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30 B 43 备案号:25948-2009 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6662009 江村黄鸡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Jiangcun Yellow Chicken Production 2009-08-06 发布 2009-12-01 实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4/T 6662009 I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广东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市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广州市农业标准与监测 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
2、人:江伟烽、曾宪军、曹云、彭聪、宋占平、王炜、施立成、樊志红。 DB44/T 6662009 II DB44/T 6662009 1 江村黄鸡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村黄鸡生产的鸡场环境设施要求、生产管理和销售应遵循的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江村黄鸡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1307
3、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案例处理规程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 l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T 18407.3 农产品 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要求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5035 无公害食品 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6 无公害食品 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5038 无公害食品 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 种畜禽管理条例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中华人
4、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 鸡场环境设施要求 3.1 鸡场的环境条件 3.1.1 鸡场的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88 及 GB/T 18407.3 的规定。 3.1.2 场址地势宜较高、干燥、平坦,在丘陵山地建场宜选择向阳坡,坡度不宜超过 30。 3.1.3 场址宜离大型化工厂、矿厂等污染源 3km 以上。距干线公路、村、镇居民点及其它畜牧场 1km 以 上。 3.1.4 以下地段或地区不应建场:水源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严重区、山谷洼地洪涝 威胁等地段。 3.2 鸡场的设施要求 3.2.1 鸡场 3.2.1.1 鸡场布局: 建筑设施按生活管理区、生产管理区布置。生活管理区包括生活
5、区和办公区。生产 管理区分管理小区(含兽医室、饲料仓库及生产物质存放处)、生产区(按上风方向依次分育雏区、中鸡 区和大鸡区)以及隔离区(包括淘鸡转运处,残次鸡存放处及鸡粪处理处。各区应有明确的隔离设施或 以绿化带分隔。 3.2.1.2 鸡场基本防疫设施: 鸡场的所有入口处应设置“谢绝参观”警示牌; 鸡场四周应有围墙或绿 化隔离带;入口处及出口处应设置车辆强制性消毒池等设施。在生产管理区入口处设工作人员更衣消毒 室及车辆消毒池;各鸡舍入口处设有消毒池,并保持有有效消毒水。 3.2.1.3 粪便及污水处理设施:粪便经处理后要符合 GB 7959 的规定;污水经分级净化处理后要符合 GB 18596
6、 方可排放。 3.2.1.4 道路: 场内道路分净道与污道,两者不得交叉、混用。 3.2.2 鸡舍 DB44/T 6662009 2 3.2.2.1 育雏舍要求既能保温又利于通风换气。中、大鸡可采用半开放式地面散养、网上平养,以笼养 为宜;夏季宜采用湿帘负压通风降温。 3.2.2.2 鸡舍排列应考虑实用、美观,鸡舍的间距不宜少于 15m(不包括运动场) 。 3.2.2.3 鸡舍内宜铺上水泥地面,以便清理鸡粪、清洗及消毒。鸡舍外应有排水沟与污水处理系统相连。 3.2.2.4 宜采用自动饮水系统。 3.2.2.5 生产流程宜采用全进全出制,同一单元上下两批鸡进出间隔期应在 14d 以上,其中清洗消
7、毒后 的空置期应大于 3d。 3.2.2.6 应采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消防措施。 4 生产管理 4.1 引种 4.1.1 种鸡苗来自江村黄鸡祖代场健康鸡群。确需引入外来品种时,应规范引种程序,引入种苗按照 GB l6567 的有关规定,进行隔离饲养并进行疫情监测,经检查确定为健康鸡群后,方可入场饲养。 4.1.2 鸡苗引进须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鸡场购进。 4.1.3 引进雏鸡、种蛋应依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 GB 16549 进行检疫。鸡苗无白痢、支原体、传 染性贫血、禽结核、禽白血病等疫病。 4.2 饮用水 水质应符合NY 5027的规定。 4.3 饲料 4.3.1 所用
8、饲料应符合 GB 13078 和 NY 5032 的规定。 4.3.2 采购的饲料应检查包装标签或说明书,是否具有名称、使用说明、成分含量、商标、批号、生产 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电话等必备条款。 4.3.3 饲料进场时,应对实物进行抽样目测检查水分、杂质、色泽、气味、包装等是否符合要求;外观 是否有结块、霉变等情况。购进的饲料应经验收合格方可进库,库内饲料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 4.3.4 购进的全价饲料储存期不宜超过 15d。自配饲料宜即配即用,储存不宜超过 7d。 4.3.5 仓库应防潮、防漏、防霉和防虫、鼠。 4.3.6 库存饲料应按饲料的储存期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使用。 4.
9、4 兽药 4.4.1 兽药及药物添加剂使用应符合 NY 5035 的规定。 鸡场应建立严格兽药使用管理制度,专业兽医人员进行处方用药。 4.4.2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 NY 5032 的规定。 4.5 生物安全 4.5.1 建立防疫卫生制度 鸡场应根据生产目标、环境、人员素质等制定如下制度: 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工作人员出入场、场内生活和工作制度; 疫病免疫监测制度; 鸡场清洁、卫生和消毒制度; 购销动物及产品管理制度; 外来人员、车辆进场管理制度; 4.5.2 免疫 疫病的免疫接种应按NY 5036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免 疫程序可参照本标准附录A。
10、 4.5.3 驱虫 依照本标准 4.4 要求选择抗寄生虫药。抗寄生虫药宜交替使用。 4.5.4 病鸡、死鸡处理 按GB 16548的规定进行处理。 4.5.5 消毒 鸡场应定期消毒:根据所需消毒物品的种类和消毒药的用途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消毒,不同类的消 毒药易交替使用。 DB44/T 6662009 3 4.6 饲养管理 4.6.1 原则:应符合 NYT 5038 的规定,同一鸡舍饲养的鸡群宜采取同日龄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4.6.2 育雏期的管理 4.6.2.1 育雏的准备工作 对清洗消毒空置的育雏舍喷雾消毒一次(包括所有用具),有条件的可用福尔马林再进行一次薰蒸 消毒,进雏前2d打开门窗通
11、风换气。 4.6.2.2 鸡苗的选择 合格鸡苗:绒毛洁净有光泽、蛋黄吸收良好、脐带愈合良好、站立稳健、叫声宏亮、对光线和 声音 反应敏感、体形均称。 4.6.2.3 雏鸡的分群 :宜分小群饲养,每小群300羽 500羽为宜。 4.6.2.4 保温 育雏温度按不同周龄施温:第一周:3 235;第二周:2932;第三周:2629;第 四周:2326。每周下降23直至常温。在实际生产中必须观察幼雏活动情况来调节温度,以 雏鸡舒适为准。温度适宜时,雏鸡均匀分布;在冬春季节,雏鸡进舍前,育雏室应提前加温。保温同时 还应特别注意通风换气,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 4.6.2.5 饮水和开食 饮水:雏鸡喂料
12、前2 h3h应先饮用5%的葡萄糖水,经长途运输的鸡苗尤其应先饮水,但亦需防止暴 饮。在育雏期前3d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电解质等以提高育雏率。 开食:雏鸡饮水约2h后开食。开食前几天不宜让雏鸡暴食,应少喂多餐。 4.6.2.6 断 喙 为了减少鸡群的打斗造成损伤及浪费饲料, 建议7日龄10日 龄时应进行断喙, 烙去上喙的二分之一, 下喙的三分之一。断喙前后2d3d内,应在饲料或饮水中补充维生素。 4.6.2.7 不同时期饲料及营养标准 :参照本标准附录B。 4.6.3 种鸡的饲养管理 4.6.3.1 光照制度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江村黄鸡种鸡光照制度 周 龄 光照长度(h) 光
13、照强度(w/) 13日龄 24 3.0 4日龄2周龄 每天减少1h直至14h恒定 3.0 320 14 3.0 21 14.5 3.0 22 15 3.0 23 15.5 3.0 24周龄淘汰 16 3.0 4.6.3.2 饲养密度 育成期饲养密度应从第7周龄的约15只/左右,逐渐减少至20周龄时的5只/6只/左右,且群 体大小要合理,采食及饮水位置要充足。 4.6.3.3 正确的分群、选种 应每两周一次根据抽样称重结果进行大、中、小分群,提高均匀度,使鸡群性成熟一致;及时淘汰 病弱鸡和外型外貌不符合品种要求的鸡只。 4.6.3.4 限饲制度 采用每天限量喂料的方法,把当天的饲料一次喂给,特别
14、注意每只鸡要有足够采食位置和充足饮水 供给,让所有鸡可在同一时间进食。具体每周饲料用量参照本标准附录C。 4.6.3.5 产蛋期 温度与通风:鸡舍适宜温度为1824;风速为1.0 m/s1.5m/ s,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通风换气、 保温和防暑降温工作。 DB44/T 6662009 4 喂料量:应当根据江村黄鸡不同配套系推荐指标(如JH-3号生长发育标准见本标准附录C)并结合鸡 群实际产蛋情况适当调整。 减少应激:种鸡在产蛋期,尤其是高峰期前后,应避免各种应激,如人为惊动、噪音、饲料更换等。 4.6.3.6 种公鸡 育成期选择:第一次在6周龄8周龄进行,将残疾、发育不良、畸型、外型外貌不符合品种
15、要求及 体重不达标的公鸡淘汰。第二次在13周龄15周龄进行,选择羽色金黄、胸肌发达、腿部结实、胫粗的 公鸡;18周龄20周龄再选,在原来的基础上选择优秀的公鸡。 人工受精时:人工授精公鸡要单笼饲养。应定期检查公鸡的配种结果,及时剔出配种能力差或伤残 的公鸡。 体重控制及饲料使用:配种期间需定期抽测5%10%的公鸡称重,用适当的饲喂量控制其体重,以达 预期的最佳生产性能。种公鸡应使用专用饲料 4.6.4 肉鸡的饲养管理 4.6.3.1 光照制度:肉鸡采用24小时(或晚上停止1小时照明的23小时)光照制度,光照强度为育雏前期 2 w/3 w/,之后1 w/2 w/,光照过强易引起鸡只啄癖。 4.6
16、.3.2 中、大鸡的饲养管理 不宜缺水、料,尤其不能缺水。要注意每只鸡饮水和食料的位置是否足够。 对各种疾病均应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原则。 每次清理完鸡粪应进行鸡舍内外喷雾消毒,要保持鸡舍及四周清洁。 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冬春季(特别是夜晚)要注意保温工作。 应做好预防措施减少各种应激的发生。 4.7 生产记录 鸡场应建立生产日报表、鸡群饲养日志等生产记录档案。内容包括:进苗日期、雏苗来源、数量、 品种、日龄、死亡数、死亡原因、存栏数、销售数、消毒记录、用药记录、饲料记录、实验室检测结果、 免疫接种情况等;种鸡还需记录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死淘率等,所有记录应在清群后保 存两年
17、以上。 5 销售 鸡群销售前必须按GB 16549的规定进行产地检疫。经检疫合格的鸡只方可上市,不合格的鸡群按GB 16548的规定进行处理。 DB44/T 6662009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免 疫 程 序 A.1 江村黄鸡种鸡免疫程序 鸡龄 疫苗名称 剂量 (头份) 免疫方法 备注 马立克(CVI988) 2 颈部皮下注射 孵化厂完成 鸡痘 (FP) 1 刺翼 1 新支肾(H120+28/86+Clone30) 1.2 滴鼻点眼 8 禽流感(H5N1_5) 0.3ml 颈部皮下注射 10 法式囊(IBD) 1 滴口 12 关节炎(S1133) 1 颈部皮下注射 15 新支肾(H
18、120+28/86+Clone30) 1.2 滴鼻点眼 16 新城疫禽流感(NDk+H9) 0.5ml 颈部皮下注射 18 法式囊(IBD) 1.2 饮水 22 禽流感(H5N1_5) 0.5ml 肌肉注射 26 新城疫(ND-I 系) 2 肌肉注射 30 新城疫禽流感(NDk+H9) 0.5ml 肌肉注射 33 喉气管炎(ILT) 1 滴单侧眼 40 鼻炎(IC) 1 肌肉注射 45 新支肾(H120+28/86+Clone30) 1.5 饮水 50 关节炎(S1133) 1 肌肉注射 60 新城疫(ND-I 系) 2.5 肌肉注射 70 禽流感(H5N1_5) 0.5ml 肌肉注射 100
19、 喉气管炎(ILT) 1 滴单侧眼 105 新城疫(ND-I 系) 3 肌肉注射 108 禽脑脊髓炎鸡痘(AE+POX) 1 刺翼 AE 单苗则饮水免疫 113 鼻炎(IC) 1 肌肉注射 120 减蛋综合症(EDS-76) 1 肌肉注射(左大腿) 公鸡不做 126 新城疫禽流感(NDk+H9) 0.6ml 肌肉注射(右大腿) 133 禽流感(H5N1_5) 0.6ml 肌肉注射(左大腿) 140 新支法关(ND+IB+G+REO)或新支法 (ND+IB+G) 1 肌肉注射(右大腿) 快大种鸡用四联苗,其它 种鸡用三联苗 154 禽流感(H5N1_5) 0.8ml 肌肉注射(左大腿) 35 周
20、 禽流感(H5N1_5) 0.5ml 翼部肌肉注射 视抗体情况而定 36 周 新城疫(LaSota) 3 饮水 有条件的可喷雾 注:、应按照疫苗的温度要求来保管疫苗。 、实施饮水免疫前对鸡群停水 36 小时及在饮水中添加 0.2%的脱脂奶粉会取得较好效果。 DB44/T 6662009 6 、已经开启的疫苗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否则应弃之。 、应定期采血监测鸡群的免疫水平,建立鸡群抗体水平档案。 A.2 江村黄鸡肉鸡免疫程序 日龄 疫苗种类 剂量 (头份) 接种方法 备注 马立克(MD) 1 颈部皮下注射 出厂前已做 1 新支肾(ND+IB+IB28/86) 1.2 滴鼻 9 禽流感(H5+H
21、9) 0.3ml 颈部皮下注射 11 法氏囊(IBD) 1.2 饮水 14 新城疫油苗(ND-k) 0.3ml 颈部皮下注射 16 新支肾(ND+IB+IB28/86) 1.2 饮水 18 法氏囊(IBD) 1.2 饮水 21 新城疫(ND-I 系) 2 肌注 28 喉气管炎(ILT) 1 单侧滴眼 40 禽流感(H5) 0.5ml 翼根注射 50 新城疫(ND-I 系) 3 肌注 注:屠宰前 21 天内不能使用疫苗。 DB44/T 6662009 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动 物 营 养 标 准 B.1 江村黄鸡种鸡营养标准 项 目 0 5周 6 14 周 15 20 周 产蛋期 (冬
22、春季) 产蛋期 (夏季) 代谢能 (KJ/kg) 12122 11662 11495 11495 11495 粗蛋白 (%) 20.50 17.50 16.00 17.50 19.00 粗脂肪 (%) 3.00 3.00 3.00 3.70 3.30 粗纤维 (%) 3.20 3.70 3.90 3.50 3.50 钙 (%) 1.00 1.00 1.00 3.00 3.20 总磷 (%) 0.70 0.66 0.66 0.60 0.62 有效磷 (%) 0.45 0.40 0.40 0.40 0.42 赖氨酸 (%) 1.05 0.75 0.70 0.86 0.96 蛋氨酸 (%) 0.44
23、 0.34 0.32 0.43 0.48 蛋氨酸+胱氨酸 (%) 0.72 0.62 0.59 0.65 0.69 钠 (%) 0.20 0.20 0.20 0.20 0.20 氯 (%) 0.15 0.15 0.15 0.15 0.15 B.2 江村黄鸡肉鸡营养标准 项 目 小 鸡 料 (0 4周) 中 鸡 料 (5 8周) 大 鸡 料 (9 12 周) 肥 鸡 料 (13 周以上) 代谢能 (KJ/kg) 12456 12665 12958 13376 粗蛋白 (%) 22.00 19.00 17.00 16.00 粗脂肪 (%) 3.00 3.50 4.50 5.00 粗纤维 (%) 3
24、.00 3.00 3.00 3.00 钙 (%) 1.00 0.95 0.90 0.90 总磷 (%) 0.75 0.75 0.75 0.75 有效磷 (%) 0.48 0.43 0.41 0.38 赖氨酸 (%) 1.10 0.98 0.85 0.80 蛋氨酸 (%) 0.50 0.42 0.38 0.36 氯化钠 (%) 0.32 0.32 0.32 0.32 DB44/T 6662009 8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生 长 发 育 指 标 C.1 江村黄鸡JH-3 号父母代种鸡生长期体重标准 、耗料 周末体重(克) 耗料(克/只/日) 品种 周龄 公 母 公 母 7 900 600
25、55 46 8 1000 690 58 49 9 1180 780 61 52 10 1300 870 64 55 11 1430 950 67 58 12 1560 1030 70 61 13 1700 1110 73 64 14 1830 1190 76 67 15 1980 1270 80 70 16 2130 1350 85 73 17 2280 1430 90 76 18 2430 1510 94 79 19 2620 1600 97 82 20 2800 1700 100 85 C.2 江村黄鸡JH-3 号父母代种鸡 66 周龄饲养日产蛋期体重、产蛋率及耗料 周龄 产蛋率(%) 周
26、末体重 (克) 耗 料 (克/日/只) 周龄 产蛋率(%) 周末体重 (克) 耗 料 (克/日/只) 21 1780 88 44 54 2480 120 22 5 1860 92 46 51 2500 120 24 44 2030 100 48 49 2520 118 26 65 2200 120 50 47 2540 118 28 80 2280 130 52 46 2560 118 30 76 2310 130 54 44 2580 115 32 72 2330 127 56 42 2600 115 34 68 2360 127 58 40 2620 115 36 64 2390 125 60 40 2630 115 38 60 2410 125 62 40 2640 115 40 58 2440 122 64 40 2650 115 42 56 2460 122 66 40 2660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