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40 B 65 备案号 DB42 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2019 - 12 - 19 发布 2020 - 03 - 19 实施 DB 42/T 1530 2019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珍稀植物迁地保护 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x-situ conservation of rare plants in large hydropower project development DB42/T 1530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V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2、 .3 3.1 大型水电工程 .3 3.2 物种 .3 3.3 珍稀植物 .3 3.4 迁地保护 .4 3.5 目的物种 .4 4 原生地珍稀植物调查 .4 4.1 珍稀植物 .4 4.2 珍稀植物调查 .4 5 迁入保护 .4 5.1 迁入地立地条件选择 .4 5.2 保护对象与收集方法 .4 5.3 种植规划 .5 5.4 种植技术 .5 6 观测与评价 .5 6.1 观测的要求 .5 6.2 观测与评价 .6 7 档案管理 .6 7.1 档案内容 .6 7.2 档案管理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原生地珍稀植物调查表 .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迁入保护对象收集表 .5 附录 C(
3、资料性附录) 珍稀植物迁地保护观测与评价表 .6 DB42/T 1530 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 本标 准由湖北省林业局 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 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流域枢纽运行管理局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华中 农业大学、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 人: 黄桂云、张国禹、吴 笛、吴锦华、张海波、邱利文、叶要 妹、 毛业 勇、 王业 清、李翩翩、杨兰芳、张 俊 、 胡梅香、马晓波、汪 磊。 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
4、询湖北省林业局,联系电话: 027-87698273,邮箱: 。 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流域枢纽就运行管理局长江珍稀植 物研究所,联系电话: 0717-6766015,邮箱: 。 DB42/T 1530 2019 V 引 言 为落实长江流域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珍稀植物迁地保护要求,促进珍稀植物迁地成功,消除或缓解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水电工程建设所需的植物资源保育储备,推动流域生态屏障建设 和保障库区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环保水平与实施能力,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建设三峡,管理长 江”的国家战略,中国三峡集团秉承“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
5、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 的水电理 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需要,开展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工 作,总结具有普适性的保护工作经验,提炼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关键技术,使该 保护 工作有法 可依,有章 可循 ,为 湖北省 大型 水电 开发 珍稀植物 迁地 保护 、开发、 利用 服务, 特制订本 指南。 DB42/T 1530 2019 3 大型水电工程 开发 中 珍稀植物 迁地 保护 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型 水电工程开发中珍稀植物迁地保护 技术, 包括原生地珍稀植物调查、迁入保护、 观测与评价及档案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型 水电工程开发中 受影响的珍稀植物迁地
6、 保护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LY/T 1819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技术规程 LY/T 1820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LY/T 2417 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营建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LY/T 1819-2009、 LY/T 1820-2009界定 的 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为了便于使用,以 下重复列出了 LY/T 1819-2009、 LY/T 1820-2009中的某
7、些 术语和定义 。 3.1 大型水电工程 large hydropower project 总装机容量大于 25 万千瓦时的水电工程。 3.2 物种 specie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通常由形态相似、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同种个体组成,包括种 、 亚 种 、 变种 、 变形四个等级单位。 LY/T 1819-2009,定义, 2.2 3.3 珍稀植物 rare plant 具有重要 经济 和科研价值且存活 量稀少的植物种类 。 DB42/T 1530 2019 4 3.4 迁地保护 Ex-situ conservation 迁地保护指把物种数量极少、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生地,
8、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 理。 3.5 目的物种 objective species LY/T 1820-2009,定义, 2.11 4 原生地珍稀植物调查 4.1 珍稀植物 按照珍稀植物不同生长类型分为乔木、灌木、藤本、草本 4种类型。 4.2 珍稀植物调查 4.2.1 珍稀植物调查根据地形特征选取适宜的调查方法,宜采取样线调查法和样地调查法。 4.2.2 样地调查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适用 极小种群植物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近危( NT)及以上级别植物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b) 样地调查数量为乔木设置 2个样地,灌木或藤本设置 3个样地,草本设置 5个样地; c) 根据 植物生长类型不同
9、调查 面积宜 分为: 1)乔木层 , 调查面积范围长 10m宽 10m至 长 50m 宽 40m; 2)灌木层,调查面积范围长 4m宽 4m至 长 10m 宽 10m; 3)草本层,调查面积范围为长 1m宽 1m至 长 3.3m 宽 3m。 4.2.3 样线调查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除适用样地调查法范围以外的植物调查可采用样线调查法; b) 样线的长度和取样数目:乔木 10条 50m、灌木或藤本 10条 30m、草本 6条 10m; c) 样线记录:在样线两侧 0.5m范围内记录每种植物的个体数。 4.2.4 珍稀植物调查时,应采用网格将调查区域进行分割编号。 4.2.5 植物物种调查应采
10、集凭证标本、拍摄识别照片,并填写原生地珍稀植物调查表,填表内容 具体见附录 A。 5 迁入保护 5.1 迁入地立地条件 选择 选择与珍稀植物分布区原生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相近,适宜进行珍稀植物保护的场所。 5.2 保护对象与收集方法 5.2.1 保护对象 保护对象应 包括: a)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b) 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c)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植物)中的野生植物; d) 大型水电工程坝库区范围特有野生植物。 DB42/T 1530 2019 5 5.2.2 收集方法 5.2.2.1 收集方法主要为对珍稀植物活体进行移栽。 5.2.2.2 移栽的珍稀 植物 数量应达到可保存种质
11、资源、繁殖和种群恢复能力的要求,数量宜 符合 表 1 的 规定 。 收集 完 毕后,应填写迁入保护对象收集表,填表内容具体见附录 B。 表 1 迁地保护 植物 取样表 植物 生长类 型 取样数量(株) 备注 乔木 10-20 当取样数量不满足取样数量要求时 , 应全部取样。 灌木或藤本 20-30 草本 50-60 5.3 种植规划 按照不同海拔、植被类型和亲缘关系进行种植规划。 5.4 种植技术 5.4.1 生境相似的植物可直接移栽至迁入地。遵循以下标准: a) 乔木类珍稀植物种植时应带原土,土球为胸径的 6 倍 -8 倍; b) 灌木或藤本类珍稀植物种植时宜带部分原土,土球为地径的 6 倍
12、 -8 倍; c) 草木类珍稀植物种植时可带部分原土。 5.4.2 对高海拔植物采取逐级移栽、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迁地移栽,即从高海拔地区移栽到中海拔地 区,再从中海拔地区 移栽到低海拔地区,最后移栽到迁入地。 5.5 抚育管理 5.5.1 根据迁入植物的生长特性,营造相近的生境,宜采取以下措施: a) 搭建遮阳网; b) 安装微喷灌系统; c) 地面撒播地被植物; d) 覆盖地膜; e) 安装透气管。 5.5.2 迁入植物生长过程中,应定期对苗木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处理,对于长势较弱的植 物,可采取树干注射等方法对苗木复壮处理。 5.5.3 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使用无公害防治病虫害
13、的原则,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方法 进行防治。 6 观测与评价 6.1 观测的要求 DB42/T 1530 2019 6 每 3 年 -5 年 , 对迁入保护植物的生长现状、繁殖性能、适应性、保存率等指标应进行一次观测与 评价。 6.2 观测 与评价 观测与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生长现状、繁殖性能、适应性、保存率等 。每次观测后应进行 评价 并 填写 珍稀植物迁地保护 观 测与评价表, 填表内容具体 见附录 C。 7 档案管理 7.1 档案内容 珍稀植物迁地保存档案资料应包括开展保护措施的各类动态数据、调查报告、影像及图片资料 等。 7.2 档案管理 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珍稀植物迁地保护档案管理
14、 可 参照 LY/T 2417-2015 执 行,有特别要求的可采 用一种一档案管理。 DB42/T 1530 2019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原生地珍稀植物调查表 表 A.1 所示了 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 原生地 珍稀植物 调查表样表的内容。 表 A,1 原生地珍稀植物调查表 序号 名称 指标数据 温度 湿度 坐标 胸径 地径 冠幅 时间: 调查地址: 调查人: DB42/T 1530 2019 5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迁入保护对象收集表 表 B.1 所示了 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 对迁入保护对象珍稀植物活体进行移 栽收集 的 样表内容。 表 B.1 迁入 保护对象收集表 收集时
15、间: 收集地址: 收集人: 序号 植物类型( ) 收集数量 温度 湿度 备注 高度 冠幅 胸径 地径 DB42/T 1530 2019 6 附 录 C (资料性附 录) 珍稀植物迁地保护观测与评价表 表 C.1 所示了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珍稀植物迁地保护观测与评价的样表内容。 表 C.1 珍稀植物迁地保护观测与评价表 植物名称 生长势评价 繁殖性能评价 适应性评价 成活率( %) 好 良 中 差 高 低 人工 繁殖 强 中 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6、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17、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观测评价时间: 观测评价地点: 观测评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