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61 DB44 广东 省 地方标准 DB44/T 2176 2019 毛冬青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cultivation of Ilex pubescens 2019 - 08 - 14 发布 2019 - 11 - 14 实施 广东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T 2176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梅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罗万业、张冬生、范剑明、林立、朱昔娇、陈新强、饶卫芳、陈桂琼。 本标准首次发布。
2、 DB44/T 2176 2019 1 毛冬青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毛冬青 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的苗木培育、出圃、造林、有害生物防治、建档 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药材原料所用毛冬青的栽培,其他用途的毛冬青栽培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3、 LY/T 1185 苗圃建设规范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NY/T 395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6 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7 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DB44/T 772 营造林工程档案管理规范 3 苗木培育 3.1 育苗床 圃地符合 LY/T 1185的规定。整地后分畦作 床,床宽 1.0 m 1.2 m,床高 25 cm 30 cm,步道宽 30 cm。 3.2 实生苗培育 3.2.1 种子 3.2.1.1 采种 选择树龄 5 a以上母树采种。采种时间为 11月 12月,果实成熟呈红色
4、时采收。 3.2.1.2 种子处理 将采回的 成熟果实与 河沙,按 1:1比例混合 搓揉 , 使种子与果皮 、 果肉分离 ,直播或沙藏。 3.2.2 播种 DB44/T 2176 2019 2 宜随采随播。苗床基质按体积比为 50%黄心土: 50%河沙混匀,并用 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放置 2 d 后播种。 撒播, 播种量为 5 g/m2 10 g/m2,播种后及时浇水并覆盖尼龙薄膜,以保温保湿。 用遮光度 75% 的遮阳网遮荫 。 3.2.3 芽苗移 栽 3.2.3.1 容器与基质 容器袋基质按体积比为 60%黄心土 +40%泥炭土混合,容器袋长宽规格为 10 cm 6 cm。 3.2.
5、3.2 移栽 播种后约 60 d芽苗出土。移苗适宜时间为 4月 5月,待苗长出 4片 6片真叶时移苗。 3.3 扦插苗培育 3.3.1 时间 宜在 3月 4月扦插。 3.3.2 插床 应设置在荫棚内。用遮光度 75%的遮阳网覆盖,并有保湿喷雾设施。床宽 1.0 m 1.2 m、高 25 cm 30 cm,步道宽 0.3 m。疏通排水沟,保证排水通畅。 扦插基质采用 80%黄心土 +20%河沙混匀。用 0.1%高 锰酸钾对插床淋透消毒,薄膜覆盖 1 d,待用。 3.3.3 插穗 3.3.3.1 采集 选择 健壮、无病虫害、 3 a生 以上 优良母株, 剪取半木质化枝条 作插穗。 3.3.3.2
6、处理 将 穗条剪成 6 cm 8 cm长,顶端保留 1片 2片叶并 留 3个 5个腋芽或侧芽 。 以 50株或 100株为一束 用橡皮捆扎, 用多菌灵 50%可湿性粉剂 500倍 800倍液消毒处理 10 s,再用 100 mg/L 150 mg/L吲哚乙 酸溶液浸泡 4 h。 3.3.4 扦插 经采集处理的插穗及时扦插。按间距 5 cm 5 cm打孔直插 , 扦插深度 为插穗 2/3,插后压实并淋透 水。 3.3.5 插后管理 扦插完毕,及时 用薄膜拱罩保湿 。晴天每隔 3 d 5 d揭开薄膜喷雾一次,保持棚内空气湿度,基质 预防积水。插后 7 d左右,用 1.0 g/L 1.25 g/L的
7、 70%甲基硫菌灵溶液 或百菌清 50%可湿性粉剂 500倍 800倍液 消毒杀菌,每隔 15 d 20 d重复一次,药品交替使用。 3.3.6 扦插苗移栽 苗高 10 cm 15 cm时,可移植上袋。基质、营养袋规格及管理与种子苗培育相同。 3.4 苗期管理 DB44/T 2176 2019 3 3.4.1 遮荫 用遮光度 75%的遮阳网遮荫 。苗木出圃前 20 d 30 d除去遮阴网,进行炼苗。 3.4.2 水肥管理 及时浇水,保持湿润。施肥宜薄肥勤施,约每 15 d施 0.5%浓度 复合肥 1次,连续施 3次。 3.5 苗木出圃 3.5.1 苗木质量分级 苗木质量分 级、 级 2个等级,
8、具体分级指标见表 1。 表 1 毛冬青苗木质量等级表 苗木类型 等级 苗高( cm) 地径( cm) 直观综合指标 一年生种子容 器苗 50 0.50 健壮、通直 30 50 0.30 0.50 一年生扦插容 器苗 45 0.50 顶芽完整、 1 次以上 抽梢 25 45 0.30 0.50 3.5.2 出圃 达到级以上苗木质量要求时即可出圃。 4 造林 4.1 栽培环境要求 土壤质量应符合 NY/T 395的规定;水质应符合 NY/T 396的规定,空气质量应符合 NY/T 397的规定。 4.2 造林地选择 选择海拔 55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土壤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偏酸性的沙壤土或轻
9、黏壤土为宜。 4.3 密度 株行距 以 1.5 m 1.5 m为宜。 4.4 整地 垦穴,穴规格为 40 cm 40 cm 30 cm,每穴施放有机肥 0.5 kg作基肥。 4.5 栽植 4.5.1 种植 春季雨后栽植。 4.5.2 补植 栽植后 1个月内进行一次查苗补植。 DB44/T 2176 2019 4 4.6 抚育管理 当年秋季抚育一次,第二年、第三年春秋各抚育一次,砍杂、除草、松土、扩穴施肥,每次追施复 合肥每穴 150 g 250 g。 5 有害生物防治 5.1 虫 害 主要虫害有:日本龟蜡蚧( 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蚜虫( Aphidoide
10、a),防治方法:剪除 虫枝,混合施用阿维菌素 800倍 1000倍液与 1%尿洗合剂。 5.2 病害 主要病害有:烟煤病、叶斑病。防治方法:使用 哈茨木霉菌 300倍液 或 60%多菌灵 300倍 400倍液 , 直接喷施于病部叶面 ,每隔 7 d喷 1次,连续喷 2次 3次。 6 建档 种苗生产经营档案按 LY/T 2289执行,种苗标签按 LY/T 2290执行, 营造林工程档案按 DB44/T 772 执行 。 _ DB44/T 2176 2019 5 广东省地方标 准 毛冬青栽培技术规程 DB44/T 2176 2019 *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印刷 广州市海珠区南田路 563 号 1304 室 邮政编码: 510220 网址: www.bz360.org 电话: 020-84250337 DB 44 /T 2 17 6 20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