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31 备案号: 36322-2013 DB42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8842013 华梨 1 号栽培技术规程 Techin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sandy pear cv. Huali 1 2013 01 04 发布 2013 03 01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8842013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品种特性 . 1 4 园地选择与规划 . 1 5 建园 . 1 5.1 园地整理 . 1 5.2 土壤改良 . 1 5
2、.3 砧木及苗木质量 . 2 5.4 授粉品种 . 2 5.5 苗木定植 . 2 6 土肥水管理 . 2 6.1 土壤管理 . 2 6.2 施肥 . 3 6.3 水分管理 . 4 7 花果管理 . 4 7.1 人工授粉 . 4 7.2 花期放峰 . 4 7.3 疏花疏果 . 4 8 病虫害防控 . 4 9 整形修剪 . 4 9.1 小冠疏散分层形 . 4 9.2 开心形 . 5 10 果实采收 . 5 10.1 采收时期 . 5 10.2 采收方法 . 5 DB42/T 884 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3、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 所。 本标准起草人:胡红菊、陈启亮、田瑞、杨晓平、张靖国。 DB42/T 8842013 1 华梨 1 号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华梨 1号 栽培技术 的 园地选择与规划、建园、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 整形修剪和果实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华梨 1号 的 生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4、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650 鲜梨 NY 475 梨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DB42/T 748 砂梨标准园建设规范 3 品种特性 华梨 1号是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梨新品种, 199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亲本为湘南江岛。 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姿较开张。不抗黑斑病。武汉地区叶芽萌动期 3月上中旬,展叶期 4月初,春梢 停长期 5月下旬,落叶期 11月上旬;花芽萌动期 2月底,盛花期 3月下旬,果实成熟期 9月上旬。幼年树以 中长果枝结果为主 , 成年树以短果枝结果为主;丰产、稳产 ,无
5、隔年结果现象。果大,平均单果重 290g, 果实卵圆形,果皮褐色,果肉白色 , 肉质细腻、松脆,汁液多,甜酸适 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1.4% , 总糖含量 6.69%,可滴定酸含量 0.21%,果肉硬度 7.5kg/cm2,品质中上等。 4 园地选择与规划 适宜在年降雨量 600mm 1200mm区域栽培,立地条件、园地选择、园地规划 按 DB42/T 748中相 关 部 分执行。 5 建园 5.1 园地整理 按 DB42/T 748中相 关 部分 执行 。 5.2 土壤改良 按 DB42/T 748中相 关 部分 执行 。 DB42/T 884 2013 2 5.3 砧木及苗木质量 选择
6、豆梨或杜梨作砧木,苗木质量应符合 NY 475一级标准。 5.4 授粉品种 授粉品种为华梨 2号、翠冠、圆黄、黄冠。配置比例 5:1 1:1。最好选 择 2个以上授粉品种。按等量 式、倍量式和多量式与华梨 1号搭配栽植。 5.5 苗木定植 5.5.1 定植时间 11月底(芽休眠后)至翌年 2月底(芽萌动前 ) 。 5.5.2 定植密度 根据园地立地条件、树形和管理水平而定,株行距 2m 3m 4m 5m。 5.5.3 定植方式 抬高栽植,行带高出地面 30cm 50cm,行带宽 100cm。 5.5.4 定植技术 栽植前将苗木过长的根系短截,伤根剪平伤口,用 5Be石硫合剂消毒,并用稀泥浆蘸根
7、。栽前拉线 打点, 挖深 60cm、 宽 50cm的定植穴, 苗木根系应 舒展并均匀分布 在定植穴内 , 嫁接口朝南露出地面。回 土踏实, 修好树盘,灌透水 ,再用细土覆盖树盘表面。 5.5.5 定植后管理 5.5.5.1 浇水 栽后遇旱, 3d 5d 后再复水一次,如继续干旱,要继续复水,直至苗木成活为止。 5.5.5.2 定干 通常情况下,定干高度约 80cm,注意剪口下保留 5个 6个饱满芽。 5.5.5.3 绑缚 定植第一年,用布条或塑料线球将树苗绑缚在竹竿上,绑缚时注意松紧适度,扶正竹竿和树苗。 5.5.5.4 覆膜 可及时进行树盘覆膜,用 1.0m 1.2m见方的地膜,中间打一小孔
8、穿过树苗,将地膜铺在地面上,四 周用土压紧密严实,以保温、保湿,防除杂草,提高树苗成活率。 5.5.5.5 及时补苗 树苗发芽后,检查成活情况,如有死苗现象,应及时补栽,使树 苗生长整齐划一。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DB42/T 8842013 3 6.1.1 深翻改土 扩穴深翻: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幼年树在定植穴外围沿行向两边挖平行沟,沟宽 50cm,深 40cm 60cm, 土与肥混合拌匀后覆土,使根土密接,逐年往外扩展, 3年 5年整个行间通翻一遍。行间耕翻 : 成年树 每年春季和秋冬季进行行间耕翻,深度 20cm 30cm,将杂草翻入土内。 6.1.2 中耕除草 生长季节降雨
9、或灌水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深度 5cm 10cm。 6.1.3 树盘覆盖 夏初至秋末用玉米秸、麦秸、稻草、绿肥及田间杂草等覆盖树盘,覆盖厚度 15cm 20cm,树干周围 15cm内不覆盖 。每年结合秋施基肥浅翻一次,也可结合深翻开大沟埋草。提倡覆盖 LS地布、铺设银色反 光膜。 6.1.4 种植绿肥和行间生草 幼年梨园行间 可种植花生、黄豆、绿豆等矮杆、浅根系豆科经济作物或三叶草、紫花苜蓿等绿肥作 物。 种植时与树种植穴保持 0.5m 1m左右的距离。 成年梨园提倡实行免耕生草制。 行间可种植白三叶、紫花苜蓿和黑麦草等,或自然生草。待草长至 30cm 40cm 时进行 刈割覆盖于树盘 上
10、。 6.2 施肥 按 NY/T 496中相 关 部分 执行。 所施用的肥料不对梨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是农业行政主 管部门登记或免于登记的肥料。 6.2.1 土壤施 肥 6.2.1.1 幼年树 秋季施基肥,每 667m2施优质有机肥 1000kg 1500kg,复合肥 15kg 20kg。 生长季节追施速效氮肥和复合肥。 3月 5月每 20d左右 施肥一次 速效氮肥,每次每 667m2施尿素 10kg。 6月 8月,每隔 20d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每次每 667m2施 10kg。追肥后应及时灌水。 6.2.1.2 成年树 根据树龄、生长势和当年预计产量确定全年施肥量,按 1000 kg
11、果施氮( N) 10 kg、磷( P2O5) 6 kg、 钾( k2O) 10kg计算。 基肥 每株施优质有机肥 50 kg 70kg,过磷酸钙 1.2kg。在树 冠外围滴水线处,挖 放射状沟 、 环状 沟 或平行沟, 沟深 40cm 60cm,宽 30cm 40cm,将有机肥与过磷酸钙充分拌匀后均匀分撒在施肥沟内, 回土覆盖。 萌芽肥 每株施尿素 0.5kg。树冠外围滴水线处,采用多点穴施或放射状沟施,沟深 10cm 20cm。 壮果肥 每株施尿素 0.5kg,过磷酸钙 1.2kg,硫酸钾 1kg。树冠外围滴水线处,采用多点穴施或放 射状沟施,沟深 10cm 20cm。 还原肥 每株施尿素
12、1kg。树冠外围滴水线处,采用多点穴施或放射状沟施,沟深 10cm 20cm。 提倡采果后还原肥与基肥一起 施入。 6.2.1.3 叶面喷肥 DB42/T 884 2013 4 在初花期、谢花后、花芽分化初期和采收前,根据树体营养状况和缺素情况,结合喷洒农药,适当 追施叶面肥。采果前 20d内停止叶面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 肥料浓度为尿素 0.2% 0.3%,磷酸二氢钾 0.2% 0.3%,硼砂 0.1% 0.3%。叶面喷肥 应 避开中午高温时间。 6.3 水分管理 6.3.1 灌水 灌水时期应根据土壤墒情确定。花前或花后土壤开始干旱时应及时灌水;幼果期干旱时应适量灌水;
13、 果实迅速膨大期应保证水分供应;采果前 10d 15d适当控水;采果后,针对高温干热天气,适时灌水。 提倡采用滴灌、 渗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措施。 6.3.2 排水 梅雨季节或暴雨灾害天气应及时清沟排渍。 7 花果管理 7.1 人工授粉 花期遇阴雨低温不良天气,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采集含苞待放(气球期)的花蕾,取出花药置于 20 25条件下烘制花粉。盛花期时进行授粉, 1d 2d内完成。花粉应放入干燥密封的 0 4环境 中避光保存。 采用 液体喷雾、人工点授等方法授粉。 7.2 花期放峰 初果期果园每公顷放蜂 1箱,盛果期果园每公顷放蜂 3箱。 7.3 疏花疏果 7.3.1 疏花 花量大时,花蕾
14、分离期疏花序,每 20cm 25cm留一个花序;盛花期疏花朵,每花序留 2序 4序位上 的花 1朵 2朵。 7.3.2 疏果 谢花后 15d 25d开始疏果, 30d内完成。每 20cm 25cm留 1个果。按照留优去劣的原则,中后部多留, 枝梢先端少留,侧生果多留,背上果少留。疏去畸形果、病虫果,选留 2序 4序位上果形端正、果梗粗 而长的大果。 8 病虫害防控 华梨 1号病虫害主要防治对象、方法及药剂种类与用量参 照 DB42/T 748中相 关 部分执行。 9 整形修剪 9.1 小冠疏散分层形 DB42/T 8842013 5 树高 2.5m 3.0m,主 干高 60cm 80cm,主枝
15、分层着生在中心干上 。 第一层由3个 4个主枝组成, 呈90 120 方位角延伸 , 主枝基角 607 0, 每主枝着生2个3个侧枝。 第二层 主枝 距 第一层主枝5 0 cm 80cm,由个2个 3个主枝组成,与第一层主枝插空着生,主枝基角5 06 0,每主枝着生1个2 个侧枝。同侧侧枝间距5 0cm 70cm。 9.1.1 幼树整形修剪 定干约 70cm。按树体结构要求选配各层主枝和侧枝。中心干、主枝和侧枝头适度短截。主侧枝头剪 口的第一芽为外芽或第二芽选留侧芽或背斜侧芽。生长期进行摘心、拉枝、拿枝等处理,开张角度,减 缓生长势,促进结果。 9.1.2 盛果期树修剪 修剪以平衡树势、控制树
16、高、防止冠内郁闭为主。控制辅养枝,疏除过多密挤内膛枝及直立枝, 采 取先截后放或先放后缩或连续长放等方法,培养大、中、小型结果枝组。控旺促壮,达到枝组健壮的目 的。及时回缩更新,注意大中型结果枝组的配置。加强生长期修剪,以增加树冠的通风透光度。 9.1.3 盛果后期树的修剪 产量不足 15000kg/hm2时,及时更新复壮。疏除无结果能力的枝组,重剪回缩衰老枝组。大枝逐年 更新, 3年更新到位。 9.2 开心形 树高 2.5m左右, 主干高 60cm 80cm。无中心干。 三大主枝呈 120方位角延伸 , 主枝基角 50 60, 腰角 50左右,梢角 30。 各主枝两侧呈 90配置侧枝 2个
17、3个, 同侧侧枝间隔距 离 50cm 70cm。 9.2.1 幼树整形修剪 定干约 80cm,整形带内应有 5个 6个饱满芽,选留 3个枝作为主枝,利用拉、撑和里芽外蹬法调整 主枝角度。直立枝、竞争枝、徒长枝可采用摘心、拉枝等方法,培养成侧枝及结果枝组。冬季修剪时在 主枝的 2/3长度处回缩,在主枝两侧培养副主枝及结果枝,不留中心干。 9.2.2 盛果期树修剪 盛果期注意控制树高和冠幅,防止冠内郁闭,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夏季疏除徒长枝、郁闭 新梢。冬季选留长度在 20cm 以下的中枝,作为延长枝,注意控制骨干枝的密度,对树冠内的过密大 枝,应于冬剪时疏除,更新复壮结果枝组 。选留适宜的短枝数量,及时回缩长轴枝组。 9.2.3 盛果后期树的修剪 修剪以 回缩复壮为主,结合长放养枝 , 增加枝叶量,形成花芽,恢复产量。 大枝逐年更新。 10 果实采收 10.1 采收时期 根据华梨 1号果实特性、果实用途和鲜销市场的远近而定。本地市场鲜销的果实应充分成熟,果实 品质达到该品种应有的色泽和风味时采收。外销长途运输的果实和制罐的果实,八成熟时采收。 10.2 采收方法 DB42/T 884 2013 6 果实分批采收。采收时避免露水或高温。 操作时 应 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采收后的果实应在 24h 内入库储藏,田间临时储放应置于树荫下或遮阳棚下,避免阳光直射 。 A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