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 B 50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 地方标准 DB 42/T 1432 2018 黄颡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ock enhancement of yellow catfish in Hubei Province (报批稿) 2018 - 09 - 11 发布 2018 - 12 - 10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1432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增殖放流程序 . 1 3.1 申请与审批 . 1 3.1.1 申请 . 1 3.
2、1.2 审批 . 1 3.2 监督管理 . 1 3.3 统计上报 . 2 4 水域环境条件 . 2 4.1 放流水域 . 2 4.2 水质条件 . 2 5 本底调查 . 2 6 苗种质量要求 . 2 6.1 亲体来源及 质量要求 . 2 6.2 苗种来源 . 2 6.3 苗种培育 . 2 6.4 苗种质量 . 2 6.5 苗种规格 . 3 7 检验检疫 . 3 7.1 检验资质 . 3 7.2 检验内容 . 3 7.3 检验检疫方法 . 3 7.3.1 感官质量检验 . 3 7.3.2 可数指标检验 . 3 7.3.3 疫病检疫 . 3 7.3.4 药物残留检测 . 3 7.4 检验检疫规则
3、. 3 7.4.1 时限规则 . 3 7.4.2 组批规则 . 3 7.4.3 判定规则 . 3 7.4.4 复检规则 . 3 8 计数 . 3 8.1 计数方法 . 4 DB42/T 1432 2018 II 8.1.1 重量法 . 4 8.1.2 数量法 . 4 8.1.3 容量法 . 4 8.2 抽样规则 . 4 9 苗种运输 . 4 10 放流 . 4 10.1 时间 . 4 10.2 气象条件 . 4 10.3 方法 . 4 10.4 地点 . 4 10.5 记录 . 4 11 资源保护与监测 . 5 11.1 资源保护 . 5 11.2 资源监测 . 5 12 效果评估 . 5 附
4、录 A(规范性附录) 黄颡鱼增殖放流申报审批表 . 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黄颡鱼苗种培育记录表 . 8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黄颡鱼放流现场记录表 . 9 DB42/T 1432 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北省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 厅 归口 管理 。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湖北省水产局、汉川市渔政管理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温周瑞 、 张汉中 、 李明辉 、
5、 周剑 、 卢伶俐 、 林刚 、 丁亚文 、 陈 霞 、 魏志宇 、 陈五洲。 DB42/T 1432 2018 1 黄颡鱼增殖放流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 增殖放流程序、水域环境条件、本底调 查、苗种质量要求、检验检疫、计数、苗种运输、放流、 资源保护与监测 及 效果评估。 本标准适用于 湖北省黄颡鱼 增殖放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必不可少。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 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
6、7 渔 业水质标准 GB/T 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 3 部分:性状测定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T 1351 黄颡鱼养殖技术规程 SC/T 1008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SC/T 1075 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SC/T 1124 黄颡鱼 亲鱼和苗种 SC/T 7014 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 SC/T 7103 水生 动 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 SC/T 9102.3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 3 部分:淡水 3 增殖放流程序 3.1 申请与审批 3.1.1 申请 进行增殖放流活动前,增殖放流单位 须 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7、申请,办理增殖放流方案审批手续。 申请时要说明拟放流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地点 、苗种来源等 。 填 写 好 黄颡鱼增殖放流申报审批 表,见 附录 A。 3.1.2 审批 增殖放流方案按放流水域管辖权限,由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监督实施。放流水域跨行 政区域的,由上一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监督实施。 3.2 监督管理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当地 天然水域黄颡鱼 资源状况、水域特点等因素,制定放流规划、 计划及批准放流方案。 DB42/T 1432 2018 2 放流实施过程中,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苗种 的规格测量、计数、运输、投放的过程实施监督。 应公开进行,邀请渔民
8、、有关科研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方面的代表参加,并接受社会监督。增殖放流的 黄 颡鱼的 数量、规格等, 请公证机关予以公证,并 应向社会公示。 3.3 统计上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将辖区内本年度 黄颡鱼 增殖放流的数量、规格、时间、 地点、标志放流的数量及方法、资金来源及数量、放流活动等情况统计汇总,于 11 月底以前报上一级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 水域环境条件 4.1 放流水域 适合 黄颡鱼栖息、 生长 、繁殖的 江河、湖泊、水库 等天然水域, 远离排污口、倾废区等不利于生 长 栖息的水域。 4.2 水质条件 放流水域的水质 应 符合 GB 11607。 5 本底调查 增
9、殖放流前,按照 SC/T 9102.3 的方法,对拟增殖放流水域进行生物资源与环境状况调查 , 并据此 选划适宜增殖放流水域, 确定 适宜增殖放流 数 量及 规格 等。 6 苗种质量要求 6.1 亲体来源及质量要求 用于繁育增殖放流苗种的亲体应为本地野生原种或原种场保育的原种 ,种质 应符合 SC/T 1124 的规 定 。 6.2 苗种来源 增殖放流苗种应当是本地种的原种或 F1 代,人工繁育的增殖放流苗种应由具备资质的生产单位提 供 , 苗种供应单位需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 为 达到 资源 增殖和 保持遗传 多样性, 同一水域宜 放 流 来自 不同苗种场供应 的 苗种。 禁止增殖放流人工
10、选育的品种。 6.3 苗种培育 增殖放流苗种 培育应 按照 NY/T 1351 与 SC/T 1008 进行。测 定 培育用水的温度、 pH、溶解氧等参数, 并填写 苗种培育 记录表 , 见附录 B。 6.4 苗种质量 黄颡鱼 苗种质量 除 符合 SC/T 1124、 NY/T 1351 的规定 外, 国家、行业颁布的禁用药物不得检出, 药物残留符合 NY 5070 的要求。 DB42/T 1432 2018 3 6.5 苗种规格 放流当年鱼 种体 长 应为 3 5 , 1 龄鱼种体长 应为 6 9 。 增殖放流 苗 种出池前,随机取 样,测量 体长 ,计算 体长 合格 率。 测定 方法 按
11、GB/T 18654.3 的 规定。 7 检验 检疫 7.1 检验资质 增殖放流 苗 种 应由 具备资质的 水产科研单位或水产检验检疫机构 检验 检疫 合格,检验 检疫 机构出具 检验合格文件。 7.2 检验内容 亲体质量检验 执行 SC/T 1124 标准 ,苗种质量检验 执行 6.4 规定的项目 。 7.3 检验检疫方法 7.3.1 感官质量检验 采用肉眼观察、镜检等常规方法检验。 7.3.2 可数指标检验 随机取样三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 30 尾,取三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7.3.3 疫病检疫 检疫采样按照 SC/T 7103 的规定,疫病检疫按 SC/T 7014 与 SC/T 112
12、4 的要求。 7.3.4 药物残留检测 国家、行业颁布的禁用药物不得检出,其他药物残留符合 NY 5070的要求。 7.4 检验检疫规则 7.4.1 时限规则 增殖放流前 5d 内 完成 。 7.4.2 组批规则 以一个苗种供应单位的同一个增殖放流批次作为一个检验检疫组批。 7.4.3 判定规则 除规格合格率指标外,其它任一检验检疫指标不达要求,则判定该批苗种不合格。 7.4.4 复检规则 若对判定结果有异议,可重新抽样复检一次,并以复检结果为准。 8 计数 DB42/T 1432 2018 4 8.1 计数方法 8.1.1 重量法 将 放流苗种全部 沥水称重 , 再 随机 抽取 3 份苗种进
13、行 称重 ,计数尾数, 计算单位重量的 平均 个体数 量,求得本计量批次增殖放流 总数量。 8.1.2 数量法 将每计量批次放流 鱼种 全部均匀装袋后,随机抽 取 3 袋 5 袋,对 每个 袋中 苗种 逐个计数求出平均 每袋 苗种 数量,进而求得本计量批次增殖放流 苗种 的总数量。 8.1.3 容量法 用漏水 容 器打样, 计数 一单位 容器的苗种尾数,重复抽样 3 次, 计算单位容器内 鱼 的平均数 量 。统 计 一个放流批次所含的单位容器数量,并计算该放流批次的苗种总 数 量。 8.2 抽样 规则 计算单位重量 苗种 数量时,大规格 苗种 抽样重量(精度 5g)不低于 苗种 总重量的 0.
14、1%,小规格 苗 种 抽样重量(精度 1g)不低于 苗种 总重量的 0.03%。 9 苗种运输 执行 SC/T 1075 的有 关规定 。 10 放流 10.1 时间 放流时间应安排在禁渔期内,长江中游禁渔期为每年 3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放流当年鱼种时间宜 在 11 月 12 月。 10.2 气象条件 适宜放流天气为 晴 天 、多云或阴天, 大风、大雨天气不宜放流 。 10.3 方法 放流前进行温度适应。放流时 尽可能贴近水面(距水面不超过 1 m) , 缓慢 将苗种 放入放流水域。 在船上投放时,船速小于 0.5 m/s。 10.4 地点 投放地点应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安静、 水
15、流平缓、水域较开阔的 湖汊、 库湾或河道 的 回水湾, 饵料 资源相对丰富的地点,避免靠近闸口、涵道、船舶密集的码头。 10.5 记录 放流过程应填写记录并归档, 记录表详见附录 C。 DB42/T 1432 2018 5 11 资源保护与监测 11.1 资源保护 在增殖放流水域采取设置禁渔期与限制捕捞作业类型等保护措施。加强相关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检 查,做好增殖放流水域内增殖放流后期的执法监管等工作。 11.2 资源监测 放流后 应对 增殖放流水域及其周边水域 进行 监测调查和社会调查,调查方法按 SC/T 9102.3 规定 执行。 定期监测增殖放流对象的生长、分布及其环境因子状况。 12
16、效果评估 增殖放流后 , 委托有资质的水产科研机构 开展增殖放流跟踪调查和效果评估 ,进行增殖放流效果评 价,编写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报告。效果评价内容应包括生态效果、经济效果和 社会效果等。一般采用标 志放流 -回捕分析技术评价增殖放流效果 。 DB42/T 1432 2018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黄颡鱼增殖放流申报审批表 表 A.1 给出了黄颡鱼增殖放流申报审批表的内容 。 表 A.1 黄颡鱼增殖放流申报审批表 申报单位 增殖放流目的 负责人 电话 地址 联系人 电话 E-mail 放流水域 放流时间 放流品种 放流规格 放流数量 苗种生产单位 繁殖亲本来源及其 质量要求
17、放流苗种 质量要求 DB42/T 1432 2018 7 附录 表 A.1(续) 放流苗种检疫 技术部门 鉴定意见 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 县(市、区)级渔业 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意见 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 市(州)级渔业行政 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 省级渔业行政主管 部门审查意见 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 DB42/T 1432 2018 8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黄颡鱼 苗种培育记录表 表 B.1 给出了 黄颡鱼 苗种培育记录表的内容 。 表 B.1 黄颡鱼 苗种培育 记录表 池塘编号: 面积: 放养量: 规格: 种质(亲体、受精卵、幼体)来源
18、: 日期 水质监测 投饵情况(种类、数量、 时间) 用药情况(消毒、预防或 治疗) 月 /日 天气 水温 PH 溶氧 DB42/T 1432 2018 9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黄颡鱼放流现场记录表 表 C.1 给出了黄颡鱼放流现场记录表的内容 。 表 C.1 黄颡鱼放流现场记录表 品种: 供苗单位 : 供苗地点 : 苗种检验检疫合格日期 : 年 月 日 苗种检验检疫证书文号 : 放流日期 : 年 月 日 规 格 参 数 测 量 规格测量 抽样数量(尾) : 规格合格率( %) : 培苗池 参数 测量 培苗池号 合计 水温() 溶解氧 ( mg/L) pH值 苗 种 计 数 计数
19、方法 计数参数 重量法 样品 1 苗种重量( g) : 样品 1 苗种数量( 尾) : 单位重量苗种数量(尾 /kg) : 样品 2 苗种重量( g) : 样品 2 苗种数量(尾) : 单位重量苗种数量(尾 /kg) : 样品 3 苗种重量( g) : 样品 3 苗种数量(尾) : 单位重量苗种数量(尾 /kg) : 苗种总重量( g) : 平均单位重量苗种数量(尾 /kg) : 数量法 样品 1 苗种数量(尾) : 样品 2 苗种数量(尾) : 样品 3 苗种数量(尾) : 样品 4 苗种数 量(尾) : 平均单位样品苗种数量(尾 /袋) : 总袋数(袋) : DB42/T 1432 201
20、8 10 附录 表 C.1(续) 容量法 样品 1 苗种数量 : 样品 2 苗种数量 : 样品 3 苗种数量 : 样品 4 苗种数量 : 平均单位样品苗种数量 : 总袋数 : 计算苗种数量(万尾) : 合格苗种数量(万尾) : 标志数量(尾): 标志类型: 苗 种 运 输 运输方式 : 船运 车运 其他 运输时间 : 时 分至 时 分 苗 种 投 放 投放水域 : 投放时间 : 时 分至 时 分 投放方式 : 直接投放 滑道投放 水深( m) : 表层水温() : 风向 : 风力(级) : 天气 : 组织放流单位 : 抽样人 : 测量人 : 记录人 : 校对人(组长) : 监督放流单位 : 现场监督人员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