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61 DB44 广东省 地方标准 DB44/T 21782019 春甜桔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ng process of Chuntianju 2019 - 08 - 14 发布 2019 - 11 - 14 实施 广东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T 21782019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 农业科学院 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邱继水, 周碧容, 钟云,姜波,闫化学 ,吴波,陈素敏 。
2、 DB44/T 21782019 1 春甜桔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春甜桔 生产 的园地选择、建园、定植、幼龄树管理、结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 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春甜桔的 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 产地环境条件 3 园地选择 3.1 区域选择 选择
3、1月份平均气温 14 , 80%以上年份、极端最低气温 -3 的地区。宜选择 1月份平均气温 13 ,极端最低气温 -1 的地区。 3.2 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 pH值 5.5 6.5的壤土或 砂 壤土地块。山地、丘陵建园,要求有灌溉水源;平地、水 田建园,要求地下水位 0.8 m以下,排灌方便。新建果园要求与有柑桔黄龙病的柑桔类果园的直线距离 不少于 1 km。 地块环境应符合 NY 5010的规定。 4 建园 4.1 道路规划与分区 面积 3.3 hm2以上的果园,宜设置 环形 干道、与园外道路连接,路面宽 4.0 m以上,将果园分为若干 生产区,每个生产区面积 小于 3.3 hm2。
4、 面积 3.3 hm2以下的果园或生产区,宜设置生产道路,路面宽 3.0 m 4.0 m,将果园分为若干生产小区,每个生产小区面积以 0.4 hm2 0.6 hm2为宜。生产小区内,设置若 干劳作便道, 路面宽 1.0 m 2.0 m。 4.2 坡地开垦 坡度 5 以下的坡地,将局部高低不平处推平 ; 坡度 5 10 的坡地,应筑等高台地,台面应向内 侧倾角 2 左右 ; 坡度 10 25 的坡地,应筑等高梯田 ,梯田面宽 2.5 m以上,梯面应向内侧倾角 3 左右。 DB44/T 21782019 2 4.3 水利设施 4.3.1 平地、水田果园 生产区按原有水系的排水方向设置排水沟,宽 0
5、.9 m,深 1.0 m,通向排水总渠。生产小区周边设置 环园沟,宽 0.7 m,深 0.8 m,通向排水沟或排水总渠。生产小区内每隔两种植行之间,设置畦沟 1条,宽 0.5 m,深 0.6 m,通向环园沟、排水沟或排水总渠。 4.3.2 山地、丘陵果园 在果园上方挖 1条等高排洪沟(兼蓄水用),沟深宽各 1.0 m;在排洪沟的两端和中部,采用逐级跌 落的形式,设置数条纵向排水沟。按果园面积 1.0 hm2 1.4 hm2设置 25 m 40 m蓄水池 1个, 以蓄水池为 中心,按生产小区均匀分布灌溉管道。 4.4 土地平整 平地或水田,翻晒土壤、平整土地。 坡地开垦形成的局部平地、等高台地、
6、等高梯田的外缘,设置 拦水土埂, 翻晒地表土壤后平整 。 4.5 防风林带 选择与春甜桔无相似病虫的树种,结合围园、建疏透型防护林带。高坡度坡地,可在坡中上部造林, 坡中下部建园。 5 定植 5.1 种植密度 水田、平地、 等高台地的 株行距为 3 m4 m,每 666.7 m2植 55 株。坡地梯田一般单行种植,株距 2.5 m, 个别地块较宽的,可双行或多行种 植,行距 3 m。 5.2 植穴准备 在定植前 1至 2个月完成。 水田、肥力较好的平地果园, 定植穴深 0.3 m、边长 1.0 m,先将表土与有 机肥混合填至高出地面 10 cm,再将碎土盖面 20 cm,并整成土盘。 肥力较差
7、的平地、 等高台地、 梯田果 园, 定植穴深 0.8 m、边长 1.0 m,将细小树枝、杂草、石灰与表土分层填入穴内,回土填至穴 深 的 4/5 左右,然后将有机肥与土壤混合填至高出地面 10 cm 20 cm,再将碎土盖面 10 cm,并整成土盘,土盘应 比地面高出 20 cm 30 cm。有机肥应符合 NY 525 的规定,每 穴施用 20 kg 30 kg。 5.3 种苗要求 种苗砧木一般为书田桔(产于紫金县的一种红桔)、江西红桔和枳, 水田、平地宜 选 用 枳砧,丘陵、 坡地宜 选 用书田桔或江西红桔砧木。苗高 60 cm 以上, 3 至 4 条一级分枝,并有二级以上分枝,茎粗 0.
8、8 cm 以上,根系发达,无明显机械损伤,无检疫性病虫害。 5.4 种植时间 宜春植,也可以秋植。春植在春梢萌芽前种植,秋植在 10 至 11 月 份 秋梢老熟后种植。 5.5 种植方法 DB44/T 21782019 3 苗干直立,根群舒展,根颈与地面持平, 回填 碎土后压实,植后淋足定根水、保持土壤湿润。 6 幼龄期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间种中耕 可 利用空地间种 蔬菜、 豆科 作物和 草本绿肥等 。每年 6 至 7 月份 中耕 1 次 ,扩大树盘。 6.1.2 培土 平地水田果园,每年冬季清理畦沟,培土种植畦面,培土厚度 3 cm5 cm。畦面培土宜结合冬季施 用基肥,在树
9、盘周边开沟,填埋杂草和施入有机肥。 6.1.3 改土 丘陵山地果园,每年 11 至 12 月深翻改土 , 在种植穴两边,各扩大一个长 1.0 m,宽 0.5 m,深 0.4 m 的沟,分层埋入绿肥和石灰,有机肥等。每年轮换方向、扩穴一次,逐年将种植穴扩大。 6.2 肥料管理 在每次放梢前 10 d15 d 施促梢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新梢 自剪时施壮梢肥,以复合肥( 15-15-15) 为主。第 1 年在种植后 、 萌芽时施促芽肥,宜每 50 kg 水加 150 g 尿素淋 10 株;自剪时每 50 kg 水加 200 g 复合肥淋 10 株;以后每次梢的施肥量逐渐加大,但以每株施肥每次不超 5
10、0 g 尿素或 100 g 复合肥为 宜。第 2 年每次促梢肥株施尿素 50 g100 g,每次壮梢肥株施复合肥 50 g150 g。 第 3 年每次促梢肥 株施尿素 100 g150 g,每次壮梢肥株施复合肥 150 g250 g。第 1 年施肥以水肥淋施或雨后撒施树盘四 周为主,第 2、 3 年开始则在树冠滴水线位 置开 10 cm20 cm 深的环形沟,施肥后覆土。每次梢的壮梢期 可根外喷施 1 至 2 次叶面肥。施用肥料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6.3 水分管理 春夏多雨季节,及时排除积水;秋冬旱 季 及时灌水,覆盖树盘保湿。第 2、 3 年生树,秋梢老熟后 适当控水,抑制冬
11、梢萌发和促进花芽分化。 6.4 梢期安排 幼年树每年留 3 至 4 次梢。第 1、 2 年,每年留 4 次梢 , 放梢时间分别为 2 月 、 5 月 、 7 月 和 9 月。 第 3 年初结果树,全年留 3 次梢,放梢时间分别为 2 月 、 7 月 和 9 月。 6.5 放梢 夏梢或秋梢,等到全园 80%的树、并且每株有 80%以上萌 芽时,统一放梢,新梢生长期喷药防治柑 桔潜叶蛾等病虫。 6.6 摘心、拉枝 种植后第 1 次梢生长期间,抹除脚芽,对生长过长的新梢,保留 12 至 15 片叶摘心。其后的 2 至 4 次梢,在新梢老熟后到萌发前,将生长直立的枝条拉成 50 60 角 (松绑后回复
12、到 45 角 ),形成多主 枝树冠,使树冠开张。 DB44/T 21782019 4 6.7 环割促花 形成早结树冠的 2 年生树或 3 年生树,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期间,在主干或主枝上环割,切断韧 皮部。 7 结果期管理 7.1 肥料管理 7.1.1 施肥时期 全年施肥 3 次:第一次采果促花肥,以有机质肥为主,在采果前 7 d 或花蕾萌发前施 用 ,施肥沟底 层为 杂草和石灰,中层为花生麸或鸡粪加入过磷酸钙,对结果量比较多的树 、老树 或弱树 , 增施复合肥 ( 22-8-15),在施肥沟上层施用。第二次谢花稳果肥,视树势强弱和结果量多少在谢花后 5 d45 d 施 用 , 以复
13、合肥( 12-10-23)为主, 辅助 喷施叶面肥。第三次促秋梢壮果肥,在 7 至 8 月放梢前 10 d15 d 施 用 ,以复合肥( 23-10-12)为主, 辅助 施用腐熟农家肥。 7.1.2 施肥量 实行以产计肥和测土配方施肥, 以每产 50 kg 果实计算,全年施用纯氮 0.6 kg0.8 kg,有机氮与 无机氮施用比例为 1:1, N:P2O5:K2O 的比例为 1:(0.50.6):(0.80.9),可根据上述比例选用 有机肥 、 复合肥、尿素和氯化钾等。 7.1.1 所 述 3 次肥的施用量分别约占全年施用总量的 50%、 10%、 40%。化学 肥料 应符合 NY/T 496
14、 的规定, 有机 肥 应符合 NY 525 的要求 。 7.2 培养健壮结果母枝 7.2.1 放秋梢时间 一般在 8 月上中旬放梢,壮旺树或结果少的树可推迟到 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放梢,老树、弱树、结 果多的树则可提早到 7 月中下旬放梢。 7.2.2 修剪促梢 修剪时间在放稍前 10 d15 d 内完成,以短截为主、疏枝为辅。先疏除病虫枝 ,再短截衰弱枝组、 落果枝组、徒长枝等;短截剪口粗度 0.5 cm0.8 cm。对结果较多的树,适当疏除或短截部份结单顶果 的枝条。 7.2.3 壮梢 新梢长至 5 cm6 cm 时及时疏芽定梢,每枝保留 2 至 4 条分布合理的健壮新芽。在新梢转绿期
15、,如 遇秋旱,要及时灌水壮梢。根据树势进行根外追肥,可喷施 0.3%尿素 0.2%磷酸二氢钾 0.1%硫酸镁混 合液,每隔 7 d10 d 一次,共 2 至 3 次。 7.3 促花 7.3.1 环割促花 壮旺树和当年结果少的树,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期间, 在主干或主枝上 环割,切断韧皮部。 7.3.2 控水促花 DB44/T 21782019 5 10 月中旬之后开始控水。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地水田果园,要挖深畦沟,并翻土 10 cm15 cm,锄断 表层根群,以利花芽分化。丘陵山地果园,控水至秋梢叶片退绿、轻微转赤。 7.3.3 药物促花 10 月中旬,用多效唑 等 植物生长抑制剂 、
16、或其它促花药物 进行促花处理。 7.4 保花保果 7.4.1 疏梢和摘芽 适当疏剪树冠顶端花量不多的枝条,去除生长过旺的春梢。及时摘除夏芽,隔 3 d5 d 摘芽 1 次, 直到放迟夏梢或秋梢。 7.4.2 叶面施肥 花蕾期用 0.3%尿素 0. 2%磷酸二氢钾 0. 1%硼砂 0. 1%硫酸镁混合液,喷树冠中上 部或全树,共 1 至 2 次。谢花期根据树势和挂果量适当根外追肥。 7.4.3 药物保果 在谢花 2/3 左右时,喷 25 mg/L35 mg/L 赤霉素 1 次, 30 d 后视分果情况,再喷 1 次。 7.4.4 环割保果 生理落果至理想果量时, 在主干或主枝上 环割,切断韧皮部
17、。 7.5 冬季清园 7.5.1 清除杂草 11 至 12 月,结合果园深翻改土,铲除全园杂草,用作改土材料 或 树盘覆盖。 7.5.2 冬剪 一般在采果后进行,对于春节后采果的果园,可在春节前进行。疏除枯枝、病虫枝、交叉枝、衰退 枝,短截徒长枝,剪除的枝条 、 落叶及时收集烧毁。 7.5.3 喷药 冬剪后全 园喷石硫合剂 1次,主要防治红蜘蛛、介壳虫类和炭疽病等。 对于春节后采果的果园,在 采果后、开花前, 全园再喷石硫合剂 1次。 7.6 乔化树矮化 7.6.1 回缩矮化 第 1年于采果后,保留全树一半以下的主分枝组继续结果,在空间上均匀选择全树一半以上的主分 枝,在高于地面 1.0 m1
18、.2 m处回缩,保留枝桩长度 15 cm25 cm。萌发新梢老熟后疏梢,每个枝桩保留 3 至 4条分布均匀、长势适中的枝条,并且短截、保留枝条长度约 25 cm。其后按幼龄期管理方法,放 2次 夏梢、 1次秋梢。 7.6.2 树冠矮化 DB44/T 21782019 6 第 2年于采果后,锯除上年继续结果 的主分枝组,疏 剪 少量上年回缩 后 萌发的细弱枝组,疏除密生 细弱的结果母枝(即上年回缩后萌发的秋梢)。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贯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方针, 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按照病虫害的发生 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防控病虫害。 8.2
19、防治方法 8.2.1 农业防治 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和树体整形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及时挖除黄龙病树,减 少病虫源。 8.2.2 生物防治 根据当地病虫情况,通过人工引移、繁殖的方法培养害虫天敌,降低病虫的田间发生率。 8.2.3 物理防治 宜用粘虫 胶或粘虫板、诱虫灯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虫。 8.2.4 化学防治 按 GB/T 8321(所有部分 ) 的规定 合理使用农药,优先考虑使用生物农药, 柑桔主要病虫害防治适 合药剂见表 1。 表 1 柑桔主要病虫害适合药剂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或指标 适用药剂( 国家正式登记药剂,用量 按标签书的使用说明) 柑桔红蜘蛛 花前 100 头 /
20、100 叶;多数春芽长1 cm2 cm;花后 600 头 /100 叶 单甲脒、单甲脒盐酸盐、双甲脒、哒螨灵、四螨嗪、噻螨酮、 三唑锡、苯丁锡、唑螨酯、溴螨酯、螺螨酯、甲氰菊酯、联苯 菊酯、联苯肼酯、丁氟螨酯、氟虫脲、氟啶脲、丁醚 脲、阿维 菌素、乙螨唑、炔螨特、矿物油、石硫合剂。 柑桔锈蜘蛛 在 4 至 5 月和 8 至 9 月盛发期 : 直径为 2 cm 的 10 倍放大镜的视 野内有 2 头 阿维菌素、苯丁锡、唑螨酯、螺螨酯、氟虫脲、虱螨脲、除虫 脲、氟啶胺、代森锰锌、石硫合剂、矿物油。 介壳虫类 幼蚧期 毒死蜱、双甲脒、噻嗪酮、噻虫嗪、吡丙醚、稻丰散、喹硫磷、 亚胺硫磷、矿物油、石硫合
21、剂、松酯酸钠。 天牛类 幼虫活动期 噻虫啉、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球孢白僵菌。 潜叶蛾 多数新梢嫩芽长 0.5 cm1 cm 时 ,喷药、 4 d5 d 喷药 1 次,连 喷 2 至 3 次 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 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氟虫脲、杀铃脲、 除虫脲、氟啶脲、杀螟丹、印楝素、矿物油。 DB44/T 21782019 7 表 1 柑桔主要病虫害适合药剂 (续)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或指标 适用药剂( 国家正式登记药剂,用量 按标签书的使用说明) 柑桔风蝶 幼虫孵化盛期 苏云金杆菌。 桔蚜 新梢有蚜率达 25% 啶虫脒、烯啶虫胺、吡虫啉、
22、氯噻啉、马拉硫磷、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矿物油。 柑桔木虱 嫩梢期喷药 联苯菊酯、吡丙醚、噻虫嗪、螺虫乙酯、喹硫磷、高效氟氯氰菊酯。 炭疽病 春、夏、秋梢嫩梢期和果实接近 成熟时均需施药, 10 d15 d 喷 药 1 次,连续 2 至 3 次 咪鲜胺、代森锌、代森锰锌、 吡唑 嘧菌酯、氟环唑、丙森锌、 多菌灵、咪鲜胺锰盐、福美双、氟啶胺、松脂酸铜、腈菌唑、 抑霉唑、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肟菌酯。 9 果实采收 果实采收时间为 2 至 3 月 份 ,高产树和弱树要适当提早和分批采收。采摘前 10 d 停止灌水,并在 晴天露水干后采果。采果时带 1 至 2 片叶剪下果枝,然后 贴着果蒂 剪平果柄。宜用采果袋,轻采轻放, 减少损伤。 _ DB44/T 21782019 8 广东省地方标 准 春甜桔栽培技术规程 DB44/T 2178 2019 *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印刷 广州市海珠区南田路 563 号 1304 室 邮政编码: 510220 网址: www.bz360.org 电话: 020-84250337 DB 44 /T 2 17 8 20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