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B 05 DB44 广东省 地方标准 DB44/T 2184 2019 红皮糙果茶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breeding of Camellia crapnelliana 2019 - 09 - 09 发布 2019 - 12 - 01 实施 广东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T 2184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给出 的规 则起草 。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本标 准主要起草人:崔大方、羊海军、李薇、孙思。 DB44/T 2184 201
2、9 1 红皮糙果茶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皮糙果茶( Camellia crapnelliana Tutch.)的 种子育苗 、 扦插育苗、有害生物 防治等 技术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红皮糙果茶的 苗木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方案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3 术语和定义 3.1 红皮糙果茶 Camellia crapnelliana Tutch. 又称克氏茶, 山茶科山茶
3、属植物,树皮和多年生枝表面有铁锈色至砖红色粉状物,花大芳香,种子 含油丰富。 主要分布于香港、广西南部、福建、江西及浙江南部,广东有栽培,是具有较高开发与利用 价值的观赏植物和油料植物。 4 种子育苗 4.1 种子 4.1.1 采种 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 ,于 10月至翌年 1月,果实成熟、果皮变为褐色时采集。 4.1.2 调制 果实采收后 ,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 阴干, 自然开裂。 除去果皮和空瘪种子 ,取得纯净 饱满 的种子 。 4.1.3 贮藏 将河沙清洗干净,一层沙一层种子相间 堆放,沙以盖没种子为宜,最上层覆膜保湿。 4.1.4 质量 种子单粒重 3.04 g 5.95 g,浅褐色
4、至深褐色,有光泽;种壳具棱, 3棱 4棱,其中一面为弧形。 DB44/T 2184 2019 2 4.2 芽苗培育 4.2.1 播种床 基质为河沙,用 0.2% KMnO4溶液消毒,覆膜 2 d,揭开后用自来水冲洗 干净 并晾晒。沙床厚度为 15 cm, 覆膜进行保湿。 4.2.2 播种 4.2.2.1 时间 春季播种 为宜 。 4.2.2.2 方法 以 6 cm 10 cm 的 密度 将种子整齐地 点 播 于 苗床上, 压实后 用过筛的泥炭土均匀覆盖,以不见种子 为度。然后喷水,覆膜保湿 , 待部分种子发芽时,改用拱棚覆盖。 4.2.3 播后管理 除 及时喷水 , 保持苗床 湿润 外 , 每
5、日应 打开苗床薄膜通风 透气 1次 。 4.3 芽苗移植 4.3.1 容器 宜采用直径 4 cm 5 cm、长度 9 cm 10 cm的无纺布营养袋。 4.3.2 基质 采用泥炭土:蛭石:椰糠 =5: 3: 2。 4.3.3 移栽 芽 苗长至 4 cm 5 cm高时即可移植 。 移植前将苗床浇透水,轻取 芽 苗放入盛清水的盆内,移植于容 器中央,移植深度 宜高于 根颈 0.5 cm 1.0 cm,每个容器移苗 1株,晴天移植应在早、晚进行。移植后 随即浇透水 。 4.4 苗期管理 4.4.1 遮 荫 幼苗应适当遮荫 ,覆一层透光度约为 80%的遮 荫 网。待幼苗生长至 8 cm高后,宜掀开遮荫
6、网,在全 光照条件下进 行培育。 4.4.2 水肥管理 每天淋水一次,保持容器基质湿润。每 2周施肥一次, 施用 液态氮肥 、 浓度 2% 5%为宜。 5 扦插育苗 5.1 插床 DB44/T 2184 2019 3 插床宽 100 cm 120 cm,高 15 cm 20 cm,沟宽 25 cm 30 cm,要求土粒细碎、床面平整。营养土 用 20%泥炭土 80%黄心土。扦插前,用 0.5% KMnO4溶液对插床进行消毒,盖薄膜密封处理 2 d,然后打 开薄膜晾晒 3 d,在扦插前浇透水保持基质湿润。 5.2 季节 自然条件下以 1月 3月份为宜,温室条件下可全年扦插。 5.3 插穗 选取生
7、长健壮、无 病虫害的半木质化枝条,长 5 cm 6 cm,每根插穗保留 1片 2片叶子,叶片太大 则可剪去一半,切口平滑,并将插穗基部 1/3长度浸泡在 500 mgL-1的 80%IBA+20%的 NAA混合激素溶液浸 泡 15 min,再用 500倍 50%多菌灵溶液浸泡杀菌 0.5 h,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4 扦插 将插穗长度的 1/3左右插入土中,宜浅不宜深。扦插密度以插穗的叶子之间不重叠为宜。扦插完成 后,立即淋水,使插穗与基质紧密接触。 5.5 插后管理 做好遮荫保湿,控制透光率 60%、空气湿度 80% 90%。新梢生成期间,每隔 15 d喷施低 浓度叶面肥 1 次,并及时
8、除草。 5.6 移栽与管理 参照 4.3.3和 4.4执行。 6 有害生物 防治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藻斑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等。 防治方法如下: 炭疽病发生初期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倍 1500倍液,或 50%苯来特可湿性粉 1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每隔 7 d 10 d喷一次,连续用 3 次 5次。 藻斑病发生前或初期 可用 0.2% 0.5%硫酸铜溶液喷雾防治。 每隔 7 d 10 d喷一次,连续用 3 次 5次。 蚜虫防治用 10%福化利乳剂 40 ml 兑水 70 kg 喷雾; 40%益灭松 150 ml 兑水 50 kg 喷雾; 40
9、% 大利松乳剂 50 ml 兑水 60 kg喷雾。 一周喷两次。 7 苗木出圃 顶芽完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 II级以上苗木即可出圃。 I级苗:苗高 35 cm、地 径 0.45 cm; II级苗:苗高 30 cm 35 cm、地径 0.30 0.45 cm。苗木标签按 LY/T 2290执行 。 8 档案管理 参照 LY/T 2289、 LY/T 2290执行。 _ DB44/T 2184 2019 4 广东省地方标 准 红皮糙果茶育苗技术规程 DB44/T 2184 2019 *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印刷 广州市海珠区南田路 563号 1304 室 邮政编码: 510220 网址: www.bz360.org 电话: 020-84250337 DB 44 /T 2 18 4 20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