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 DB43/T 16642019 ICS 65.020.40 B 60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2019-10-15发布 2019-12-15实施 两型林场建设与评定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forest Farms DB43/T 16642019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两型林场”基本条件 2 4.1 环境质量 2 4.2 资源节约 2 4.2.1 办公用品及设备
2、2 4.2.2 节约用电 2 4.2.3 节约用水 2 4.2.4 节能 3 4.2.5 木质剩余物综合利用 3 4.3 森林资源管理 3 4.3.1 林地管理 3 4.3.2 森林经营 3 4.3.3 木材采伐管理 3 4.3.4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3 4.3.5 护林防火 3 4.4 基础设施 4 4.4.1 场部建设 4 4.4.2 道路 4 4.4.3 供电 4 4.4.4 给排水 4 4.4.5 通信 4 4.4.6 信息化建设 4 4.5 社会文明 5 4.5.1 社会保障 5 4.5.2 社会综合治理 5 4.5.3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5 4.5.4 文化建设 5 4.5.5 民
3、主管理 5 4.5.6 文明生活 5 DB43/T 16642019 II 5 “两型林场”专用标志 5 6 “两型林场”评定与管理 6 6.1 评定 6 6.1.1 申请 6 6.1.2 受理 6 6.1.3 评定方法 6 6.1.4 公告 6 6.1.5 授牌 6 6.2 管理 6 6.2.1 复查 6 6.2.2 资格确认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湖南“两型林场”专用标志 8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湖南“两型林场”评定申请书 9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湖南“两型林场”评定评分标准10 DB43/T 1664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
4、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到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南省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湖南省国有林和森林公园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欧阳叙回、王福生、唐明武、吴会平、彭海、向剑锋、易烜、纪程灵、王菲、 陈熙、邓长宁、黄拥华、陈利、暨诚欣、周根苗。 DB43/T 16642019 1 两型林场建设与评定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两型林场”的术语和定义、基本条件、专用标志、评定与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并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备案的国有林场的“两型林场”建设 与评定。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GB/T 18005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T 50378 绿色建筑评
6、价标准 GB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GJ 134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LY/T 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 1690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LY 5104 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DBJ43/003 湖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43/T 1027 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规程 建标169-2014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湖南省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规定(湘林资201716号)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湘林防200611号) 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
7、(2001年5月9日)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DB43/T 16642019 2 3.1 两型林场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forest Farms 指在经营活动中始终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基本要求,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行低碳 生活方式,做到资源监管严格、经营科学环保、信息化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备、场区整洁美观、场风文 明高尚的国有林场。 3.2 木质剩余物 Woodiness remainder 指森林采伐、造材、木材加工利用后的剩余物。 4 “两型林场”基本条件 4.1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应符合下列条
8、件: a) 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GB 3095规定的二级要求; b) 地表水环境质量应达到GB 3838规定的类要求,水域环境符合GB 50445的规定,保持林场 内的坑塘、溪流、水库等水面水质的清洁和水流通畅; c) 声环境质量应达到GB 3096规定的I类标准; d) 生活垃圾应基本做到日产日清、分类收集,不得在林场内焚烧垃圾,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方 集中处理;废旧电池、危险废旧物品等有害垃圾基本做到单独回收; e) 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应达到GB/T 18005规定的三级标准; f) 森林覆盖率90%; g) 阔叶树比例占30%以上的混交林面积不低于林场林地面积的40%; h) 无重大自然灾害
9、情况下,林场无中度(含)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轻度流失面积不高于全场面积 的5%。 4.2 资源节约 4.2.1 办公用品及设备 办公用品及设备应达到下列要求: a) 建立健全办公用品及设备采购、配备、领用制度以及台帐; b) 新购置、更换办公设备用品,选用低耗能耗材和环保、质优、价廉的产品; c) 较好利用网络资源,推行无纸化办公,无特殊要求的文件基本采用双面印刷,复印纸、草稿纸 基本做到双面使用。 4.2.2 节约用电 节约用电应符合下列条件: a) 有节约用电制度; b) 使用高效照明产品和节能电器,合理利用照明设备;公共区域的照明灯安装自动控制开关; c) 空调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
10、0。 4.2.3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应符合下列条件: DB43/T 16642019 3 a) 有节约用水制度; b) 加强设备巡查维护,及时修复故障,无“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等现象;推广使用感应水 龙头、节水型洁具等,及时更换老化设备,新更换的用水器具必须符合节水型产品技术标准的 要求; c) 办公及生活区绿地浇灌采用微灌、滴灌和喷灌等方式。 4.2.4 节能 a) 新建建筑要符合GB/T 50378、JGJ 134和DBJ43/ 003等节能规范要求; b) 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路灯等室外其他照明使用太阳能或风光互补能源,职工生活用能使用可 再生能源的户数占总户数的30%。 4.2.5
11、 木质剩余物综合利用 制定了木质剩余物二次利用措施,并积极开展木质剩余物二次利用。 4.3 森林资源管理 4.3.1 林地管理 林地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a) 坚守林地红线,占用林地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核,严格控制林地变为非林地; b)无违法违规流转、占用、侵占国有林场林地、破坏森林资源事件。 4.3.2 森林经营 森林经营应符合下列条件: a) 及时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并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执行度80%; b) 合理区划商品林和公益林,公益林比重占60%以上; c) 古树名木管理规范,档案完整,古树名木挂牌率和保护率达到100%; d) 林分公顷蓄积量应达到90立方
12、米以上; e) 低效林改造符合 LY/T 1690 要求、人工造林符合 GB/T 15776 要求、森林抚育符合 GB/T 15781 要求、封山育林符合GB/T 15163要求、天然次生林经营符合DB43/T 1027要求。 4.3.3 木材采伐管理 木材采伐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a) 根据批准的森林经营方案确定合理年采伐量,严禁超限额采伐森林和林木,确保森林资源总量 持续增长; b) 伐区调查设计质量和凭证采伐质量均符合湖南省伐区调查作业设计规定要求。 4.3.4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符合下列条件: a)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评估执行LY/T 1681标准; b) 制定林
13、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 4.3.5 护林防火 护林防火应符合下列条件: DB43/T 16642019 4 a) 有护林防火制度; b) 配备必须的森林防火设备和设施,建设林火视频监控设施,人工瞭望与视频监控覆盖面积应达到 80%以上; c) 森林火灾受害率0.8。 4.4 基础设施 4.4.1 场部建设 场部建设应达到下列要求: a) 场部建设要统筹新房建设和旧房改造,按规划执行,应符合所在区域的城市总体规划或乡 镇总体规划,按相关程序办理建设手续; b) 办公区和生活区功能分区合理,办公用房面积与装饰符合建标169-2014的要求。
14、4.4.2 道路 道路建设应达到下列要求: a) 进出林场场部主干道达到JTG B01三级公路及以上标准; b) 到达林场各分场或工区的次干道达到JTG B01四级公路标准; c) 作业区外部连接道路达到JTG B01四级公路标准; d) 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及林区其它道路符合LY 5104相关要求; e) 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和标识完善。 4.4.3 供电 供电应达到下列要求: a) 供电符合GB 50052的规定; b) 完成农网改造,实现同网同价。 4.4.4 给排水 给排水应达到下列要求: a) 给排水系统管网完善,布局合理; b)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符合GB 5749规定的要求; c)
15、排水管网采用雨污分流,污水应采用暗管排放,设置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集中处 理率80%,污水排放标准应达到GB 8978的规定要求。 4.4.5 通信 通信应达到下列要求: a) 林场场部广播、电视、电话、移动通讯、网络、邮政等公共通信设施齐全、信号通畅; b) 林场场部、工区、护林站点之间的通信畅通; c) 野外巡护通信设施根据通信网络覆盖情况,宜选择对讲机、移动电话等移动设备,必要时选用 卫星电话。 4.4.6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应达到下列要求: a) 林场场部(有条件的工区、护林站点)实现网络办公,开通林业电子政务网; DB43/T 16642019 5 b) 林地、公益林、
16、营造林等基础数据库较齐全,信息管理系统较完善; c) 信息化安全与运行维护体系健全。 4.5 社会文明 4.5.1 社会保障 职工纳入社会保障覆盖率100%。 4.5.2 社会综合治理 社会综合治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a) 综合治理规章制度健全,无群体性事件、无危害国家安全案(事)件、无邪教组织人员案(事) 件、无非正常上访、无重大刑事和治安案件发生,无“黄、赌、毒、黑”等社会丑恶现象; b) 开展创建平安单位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达标单位活动; c) 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职工普法率100%。 4.5.3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达到下列要求: a) 有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7、; b) 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组织和队伍。 4.5.4 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应达到下列要求: a) 有职工图书馆(室)、阅览室、活动室等场地; b) 订阅了报纸、期刊、杂志; c)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活动。 4.5.5 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a) 建立健全林场党务、场务公开制度,实行每月公开一次; b) 建立健全“三重一大”公开制度; c) 建立健全执纪监督机制; d) 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4.5.6 文明生活 文明生活应达到下列要求: a) 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宣传活动; b) 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公德; c) 倡
18、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 d) 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良好社会风尚。 5 “两型林场”专用标志 符合“两型林场”基本条件,经“两型林场”评定机构认定后,可使用本标准设计的湖南“两型林 DB43/T 16642019 6 场”专用标志(见附录A)。 6 “两型林场”评定与管理 6.1 评定 6.1.1 申请 6.1.1.1 申请条件 符合“两型林场”基本条件。 6.1.1.2 申请方法 申请者通过网上向“两型林场”评定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纸质申请材料。 6.1.1.3 申请材料 申请者应向“两型林场”评定机构提交“两型林场”评定申请
19、书,申请书格式与要求见附录。 6.1.2 受理 “两型林场”评定机构受理申请材料并进行审核。 6.1.3 评定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由“两型林场”评定机构组织3位以上专家进行现场核查。按附录C采用现 场逐项核查评分方法评分,评定分值采用参评专家的平均分值,平均分值达到80分以上者(含80分) 为达标。 6.1.4 公告 评定结果由“两型林场”评定机构向社会统一公告。 6.1.5 授牌 “两型林场”标志牌和证书由“两型林场”评定机构统一制作,“两型林场”称号的有效期为5年, 不得转让。 6.2 管理 6.2.1 复查 评定机构对获得“两型林场”的单位实行动态管理,期满5年后应按本标准进行复查
20、。 6.2.2 资格确认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取消“两型林场”的称号: a) 复查分值达不到80分; b) 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 c) 发生死亡10人以上,或者重伤50人以上的安全事故; d)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达到湖南省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级(含)以上; DB43/T 16642019 7 e) 建设项目违法占用公益林20亩或其它林地面积40亩以上; f) 发生乱砍滥伐、偷盗野生动物事件达到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 件管辖及立案标准的重大案件标准。 DB43/T 16642019 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湖南“两型林场”专用标志 DB43/T
21、 16642019 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湖南“两型林场”评定申请书 根据湖南省两型林场建设与评定规范,本林场申请评定“两型林场”。 本林场承诺: 认真填写申请报告的各项信息,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并对信息、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接受评审机构的评审结果,如有异议,服从“两型林场”评定机构的最终裁决。 1、林场基本情况 林场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详细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法定代表人: 单位负责人: 单位性质: 建场时间: 职工数量: 人,在职职工数量: 人 2、“两型林场”申请报告,重点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个方面的内容(图文结合) 3、附环境监测和森林风景资源调查报告 4、按附录
22、C要求填写“两型林场”评定自评得分表 法定代表人签章 林场(盖章) 年 月 日 DB43/T 16642019 1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湖南“两型林场”评定评分标准 序号 评定项目 评定标准 分值 评分 1 环境质量 26 1.1 空气质量 达到GB 3095规定的一级标准 4 达到GB 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 3 1.2 地表水环境质量 达到GB 3838规定的I类 4 达到GB 3838规定的类 3 1.3 声环境质量 达到GB 3096规定的0类标准 3 达到GB 3096规定的I类标准 2 1.4 生活垃 圾处理 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分类收集,无焚烧垃圾现象;废旧电池、危险 废
23、旧物品等有害垃圾做到单独回收 3 生活垃圾基本做到日产日清、分类收集,无焚烧垃圾现象;废旧电池、 危险废旧物品等有害垃圾基本做到单独回收 2 1.5 森林风景资源 达到GB/T 18005规定的二级及以上 3 达到GB/T 18005规定的三级 2 1.6 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95.00% 4 森林覆盖率90.00% 3 1.7 阔叶树比例 阔叶树比例占30%以上的混交林面积占林场林地面积50.0% 2 阔叶树比例占30%以上的混交林面积占林场林地面积40.0% 1 1.8 水土流失 林场无中度(含)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轻度流失面积小于等于全场面积 的2.0% 3 林场无中度(含)以上水土流失
24、面积,轻度流失面积小于等于全场面积 的5.0% 2 2 资源节约 26 2.1 办公用品及设备 8 2.1.1 领用制度及台帐 办公用品及设备采购、配备、领用制度以及台帐健全 2 2.1.2 环保节能 耗材使用 新购置、更换办公设备用品,100%选用低耗能耗材和环保、质优、价廉 的产品; 3 新购置、更换办公设备用品,选用低耗能耗材和环保、质优、价廉的产 品达50%以上; 2 2.1.3 无纸化办公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行无纸化办公,无特殊要求的文件均采用双面印 刷,复印纸、草稿纸均双面使用 3 能较好利用网络资源,推行无纸化办公,无特殊要求的文件基本采用双 面印刷,复印纸、草稿纸基本做到双面
25、使用 2 2.2 节约用电 4 2.2.1 用电制度 节约用电制度健全完善,内容具体、操作性强,实行人均用电核算标准 2 节约用电制度较健全完善,内容较具体、操作性较强,实行人均用电核 算标准 1 DB43/T 16642019 11 序号 评定项目 评定标准 分值 评分 2.2.2 节电设备 使用高效照明产品和节能电器,公共区域照明灯安装自动控制开关 2 2.3 节约用水 7 2.3.1 用水制度 节约用水制度完善,内容具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2 2.3.2 设备更新与维护 加强设备巡查维护,及时修复故障,无“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等 现象;推广使用感应水龙头,节水型洁具等,及时更换老化设
26、备,新更 换的用水器具必须符合节水型产品技术标准的要求 2 2.3.3 灌溉方式 办公及生活区绿地浇灌采用微灌、滴灌和喷灌等节水方式,不使用漫灌 1 2.3.4 人均用水量 办公区域人均用水量12吨/年。 2 12吨/年办公区域人均用水量15吨/年。 1 2.4 节能 5 2.4.1 建筑节能 新建建筑符合GB/T 50378、JGJ 134和DBJ43/003等节能规范要求 2 2.4.2 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路灯等室外其他照明使用太阳能或风光互补能源,职工生活用能使用可 再生能源的户数占总户数的50%(含)以上 3 路灯等室外其他照明使用太阳能或风光互补能源,职工生活用能使用可 再生能源的
27、户数占总户数的30%(含)以上 2 2.5 木质剩余物综合利用率 制定了木质剩余物二次利用措施,木质剩余物综合利用率30% 2 制定了木质剩余物二次利用措施 1 3 森林资源管理 23 3.1 林地管理 4 3.1.1 林地征占用审批执行情况 坚守林地红线,占用林地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核,严格控制林地变为非林地 2 3.1.2 林地违法行为 发生情况 无违法违规流转、占用、侵占国有林场林地、破坏森林资源事件 2 3.2 森林经营 7 3.2.1 经营方案编制 与审批 及时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并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实施 2 3.2.2 森林经营方案 执行度 森林经营方案执行度90% 2
28、森林经营方案执行度80% 1 3.2.3 公益林区划 公益林比重65% 1 公益林比重60% 0.5 3.2.4 单位蓄积量 林分公顷蓄积量105立方米 1 林分公顷蓄积量90立方米 0.5 3.2.5 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管理规范,档案完整,古树名木挂牌率和保护率100% 1 3.3 木材采伐管理 4 3.3.1 限额采伐 制度执行 制定并落实木材限额采伐制度 2 3.3.2 伐区调查 设计质量 伐区调查设计质量符合湖南省伐区调查作业设计规定要求 1 3.3.3 凭证采伐质量 凭证采伐质量符合湖南省伐区调查作业设计规定要求 1 3.4 林业有害生物 防治 3 DB43/T 16642019 1
29、2 序号 评定项目 评定标准 分值 评分 3.4.1 林业有害生物 评估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评估执行LY/T 1681标准,及时掌握林木病虫害发生程度及成灾面积 0.5 3.4.2 林业有害生物 控制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1.0 2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2.0 1 3.4.3 无公害防治 无公害防治率达100% 0.5 3.5 护林防火 5 3.5.1 护林防火制度 护林防火制度健全 1 有护林防火制度 0.5 3.5.2 护林防火设施 人工瞭望与视频监控覆盖面积90% 2 人工瞭望与视频监控覆盖面积80% 1 3.5.3 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受害率0.6 2 森林火灾受害率0.8 1.5 4
30、基础设施 15 4.1 场部建设 2 4.1.1 规划符合性 场部建设符合相关规划,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1 4.1.2 办公用房标准 办公用房符合建标169-2014的要求 1 4.2 道路建设 4 4.2.1 主干道路 进出场部主干道为三级及以上公路 1 4.2.2 次干道路 次干道及作业区外部连接道路为三级公路 1 次干道及作业区外部连接道路为四级公路 0.5 4.2.3 其它道路 其它道路符合LY 5104相关等级要求 1 4.2.4 安全设施 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标识完善 1 4.3 供电 2 4.3.1 供电状况 供电符合GB 50052的规定 1 4.3.2 农网改造 完成农网改造,
31、实现同网同价 1 4.4 给排水 2 4.4.1 管网布局 给排水系统管网完善,布局合理 0.5 4.4.2 饮用水水质 饮用水水质符合GB 5749的要求 0.5 4.4.3 污水处理 排水管网采用雨污分流,污水应采用暗管排放,设置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污水排放标准应达到GB 8978的规定 1 4.5 通信 3 4.5.1 场部设施 林场场部公共通信设施齐全、信号通畅 1 4.5.2 主要场所通信 林场场部、工区、护林站点之间的通信畅通 1 4.5.3 野外巡护 野外巡护通信设施满足巡护要求 1 4.6 信息化建设 2 4.6.1 网络办公 实现网络办公,开通林业
32、电子政务网 1 DB43/T 16642019 13 序号 评定项目 评定标准 分值 评分 4.6.2 信息管理系统 林地、公益林、营造林等基础数据库较齐全,信息管理系统较完善 0.5 4.6.3 信息安全与维护 信息化安全与运行维护体系健全 0.5 5 社会文明 10 5.1 社会保障 职工纳入社会保障覆盖率100% 1 5.2 综合治理 无群体性事件、无危害国家安全案(事)件、无邪教组织人员案(事) 件、无非正常上访、无刑事和治安案件发生、无“黄、赌、毒、黑”等 社会丑恶现象 1 5.3 普法教育 开展创建平安单位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达标单位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职工普法率1
33、00% 1 5.4 应急预案 有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5.5 应急处理机构 有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组织和队伍 1 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组织和队伍 0.5 5.6 文化生活 有职工图书馆(室)、阅览室、活动室等场地,订阅报纸、期刊、杂志,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活动 1 5.7 民主管理 有健全的林场党务、场务公开制度、“三重一大”公开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 5.8 监督机制 执纪监督机制健全 1 5.9 遵纪守法 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宣传活动,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公德 1 5.10 文明生活 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良好社会风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