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3 T 1679-2019 优质稻华润2号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7604       资源大小:1.58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3 T 1679-2019 优质稻华润2号栽培技术规程.pdf

    1、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 DB43/T 16792019 优质稻华润2号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high quality rice cultivation of Hua Run 2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2019-11-04发布 2020-01-04实施 ICS 65.020.20 B 22 DB43/T 16792019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品种来源 1 4 特征特性 1 5 产地环境 2 6 栽培技术 2 7 档案管理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病虫草害化学防治 5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田间

    2、管理档案 6 DB43/T 1679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常德市农学会、湖南春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常德市农业农 村局、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常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常德市政协、常德市老科协农业分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朝晖、邓正春、张忠武、陈志兵、步洪凤、郑文凯、徐曼、杜登科、邓家惠、 张平喜、王敏、夏梨芳、汤勇、李飞翔、刘国平、陈德清、杨才兵、杜云、操成波

    3、、秦佳婷、汪新宇、 杨纯光、彭乾、朱一星、李丽华、戴欢欢、李忠彩、邓龙飞、邓丽芬、毛福秋、彭杰、聂健、贺艳艳、 罗金梅、刘丽平。 DB43/T 16792019 1 优质稻华润2号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优质稻华润2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地环境、栽培技术、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地区优质稻华润2号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

    4、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DB43/T 1467 优质稻湘晚籼17号栽培技术规程 3 品种来源 华润2号是湖北省农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等单位利用“黄华占”和“鄂 中5号”等品种选育出的优质常规迟熟晚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湘审稻2014019)。 4 特征特性 4.1 植株特性 该品种属常规迟熟晚稻,株型适中,生长旺盛,株高100.3cm;叶鞘、叶枕与叶耳为绿色,稃尖无 色;无芒,叶下禾,谷粒后期落色较好;分蘖能力强,每公顷有效穗333万穗左右,每穗谷粒数129.5 粒,结

    5、实率85.3%左右,千粒重24.0g;全生育期118.6d。 4.2 抗性表现 田间鉴定表明,抗病能力中等。叶稻瘟4.7级,穗颈瘟7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62级,白叶 枯病4.0级,稻曲病3.0级,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栽培。耐低温能力强,耐肥、耐高温能力 中等。 4.3 品质表现 该品种品质优良。粒长7.4mm,长宽比3.7;出米率高,糙米含量达80.7%,其中精米含量72.3%、 整精米含量65.8%;垩白米含量10.0%,垩白度1.3%;透明度2级,胶稠度70mm,碱消值为7.0级,直 DB43/T 16792019 2 链淀粉含量达17.4%。 4.4 产量表现 该品种201

    6、2-2013年参加湖南省优质常规晚稻新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平均产量7852.5kg/hm2, 比对照减产;2013年平均产量8183.1kg/hm2,比对照增产极显著。两年平均产量8017.8kg/hm2,日产 量67.65kg/hm2,比对照高0.6kg/hm2。 5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 6 栽培技术 6.1 培育壮秧 6.1.1 苗床准备 苗床要求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肥在播种前2个月施用,每公顷施腐熟的农家肥30t;化 肥在播种前13d施用,每公顷施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750kg。苗床与大田比例:抛秧1:20、机插秧1: 100、手插秧1:6。 6.1.

    7、2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标准。播种前晒种1d2d,然后去杂过筛。每10kg干种用25%咪酰 胺乳剂100mL、4.2%浸种灵5mL、20%吡虫啉50g、清水15kg配成溶液,浸种48h60h;或25%咪酰胺 乳剂按说明的剂量对水浸泡12 h消毒,捞出洗净后再浸种催芽,日浸夜露,直至露白。 6.1.3 适时播种 手插秧于6月15日至20日播种,大田用种37.50kg/hm245.00kg/hm2;抛秧于6月23日至25日 播种,大田用种45kg/hm2;机插秧于6月25日至28日播种,大田用种45kg/hm2;直播于7月10日前 播种,大田用种45kg/hm260kg/h

    8、m2。 6.1.4 苗期管理 播种至出苗以保湿为主,秧苗叶片卷曲时及时喷水,保持土壤湿润。1叶1心时喷施多效唑,每公 顷用15%多效唑2.6kg3.0kg对水1 500kg均匀喷施,以培育带蘖壮苗。苗床肥料不足,在2.5叶期 每公顷追施1次稀粪水7.5t,或用1%2%的尿素液进行叶面追肥1次2次。移栽前施1次“送嫁药”。 6.2 整田施肥 整地前每公顷大田施腐熟农家肥30t45t,尿素120kg150kg,过磷酸钙450kg600kg,氯化钾 150kg225kg,或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600kg。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394的标准。施基肥后,将田土 深耕25cm30cm,土肥充分混匀,土

    9、壤整细、整溶、整平,高差控制在2cm3cm。 6.3 适时移栽 6.3.1 适期 DB43/T 16792019 3 机插秧秧龄18d、苗高8cm12cm,抛秧秧龄25d、苗高10cm15cm,手插秧秧龄30d以内,苗高 15cm20cm时移栽,移栽深度2cm3cm。 6.3.2 密度 行距20cm23cm,株距13cm17cm,移栽密度26万穴/hm228万穴/hm2,基本苗110万株/hm2 130万株/hm2。 6.4 肥水管理 6.4.1 水分管理 按照“浅、深、浅”的原则进行水层管理。方法是浅水移栽,保持4cm5cm水层活蔸,水层1.5cm 2.0cm促进分蘖,够苗时晒田,晒到田中微

    10、裂、白根跑面即可,晒田后复水,保持足水抽穗、干湿壮籽, 成熟期间不宜断水过早,在收获前5d7d断水为宜。 6.4.2 及时追肥 移栽后5d7d后施分蘖肥,施尿素60kg/hm275kg/hm2、氯化钾60kg/hm2;晒田复水后施穗肥, 施尿素75kg/hm290kg/hm2、氯化钾60kg/hm275kg/hm2,齐穗期喷施“谷粒饱”750g/hm2。 6.5 病虫草害防治 6.5.1 防治原则 实行以预防为主及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策略。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等禁用农药,注意农药间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合使用。化学防治应符合NY/T 393 的规定。病

    11、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6.5.2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为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采取壮秧培育,田间培管等措施,增强植株的抗病性,根 据病害预报和田间实际发病情况及时防治。稻瘟病在苗期、孕穗期、破口期前应以预防为主,大发生期 及时用药防治。多雨天气应注意防治稻曲病。 6.5.3 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按说明安装诱虫灯,对二化螟、三化螟及稻纵卷叶螟 等成虫有良好的防控作用。 6.5.4 草害防治 在适宜时期进行化学除草,整个稻田均要喷施到除草剂,药液喷施均匀。 6.6 适时收割 在谷粒充分饱满、并95%的谷粒变黄、枝梗80%以上枯黄时进行收割。收割以后及时烘干

    12、或晒干, 清除杂草杂质,放入仓库中贮藏,保持阴凉通风。栽培技术可参照DB43/T 1467 执行。 DB43/T 16792019 4 7 档案管理 7.1 生产操作档案 对主要农事活动应逐项如实记载。记载内容见附录B.1。 7.2 投入品使用档案 对主要投入品的品名、种类、来源,使用日期、用量、方法、效果等应逐项如实登记。记载内容见 附录B.2。 7.3 物候期记载档案 对主要物候期应如实记载。记载内容见附录B.3。 DB43/T 16792019 5 附录A (资料性目录) 病虫草害化学防治 表A.1 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法 防 治 对 象 农 药 名 称 使 用 方 法 使用 次数 安全间

    13、 隔期(d) 40%稻瘟灵乳油或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1 500倍液喷雾 2 28 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2 500倍液喷雾 2 21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5 000倍液6 000倍液喷雾 2 21 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800倍液喷雾 1 21 稻瘟病 25%吡唑醚菌酯乳油 2 000倍液2 500倍液喷雾 2 15 30%苯醚甲丙环唑悬浮剂 2 000倍液3 000倍液喷雾 2 15 43%戊唑醇悬浮剂 3 000倍液5 000倍液喷雾 2 28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5 000倍液6 000倍液喷雾 2 21 24%噻呋酰胺悬浮剂 2 000

    14、倍液3 000倍液喷雾 2 15 纹枯病 稻曲病 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800倍液喷雾 1 14 20%氯虫苯甲酰胺可湿性粉剂 3 000倍液5 000倍液喷雾 2 15 1.8%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3 000倍液喷雾 2 12 二化螟 BT乳剂 3 000倍液5 000倍液喷雾 1 12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3 000倍液5 000倍液喷雾 2 15 1.8%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3 000倍液喷雾 2 7 稻纵卷叶螟 3%甲维盐乳剂 1 500倍液2 000倍液喷雾 2 14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2 500倍液喷雾 1 14

    15、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2 500倍液喷雾 1 14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3 000倍液喷雾 1 14 白背飞虱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 000倍液1 500倍液喷雾 1 14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2 500倍液喷雾 1 14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2 500倍液喷雾 2 14 褐飞虱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 000倍液1 500倍液喷雾 2 14 秧田草害 36%水旱灵乳油 350倍液450倍液喷雾 1 无 35%丁苄可湿性粉剂 1 200g/hm2拌250倍细土撒施 12 35 大田草害 2.5%稻杰油悬浮剂 600mL/hm2900mL/hm2喷雾防治 1 30 DB43/T 16792019 6 附录B (规范性目录) 生产操作档案 表B.1 农事活动记载表 丘块名称 面积(hm2) 品 种 序号 土壤种类、肥力、前茬作物 操作日期 (月、日) 操作内容与方法 完成情况及效果 记载人 1 2 表B.2 投入品使用记载表 丘块名称 面积(hm2) 品种 序号 品名 种类 来源 使用日期 (月、日) 用量 方法 效果 记载人 1 2 表B.3 物候期记载表 面积(hm2) 品种 育苗期 (月、日) 移栽期 (月、日) 始穗期 (月、日) 收割期 (月、日) 记载人


    注意事项

    本文(DB43 T 1679-2019 优质稻华润2号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