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B 40 备案号: 湖北省 地方标准 DB42 DB42/T 1288 2017 板栗林下种草养羊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anting grass and grazing goat under chestnut (报批稿) 2017-10-20发布 2017-11-20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1288 2017 I 目 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板栗林选择及预处理 2 5 牧 草种植及管理 2 5.1 整地和施肥 2 5.2 草种选择 2 5.3
2、 播种 2 5.4 草地管理 2 6 草地利用与更新 2 6.1 刈割 2 6.2 放牧 3 6.3 载畜量 3 6.4 草地保护和更新 3 7 养羊技术要点 3 7.1 总体要求 3 7.2 各类羊的饲养管理要点 3 7.3 放牧管理 3 DB42/T 1288 2017 II DB42/T 1288 2017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归口 管理 。 本标准 主要 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湖北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 罗田县锦
3、绣 林牧专业合作社 。 本标准 主要 起草人: 李晓锋、陈明新、 蔡传鹏、刘锦绣、张鹤山、李德学、 陶虎、 刘洋、索效军、 熊琪、 黄京书、肖振兴、 金本华、 谭晓军、 张年、杨前平、田宏、熊军波、 程妮、 蔡化 。 DB42/T 1288 2017 1 板栗林下种草养羊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板栗林下种草养羊的 板栗林选择及预处理、牧草种植及管理、草地利用与更新 及 养羊 技术要点 。 本标准适用于 湖北省大别山 区 板栗林下种草养羊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 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4、,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 NY/T 635 天 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 NY/T 816 肉羊饲养标准 NY/T 1176 休牧和禁牧技术规程 NY/T 1343 草原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DB42/T 653 湖北省肉用山羊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NY/T 1343-2007、 NY/T 635-2015、 NY/T 1176-2006 界定的以及 下列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为 便于使用 , 以下重复列出 了 NY/T 1343-2007、 NY/T 635-2015、 NY/T 1176-200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 3.1 坡度 slope
5、 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 ,常用百分比或度数表示。本文件用度数表示,计算方法为 (坡度 )=arc tan (高程差 /水平距离 )。 在 国际分类 法中, 0 0.5为平原, 0.5 2为微斜坡, 2 5为缓斜 坡, 5 15为斜坡, 15 35为陡坡, 35 55为峭坡, 55 90为垂直壁。 3.2 郁闭度 canopy closure 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以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地表面积之比表示。郁闭度在 0.7 以上(含 0.7) 为密林, 0.2 0.7为中度郁闭, 0.2以下 (不含 0.2)为疏林。 3.3 放牧强度 grazing intensity 指 单位草地面
6、积在一定时间内放牧家畜的头数。 合适 的放牧强度 下 ,牲畜能正常生长和生产,草地 牧草能正常生长和持久利用。 3.4 划区轮牧 rotational grazing 草畜平衡前提下,有计划的将季节放牧草原分成 若干 个轮牧小 区, 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区放牧 采食、 轮回利用的放牧制度 。 NY/T 1343-2007,定义 3.1 3.5 合理 载畜量 proper carrying capacity 在一定的草地面积和一定的利用时间内,在适度放牧 (或割草 )利用并维持草地可持续生产的条件下, 满足承 养家畜正常生长、繁殖、生产畜产品的需要,所能承养的家畜头数和时间。 合理载畜量又称理论 载
7、畜量, 可 以 用家畜单位、时间单位和草地面积单位三种方式表示。 NY/T 635-2015, 定义 3.7 DB42/T 1288 2017 2 3.6 羊单位 sheep unit 1只体重 45 kg、 日消耗 1.8 kg标准干草的成年绵羊,或与此相当的其他家畜为 1个标准羊单位,简称 羊单位。 NY/T 635-2015, 定义 3.6 3.7 休牧 grazing land resting 指短期禁止放牧利用。是一种在一年内一定期间对草地施行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 NY/T 1176-2006, 定义 2.1 3.8 禁牧 grazing prohibition 指长期禁止放牧利用。
8、是一种对草地施行一年以上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 NY/T 1176-2006, 定义 2.2 4 板栗 林 选择及 预处理 根据 地形、 坡度、郁闭度 等 实际情况, 进行 板栗 林 的 选择和 预 处理。 坡度 35 以上的林地,不宜开 垦种草; 15 至 35 的林地, 可沿等高线 开垦出几条略平的地带 ,不宜 开垦 成 相连的 梯田 ; 15以下的 林地,根据实际情况局部处理即可。 可 结合 板栗园管理和郁闭度 , 进行局部 间伐 ,密度建议为 (450 900) 株 /hm2,形 成“斑块 式 ” 或“条带式” 平整地块 。 5 牧草种植及管理 5.1 整地 和施肥 整地前清除地段上 灌
9、木、 杂草、 小 石块等杂物, 结合 翻耕施 足 底 肥 。 施 粪肥的, 施 量 30 000 kg/hm2; 粪肥不充足的, 施 粪肥 7 500 kg/hm2、 磷肥 450 kg/hm2、氮肥 150 kg/hm2。 推荐测土配方施肥。 5.2 草种 选择 应 选择耐荫性 较 强的多年生牧草品种, 如 白三叶、鸭茅、苇 状 羊茅等。 宜 采用 豆科和禾本科组合的 多草种混播。 5.3 播种 5.3.1 播种期 白三叶、鸭茅、苇 状 羊茅宜 9月 10月 份 播 种 。 注意播前土壤墒情,保证土壤潮湿 ;也可 查询天气 预 报 ,选择降雨前 播种。 5.3.2 播种量 混播草地播种量根据
10、各草种在混播中所占比例而定,计算 方法 为该草种单播量 所占比例 1.2。 参 考 配 方 1: 白三叶 3.6 kg/hm2、鸭茅 5.4 kg/hm2、苇 状 羊茅 10.8 kg/hm2;参考 配 方 2: 白三叶 3.6 kg/hm2、 鸭茅 7.2 kg/hm2、苇 状 羊茅 7.2 kg/hm2。 5.3.3 播种方式 将混播的几个草种按比例混合好 , 撒播 或 条播 , 播 后轻 耙 ,覆土不超过 1 cm。 5.4 草地 管理 出苗后 1个月追施尿素 1次,施量 150 kg/hm2。 缺苗 较多 的地方,应及时补播。 根据牧草生长和利用 情况 , 适当追 施 复合肥 。 结合
11、草地分区 , 在整地后或播种后建设围栏 ; 围栏应坚固、耐用,高度不低于 1.2 m, 孔隙大小以羊不能钻出为宜。 6 草地 利用 与更新 6.1 刈割 在草丛高度达到 35 cm 40 cm时即可开始刈割 , 留茬高度 5 cm为宜 。 采用鲜饲方式利用 的 ,现割现 DB42/T 1288 2017 3 喂 。也可 制作青贮或晒制青干草 。 6.2 放牧 当牧草完全覆盖地面,或草丛高度达到 20 cm时即可开始放牧。 放牧强度视草地 生长情况 而定 ; 夏季 应 降低放牧强度。 提倡围栏放牧和划区轮牧。 6.3 载畜量 板栗林下 丰产 牧草地的 适宜 载畜量 :每 hm2草地可满足 20个
12、 羊 单位 的全年饲草需求 。 6.4 草地保护和更新 当草 地呈现 裸 露 面积增大、 产量降低、杂草比例升高、土壤板结等 情况 时, 应及时 休牧 或 禁牧 ,并 采取 松土(或浅耕)、 补播 和施肥 ,或重新耕种等方法,进行草地改良 或 更新。 7 养羊技术要点 7.1 总体 要求 参照 NY/T 816、 DB42/T 653的要求,做好羊群的饲养管理。 舍饲,或 放牧 与 舍饲 相结合 , 舍饲型的 每天应保证适当的运动量 ; 根据性别、年龄、生理阶段, 分 群饲养。 每日的 草 料少喂勤添 , 不喂发霉和 变质的饲料、饲草。 供给充足饮水,水质良好;不饮冰水、污水、死水。 定期对羊
13、进行 防疫、 驱虫。 用 剪耳缺 或 打耳标法对羊进行编号。 7.2 各类羊的饲养管理 要 点 7.2.1 种公羊 营养 均衡, 每天适当运动,保持中上等膘情和体况 ; 配种旺季加强营养供给。控制交配次数 , 一天 内 交配 或采精不超过 2次 , 以本交方式配种的,应早晚合群、白天公母分开。 7.2.2 种母羊 空怀 母羊保持中等偏上膘情 ; 做好发情监控,及时配种。妊娠 母羊 适当增加营养供应 , 但 不能养得 过肥, 不使羊剧烈运动、拥挤。哺乳 母羊以提高泌乳量为核心,膘情较差的应补饲。 7.2.3 羔羊 初生羔羊辅助早吃初乳,缺乳者须找保姆羊或采 用 人工哺乳;冬季注意保温。 10日
14、15日龄 开始训 练吃草吃料 ;放牧饲养的, 1月龄后单独组成小群 ,就近 放牧 ; 采用一次性断奶法, 3 4月龄断奶 。 7.2.4 育成羊 注重补饲,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保持合理体况 。 注意观察发情,适时配种 。控制母羊配种年龄 不早于 8月龄、公羊不早于 15月龄,体重不低于成年体重的 70 %。 7.3 放牧管理 7.3.1 放牧技术要点 根据羊群大小和 劳 动 力 ,将羊群分为若干小群 ; 羔羊 、 病羊不放牧 。 出牧收牧不急赶,避免拥挤 。 冬春季节选择避风 向 阳的牧地, 中午放牧 ,避免采食 霜冻草和露水草 ; 夏秋季节选择凉爽通风的牧地 , 早晚放牧 。 收牧后适当补草补料 、 饮水 、 补盐。 7.3.2 划区轮牧 将草地划分为若干个 轮牧 小区,并 确定 放牧利用顺序 。 羊群在 第 1个小区放牧 3 8天后,转入 第 2个 小区继续放牧, 依次类推, 35天 45天利用完全部小区,再 从第 1个小区重新开始放牧 。 DB 42 /T 1 28 8 2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