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2 T 754-2011 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指南.pdf

    • 资源ID:1487299       资源大小:1.32M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2 T 754-2011 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指南.pdf

    1、ICS03.220.20R04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DB42DB42/T7542011温 拌 沥 青 混 合 料 路 面 技 术 指 南 Technicalguidelineofwarmmixasphaltpavement 2011-12-08发 布 2012-02-08实 施发 布 DB42/T7542011 I 目 录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总则.14术语与符号.25原材料.35.1温拌添加剂.35.2沥青与温拌沥青.35.3集料.45.4填料.6 5.5纤维.66配合比设计.76.1级配设计.76.2配合比设计指标.96.3路用性能检验.117施工工艺.117.1温

    2、拌剂的掺量.117.2拌和.117.3运输.127.4摊铺.127.5碾压.127.6施工温度.137.7试验段施工.13 8试验方法.148.1温拌添加剂.148.2集料及纤维.148.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148.4沥青路面.149施工质量管理.149.1检验形式.149.2原材料检验.149.3沥青混合料检验.149.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5附录A(规范性附录)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17附录B(资料性附录)表面活性型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工艺.19附录C(资料性附录)表面活性型温拌添加剂的检测方法.20 条文说明.22 DB42/T7542011 II 前 言本标准按GB/T1.1-2

    3、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提出。本标准由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湖北省德斯宁路面优化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湖北省德斯宁路面优化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由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厚记、干学军、陈军、熊友山、蒋乐、陈跃庆、杜爱兵、区桦、谭慧、严国全、宗炜、曾凡龙、黄又清、徐民。张厚记、干学军、陈军、熊友山、蒋乐、杜爱兵、 区桦、谭慧、严国全、宗炜、黄又清、徐民。 DB42/T7542011 1 温 拌 沥 青 混 合 料 路 面 技 术 指 南1 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温拌沥青混合料

    4、的术语与符号、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试验方法和施工质量管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表面活性型温拌沥青混合料和有机降粘型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各等级公路的新建、改扩建及维修养护路面工程。其它道路可参照执行。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GB/T10685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GB/T14336化学纤维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GB/T21781-2008化学品的熔点及熔

    5、融范围试验方法毛细管法JT/T533-2004沥青路面用木质素纤维JT/T534-2004沥青路面用聚酯纤维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5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3 总 则 3.1为了推动温拌沥青混合料在湖北省的应用,规范和指导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保证工程质量,针对湖北省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和交通组成特点,制定本指南。3.2由于温拌沥青混合料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施工温度、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以及在较低温度下仍有良好压实性能等技术特点,因此温拌沥青混合料尤其适用于以

    6、下工程:a)长大隧道的沥青混合料施工;b)高海拔地区或低温气候下的沥青混合料施工;c)超薄磨耗层的沥青混合料施工;d)环保要求高的城镇人口密集区沥青混合料施工;e)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施工。3.3按技术原理分类,温拌沥青混合料主要有:表面活性型、有机降粘型、沥青发泡型三大技术类型。其中表面活性型温拌沥青混合料根据制备途径不同又可分为两类:温拌添加剂型和成品温拌沥青。3.4按照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湖北省为夏炎热冬冷潮湿地区(代号为1-3-1区),即夏天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0,冬季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1.5-9.0,年平均降雨量1000mm。 3.5温拌沥青混合料不宜在气温低于3(高速公路和一级

    7、公路)或2(其他等级公路)条件下施工,不得在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DB42/T7542011 2 3.6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除遵照本标准的专门规定外,其它的要求与热拌沥青混合料一样,仍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等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规定执行,同时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4 术 语 与 定 义 、 符 号4.1 术 语 与 定 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1.1温 拌 添 加 剂 warmmixadditive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能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添加材料。 4.1.

    8、2温 拌 沥 青 asphaltwithwarmmixadditive将温拌添加剂与道路石油沥青混合均匀,形成既符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又能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产品。4.1.3温 拌 沥 青 混 合 料 warmmixasphalt(WMA)与相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在基本不改变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的前提下,通过温拌添加剂、成品温拌沥青或者沥青发泡工艺作用等技术手段,能使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操作温度相应降低30,性能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新型沥青混合料。4.1.4表 面 活 性 型 温 拌 技 术 surfactantbasedWMAtechnology通过在沥青或者沥青混合料生

    9、产过程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实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 4.1.5有 机 降 粘 型 温 拌 技 术 viscosityreducerbasedWMAtechnology通过在沥青或者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添加有机降粘剂,实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4.1.6沥 青 发 泡 型 温 拌 技 术 asphaltfoamingbasedWMAtechnology通过在沥青或者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导入微量水,诱使热沥青发泡,实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4.2 符 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AN胺类表面活性温拌剂或温拌沥青的胺值。R胺类表面活性温拌剂的固含量。VCA DRC捣实状态下的粗集料松装间隙率。VCAmi

    10、x压实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WMA温拌沥青混合料,WarmMixAsphalt之略语。W-AC温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W-AM温拌半开级配沥青碎石W-ATB温拌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W-ATPB温拌开级配沥青碎石。W-OGFC温拌开级配排水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W-SMA温拌玛蹄脂碎石沥青混凝土。 DB42/T7542011 3 W-UTAC温拌密实性超薄沥青混凝土磨耗层。T-mix掺温拌剂前后的沥青的拌和粘度(0.170.02Pa.s)对应的温度差。T-com掺温拌剂前后的沥青的碾压粘度(0.280.03Pa.s)对用的温度差。60掺温拌剂前后的沥青的60粘度差。5 原 材 料5.1 温

    11、 拌 添 加 剂5.1.1温拌添加剂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a)与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加入温拌剂后可使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及摊铺碾压温度降低30以上;b)加入温拌添加剂的沥青混合料,其技术性能应达到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c)加入温拌添加剂后不得在施工过程中产生额外的有毒有害气体。 5.1.2表面活性温拌剂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a)表面活性温拌剂宜采用胺类表面活性剂。胺类表面活性温拌剂有两种,一种是搅拌缸投放型,其固含量一般为10%左右。另一种为沥青罐添加型,其固含量为100%,其技术要求见表1。b)为确保温拌剂的有效性,温拌剂应在密闭容器中避光保存。使用前温拌剂应保持均匀状态,没有悬

    12、浮物和沉淀物。表 1 胺 类 表 面 活 性 温 拌 剂 技 术 要 求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搅拌缸投放型沥青罐添加型胺值AN mg/g 400560 510610见附录C固含量R % 设计值见附录C pH值,259.51.0 11.51.0见附录C5.1.3有机降粘温拌剂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a)有机降粘温拌剂应与沥青的相容性良好,宜采用低分子量的蜡合物或者胺基化合物,其技术要求见表2。b)为保证温拌剂的有效性,温拌剂应防潮避光保存。表 2 有 机 降 粘 温 拌 剂 的 技 术 要 求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熔融温度75110 GB/T21781-2008 掺有机降粘剂前后的基质沥青的粘温

    13、性能拌和粘度对应的温度差T-mix10 T0625碾压粘度对应的温度差T-com1060对应的粘度差60Pa.s 305.2 沥 青 与 温 拌 沥 青5.2.1根据湖北省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温拌沥青混合料所用的沥青宜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或者SBS(I-D)类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相关规定(如表3)。5.2.2温拌沥青宜选用胺类表面活性型温拌沥青,其技术指标除应符合表3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表4的规定。 DB42/T7542011 4 5.2.3现场制造的温拌沥青宜随配随用,储存期不宜超过15天;工厂制作的成品温拌沥青储存期不宜超

    14、过1个月。高温储存时,沥青罐应加设搅拌装置并进行搅拌。如需较长时间储存时,应降低温度储存。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取样检验产品质量,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温拌沥青不得使用。表 3 沥 青 的 技 术 要 求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70号A级沥青SBS(I-D)改性沥青针入度(25,100g,5s)0.1mm 6080 4060 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 0 T0604 延度(5cm/min)cm 10延度2015延度100 5延度20 T0605软化点(环球法)46 60 T0606闪点(COC)260 230 T0611溶解度(三氯乙烯)% 99.5 99 T0607含蜡量(蒸馏法)%

    15、2.2T0615动力粘度(60)Pa.s 180T0625运动粘度(135)Pa.s3 T0625储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2.5 T0661 弹性恢复(25,10cm)%75 T0662薄膜烘箱或旋转薄膜烘箱老化试验质量损失% 0.8 1.0 T0609针入度比(25) % 61 65 T0604延度cm 10延度6 5延度15 T0605表 4 胺 类 表 面 活 性 型 温 拌 沥 青 的 技 术 要 求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胺值AN mg/g 2.5见附录C5.2.4若选用天然沥青、橡胶沥青等高粘度胶结料,应满足其相应标准的技术要求。5.3 集 料5.3.1粗集料应满足如下技

    16、术要求:a)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粗集料应采用两级及两级以上带除尘功能的破碎机破碎,至少有一级是采用带整形功能的反击破或圆锥破等破碎机。其技术要求见表5。b)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采用搅拌缸投放型表面活性温拌剂时,不宜采用多孔性集料,粗集料吸水率宜2%。 DB42/T7542011 5 表 5 粗 集 料 的 技 术 要 求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抗滑表层石料其他层次石料石料压碎值% 26 28 28 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 28 30 35 T0317磨光值PSV 42T0321表观相对密度- 2.60 2.50 2.45 T0304 吸水率% 2.0 3.0 3

    17、.0 T0304与沥青的粘附性70号A级沥青4级4级4级T0616SBS改性沥青5级5级5级坚固性% 12 12 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 15 18 20 T0312软石含量% 3 5 5 T03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1 1 1 T03105.3.2细集料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 a)细集料宜采用石灰岩(或粗集料相同的母岩)加工,且经过除尘的机制砂和石屑;不宜采用天然砂。机制砂和石屑级配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要求,其技术要求见表6。表 6 细 集 料 的 技 术 要 求项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表观相对密度2.5 2.45 T

    18、0328坚固性(0.3mm部分)% 12 T0340 砂当量% 60 50 T0334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10 15 T0333棱角性s 30 T0345亚甲蓝值g/kg 25 T0346b)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采用搅拌缸投放型表面活性温拌剂时,不宜采用多孔性石料生产的细集料。c)细集料料堆应搭建遮雨棚。 DB42/T7542011 6 5.4 填 料5.4.1矿粉应采用石灰石或者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磨细而成,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表7要求。表 7 矿 粉 的 技 术 要 求项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表观密度t/m3

    19、2.50 T0352含水量% 1 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通过率) 0.6mm % 100 T03510.15mm % 901000.075mm % 75100 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 T0353塑性指数%4 T03545.4.2温拌沥青混合料允许掺加约12的I级钙质消石灰粉或水泥替代部分填料作为抗剥离措施。采用表面活性型温拌技术时,一般不宜掺加水泥作为抗剥离措施。5.5 纤 维5.5.1纤维稳定剂可选用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矿物纤维等。其技术指标见表8表10。表 8 木 质 素 纤 维 的 技 术 要 求项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 纤维长度mm6 GB/T14336灰分含量% 185 JT

    20、/T533-2004冲气筛分析%通过0.15mm为7010 JT/T533-2004普通筛分析%通过0.85mm为8510通过0.425mm为6510通过0.106mm为3010 JT/T533-2004pH值7.51.0 JT/T533-2004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JT/T533-2004含水率%5 JT/T533-2004耐热性(210,2h)颜色、体积基本无变化,热失重6 JT/T533-2004表 9 聚 酯 纤 维 的 技 术 要 求 项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纤维类型束状单丝纤维直径m 1025 GB/T10685纤维长度mm 61.5 GB/T14336抗拉强度MPa 500

    21、 GB/T3916断裂伸长率% 15 GB/T3916耐热性(210,2h)体积无变化、高温不变形JT/T534-2004 DB42/T7542011 7 表 10 矿 物 纤 维 的 技 术 要 求项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纤维平均长度mm 6 GB/T14336纤维平均直径m 5 GB/T10685非纤维状材料的球状颗粒含量%通过0.25mm筛85通过0.063mm筛60 JT/T533-2004pH值7 JT/T533-2004耐热性(210,2h)颜色、体积基本无变化,热失重6 JT/T533-20045.5.2纤维应在温拌条件下能充分分散均匀,不应采用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分散的纤维。5.5

    22、.3使用纤维应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身体健康。 5.5.4热拌沥青混合料SMA路面的木质素纤维掺量不宜低于混合料质量的0.3%,聚酯纤维不宜低于混合料质量的0.2%,矿物纤维不宜低于混合料质量的0.4%。温拌条件下沥青的流动性下降,过多纤维对工作性不利。在满足沥青混合料设计性能的基础上,根据沥青混合料设计的结果,参照谢伦堡析漏试验和肯塔堡飞散试验结果,酌情减少纤维用量。6 配 合 比 设 计6.1 级 配 设 计6.1.1温拌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要求相同,其级配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6.1.2按照湖北省的

    23、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湖北省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如下骨架结构,其级配见表11表15,应慎用温拌半开级配沥青碎石(W-AM)结构和温拌开级配沥青碎石(W-ATPB) 结构。表 11 温 拌 密 级 配 沥 青 混 合 料 ( W-AC) 矿 料 级 配 范 围筛孔直径(mm)级配类型W-AC-25C W-AC-20C W-AC-16C W-AC-13C W-AC-10C31.5 10026.5 90100 10019 7590 90100 10016 6280 7692 90100 10013.2 5373 6480 7890 90100 1009.5 4360 5470 6576 688

    24、0 90100 4.75 3043 3547 4252 4353 45752.36 2032 2234 2638 2840 30581.18 1324 1324 1526 1526 20440.6 818 818 1019 1019 13320.3 613 613 715 715 9230.15 510 510 512 512 6160.075 37 37 37 37 48 DB42/T7542011 8 表 12 温 拌 沥 青 玛 蹄 脂 碎 石 ( W-SMA) 混 合 料 矿 料 级 配 范 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26.5 19 16 13.2 9.5 4.75

    25、 2.36 1.18 0.6 0.3 0.15 0.075W-SMA-20 100 90100 7292 6282 4055 1830 1322 1220 1016 914 813 812W-SMA-16 100 90100 6585 4565 2032 1524 1422 1218 1015 914 812W-SMA-13 100 90100 5075 2034 1526 1424 1220 1016 915 812W-SMA-10 100 90100 2860 2032 1426 1222 1018 916 813 表 13 温 拌 开 级 配 排 水 式 磨 耗 层 ( W-OGFC)

    26、混 合 料 矿 料 级 配 范 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W-OGFC-16 100 90100 7090 4570 1230 1022 618 415 312 38 26W-OGFC-13 100 90100 6080 1230 1022 618 415 312 38 26W-OGFC-10 100 90100 5070 1022 618 415 312 38 26表 14 温 拌 密 级 配 沥 青 碎 石 ( W-ATB) 混 合 料 矿 料 级 配 范 围 级配类型通过下

    27、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53 37.5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W-ATB-40 100 90100 7592 6585 4971 4363 3757 3050 2040 1532 1025 818 514 310 26W-ATB-30 100 90100 7090 5372 4466 3960 3151 2040 1532 1025 818 514 310 26W-ATB-25 100 90100 6080 4868 4262 3252 2040 1532 1025 818 514 310 26

    28、表 15 温 拌 密 级 配 超 薄 磨 耗 层 W-UTAC矿 料 级 配 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13.2 9.5 6.7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W-UTAC-10 100 90100 5870 2535 1928 1522 1118 914 711 59 DB42/T7542011 9 6.2 配 合 比 设 计 指 标6.2.1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规定的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的三阶段步骤进行。6.2.2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宜采用Superpave旋转成型方法,

    29、可采用马歇尔击实成型方法,当采用Superpave旋转成型方法设计温拌沥青混合料时,仍应进行马歇尔试验及各项配合比设计检验。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按附录A执行。6.2.3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设计指标和体积指标与同类型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设计指标和体积指标相同,见表16表20。表 16 温 拌 密 级 配 沥 青 混 合 料 ( W-AC) 的 马 歇 尔 设 计 指 标 与 体 积 指 标 要 求 项目单位技术要求W-AC-10W-UTAC-10 W-AC-13C W-AC-16 W-AC-20C W-AC-25C击实次数双面次75马歇尔试件尺寸mm 101.663.5稳定度KN 8流值

    30、0.1mm普通沥青2040;改性沥青2050空隙率% 36 沥青饱和度% 7085 6575 6575 6575 6070矿料间隙率% 15 14 13.5 13 12表 17 温 拌 沥 青 稳 定 碎 石 ( W-ATB) 的 马 歇 尔 设 计 指 标 与 体 积 指 标 要 求项目单位技术指标W-ATB-25 W-ATB-30 W-ATB-40击实次数双面次75 112 马歇尔试件尺寸mm 101.663.5 152.495.3稳定度KN 7.5 15流值0.1mm 1540实测空隙率% 36沥青饱和度% 5570矿料间隙率% 12 11.5 11 DB42/T7542011 10 表

    31、 18 温 拌 沥 青 玛 蹄 脂 碎 石 ( W-SMA) 的 马 歇 尔 设 计 指 标 与 体 积 指 标 要 求项目单位技术指标W-SMA-10 W-SMA-13 W-SMA-16 W-SMA-20击实次数双面次75马歇尔试件尺寸mm 101.663.5稳定度KN 6空隙率% 34.5沥青饱和度% 7085 矿料间隙率% 17 17 16.5 16谢伦堡析漏率% 0.1肯塔堡飞散率% 15粗骨料间隙率VCAmix % VCADRC表 19 温 拌 开 级 配 排 水 式 沥 青 磨 耗 层 ( W-OGFC) 的 马 歇 尔 设 计 指 标 与 体 积 指 标 要 求项目单位技术指标W

    32、-OGFC-10 W-OGFC-13 W-OGFC-16 击实次数双面次50马歇尔试件尺寸mm 101.663.5稳定度KN 3.5空隙率% 1822谢伦堡析漏率% 0.3肯塔堡飞散率% 20表 20 温 拌 密 实 型 超 薄 磨 耗 层 ( W-UTAC) 的 马 歇 尔 设 计 指 标 与 体 积 指 标 要 求 项目单位技术指标W-UTAC-10击实次数双面次75马歇尔试件尺寸mm 101.663.5稳定度KN 7流值0.1mm 4050空隙率% 46沥青饱和度% 70 DB42/T7542011 11 6.3 路 用 性 能 检 验温拌沥青混合料的W-AC、W-SMA、W-OGFC、

    33、W-UTAC结构需进行车辙性能、水稳定性能检验,温拌沥青混合料的W-AC、W-SMA结构宜进行-10低温抗裂性能、渗水性能检验,其技术指标见表21。表 21 温 拌 沥 青 混 合 料 路 用 性 能 技 术 要 求项目参数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W-AC结构W-SMA结构W-OGFC结构W-UTAC结构普通沥青改性沥青车辙性能60动稳定度次/mm 1000 2800 3000 3000 3000 T0719 水稳定性能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比% 80 85 80 80 80 T0709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 75 80 80 80 75 T0729抗裂性能-10破坏应变 2000 2500 2500 T0715渗水性能渗水系数ml/min 120 120 80 T07307 施 工 工 艺7.1 温 拌 剂 的 掺 量7.1.1胺类表面活


    注意事项

    本文(DB42 T 754-2011 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指南.pdf)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