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2 T 967-2014 老青茶生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7368       资源大小:817.7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2 T 967-2014 老青茶生产技术规程.pdf

    1、ICS 67.140.10 X 55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2/T 967 2014 老青 茶生产技术规程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 of Laoqing tea 2014 - 04 - 28 发布 2014 - 06 - 28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967 2014 I 目 次 前言 .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老青茶 . 1 3.2 安全间隔期 . 1 3.3 防治指标 (经济阈值) . 2 3.4 防治适期 . 2 4 基地选择与规划 .

    2、2 5 园地开垦 . 2 6 茶树种植 . 2 7 土壤管理和施肥 . 2 7.1 土壤管理 . 3 7.2 施肥 . 3 8 病、虫、草害防治 . 3 8.1 基本原则 . 3 8.2 农业防治 . 3 8.3 物理防治 . 4 8.4 生物防治 . 4 8.5 化学防治 . 4 8.6 检疫预防 . 4 9 茶树修剪 . 4 10 采摘 . 4 11 加工 . 5 11.1 加工厂 . 5 11.2 加工设备 . 5 11.3 加工人员 . 5 11.4 加工工艺 . 6 12 质量要求 . 6 12.1 感官指标 . 6 12.2 理化指标 . 6 12.3 卫生安全指标 . 6 13

    3、管理 要求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茶园禁用农药 . 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老青茶晒场建设规范 . 10 DB42/T 967 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 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湖北省农业厅 共同 提 出 。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湖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站、湖北省茶叶协会、 赤壁市茶产业发展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郑鹏程、龚自明、宗庆波、李新华、孙冰、高士伟、王雪萍、滕靖、王胜鹏、

    4、 叶飞、 雷 该翔。 DB42/T 967 2014 1 老青茶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老青茶 生产技术 的基地选择 与 规划、园地开垦、 茶树 种植、土壤管理和施肥 、 病虫草 害防治 、 茶树修 剪、 采摘 、加工 及 质量 要求 和 管理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 省 区域内 老青茶 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 GB 2763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

    5、残留限量 GB 3095 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 14881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8204.21 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 GB/T 18204.22 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 GB 5016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NY/T 5020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18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 227 微生物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老青茶 Laoqing tea 选择适制茶树(

    6、Camellia sinensis (L).O.Kunts)的 新梢 为原料,经过杀青 、揉捻、干燥 等 工艺制 成 的 晒青毛茶, 为青砖茶原料。 根据新 梢 嫩度不同, 分为面茶和里茶。 3.2 安全间隔期 safety interval DB42/T 967 2014 2 茶树上最后一次施用农药 (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农药则单独计 )至 鲜叶 采收并加工成安全食用茶叶所 需要 间隔的最少天数 。 3.3 防治指标 ( 经济阈值) control index( economic threshold) 病虫草等有害生物为害后所造成的损失达到防治费用时的种群密度的数值。 3.4 防治适期 suit

    7、able date for control 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生长过程中,最适合进行防治的 时期。 4 基地选择 与 规划 4.1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 5020 的要求。 4.2 基地规划与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 性,便于茶园灌溉和机械作业。 4.3 茶园生态建设,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 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 4.4 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大 中型茶场以总部为中心,与各区、片、块有道路相通。规模较小的茶

    8、场,设置支道、步道和地头道。 4.5 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做 到能蓄能排。宜建立茶园节水灌溉系统。 4.6 基地应配套专用库房,分别单独存放农药、肥料、农机具。 5 园地 开垦 5.1 园地 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 5.2 土壤深翻 深度 应 在 50cm 以上,在此深度内有明显障碍层 (如硬塥层、网纹层或犁底层 )的土壤应破 除障碍层。 6 茶树种植 6.1 选择适应产区气候、环境条件和氟含量较低的茶树品种,种苗质量符合 GB 11767 中规定的、 级标准。 6.2 采用单条或双条栽方式种植。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矿物源肥料为主,底肥深

    9、度在 30cm 40cm。种植茶苗根颈 应低于土 表 3 cm,根系离底肥 10cm 以上。 7 土壤管理和施肥 DB42/T 967 2014 3 7.1 土壤管理 7.1.1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 、氟化物含量 ,一般要求每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 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7.1.2 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 秆 等覆盖材料应未受 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 7.1.3 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 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 7

    10、.1.4 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宜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 7.1.5 土壤 pH 值宜保持在 4.5 5.5 范围, 土壤 pH 值低于 4.0 的茶园,宜施用白云石粉、石灰等物质 调节 , 土壤 pH 值高于 6.0 的茶园应多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 7.1.6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灌溉用水符合 NY/T 5020 的要求。 7.2 施肥 7.2.1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 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 7.2.2 合理施肥,宜多施有机肥料、茶树专用肥,避免大量使用

    11、氟含量高的磷肥等 化学肥料 。 7.2.3 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含 量应符合 NY/T 5018 要求 , 微生物肥料应符合 NY/T 227 要求。 7.2.4 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 。 a)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 20cm 以上。一般每 667m2施饼肥 200kg 400kg 或农家有机肥 1000kg 2000kg。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 少量化学肥料 和其他所需营养。 b) 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以 化学氮肥 为主,在茶叶开采前 15d 30d 开沟施 入 ,沟 深 10cm 左右。追 施 化学氮肥每 667m2每

    12、次施用量 (纯氮计 )不超过 15kg、年最高总用量不超过 60kg。施肥后及时盖土。 7.2.5 根据茶树生长 状况,可以使用叶面肥,施用的叶面肥应经农业部登记注册。叶面肥应与土壤施 肥相结合,采摘前 10d 停止使用。 8 病、虫、草害防治 8.1 基本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 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 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 8.2 农业防治 8.2.1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

    13、品种。 DB42/T 967 2014 4 8.2.2 通过合理修剪和 及时采摘, 减轻 危害 芽叶的病虫 基数 。 8.2.3 秋末 结合 茶 园深耕 施基肥 ,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防治叶病类和在表 土中越冬的害虫。 8.3 物理防治 8.3.1 利用害虫的趋性 , 进行 灯光诱杀、色板 诱杀 或异性诱杀。 8.3.2 在虫口密度未达到防治指标时, 采用人工捕杀 ,减轻茶尺蠖、茶蚕、蓑蛾类等害虫危害。 8.3.3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茶园中杂草。 8.4 生物防治 8.4.1 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 的草蛉、瓢虫、捕食螨、寄生蜂等 有益生物 ,并 减少人为因素对天

    14、敌的伤害。 8.4.2 宜使用 生物源农药 ,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 8.5 化学防治 8.5.1 严格按制定的防治指标, 掌握防治适期施药 8.5.2 宜低容量喷雾,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 ; 茶丛 中下部害虫应侧位低容量喷雾。 8.5.3 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禁止 使用茶园 违禁 农药(附录 A)。 8.5.4 严格按照 GB 4285、 GB/T 8321 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 8.5.5 秋末冬初选用矿物源农药封园。 8.6 检疫预防 从国外引种或国内向外地引种时,应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当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的病虫害随种苗 带入或带出。 9 茶树修

    15、剪 9.1 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 培养优化 树 型树冠,复壮树势。 9.2 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 20cm 左右的间隙 ,以方便田间作业和通 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 。 10 采摘 10.1 在原料生产基地,监控鲜叶氟含量,及时采摘鲜叶。 10.2 应采摘 当季一轮新 梢 ,不 得夹带 枯叶、落地叶以及其他非茶类夹杂物 。 10.3 机采作业时,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污染茶 鲜 叶、茶树和土壤。 DB42/T 967 2014 5 10.4 两次采摘的间隔期宜控制在 60d 以内。 11 加

    16、工 11.1 加工厂 11.1.1 加工厂所在区域应生态环境优越,所处大气环境不低于 GB 3095 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 11.1.2 加工厂应在保障交通、运输及加工便利的同时,距离交通主干道 100m 以上,距离垃圾场、医 院和经常喷洒化学农药的农田 200m 以上,距离排放“三废” 的工业企业 1000 m 以上。 11.1.3 加工 场所 卫生要求应符合 GB 14881 的规定。 11.1.4 厂房面积不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 8 倍。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墙面无污垢,保持清洁卫生。 加工和包装场地在茶季前应全面清洗消毒一次 11.1.5 加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用水应达到 GB 57

    17、49 的要求。 11.1.6 非加工人员不宜进入加工区域,加工车间应设观察道或参观通道。 11.1.7 加工车间的粉尘浓度不超过 10mg/m3,必要时应安装换气和除尘设备。 11.1.8 加工车间应采光良好,灯光照度达到 500 lx 以上。测定按 GB/T 18204.21 规定执行。 11.1.9 加工厂应设有专用晒场,晒场设 计参照附录 B。 11.1.10 加工车间内应用 标示牌说明生产工艺流程,张贴作业指导书、相关制度和管理规定。 11.1.11 加工厂应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 QS) 资质 。 11.2 加工设备 11.2.1 选用 杀青机、揉捻机等 专用加工设备加工,不使 用铅及

    18、铅锑合金、铅青铜、锰黄铜、铅黄铜、 铸铝及铝合金材料制造接触茶叶的加工零部件。 11.2.2 设备设置应符合工艺要求,布局合理,上下工序简洁有序。 11.2.3 炉灶间、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墙外 。 宜选用 电、天然气、柴(重)油、 无烟 煤作燃料。 11.2.4 车间内噪声不得超过 80dB。测定按 GB/T 18204.22 规定执行。 11.2.5 新购设备和每年加工开始前要清除加工设 备表面的防锈油和锈斑。茶季结束后,应对加工设备 进行清洁、保养和防锈处理。定期维护加工设备。 11.3 加工人员 11.3.1 上岗前和每年度 加工人员 均应进行健康检查,持健康合格证上岗。 11.3.2

    19、 上岗前 须经过老青茶知识培训,熟悉老青茶生产、加工技术及操作规程。 11.3.3 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加工车间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洗手。包装、精制车间工作 人员还应戴口罩上岗。离开工作现场应换鞋、更衣,置于专用更衣室。工作服、鞋应及时清洗。 11.3.4 进入加工、包装车间后不允许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DB42/T 967 2014 6 11.4 加工工艺 11.4.1 工艺流程 基本工艺流程为:鲜叶杀青揉捻晒干。 11.4.2 工艺 要求 a) 鲜叶 老青面茶鲜叶原料:当季一轮新生嫩叶及茎梗。 老青里茶鲜叶原料:当年一轮新生成熟叶(叶全展开,主要为红梗)。 b) 杀青 采用大型

    20、滚筒杀青机,以叶片稍软、茶香 初 显为杀青适度。 c) 揉捻 采用大中型揉捻机趁热揉捻,投叶量以装满揉筒为宜,揉捻加压遵循由轻到重,逐步加压的原则, 以叶片卷起、茶条初现、茶汁溢出为揉捻适度。 d) 晒干 在专用晒场上进行日光晒干,晒至较扎手,含水率 15%左右为适度。 12 质量要求 12.1 感官 指标 老青 茶 (面茶) 感官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干茶条索成形,汤色绿黄,香气和滋味无异味。 老青 茶 (里茶) 感官指标应 符合以下要求:干茶条索有形,香气和滋味无异味。 12.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老青茶理化指标 项 目 老青茶 指标 面 茶 里 茶 水分 /% 14.0

    21、18.0 总灰分 /% 7.0 8.0 茶梗 /% 15.0 25.0 非茶类夹杂物 /% 0.2 1.0 12.3 卫生安全 指标 12.3.1 污染物 限量 应符合 GB 2762 规定。 12.3.2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应符合 GB 2763 规定。 13 管理要求 DB42/T 967 2014 7 13.1.1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第 5 章 至第 9 章 所列的各项作业情况。 13.1.2 建立完善加工档案,记录 10、 11 章 内容 。 13.1.3 所有档案记录应保存三年以上。 DB42/T 967 2014 8 A A 附 录 A ( 资料性 附录) 茶园禁用农药

    22、表 A.1给出茶园禁用农药种类。 根据 我国 有关法律法规, 将 茶园禁用农药 汇总如下 ,若相关 主管部 门进行 调整 ,则以最新 法律法规为准 。 表 A.1 茶园禁用农药 序号 中文名 英文名 类别 1 六六六 BHC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2 滴滴涕 DDT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3 毒杀芬 Camphechlor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4 二溴氯丙烷 Dibromochloropane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5 杀虫脒 Chlordimeform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6 二溴乙烷 EDB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7 除草醚 Nitrofen 国家禁

    23、用农药( 18 种) 8 艾氏剂 Aldrin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9 狄氏剂 Dieldrin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10 汞制剂 Mercury compounds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11 砷 Arsena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12 铅 Acetate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13 敌枯双 Dikushuang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14 氟乙酰胺 Fluoroacetamide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15 甘氟 Gliftor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16 毒鼠强 Tetramine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17 氟乙酸钠 Sodi

    24、un fluoroacetate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18 毒鼠硅 Silatrane 国家禁用农药( 18 种) 19 甲胺磷 Methamidophos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20 甲基对硫鳞 Parathlon-methyl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21 对硫鳞 Parathion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DB42/T 967 2014 9 表 A.1 茶园禁用农药 (续) 22 久效磷 Monocrotophos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23 磷胺 Phospham

    25、idon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24 甲拌磷 Phorate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25 甲基异硫磷 Isofenphos-methyl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26 治螟磷 Sulfotep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27 内吸磷 Demeton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28 克百威 Carbofuran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29 涕灭威 Aldicarb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30 灭线磷

    26、 Ethoprophos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31 硫环磷 Phosfolan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32 蝇毒磷 Coumaphos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33 地虫硫磷 Fonofos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34 氯唑磷 Isazofos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35 苯线磷 Fenamiphos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36 特丁硫磷 Terbufos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37 甲

    27、基硫环硫 Phosfolan-methyl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9 种) 38 三氯杀螨醇 Dicofol 茶叶禁用农药( 2 种) 39 氰戊菊酯 Fenvalerate 茶叶禁用农药( 2 种) 40 敌敌畏 Dichlorvos 2005 年在茶园中禁用( 2 种) 41 杀螟硫磷 Fenitrothion 2005 年在茶园中禁用( 2 种) DB42/T 967 2014 10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老青茶晒场建设 规范 B.1 选址原则 B.1.1 晒场建设地点应选择地势较高、光照条件好 、排水通畅,便于运输的地方。 B.1.2 晒场应距离交通主

    28、干道、居民区生活区 100m以上,距离经常喷洒化学农药的农田 200m以上,距 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 1000m以上。 B.2 规模要求 按 2000亩茶园基地,布局 1个标准晒场,晒场面积不低于 1000m2。 B.3 设计要求 B.3.1 晒场混凝土厚度应 15cm,混凝土按 C25比例进行浇筑,浇筑后养护按 GB 50164进行。 B.3.2 晒场可以设计为正方形、长方形或梯形。正方形、长方形晒场,场中心应比四周高 3 5cm;梯 形晒场,坡面应向阳,坡度 2 3。 B.3.3 晒场周围应设计有弧形排水沟,沟宽 20cm,沟 深 5 8cm,排水沟应与周围排水渠相通,保证 雨停水干,不留积水。 B.3.4 距晒场四周 1m,砌高度 50cm的隔离墙,防止牲畜进入。 _


    注意事项

    本文(DB42 T 967-2014 老青茶生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