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3.220.20 R 85 备案号 : DB42 湖北省 地方标准 DB42/T 1221 2016 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ultipath-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expressway (报批稿) 2016 - 11 - 07发布 2016 - 12 - 09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1221 2016 I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系统构成 . 4 5.1
2、 总体框架 . 4 5.2 系统功能 . 5 5.2.1 联网收费中心系统 . 5 5.2.2 路段分中心系统 . 5 5.2.3 收费站系统 . 5 5.2.4 收费车道系统 . 5 5.2.5 移动通信基站标识站( BSIU) . 5 5.2.6 复合通行卡( CPC) . 5 5.3 系统流程 . 6 6 设备技术要求 . 6 6.1 复合通行卡( CPC) . 6 6.1.1 物理层技术要求 . 6 6.1.2 应用要求 . 6 6.1.3 安全要求 . 6 6.1.4 信息存储及应用更新 . 7 6.1.5 外观尺寸 . 7 6.1.6 可靠性 . 7 6.1.7 环境条件 . 7
3、6.1.8 电池与充电 . 7 6.1.9 使用寿命 . 7 6.2 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 CR) . 7 7 收费车道系统处理流程 . 8 7.1 收费车道入口 . 8 7.2 收费车道出口 . 9 8 信息存储 与 关键信息编码 . 10 8.1 路径信息存储 . 10 8.1.1 复合通行卡( CPC)文件结构 . 10 DB42/T 1221 2016 II 8.1.2 0020路径记录文件 . 10 8.1.3 0021状态记录文件 . 11 8.1.4 其它数据编码 . 11 8.1.5 应用指令 . 11 8.2 路径信息读取 . 11 8.3 文件操作指令 . 12 8.4
4、 路径标识编码 . 12 8.5 路径信息处理流程 . 12 9 多义性路径识别应用安全 . 14 9.1 安全机制 . 14 9.1.1 密钥说明 . 14 9.1.2 MF下密钥文件结构 . 14 9.1.3 DF01 联网收费应用目录下的密钥文件结构 . 14 9.2 安全管理 . 15 9.2.1 密钥的分散 . 15 9.2.2 密钥的存放 . 16 9.2.3 安全报文传送 . 16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复合通行卡( CPC)发行流程 . 19 DB42/T 1221 2016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5、 给出的规则起草。 为提高 湖北省 高速公路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 规范高速公路 联网收费多 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建设和 运营 管理 , 根据 交通 运输 部 有关 技术要求和 技术标准 , 制定本 技术要求 。本 技术要求 未尽事宜 , 请遵照 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执行。 本标准由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 湖 北省交通运输厅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心、成都 锐奕 信息 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林浩 、李辉、张斌、吴力、李丽宇、程良明 、 李文虎、任佳、袁祖斌、曾仰学 、 宋振海、彭云、刘梦琪。 本标准由主编单位湖北省高
6、速公路联网收费中心负责解释。实施过程中, 各有关单位若有意见和建 议 , 请函告 : 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心 (武汉市汉阳区芳草二路 87号武汉设计广场 4-1栋), 电话: 027-83467251, 电子邮箱: ) 以便修订时参考。 DB42/T 1221 2016 IV 引 言 随着湖北省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路网已形成了 “ 环邻环、环套环 ” 的复杂状态,高速公路两个 收费站之间存在多条行驶路径。湖北省现行的 “ 最短路径、最小费额 ” 的办法已滞后于路网的 持续发展 和精细管理的需求。多义性路径识别 通过 精确识别路网中车辆的实际行驶路径,避免路网中出现行驶路 径的歧义,以解决
7、路网中的多义性路径引发的收费不合理的问题。 本标准以提高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规范高 速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 建设和运营管理为出发点,提出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解决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通 用性技术要求 。 DB42/T 1221 2016 1 高速 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的系统构成、 设备技术要求 、 收费车道系统处理流程 、 信息 存储 与 关键信息编码 及 多义 性路径识别应用安全 要求 。 本 标准 适用于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采用带有移动通信网络功能的复合通 行卡方案)的建设和
8、运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 GB/T 2423.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Eb和导则:碰撞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 振动(正弦) GB/T 16649.4 识别卡 -集成电路卡 第 4部分:用于交换的结构、安全和命令 GB/T 22450.1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第 1部分: 移动台
9、及其辅助设备 JR/T 0025.1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 (IC)卡规范 第 1部分 : 电子钱包 /电子存折卡片规范 JR/T 0025.2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 (IC)卡规范 第 2部分:电子钱包 /电子存折应用规范 JR/T 0025.8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 (IC)卡规范 第 8部分:与应用无关的非接 触式规范 JR/T 0025.9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 (IC)卡规范 第 9部分:电子钱包扩展应用指南 ISO/IEC 14443-1 识别卡 非接触式集成电路卡 感应卡 第 1部分:物理特性 ISO/IEC 14443-2 识别卡 非接触式集成电路卡 感应卡 第 2部分:射频功率和信号 ISO
10、/IEC 14443-3 识别卡 非接触式集成电路卡 感应卡 第 3部分:初始化与防撞击 ISO/IEC 14443-4 识别卡 非接触式集成电路卡 感应卡 第 4部分:传输协议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多义 性路径 multi-path 又称二义性路径,是指在高速公路路网内两个收费站之间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供车辆选择不同的行 驶路径。 3.2 复合通行卡 compound pass card DB42/T 1221 2016 2 集成 GSM900/DCS1800MHz和 13.56MHz通信功能于一体,由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管理单位发行的 非接触式集成电路卡
11、。 3.3 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 contactless card reader 无线工作频率为 13.56MHz,满足 ISO/IEC 14443-2、 ISO/IEC 14443-3、 ISO/IEC 14443-4技术要求, 能与计算机或其它设备连接,用于从复合通行卡 ( CPC) 内读取信息或向复合通行卡 ( CPC) 内写入信息 的设备。 3.4 移动通信基站标识站 base station identification unit 使用 移动运营商 覆盖 高速公路的 移动通信基站( BSS) 作为移动通信基站标识站( BSIU)。 移动通 信基站( BSS) 是移动通信系统中最基本
12、的组成部分 , 若干移动通信 基站 ( BSS) 组成的无线蜂窝网络, 提供了 移动台 信号接收和发送 的 无线蜂窝 覆盖 。 3.5 移动通信 基站 标识 码 base station identifier 使用每个移动通信基站( BSS) 由 全球唯一的 位置 区域编码( LAC) 和每 个 LAC内 唯一的 基站小区识 别码 ( CID) 共同 作为移动通信 基站 标识 码 ( BSID) , BSID与具有固定地理位置的 移动通信基站标识站 ( BSIU) 存在唯一对应关系,因此可以转换成 具体的 地理位置信息 。 3.6 路径信息 path information 由一个或多个移动通
13、信 基站 标识 码 ( BSID)组成 , 表示车辆行驶途中依次经过移动通信基站标识站 ( BSIU)的一组序列。 3.7 发行 release 通过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向无信息的复合通行卡 ( CPC) 中写 入特有信息,使复合通行卡 ( CPC) 能被作为高速公路通行凭证的行为。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 交流 Alternating Current ADF 应用 数据文件 Application Definition File BSID 移动通信基站标识码 Base Station Identifier BSIU 移动通信基站标识站 Base Station Ide
14、ntification Unit BSS 移动通信基站 Base Station System CCC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 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DB42/T 1221 2016 3 CID 基站小区识别码 Cell Identity CLA 命令报文 的类型 字 节 Class Byte of Command Message CPC 复合通行卡 Compound Pass Card CR 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 Contactless Card Reader CRC 循环 冗余算法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TA 中国型号核准
15、China Type Approval DC 直流 Direct Current DCS1800 1800MHz数字蜂窝系统 Digital Cellular System at 1800MHz DEA 数据加密算 法 Data Entryption Algorithm DES 数据 加密 标准 Data Entryption Standard DF 专用文件 Dedicated File EF 基本文件 Elementary File EMC 电磁兼容性 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I 电磁干扰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16、EMS 电磁屏蔽 Electromagnetic Shield ETC 电子不停车收费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FCI 文件控制信息 File Control Information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INS 命令 报文的指令字节 Instruction Byte of Command Message LAC 位置 区 域 编码 Location Area Code Lc 终 端发出的命令数据的实际长度 Exact Length of Data Sent LBS 基于位置的服务
17、Location Based Service LED 发光二极管 Light Emitting Diode MAC 报文 鉴别码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MF 主控文件 Master File MK 主控密钥 Master Key MP 多义性路径 Multi-Path MS 移动台 Mobile Station MTBF 平均无故障时间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MTC 人工半自动收费 Manual Toll Collection MTTR 平均恢复前时间 Mean Time To Restoration OTA 空中下载技术 Ove
18、r-the-Air Technology P1 参数 1 Parameter 1 P2 参数 2 Parameter 2 PI 路径信息 Path Information RTC 实时时钟 Real-Time Clock TAC 交易 认证码 Transaction Authorization Cryptogram UL 美国保险商实验室的简称 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DB42/T 1221 2016 4 5 系统构成 5.1 总体框架 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包括联网收费中心系统、路段分中心系统、收费站系统、收费车道系 统和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 多义性路径识别
19、系统是 其 子系统,复用联网收费中心系统、路段分中心系统、 收费站系统、收费车道系 统和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其主要设备由 BSIU和 CPC组成。系统总体框架如 图 1 所示。 图 1 多 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总体框架图 DB42/T 1221 2016 5 车 辆从 收费 车道 入口 领取 CPC进入 高速 路网 , CPC使用 GSM900/DCS1800的 GSM移动通信技术记录沿途 BSIU的 BSID; 车辆 通过收费 车道 出口 交回 CPC并缴费离开高速路网。 5.2 系统功能 5.2.1 联网收费中心系统 联网收费中心 系统 与多义性路径识别相关的功能包括: a) 全路网 CP
20、C的制作、发放、统一调配和使用 管理; b) 接收 CPC入出站记录和工作状态的上传; c) 根 据车辆出入口信息和路径信息进行路径计算分析及通行费的拆分和结算 ; d) 根据路网变化及时更新路径算法并下发到 收费车道系统。 5.2.2 路段分中心系统 路网分中心系统与多义性路径识别相关的功能包括: a) 路段内 CPC的库存、调配、流转管理; b) 接收并向联网收费中心系统转发 CPC入出站记录和工作状态的上传; c) 接收联网收费中心系统下发的路径算法更新并转发到收费车道系统。 5.2.3 收费站系统 收费站系统与多义性路径识别相关的功能包括: a) CPC充电设备的建设与维护; b) 站
21、内 CPC的充电、库存、流转管 理; c) 异常 CPC的处理和回收。 5.2.4 收费车道 系统 收费车道系统与多义性路径识别相关的功能包括: a) 在收费车道入口,通过 13.56MHz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唤醒 CPC,初始化 CPC路径信息,并写 入入口收费站代码、时间、车型等入口信息; b) 在收费车道出口,通过 13.56MHz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读出 CPC存储的入口信息、路径信息并 计算通行费金额,清除路径信息,使 CPC休眠; c) 识别并拦截异常状态的 CPC。 5.2.5 移动通信基站标识站( BSIU) 作为移动运营商提供的移动通信基站,按照 国家基础通信设施要求建设
22、, 在高速公路沿线的覆盖率 达到 99.8%; CPC内置的移动通信模块,使用 GSM900/DCS1800的 GSM移动通信技术,通过读取 BSIU的 BSID 作为路径信息,实现了多义性路径识别相关的功能: a) 保持在网运行; b) 向联网收费中心系统提供 BSIU的 BSID与地理 位置 信息的对应关系; c) 根据高速路网发展,移动运营商及时进行基站覆盖。 5.2.6 复合 通行卡( CPC) 用于替代普通 IC通行卡的 CPC,与多义性路径识别相关的功能包括: a) 根据 13.56MHz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写入的入出站标识设置工作或省电状态,并上报工作状态; DB42/T 12
23、21 2016 6 b) 存储入 口信息; c) 记录并存储路径信息。 5.3 系统流程 在具体应用中, 分为以下 五个 步骤 : a) 进站刷卡:车辆进站时,车道系统通过 13.56MHz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向 CPC中写入正常的 车辆进站信息, CPC识别到进站标识后进入工作模式,同时启动路径信息记录功能; b) 通知进站状态:车道系统把车辆进站和 CPC工作状况信息存入联网收费中心系统; c) 沿途记录 BSID:在车辆行驶过程中, CPC记录沿途 BSIU的 BSID; d) 出站刷卡:车辆出站时,车道系统通过 13.56MHz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从 CPC中读出记录到 的 P
24、I,即可根据算法在车道 系统中还原出车辆所行驶的计费路径, CPC识别到出站标识后进入 休眠模式; e) 通知出站状态:车道系统把车辆出站和 CPC工作状况信息存入联网收费中心系统。 6 设备技术要求 6.1 复合 通行卡( CPC) 6.1.1 物理层技术要求 CPC的 13.56MHz物理层参数指标应符合 ISO/IEC 14443-3 TYPE-A 标准的相关规定。 GSM移动通信模 块物理层参数指标应符合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第 1 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 ( GB/T22450.1) 的规定。 CPC的物理层技术要 求应满足
25、 表 1 的指标。 表 1 CPC物理层技术要求 序号 指 标 技术要求 1 GSM900/DCS1800MHz无线链路 载波频率 900/1800 MHz 信道带宽 25 MHz 2/75 MHz 2 信道数量 124/374 接收灵敏度 -102 dbm 符合 GB/T 22450.1标准的规定 2 13.56MHz无线链路 唤醒方式 13.56 MHz硬件唤醒 符合 ISO/IEC 14443-3 TYPE-A标准的规定 6.1.2 应用要求 CPC与 BSIU间通信 的信息安全、射频接收、电磁辐射、信号抗干扰应符合移动终端的 CTA。 CPC与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之间的 13.56
26、MHz通信应符合 ISO/IEC 14443-3 TYPE-A标准的相关规定, CPC在入 /出口车道交互流程详见 “ 7 收费 车道系统处理流程 ” , 复合通行卡( CPC) 发行流程。 CPC应支持使用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唤醒、休眠等管理功能。 CPC应 支持 JR/T 0025.2中 规定的电子钱包和电子存折功能 。 CPC应支持 JR/T 0025.9中 规定的复合消费功能。 6.1.3 安全要求 DB42/T 1221 2016 7 CPC所有初始化数据应采用安全保护方式写入。 CPC应支持 SM4 国产对称密码算法的数据存取和访问控制。 CPC应 支持 JR/T 0025.7所
27、 规定的 Single DES、 Triple DES算 法 。 CPC应 支持多种安全访问方式和权限( 认证 功能和口 令 保 护 ) 。 CPC使用的 安全 数据 芯片应 达到 EAL4+或以上的安全等级 。 6.1.4 信息存储及应用更新 CPC内的数据信息存储宜采用数据块的方式 , 寻址应采用目录树和文件的 方式。 CPC内应具有不小于 4096 字节作为应用信息存储空间。 CPC应支持应用更新 , 更新采用 13.56 MHz或 GSM900/DCS1800 MHz通信方式。 6.1.5 外观尺寸 长宽应为 85.60 mm 54.00 mm,厚度不大于 5.50 mm,误差: 0.
28、20 mm。 6.1.6 可靠性 MTBF:至少为 30 000 h。 6.1.7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应符合: a) 工作温度: -25 +75 ; b) 存储温度: -40 +85 ; c) 工作湿度: 5% 95%; d) 静电: 8 kV; e) 振动:应符合 GB/T 2423.10 电工电 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 振动 (正弦) ; f) 碰撞 :应符合 GB/T 2423.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 试验方法 试验 Eb和导则 : 碰撞 ; g) 防护等级 : IP65; h) 阻燃等级:应符合 UL94 V-0; i) 防紫外线老化。 6
29、.1.8 电池与充电 a) CPC内置可充电电池, 3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 不低于 初始容量的 80%; b) CPC充电 输入电压 应 为直流 5 V,容差为 10%; c) CPC充电 输入 电流 范围 应为 300 mA 1800 mA; d) CPC应具备过充、过放、短路保护功能。 6.1.9 使用寿命 CPC的使用寿命应不少于 5 年。 6.2 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 CR) 非接触式 IC读写器( CR) 的参数指标 应 符合 交通 运输 部 2007年第 35号公告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 要求 附录 H: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技术条件的要求。 DB42/T 1221 2016 8
30、 a) 工作频率: 13.56 MHz; b) 传输速率应满足非接触式 IC卡快速划过天线能正确读写的要求; c) 读写距离: 0 100 mm,当 IC卡在 100 mm范围内,与天线平面间夹角 80通过时,应满足 精度要求; d) 工作环境条件: -20 +70 ,相对湿度 10 % 95 %; e) 读写器与车道控制器采用串口 RS232C接口, 9600 bps/14.4 kbps; f) 读写器的读写错误率小于 0.00001; g) MTBF大于 20 000 h, MTTR小于 1 h; h) 读写时间小于 0.1 s,可同时对多张卡( 6张)进行操作。 7 收费车道系统处理流程
31、 7.1 收费车道入口 收费 车道 入口 系统处理流程,见 图 2 所示。 图 2 收费 车道 入口 系统处理流程图 注: 收费车道入口系统处理流程如下: a) 车辆进入收费车道入口处; b) 刷卡唤醒 CPC, 检查电量是否充足; c) 若电量不充足 , 则更换一张 CPC重新刷卡重新进入 步骤 b; DB42/T 1221 2016 9 d) 若电量充足 , 则重置该卡已有路径记录文件 , 写入入口信息 , 将 CPC交予用户; e) 车辆通行 , 上报入站信息。 7.2 收费车道出口 收费车道出口系统处理流程,见 图 3 所示。 图 3 收费车道出口系统处理流程图 注: 收费车道出口系统
32、处理流程如下: a) 车辆进入收费车道出口处 ; b) 刷 CPC, 验证 CPC的合法性; c) 读取卡内存储的入口信息和路径信息; d) 验证路径信息是否完整; e) 若路径信息完整 , 则按实际路径计算通行费; f) 若路径信息不完整 , 则按照既定的收费规则处理; g) 支付后 CPC休眠; h) 车辆通行 , 上报出站信 息。 DB42/T 1221 2016 10 8 多义性路径信息存储 及 关键 信息编码 8.1 路径信息 存储 8.1.1 复合通行 卡 ( CPC) 文件结构 图 4 复合通行 卡 ( CPC) 文件结构 注 1: 文 件 结构兼容 交通运输部 2011年第 1
33、3号公告 收费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要求 中 “ 3.2 用 户 卡 数 据 格式 ” 的 CPU用户卡文件结构。 注 2: 除 0020 与 0021 文件外,其它文件的定义见 交通运输部 2011 年第 13 号公告 收费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 技术要求 中 “ 3.2 用 户 卡 数据 格式 ” 的 定 义。 8.1.2 0020路径记录文件 表 2 0020路径记录文件 文件标识符 0020 文件类型 二进制文件 文件主体空间 1024字节 操作权限 自由读,自由写或者 路径维护子密钥 DRCK认证 通过后 可 写 DB42/T 1221 2016 11 表 2 0020路径记录文
34、件 (续) 字节 数据元 长度(字节) 约定说明 1 状态码 1 1 2 有效路径标识数量 1 车辆行驶时所记录路径标识的数量, 16 进制表示 3 4 收费站号 2 16进制表示 5 6 交易时间 2 单位为小时分钟,压缩 BCD码表示 7 电量百分比 1 16进制表示 8 入站时电量百分比 1 16进制表示 9 10 入口收费站号 1 16进制表示 11 12 状态记录信息 2 时间信息,压缩 BCD码表示的小时与分钟 13 16 保留 4 保留未来使用 17 20 路径标识 4 见 “ 8.4 路径标识编码 ” 1021 1024 路径标识 4 见 “ 8.4 路径标识编码 ” 注: 状
35、态 码用于记录当前 CPC的运行状态,其 取 值 定 义如下: a) “ 00” 表示 已完成 出站, 关闭了路径记录功能 ; b) “ 01” 表示 已完成 入站, 路径记录功能 正 在 工作 中 ; c) “ 71” 表示由于电量低而自动关闭了 路径记录功能 ; d) 其它 表示 保留未 来使用 。 8.1.3 0021状态记录文件 表 3 0021状态记录文件 文件标识符 0021 文件类型 二进制文件 文件主体空间 512字节 操作权限 自由读,自由写或者 路径维护子密钥 DRCK认证 通过后 可写 字节 数据元 长度(字节) 约定说明 1 512 保留 512 保留 未来使用 8.1
36、.4 其它 数据编码 其 它未说明的数据编码,应符合 交通运输部 2011年第 13号公告 收费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 要求中“ 3.2 用户卡数据格式” 的 规定。 8.1.5 应用 指令 电 子钱包和电子存折功能 的 应用 指令应符合 JR/T 0025.2中 第 5章 “ 电子 存折 /电子 钱包 应用 ” 的 规 定 。 复合消费功能 的应用 指令应 符合 JR/T 0025.9中 第 5.2节 “ 命令 ” 的 规 定。 其 它应用指令应符合 JR/T 0025.1中 第 6.2节 “ 命令 ” 的 规定 。 8.2 路径信息读取 DB42/T 1221 2016 12 CPC在
37、出口时, 13.56MHz非接触式 IC卡读写器读取路径信息的时间不超过 100 ms。 8.3 文件 操作指令 CPC各文件的操作指令应符合 JR/T 0025.8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 (IC)卡规范 第 8部分:与应用无关 的非接触式规范 的 规定。 8.4 路径标识 编码 CPC存储 的 “ 路径标识 ” 来 自于高速公路路 侧 的移动通信基站, 根据 GSM移动通信协议标准,全球每 个移动通信基站均有唯一编码 (十六进制四 字节) , BSID由 LAC和 CID组成 : XXXX XXXX CID编码 LAC编码 a) “ LAC编码 ” 全 球范围不重复 。 取值 范围定 义 见 表
38、 4 。 表 4 LAC编码取值范围 取 值 说明 0000 保留 不使用 0001 FFFE 由国际电信 联盟与移动运营商共同分配 FFFF 保留 不使用 b) “ CID编码 ” 为某 LAC范围 内 , 基站 的标识码,确保 LAC范围 内不重复 。取值 范围定 义 见 表 5 。 表 5 CID编码取值范围 取 值 说明 0000 保留 不使用 0001 FFFE 由移 动运营商 (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 管理 分配 FFFF 保留 不使用 8.5 路径信息 处理流程 DB42/T 1221 2016 13 图 5 路径信息处理流程 注: 路径信息处理流程如下: a) 读取 CP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