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4 T 322-2006 大海马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pdf

    • 资源ID:1488292       资源大小:429.3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4 T 322-2006 大海马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pdf

    1、 注 0ICS 65.150 B 51 备案号 : 19137 2006 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322 2006 大海马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Yellow seahorse culture Technique for the artificial breeds 2006-07-19 发布 2006-08-10 实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4 注 DB44/T 322 2006 I 前 言 本标准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质量与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归口。 本标准

    2、起草单位:汕尾市水产养殖技术中心站、广东中大亿达洲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汕尾市质 量技术监督局、汕尾市海洋与渔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汉国、吕军仪、刘楚斌、刘跃龙、林永茂、徐晓冬、陈锤。 DB44/T 322 2006 1 大海马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海马( Hippocampus kuda)人工繁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繁殖设施和繁殖方 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大 海马的人工繁殖,其它海马的人工繁殖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

    3、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 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体长 body length 将海马身体平直伸展,从吻端至尾椎骨末端的距离。 3.2 稚海马 larvae sea horse 从产出时起至体长 3 。 3.3 海马苗 fry sea horse 体长 3 10 为海马苗,其中 3 6 为小规格苗, 6 10 为大规格苗。 3.4 成海马

    4、 adult sea horse 体长 10 以上,雄性出现育儿囊,雌性出现生殖突。 3.5 亲海马 parents sea horse 体长 12 以上,体表深褐色,雄性育儿囊较大,雌性腹部饱满、生殖突明显。 4 环境条件 4.1 水源 水源充足, 5 范 围内附近海域及陆地没有污染源,海域潮流畅通,水质清澈。 4.2 水质 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和 NY 5052 的规定,盐度 8 35, pH7.8 8.4。使用前须用紫外线灭菌。 4.3 水温 控制在 12 33,最佳为 18 28。 DB44/T322 2006 2 4.4 光照强度 控制在 2 000 Lx 8 000 Lx

    5、,最佳为 3 000 Lx 6 000 Lx。 5 繁殖设施 5.1 育苗池 长方形,面积以 2 5 为宜,池深 0.8 1 ,池壁露出地面 20 。池底坡度以 1:100为宜, 池内设进排水口和供气设施。室外池须配备遮光设备,控制光照强度。 5.2 产苗池 长方形,面积以 8 m2 10 m2为宜,池深 1.2 1.5 ,池壁露出地面 20 。池内结构、遮光设 备与育苗池相同。 5.3 亲海马池 长方形,面积以 20 m2为宜,池深 1.8 ,池壁露出地面 20 。池内结构、遮光设备与育苗池相同。 5.4 饵料池 面积以 300 m2 700 m2为宜,水深 0.8 1.5 ,设进排水闸。

    6、5.5 过滤池 每 100 育苗池配 5 m2 6 m2滤面的沙过滤池。 5.6 贮水池 贮存经过滤的海水,容量为育苗池的 1/3。 5.7 供气 选用空气泵,每分钟供气量为育苗池水溶量的 1.5%。 5.8 用电电 源 宜用电网电源,同时自备应急电源。 6 繁殖方法 6.1 亲海马培育 6.1.1 体表消毒 选择符合亲海马特征,身体无损伤,无病害,体质健壮的成海马进行强化培养。放养前,应对海马 进行体表消毒,使用药物应符合 NY 5071 的规定。常用消毒药物及用法见表 1,可任选其中一种方法。 表 1 海马常用消毒药物用量表 药物名称 使用浓度 浸液时间 高锰酸钾 20 mg/L 30 m

    7、g/L 3 min 5 min 甲醛溶液 500 mg/L 2 min 3 min 聚维酮碘 20 mg/L 10 min 6.1.2 放养密度 20尾 /m 50尾 /m。 6.1.3 饲养管理 以钩虾、虾苗、大型鲜虾类等为主要饵料,较大个体的活饵或鲜饵应切碎后投喂。每日投喂二次, 投饵量为海马体重的 8% 10%。每日上午投饵前或投饵 3 h 4 h后,用虹吸法清除池底的残饵和粪便。 1 d 2 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 1/3 1/2。新旧池水温度差应小于 2,盐度差应小于 5。 6.2 海马繁殖 6.2.1 繁殖季节 三月十一月,其中五月九月为繁殖盛期。 DB44/T 322 2006 3

    8、 6.2.2 培养饵料生物 在繁殖前半个月应开始培养小型桡足类、轮虫等饵料生物。 6.2.3 选择 选择体表深褐色,腹部肥大,呈弧形状,性腺达到完全成熟的亲海马作为繁殖对象。雌雄比严 格按 1:1。 6.2.4 繁殖 繁殖季节里,当水温达到 20以上时,性成熟的雌雄海马开始发情,体色部分变白。雌性生殖突突 出,呈浅褐色。雌雄互相追逐并交配,雌海马通过生殖突把卵子排入雄海马育儿囊内,并诱导雄海马排 出精子,卵子在育儿囊内受精发育。 6.2.5 移养 将已怀有受精卵的雄海马及时移至产苗池饲养。胚体在雄海马育儿囊中经 8 d 20 d的孵化发育, 成为稚海马跃出育儿囊,这时应及时将海马苗移至育苗池饲

    9、养。 6.3 海马苗培育 6.3.1 放养密度 小规格苗 600尾 /m 1 000尾 /m,大规格苗 300尾 /m左右。 6.3.2 投饵 稚海马产出 3 d内投喂 经网目尺寸为 0.74 mm筛绢网过滤的桡足类无节幼体、小轮虫等活饵,每日四 次,日投喂量为海马体重的 20%;产出 3 d后逐渐改投小型枝角类、小型桡足类、糠虾幼体或幼虾苗等活 饵,每日三次四次,日投饵量为海马体重的 16% 20%。日投饵量比例随个体增大而减少。夜间忌投饵。 6.3.3 换水与排污 产出 10 d内,采用添加水法,日添加水量 1/10;产出 10 d 20 d,采用虹吸换水法,日换水量 1/3 2/3;产出

    10、 20 d后,采用全量换水法(即把稚海马移入另一注有新水的育苗池), 4 d 5 d换水一次。 池水透明度保持在 40 cm 50 。换水于上午投饵前进行,同时排污。新旧水温差应小于 1,盐度差 应小于 5。 7 出池 稚海马经 30 d以上饲养,体长达 3 以上,即成为海马苗,这时便可出池提供饲养。 8 运输 运输用水应符合 GB 11607 和 NY 5052 的要求,盐度为 15 28,与目的地池水的盐度差应小于 5, pH 7.8 8.4。运输前及途中不可投饵;运输过程不宜换水,如确需换水,水温差应小于 2,盐度差应 小于 5。 8.1 鱼苗桶运输 宜用于短距离运输。选用鱼苗桶(口径 90 ,底径 100 ,高 73 )作容器,装海水 3/4,放入 海马苗 2 000 2 500尾。桶内可放些干净的尼龙绳或小竹枝,供海马缠附。 8.2 塑料袋运输 宜用于远距离运输。选用 30 28 65 塑料袋作容器,装海水 1/3,放入海马苗 100 200 尾,充入氧气,扎紧袋口,用纸箱或泡沫箱包装,可连续运输 10 h 12 h。塑料袋应双层,袋口分别扎 紧,以防漏气漏水。


    注意事项

    本文(DB44 T 322-2006 大海马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pdf)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