.2 种鹅 Breeder Geese 体成熟后的种鹅。 3.3 雏鹅 Goslings 1周龄4周龄的鹅。 3.4 育雏率 Viability 育雏结束时合格雏鹅数占入舍雏鹅数的百分比。 3.5 开产日龄 Age at First
4、Egg 个体产蛋记录时,指产第一个蛋的平均日龄;群体记录时,指鹅群日产蛋率达5%的日龄。 3.6 开产体重 Weight at First Egg 开产日龄时的平均体重。 3.7 蛋重 Egg Weight 个体记录时从42周龄开始连续3个蛋重的平均值;群体记录时从42周龄开始连续3天所有蛋重的平均 值。 3.8 产蛋量 Egg Production 母鹅统计期内的产蛋个数。 3.9 种蛋受精率 Fertility 指孵化6天8天照检所得受精蛋占入孵蛋的百分比。血圈、 血丝、血点等死精蛋按受精蛋计算。 3.10 受精蛋孵化率 Hatchability 指出雏数占受精蛋数的百分比。 3.11 屠
5、体重 Dressed Weight DB44/T 6752009 2 颈部放血,去羽,去脚角质层、趾壳和喙壳后的重量。 3.12 半净膛重 Half Eviscerated Weight 屠体去气管、食道( 包括食道膨大部)、肠、脾、胰和生殖器官,留心、肝(去胆),肺、肾、 腺胃、肌胃(除去内容物和角膜)和腹脂(包括腹部板油及肌胃周围的脂肪)的重量。 3.13 屠宰率 Dressing Percentage 屠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3.14 半净膛率 Percentage of Half Eviscerated Yield 半净膛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4 要求 4.1 质量特色 4.1.
6、1 感官特征 具有三黑、三细、一矮特征,即喙黑、毛黑、脚黑;头细、颈细、骨细;脚矮。体躯宽短、体质结 实、被毛紧贴、背平,呈楔形。头颈细致,眼灵活有神,虹彩棕色,喙、肉瘤、胫和蹼黑色。成年鹅的 头部自喙基和眼的下缘起直至最后颈椎有一条由大渐小的鬃状黑色羽毛带。颈部两侧的羽毛为白色,翼 羽、肩羽和背羽乌棕,并在羽毛末端有明显的棕色镶边,从背部看去是一片乌棕色。胸羽灰白色,腹羽 绒白色,尾羽灰黑色。在背部两边,有一条自肩部直至尾根的白色羽毛带,呈“ 马蹄 ”形,不被翼羽覆盖 部分明显可见。公鹅体型比母鹅大、肉瘤发达、雄性特征明显,母鹅较矮小、颈细而灵活。 4.1.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如表1。 表
7、1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 要求 公 33.5kg 上市体重 母 2.53kg 脂肪含量 5 蛋白质含量 20 氨基酸总含量 18 4.2 雏鹅质量 适时出壳;绒毛富有光泽;腹部收缩良好,干毛后能站立;泄殖腔附近干净;脐部吸收良好;喙、 眼、腿、爪等无畸形;抓在手中饱满、挣扎有力。 4.3 饲养环境 要求周围3公里内无污染源,有丰富水塘河涌,水草丰富,水质清洁卫生。 4.4 饲养技术 4.4.1 雏鹅饲养管理( 1 日龄 28 日龄) 4.4.1.1 育雏室条件 保温性能良好,干燥清洁。 4.4.1.2 育雏温度要求 育雏温度要求如表2。 表2 育雏温度要求 日龄(天) 12 37 814 152
8、1 2228 温度() 3334 3033 2730 2527 2225 4.4.1.3 育雏室湿度要求 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6070。 DB44/T 6752009 3 4.4.1.4 舍内光照 1日龄2日龄每天24小时光照;3日龄10日龄每天23小时光照;11日龄以后自然光照。 4.4.1.5 密度要求 1日龄5日龄,每平方米面积饲养不超过25只;6日龄10日龄,每平方米面积饲养不超过20只; 20日龄以后,密度逐渐降低,到28日龄时,每平方米面积饲养不超过15只。 4.4.1.6 开饮、开食 雏鹅入舍后先开饮,开饮后1小时2小时开食,喂给配合饲料或玉米碎或碎米,配以2:1鲜嫩多汁 的青饲料
9、开食。 4.4.2 中鹅饲养管理( 29 日龄56 日龄) 上下午各放牧1次,夜间补饲1次配合饲料或谷实类饲料。 4.4.3 肥育鹅饲养管理( 57 日龄上市) 4.4.3.1 饲喂方式 舍饲,自由采食。白天喂3次,夜间喂1次。 4.4.3.2 管理 限制活动,供给充足的饲料和清洁饮水。 4.5 生长性能 4.5.1 育雏率 育雏率 95%以上。 4.5.2 各龄期体重 用传统的放牧饲养,各龄期公母平均体重见表 3。 表 3 各龄期公母平均体重 日龄(天) 1 28 70 90 平均体重 (g) 70110 9001100 20002500 25003500 4.5.3 90 日龄 体尺 清远
10、乌鬃鹅体尺 90 日龄见表 4。 表 4 清远乌鬃鹅体尺 单位:cm 项目 龙骨长 体斜长 胸深 胫长 胫围 半潜水长 公鹅 1518 2629 912 79 4.55.5 5055 母鹅 1417 2225 811 68 4.25.2 4853 4.5.4 屠宰率 90 日龄公母鹅平均 85%以上。 4.5.5 半净膛率 90 日龄公母鹅平均 78%以上。 4.6 种鹅繁殖性能 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5 检疫 按GB16549-1996和GB16567-1996的规定执行。 6 检验方法 6.1 测量工具 用精度为1mm的皮尺、卡尺、游标卡尺及感量为1g的台秤或电子秤。 6.2 体形外貌 在
11、自然光线下肉眼观察。 DB44/T 6752009 4 6.3 体重体尺 6.3.1 体重 用台秤或电子秤测量。 6.3.2 龙骨长 用皮尺沿体表测量龙骨前端到末端的距离。 6.3.3 体斜长 用皮尺沿体表测量肩关节至坐骨结节间距离。 6.3.4 胸深 用卡尺测量第一胸椎到龙骨前缘的距离。 6.3.5 胫长 用游标卡尺测量从胫部关节到第 4 趾底的垂直距离。 6.3.6 胫围 用皮尺在胫骨中部围绕胫部两圈所得直线长度除以 2。 6.3.7 半潜水长 用皮尺沿体表测量从嘴尖到髋骨连线中点的距离。 7 抽样方法 同一检验群的鹅应随机取样。 群体数在1000只以下的, 取样比例为8%, 群体数在10
12、00只以上 (含1000 只)的,取样比例为5%,最小取样数为公母各30只。再从抽取样本中随机抽取公母鹅各3只进行屠宰测 定。 8 判定规则 同一饲养场地、同一饲养技术下的鹅为一个群体。 样品检验结果理化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群体为不合格。除理化指标外的不合格项占总检查样 本的百分率大于10%时,必须在该群体中重新抽取双倍的样品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中样品的不合格项百 分率仍大于10%的群体,则判定为不合格。 9 标识 待销售的乌鬃鹅脚上应戴上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脚环。 DB44/T 6752009 5 附录A 种鹅繁殖性能如表1 性能 要求 开产日龄 150天170天 开产体重 3200g3500g 蛋重 135g155g 窝产蛋量 6个9个 年产蛋量 4窝5窝,24个36个 公母配比 1:61:9 种蛋受精率 70以上 受精孵化率 85以上 种鹅利用期 母鹅3年5年,公鹅2年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