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1.220 B 41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1400 2018 湖北省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规范 Guidelines for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animal diseases in Hubei province (报批稿 ) 2018 - 09 -04 发布 2018 - 11 - 24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1400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 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常规 流行病学调查 ro
2、utin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 1 3.2 紧急 流行病学调查 emergent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 1 3.3 疫点 epidemic spot . 1 3.4 疫区 epidemic area . 1 3.5 袭击率 attack rate . 1 3.6 流行病学单元 epidemiological unit . 1 3.7 病例定义 case definition . 2 3.8 流行曲线 epidemic curve . 2 4 调查步骤 . 2 5 常规流行病学调查 . 2 5.1 制定调查方案
3、 . 2 5.2 组织实施 . 2 5.3 数据整理分析 . 2 5.4 撰写调查报告 . 2 6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 2 6.1 应急处置 . 2 6.2 制定调查方案 . 2 6.3 组织实施 . 3 6.4 数据整理分析 . 3 6.5 措施 及效果评价 . 3 6.6 撰写调查报告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流程图 . 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常规流行病 学调查方案(模板) . 5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常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模板) . 8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模板) . 9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模板
4、) . 17 DB42/T 1400 2018 II DB42/T 1400 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 按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厅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裴 洁、彭伏虎、宋念华、郭爱珍、谢 军、 袁 静、 甘 喆、周艳君 、陈颖钰、 胡长敏 。 DB42/T 1400 2018 IV DB42/T 1400 2018 V 引 言 流行病学调查(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
5、ation)是通过 查阅资料 、现场查看、 走访询问、 问卷 调查 、 采样和 检测等多种手段,全面系统地收集与 疾病 事件有关的各种资料和数据, 并进行综合分析, 得出 可 能的病因假设或结论,提出 疫病 防控策略和措施建议的行为。通过开展流行病学 调查,可以 了解 动物疫 病发生 现状,掌握动物疫病流 行趋势,科学判断动物疫病发生风险,系统评估动物疫病防控效果,是现 阶段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基础。 本标准是在没有同类标准可供参考的背景下,结合湖北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调查实际工作编制而 成,以指导系统、科学的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DB42/T 1400 2018 1 湖北省动物疫病流
6、行病学调查规范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 动物疫病 流行病学的调查步骤 、 常规流行病学调查和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的技术要求。 本 标准 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 相关单位 开展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635 动物防疫基本术语 NY/T 541 兽医诊断样品采集 、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 NY/T 1958 猪瘟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常规流行病学调查 r
7、outin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为了解特定时间内动物疫病及其流行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 针 对动物疾病事件 的发 生、频率、分布、 发展过程、原因及自然和社会条件等相关影响因素 ,所作 的流行病学调查。 3.2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emergent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针对 饲养单位或局部地区 短时间内集中发生 的 较多同类病 例, 或监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 ,所作 的流 行病学调查。 3.3 疫点 epidemic spot 发生疫病的自然单位(圈、舍、场、村),在一定时期内成为疫源地。 3.4 疫区 epidemi
8、c area 疫病暴发或流行所波及的区域 ,应结合 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 划分 。 3.5 袭击率 attack rate 某种突发动物疫病在某一局限范围内的发病率,常以百分率表示。 袭击率 =(观察期内新病例数 /观察期初始时的易感动物数) 100% 3.6 流行病学单元 epidemiological unit 具有特定流行病学关系、接触某一 病原的可能性大体相同的动物或动物群体。 DB42/T 1400 2018 2 3.7 病例定义 case definition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用于确定流行病学单元“发病”与否的一套标准 。 3.8 流行曲线 epidemic
9、 curve 以横坐标为时间尺度,纵坐标为 新发 病例数,把单位时间内 新 发生的病例数标记在相应的位置上 , 构成 的 直方图或线图。 4 调查 步骤 常用的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常规流行病学调查和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流程图见附录 A。 5 常规 流行病学调查 5.1 制定调查方案 明确调查目的,制定常规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模板见附 录 B。 5.2 组织实施 5.2.1 对调查人员 进行 现 场调查 培训 和生物安全防护培训 ,详细讲解 调查方案、有关要求 及 注意事项, 督促 其 按照要求完成调查任 务。 5.2.2 样品采集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送指定实验室检测。 应 规范填写采样登记表
10、和调查表,确保记 录真实、准确,可追溯。 5.3 数据整理分析 结合问卷调查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可 使用 EXCEL绘制图表,描述动物疫病的流行情况,确定动 物疫病的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特点和动态变化过程,分析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风险因素。 5.4 撰写调查报告 完成调查任务后, 对调查数据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模板见附录 C。 6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6.1 应急处置 6.1.1 接 到报告后, 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需 立即 向 当地 防疫员或养殖场技术人员 核实情况,疑似重 大动物疫情应 赶赴现场核实。 6.1.2 疑似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参照国务院 令 ( 2005 年 )
11、 第 450 号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 进行 监测、报告和处理疫情 ; 参照 NY/T 541 采集、保存和运输诊断样品 ,送 至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或 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 6.2 制定调查方案 DB42/T 1400 2018 3 制定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模板 见附 录 D。 针对同 次 疫情,介入调查时间不同,调查目的不同, 可开展多次调查。 6.3 组织实施 6.3.1 成立工作专班 。 工作专班包括领导组、调查组和后勤保障组。领导组由政府和专 家组成,负责 统一决策和调配。调查组 由 官方兽医、技术专家、基层兽医技术人员等 组成 ,每小组至少 3 人 , 负责现 场调查、采
12、样等;涉及多疫点时,应分组 开展 调查,非污染区、污染区调查人员不能相互窜区;调查人 员应进行简短培训,明确调查目的和任务,问卷填写规范要求和人员防护要求。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质准 备和实验室检测,物质准备包括个人防护用品、消毒用品、采样耗材、现场检测试剂盒等;实验室应做 好检测准备,随时待命。 6.3.2 建立病例定义 。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分布特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 4 项内容,建立病例定 义。调查早期,建议使用敏感性较高、 较为宽松的病例定义,以免漏掉病例。 6.3.3 确定追溯期和追踪期。 根据 病例定义 ,追查第一个出现临床症状的病例 。在 第一个病例之前一 个最大潜伏期 , 至 最
13、小潜伏期的时间段是追溯期 ; 在 第一个病例之前一个最大潜伏期 , 至开始采取控制 措施的时间段是追踪期。 6.3.4 核实病例并记录相关信息。在周边区域、高风险区域及疫病可能波及区域内,筛检所有符合病 例定义标准的病例, 收集、记录 各种相关流行病学信息,填写调查表。如需采样,参照 NY/T 541 分别 采 集 8-10 份 发病动物 样品 和 同群未发病动物 样品 ,包 括 特征性病变组织、棉拭子、 食道 -咽部分泌物( O-P 液 ) 、血清、抗凝血等 ,规范保存、运输和送检。 6.4 数据整理分析 根据调查收集的资料,使用在线地图绘制调查区域的地理位置图,使用 EXCEL绘制调查场点
14、的平面 布局图。综合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使用 EXCEL绘制流行曲线、直方图等,描述动物 疫 情 的 时间、 空间和群间分布特点, 计算袭击率, 确定动物疫病流行的性质、范围、强度, 推测发病原因,查明传播 和扩散范围 。 6.5 措施 及效果评价 根据调查推测的病因,提出防控措施建议,以防止病例继续出现。 处理病死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 品 时 , 按照 农业行业主管部门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执行 。 6.6 撰写调查报告 完成调查任务后,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解释,撰写调查报告,模板见 附录 E。 针对 同一动物疫情, 如开展过多次调查,调查报告包括初步报告、进程报告和总
15、结报告。 DB42/T 1400 2018 4 附 录 A ( 规范 性附录)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流程图 图 A.1 给出了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流程图 的 程序 和 内容 。 图 A.1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流程图 DB42/T 1400 2018 5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常规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模板) B.1 调查目的 了解特定时间内动物疫病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掌握动物养殖、免疫、流通、屠宰等环节的风险因 素变化情况, 寻找 动物 疫病发生 、分布、发展及 传播的 影响 因素等。 B.2 调查范围 根据 要解决的调查问题, 考虑 该种动物 疫病 的 流行特点 、 动物养殖情况 和
16、流通模式等 , 确定调查范 围。 B.3 调查内容和方法 采取实验室检测、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开展调查, 以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为主,当检测发 现异常情况时可进行现场调查。 B.3.1 调查病种 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等优先防治动物疫病,猪瘟、新城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小反刍兽疫、 H7N9 流感 等重点 防控 的动物疫病。 B.3.2 实验室检测 根据不同的调查病种和调查目的,确定实验室的检测项目和方法。根据 国家年度 动物疫病监测 和 流行病学调查 计划 中列出的 各类动物疫病 判定标准进行 结果 判定。 B.3.3 问卷调查 收集调查场点的 基 本情况、疫苗免疫、临床发病、样品采集
17、 等 信息, 可 参考 表 B.1 常规流行病学 调查表 进行 , 填写 调查表 时 应 一式两份,一份被调查单位留存,一份调查单位留存。 B.4 任务分工 涉及 后期保障准备、 采样送样任务、问卷调查任务、实验室 检测任务 、数据整理和分析 的分工。 B.5 有关要求 涉及场点选择、样品编号和登记、流行病学调查表格填写、检测结果报送和 信息 反馈等方面的要求, 还有经费、人员 、物资 等方面的保障要求。 B.6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负责、参与 调查的各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DB42/T 1400 2018 6 表 B.1 常规 流行病学调查表 场点 名称 启 用 时 间 年 月 联系地址 市
18、(州) 县(区) 镇(乡) 村 组 畜主 */负责人姓名 联系电话 责任兽医 联系电话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填写格式参照 371424”) 一 、 养殖场(户 /小区)基本情况 1.地理特点:高山 山地 丘陵 公路边 水网密集 草地 居民区 湿地 其他: 2.交通情况:距交通主干线: KM;距居民区: KM;距最近易感动物群: KM 3.场区面积: ;畜禽 栋 舍数: ;每栋畜禽舍面积: 4.畜禽群构成: 种畜禽 商品畜禽(肉用 蛋用 奶用 皮毛用) 混合 5 饲养量:存栏数: 头 /只 /羽;年出栏 /淘汰数: 头 /只 /羽 6.饲养方式: 完全自繁自养 部分自繁自养 按栋舍全进全
19、出 栋舍连续饲养 7.饲料来源:全部购入 部分本场加工 全部本场加工 其它: 8.饮水来源:自来水 泉水 浅井水 深井水 江河溪水 塘、库水 其它: 9.场区周围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动物种类: ,分布情况: 10.隔离野鸟、防鼠、防蚊等设施设备:无 有: 11.混养情况:否 是;如是,哪种情况(多选):猪 牛 羊 鸡 水禽 其他: 12.病死动物处理方式:售卖 深埋 焚烧 堆肥 丢弃 其他: 13.流产物处理方式:丢弃 喂狗 无害化处理 其他: 14.防疫措施: 进场洗澡更衣 进生产区换装、换鞋 场舍门口有消毒池 定期全场消毒 供料道与出粪道分开 器具、推车按栋舍分开 15.一 年内是否引进动
20、物:否 是;引种来源地: ;引进数量: 16.引进动物是否隔离:否 是;引种隔离地: ;隔离时间: 天 17.引进前是否进行疫病检测:否 是;检测疫病病种: 18.饲养人员居住情况:驻场 不驻场;是否相互串棚舍:否 是 19.场区是否有自由活动的犬猫:无 有;自由活动的犬猫是否能够接触本次动物:否 是 20.场区环境消毒频次: ;消毒药更换频次: 二 、 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21.市场类型:批发市场 交易市场;年销售 /批发数量(头 /只 /羽): 22.动物 来源:本省 省外 两者皆有; 主要来源省份: 23.当日未售完家禽是否在市场过夜:否 是;平均停留时间: 天 24.是否执行空场休市:否
21、 是;执行频次: DB42/T 1400 2018 7 表 B.1 常规流行病学调查表(续) 三 、 屠宰场基本情况 25.屠宰动物品种:猪 禽 牛 羊;年屠宰量: 头 /只 /羽 26. 动物来源:本省 省外 两者皆有; 主要来源省份: 27.屠宰检疫规范:否 是;车间 /隔离圈日消毒次数: .疫苗免疫 疫苗名称 疫苗类型及亚型 生产厂家及批号 最后一次免疫时间 免疫剂量 .发病情况 (包括群体数量、动物品种、发病数量、死亡数量、临床变化、剖检变化等,可附照片) 临床疑似疫病: 已采取的防控措施 (包括临床用药、治疗效果等) : .样品 信息 序号 样品编号 户名 动物种类 生产阶段 日龄
22、群体数量 样品类型 动物来源 备注 注 1: 样品类型包括组织样品、棉拭子、 O-P 液、水泡皮、水泡液、血清、抗凝血等。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调查人: 调查单位 (盖章) : DB42/T 1400 2018 8 附 录 C ( 资料 性附录) 常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模板) C.1 前言 介绍调查背景信息,包括任务来源、调查目的和意义 、调查单位、调查时间和地点,也可简要叙述 调查的基本结论。 C.2 调查内容和方法 C.2.1 调查范围 以地图形式,呈现调查区域内的场点 信息,包括场点类型、 数量及其分布 。 C.2.2 调查内容 涉及问卷调查所需调查的信息,实验室检测的动物 疫病 种
23、类和数量、 样品数 量和类型 等,建议以表 格呈现。 C.2.3 调查方法 包括现场调查、样品采集、检测方法等。如果采用的是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检测方法,可以简述。 C.3 调查结果和分析 对免疫抗体、感染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 动物免疫、屠宰加工、畜禽价格、畜禽移动 等信息, 按 照不同动物疫病种类、不同动物种类、不同场点类型、不同调查地区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以图、表 及图表组合等方式呈现调查结果。如有多年数据,可比较不同年份的调查结果,并深入分析查找导致变 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C.4 防控建议 以简短、精炼的语句总结调查情况,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防控建议。 C.5 附表 不同动物疫病
24、、不同场点类型、不同动物种类的实验室 检测结果,以表格呈现。 DB42/T 1400 2018 9 附 录 D ( 资料 性附录)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模板) D.1 调查目的 根据 动物 疫病发生种类和严重程度不同,确 定调查研究目的 。调查目的 分为掌握动物疫病发生经过 和分布特征、追溯追踪 动物 疫病发生情况、调查 动物 疫病发生原因、评价 动物 疫病防控效果等。 D.2 病例定义 根据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发病特征 和 实验室检测指标对紧急流行病学调查中的研究单元 进行定义, 病例定义 由 时间、地点、动物群体、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测 结果等内容组成。 随 着现场调查的
25、深入, 使用的病例定义可 以随着新信息的获得而发生 调整 改变。 D.3 调查范围 根据病例定义、 动物 疫病性质来选择调查范围,可调查病例及其圈舍和周围环境,或单 个疫点的宿 主动物、媒介及人 和其他动物的感染 情况,或集中发生疫情的多个养殖场点或地区等。 D.4 调查方法 采取现场查看、走访询问、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查阅文献等方法开展调查,以现场调查为主, 辅以实验室检测。 D.5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疫点地理位置,发病动物栏舍布局,疫点和疫区的畜禽养殖情况, 动物 疫病发生情况, 与疫情有关的动物、人员、车辆、物品移动情况, 动物 疫病来源和扩散范围,疫情处置情况等。 可 参考 表
26、D.1 养殖环节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和 表 D.2 流通环节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进行 。 D.6 调查前 准备 分为人员 准备 、 设备和物品准备 、 资料准备 。人员准备, 包括现场调查组人员多少和组成、 指定检 测 实验室等 ; 设备和物品准备,包括车辆、通讯工具、药品、防护用品、消毒设备 /用品、采样器械 / 物品、相机、 GPS 等;资料准备,包括病原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征、疫情发生地动物养殖和流通情 况、过去及未来天气情况 等。 DB42/T 1400 2018 10 表 D.1 养殖环节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一、 背景信息 (为开展调查前获取的数据信息) 1.调查简要信息 开展调查
27、的原因: 临床初步诊断: 实验室初步诊断: 可能发生的范围: 1 个场 村 /镇 县 /市 省 2.病例定义(包括时间、对象、地点,随调查获知信息增多可不断调整、改变) 二、疫点调查 (需发病场场主、兽医主管和发病舍 /户饲养员协助提供数据) 1 基本信息 名 称 启用时间 地 址 市 县(市、区) 乡(镇) 村(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填写格式参照 371424”) 场户 布局图 2 易感 动物存栏情况 易感动物种类 养殖单元(场 /舍 /户)数 存栏数(头 /只 /羽) 3发病动物的疫苗免疫情况 户名 /栏舍编号 末次免疫时间 疫苗名称 类型及亚型 免疫方式和剂
28、量 生产厂家 批号 DB42/T 1400 2018 11 表 D.1 养殖环节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续) 4 发病单元(户 /舍)概况 如可能,记录自发现首个病例以来发病过程中每日的发病数和死亡数;记录每个病例的 详细信息 户名 /栏舍 动物种类 日龄 存栏数 发病日期 发病数 开始死亡日期 死亡数 合计 注 1: 动物种类 如果 存在多种动物时需分行填写; 注 2: 存栏数 指发病前的存栏数; 注 3: 发病数 指 依据病例定义, 出现该病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检测为阳性的流行病学单元。 5诊断情况 初步诊断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初步诊断结果: 诊断人员: 诊断日期: 实验室诊断 场点名称 样
29、品类型 数量 采样时间 检测单位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诊断结果: 诊断日期: 6 发病前后天气情况(包括温度、气候、风向) 7 疫病既往史(包括发病时间、涉及动物种类、严重程度、处理情况) 三、疫区调查 1.疫点所在县易感动物生产信息(为判断暴露风险及做好应急准备等提供信息支持) 易感 动 物 种类 疫 区 受威胁区 全 县 养殖场 /户数 存栏量(头 /只 /羽) 养殖 场 /户数 存栏量(头 /只 /羽) 养殖场 /户数 存栏量(头 /只 /羽) DB42/T 1400 2018 12 表 D.1 养殖环节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续) 2疫情传播情况 村 /场名 最初发病时间 存栏数 发病数
30、死亡数 可能传播途径 3 易感动物调运情况 时间 调入情况 调出情况 动物种类 数量 来源地 动物种类 数量 去向 4 场区内外其他动物分布及发病情况 动物种 类 发病及死亡情况 四 、疫病可能来源调查(追溯) 可能来源途径 详细信息(注意时间节点) 自然疫源地 易感动物引进情况(种类、年龄、数量、用途和 相关时间、地点等) 易感动物产品购进情况 饲料调入情况 水源 本场 /户驻场人员 外出 情况 外来人员到过本场 /户情况 外来车辆进入或本场车辆外出情况 配种情况 饲养管理情况 与其他易感动物接触过情况 气溶胶 其他可能(请列举) 初步结论 DB42/T 1400 2018 13 表 D.1
31、 养殖环节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续) 五、疫病可能扩散范 围调查(追踪) 可能事件 详细信息(注意时间节点) 易感动物调出情况(数量、用途及时间、地点等) 易感动物产品调出情况 粪便、垫料等运出情况 污水排向 配种情况 共用饲料、草场、水源等 共用饲料车、运奶车等车辆 本场 /户驻场人员 外出情况 兽医人员诊疗情况 与野生动物接触情况 参展情况 其他事件 初步结论 六、 应急 处置情况 疫点处置 扑杀 及无害化处理(种类、数量、 方式等) 消毒情况(频次、方式、面积等) 隔离封锁措施(时间、范围等 ) 其他 疫区防控 封锁时间、范围等 扑杀 及无害化处理(种类、数量 和方式等) 消毒情况 紧急免
32、疫 (疫苗种类、剂量、动 物数量等) 临床排查及 监测 其他 受威胁区防控 免疫 情况 消毒情况 监测情况 其他 其他措施(如 关闭市场等) 注 1: 若为多种动物共患病,需填写各种易感动物的相关数据 ; 注 2: 本表 一式两份,一份被调查单位留存,一份调查单位留存,疑似重大动物疫情 需及时报告 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 医主管部门 。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调查人: 调查单位 (盖章) : DB42/T 1400 2018 14 表 D.2 流通环节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一、 背景信息 (为开展调查前获取的数据信息) 1.调查简要信息 开展调查的原因: 临床初步诊断: 实验室初步诊断: 2.
33、病例定义(包括时间、对象、地点,随调查获知信息增多可不断调整、改变) 二、市场 /屠宰场发病情况调查 1.基本信息 场点名称 /货主姓名 联系电话 地 址 市 县(市、区) 乡(镇) 村(场)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填写格式参照 37 1424 ”) 2.场点概况 经营 /屠宰动物种类 日交易 /批发 /屠宰量 (头 /只 /羽) 经营 /屠宰户数量 来源地 (省内写到县,省外写到省) 3.发病情况(头 /只 /羽) 动物种类 同群数 发病数 死亡数 合计 注 1: 同群数 指 与发病动物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易感动物数; 注 2: 发病数 指 依据病例定义, 出现该病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检测为阳
34、性的动物数,动物调运为截止调查时的发病数。 DB42/T 1400 2018 15 表 D.2 流通环节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续) 5.诊断情况 初步诊断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初步诊断结果: 诊断日期: 诊断人员: 实验室诊断 场点名称 样品类型 数量 采样时间 检测单位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诊断结果 : 诊断时间: 三、疫区调查 1.疫点所在县(区)畜牧业生产信息(为判断暴露风险及做好应急准备等提供信息支持) 易感动物 种类 疫 区 受威胁区 全 县 养殖场 /户数 存栏量 (头 /只 /羽) 养殖场 /户数 存栏量 (头 /只 /羽) 养殖场 /户数 存栏量 (头 /只 /羽) 2.其
35、他信息(其他未标出的可用信息,如当地的风俗习惯等) 四 、来源调查(追溯调查) 发病动物种类 户主姓 名 数量(头 /只 /羽) 运输车辆牌号 检疫证书号 来源地 途径地 注 1: 来源 地, 指 对于农贸市场发生的疫情,要追溯到批发市场,进而追溯到来源地。 DB42/T 1400 2018 16 表 D.2 流通环节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续) 五、可能扩散传播范围调查(追踪调查) 发病动物运抵该场点至开始采取控制措施之日期间 ,对所有从疫点出售的动物(可能时,包括产品)进行跟踪调查。 可能事件 详细信息(注意时间节点) 发病动物 /动物产品运输车辆去向 发病及同群动物 /动物 产品处置情况
36、发病及同群动物 /动物产品流出情况 污水等废弃物排放情况 运输途中经停地点 运输途中发病 /病死动物处理情况 其他事件(请列举) 初步结论 六、应急处置情况 疫点处置措施 疫区防控措施 受威胁区防控措施 其他(如关闭流通场点、 向经停地点所在县通报 疫情等) 注: 1.流通环节包括畜禽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屠宰场 /点、动物调运等 ; 注: 2.若为多种动物共患病,需填写各种易感动物的相关数据 ; 注: 3.本表一式两份,一份被调查单位留存,一份调查单位留存,疑 似重大动物疫情 需及时报告 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 医主管部门 。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调查人: 调查单位 (盖章) : DB42
37、/T 1400 2018 17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模板) E.1 前言 说明任务来源、调查目的、调查地点和时间、参加人员等,语言精炼概括。 E.2 调查内容和方法 包括病例定义、数据搜集与分析方法、 采集的样品类型及数量、 实验室检测方法 等内容 。 E.3 调查结果和分析 通过对 调查收集的 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主要内容包括疫点和疫区位 置及生产养殖概况、 动物 疫病经过、实验室检测情况、可能来源调查、可能扩散因素调查、诊断及处置 情况等。 E.4 讨论和建议 包括动物疫病的病因、来源、流向、趋势 判断等基本结论,提出针对风险因素的防控措施建议。 E.5 总结 包括调查不足之处,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等。 E.6 附件 包括现场调查 原始记录、现场 、临床剖检、病理切片照片,实验室诊断结果、监测结果等证明材料。 E.7 落款 调查参与单位 和参与人署名、日期。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