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61542-2019 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21512018 银叶树栽培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cultivation of Heritiera littoralis 2019 - 07 - 24发布 2019 - 08 - 01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T 2151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苗木培育 . . 1 4 苗木出圃 . . 3 5 栽植 . . 5 6 病虫害防治 . . 6 7 养护管理
2、 . . 6 8 建档 . . 6 DB44/T 2151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 2009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汕头市潮阳区林业苗圃场、汕头市林业局种苗站。 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林雄、郑建宏、马化武、陈旭冬、罗超、彭剑华、叶婕。 本标准首次发布。 DB44/T 21512018 1 银叶树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银叶树( Heritiera littoralis Dryand.) 苗木培育、苗木出圃、栽植、养护管理和建档等 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银叶树 的苗木培育和栽培。 2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CJ/T 23 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 CJJ/T 82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DB44/T 268 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范 DB44/T 269 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 3 苗木培育 3.1 种子 3.1.1 采集 在9月 12月果熟盛期,选择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实生母树,果皮呈暗褐色时即可采摘。 3.1.2 处理 果实采回后用清水洗净后摊晒于
4、阴凉通风处,剪去蒴果约1/7 小角(以不伤种子为准),再将种子 泡浸于 40 50 温 水中 12 h左右。 3.1.3 储藏 种子可常温沙藏或袋藏一年,忌干燥、堆沤。 3.1.4 质量 种子饱满,千粒重在 16 kg左右;春季播种时,种子发芽率 95%以上。种子检验方法按 GB 2772执行。 3.2 芽苗培育 3.2.1 芽苗床 DB44/T 21512018 2 播种前全面深翻20 cm,清除杂草和石块等杂物,喷施0.2% 0.3%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苗床宽 以100 cm120 cm 、高20 cm25 cm为宜,留 30 cm宽的步道。床面平整细致,稍压紧,畦面整成中间 稍高,两侧
5、稍低,便于排水。 3.2.2 播种 当年 9月 10月或次年 3月份。采用点播方式,播种量 5 kg/m 2 。覆盖沙土 5 cm为宜,淋足水,再用 化学除草剂 50%的丁草胺500 倍液均匀喷洒苗床。 3.2.3 播后管理 3.2.3.1 遮荫 播种后 用农用薄膜覆盖床面,保持封闭。当年播种的,100 d120 d 左右发芽率在10% 以上,揭除 农用薄膜;次年 3月份播种的, 40 d 55 d左右发芽率在10 以上,揭除农用薄膜。 3.2.3.2 水肥 播种后,每10 d 揭开农用薄膜, 使用花洒淋水或喷雾, 保持土壤适度湿润,不积水;淋水后再覆盖 农用薄膜。 3.3 容器育苗 3.3.
6、1 容器 按LY/T 1000执行。 3.3.2 基质 将黄心土60% 70% 、泥炭土 30%40% 与0.5%的过磷酸钙充分混合堆沤一周,过筛装袋。 3.3.3 移苗 当芽苗长出 1片 2片真叶、苗高 4 cm5 cm时,即可上袋。 移苗前将营养土淋透,植入深度以泥土 覆盖根部、略高于根颈为宜,移苗后淋足定根水 3.3.4 管理 3.3.4.1 遮荫 移苗后用遮 光率为 75%5 0%的遮荫网覆盖, 45 d后,选择阴天拆 荫棚。 3.3.4.2 水肥 移植后一周每天早、晚浇水,直至其恢复生长;其后,视天气状况浇水,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移 植15 d 生长稳定后,每 30 d追施0.1%
7、的尿素溶液,以后视苗木生长情况施肥。 3.3.4.3 移袋 及时补苗,除草。视苗木根系穿袋情况,每半年左右,将容器苗移动换床1次。一般每年更换大一 个规格的容器。 3.4 大苗培育 DB44/T 21512018 3 3.4.1 大田苗培育 3.4.1.1 整地 翻土整地,种植株行距( 0.81.0 )m ( 0.81.0)m , 每2 行3 行设步道,宽30 cm 40 cm, 兼做排水渠。植穴规格为 40 cm40 cm30 cm。移植前10 d 15 d,每穴施复合肥 (含氮 22%、钾 13%、 磷5%)50 g 作为基肥。 3.4.1.2 移植 容器苗长至 30 cm50 cm时,可
8、移入大田培育。移苗时适当剪除生长较旺盛苗木的部分枝叶,除去 营养袋,保持根系完整。移栽时须把苗木茎干扶直,栽植深度以容器土面略低于大田土面为宜,覆土后 踏实土球周围的土,再用水灌实。移植后淋足定根水。最佳移植时间为 3月5月。 3.4.1.3 管理 小苗移入大田后及时浇水保湿, 待其生长稳定后可根据天气等情况浇水,防积水。定植成活3个月 后施复合肥 20 g/株 30 g/株,或施饼肥2 00 g/株300 g/ 株。 以后随着树苗的长大逐渐增加施肥量, 有机肥和复合肥宜交替使用。 每年在苗木生长期 除 草、松土、追肥 2次 4次 ,及时补苗。 树苗胸径长至 3 cm4 cm时,可在早春 (2
9、月3 月) 树苗萌动前间苗,间苗50% ,间苗后株行距保留 1.6 m1.6 m。 苗木生长过程中出现歪斜现象,应采取立柱护杆、修剪养杆、修枝整形等培育措施。 3.4.2 大袋苗培育 3.4.2.1 容器 采用无纺布育苗袋,规格为 45 cm( 4055 )cm 50 cm。 3.4.2.2 基质 采用黄心土 80%+泥炭土 20%混合。 3.4.2.3 上袋 选用胸径6 cm 以上,主干通直的大田苗,于3 月5 月上袋。上袋前1个月 2 个月截干,高度 3.0 m, 供次年春季移植上袋。移苗时,土球直径 30 cm35 cm,保留树冠半径 20 cm 30 cm,将大苗移至袋内, 加满土压实
10、,支撑固定。株行距为( 1.01.5 )m ( 1.01.5 )m 。 3.4.2.4 管理 上袋后1 个月内每天喷树干枝叶3次,淋水 1次,生长稳定后晴天1 d2 d淋水1 次。培育8个月 10 个月即可成绿化 袋苗。 4 苗木出圃 4.1 苗木质量分级 4.1.1 直观综合指标 无检疫对象病虫害,苗干通直,无机械损伤,顶芽发育饱满、健壮,枝叶和根系生长正常,色泽 正常,土球完整。 DB44/T 21512018 4 4.1.2 质量等级划分 4.1.2.1 容器小苗 容器小苗1.5 年生按地径、苗高划分为、两个等级,详见表 1。 表1 容器小苗规格与质量等级划分 苗木等级 地径( cm)
11、苗高( cm) 0. 60 4 0 0.400.60 3040 4.1.2.2 绿化大苗 按胸径划分为 3个规格,并以苗高、冠幅、枝下高、冠层等划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苗 木要求相应的土球规格。各相关技术指标不属于同一等级时,以单项最低指标定级。苗木规格与质量等 级划分见表 2。 表2 绿化大苗苗木规格与质量等级划分 苗木规格 (cm) 苗木等级 苗高( m ) 冠幅( m) 枝下高( m) 土球直径( cm) 土球高度( cm) 57 3.5 1.5 1.3 45 40 3 .2 1.2 1.3 3.0 1.0 1.0 79 4.0 2.0 1.5 50 45 3.8 1.7 1. 5 3.
12、 6 1.5 1. 5 911 4.5 2.4 2.0 60 55 4.3 2.2 2.0 4.1 2.0 2.0 11 5.0 2.5 2.0 70 65 4.8 2.5 2.0 4.6 2.4 2.0 4.2 苗木检测 4.2.1 检测方法 绿化大苗 级 级苗为出圃合格苗,同一批苗木 、 、 级苗百分率不得低于95 % 。苗木成 批检验 , 检验工作限在原苗圃进行。检验结束后,填写苗木质量检验证书。凡出圃的苗木,均应附苗 木质量检验证书 及产地检疫证书 ,向外调运的苗木 需附调运 检疫证书。 4.3 苗木出圃 4.3.1 容器小苗 DB44/T 21512018 5 容器小苗 级 级苗为出
13、圃合格苗。同一批苗木中同等级苗百分率不得低于 95 %,经质量检验 合格后,方可出圃。 4.3.2 大苗 4.3.2.1 起苗 大田苗在起苗前 6个月 12 个月进行切根处理,促进其须根生长。切根 宜于冬季或春季进行 ,同时 去主干下部的侧枝, 并对植株进行剪枝整形,保持树冠匀称。 大苗出圃要遵循随挖、随包、随运、随栽 的原则。容器苗种植条件适宜即可出圃。 4.3.2.2 包装 起苗前 2 d3 d不浇水,用蒲包、草绳等保湿材料覆盖 。起苗后 用草绳缠紧土 球,做到土球规范、 包装结实、不裂不散 。 5 栽植 5.1 造林 5.1.1 造林地 选择适生区域、排水良好的平原或低缓坡地。 5.1.
14、2 整地 穴状整地,植穴规格为40 cm40 cm30 cm。 5.1.3 基肥 选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或复合肥作基肥,每穴施有机肥1.5 kg 3.0 kg,或复合肥 0.10 kg0.25 kg, 基肥与回填土拌匀后种植。 5.1.4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1100 株/hm 2 1600 株/hm 2 为宜。 5.1.5 栽植要求 选用容器小苗在阴天或雨天造林。栽植深度为植株的根茎部与地面齐平。 5.1.6 抚育 造林后前三年每年除草松土各一次,种植后当年8月 9月进行抚育,次年至第三年每年5 月6 月进 行一次抚育。清除植株周围 1 m 2 范围内杂灌草,松土深度 10 cm 15 cm。幼林
15、每年施肥 1次,追肥可结 合每年第一次除草松土进行,每株追施复合肥 0.2 kg,随着林龄增大逐渐增加施肥量。 5.2 大苗栽植 5.2.1 种植穴 按照CJ J/T 82进行。 DB44/T 21512018 6 5.2.2 基肥 植穴底部用腐熟的有机肥料作基肥,每穴施5 kg 10 kg,与回填土拌匀后备栽。 5.2.3 栽植密度 选用大田苗、大袋苗。行道树种植株距 3 m5 m;片状或块状种植,株行距( 34) m( 34 ) m。 5.2.4 栽植时间 大田苗宜早春栽植,避免在盛夏移植大苗,在不适宜栽植季节,移植时可施用抑止水分蒸发的化学 药剂; 容器苗全年均可栽植。 5.2.5 栽植
16、步骤 按照CJJ/T 82执行。 6 病虫害防治 银叶树病虫害少 ,偶尔出现卷叶蛾危害,幼虫可人工摘除卷叶或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防 治;成虫可设置杀虫灯诱杀。 7 养护管理 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按DB44/T 268和DB44/T 269执行。 8 建档 苗圃和园林绿地宜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具体内容按CJ/T 23 和DB44/T 268 执行。 _ DB44/T 21512018 1 A 广东省地方标准 银叶树栽培技术规程 DB44/T 21512018 *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印刷 广州市海珠区南田路 563 号 1304 室 邮政编码: 510220 网址: www.bz360.org 电话: 020-84250337 D B44 /T 215 1 20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