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66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1259 2017 樱花 苗木 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Ornamental Cherry Blossom 2017 - 04 - 12发布 2017 - 07 - 01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1259 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2.1 . 1 2.2 . 1 2.3 . 1 3 适生条件 . 1 3.1 气候条件 . 1 3.2
2、立地条件 . 1 4 苗木培育 . 1 4.1 苗圃地选择与整理 . 1 4.2 砧木培育 . 2 4.3 合格砧木苗规格 . 2 4.4 嫁接 . 2 4.5 嫁接苗的管理 . 3 5 大苗培育 . 3 5.1 圃地选择 . 3 5.2 整地作床 . 3 5.3 苗木移植 . 3 5.4 整形修剪 . 3 5.5 移植苗管理 . 3 6 苗木出圃 . 4 6.1 起苗 . 4 6.2 苗木检疫、包装和运输 . 4 6.3 苗木假植 . 4 7 病虫害防治 . 4 7.1 防治原则 . 4 7.2 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樱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5 DB42/T
3、 1259 2017 II DB42/T 1259 2017 I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 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北 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林业厅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杨春惠、周伟国、吴育中、 朱功良、黎曙光、朱傲然、熊冬连、许克敏 、 管兰 华 、史涛、汪明。 DB42/T 1259 2017 1 樱花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
4、定了观赏樱花的 适生条件、苗木培 育、大苗培育、苗木出圃和病虫害防治 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 樱花的 苗木 培育。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樱花 cherry blossoms (Cerasa); 墙 薇科 (Rosaceae)李属( Prunus)樱桃亚属( Subgen.Cerasus)中适于园林观赏的栽培种 (含园 艺品种)和野生种( Prunus spp.) 。 2.2 苗木移植 seedling transplanting 一定时期内,把苗圃中生长拥挤的较小苗木起出来,在移植区内按规定的株行距栽植,这种培育方 式叫移植。幼苗移植后叫做移植苗。 2
5、.3 樱花大苗 large-sized sapling of cherry blossoms 樱花苗圃中经嫁接育出的小苗,经过移植,扩大生长空间,培育出的适合园林绿化种植的大苗。 3 适生条件 3.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 8; 年降雨量 900mm 1800mm;年无霜期 180d 230d。 3.2 立地条件 海拔 2000m以内。 pH5.5 7.5的红壤、黄壤、黄棕壤。土层厚度 0.5m,土壤有机质含量 0.8%, 地下水位 0.8m以下。 4 苗木培育 4.1 苗圃地选择与整理 4.1.1 苗圃地选择 DB42/T 1259 2017 2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 有机质丰富 、
6、土层深厚、 排灌方便 、 pH5.0 7.5的壤土作苗圃地。 4.1.2 苗圃地整理 苗圃地整地前结合翻耕施基肥, 腐熟农家肥 15000 /h或者 复合肥 750 /h, 翻 耕 20 30。 将土块耙细后作床,床宽 100 120,高 20 25, 步道宽 25 30。 地表覆盖地膜。 4.2 砧木培育 4.2.1 砧木树种选择 选择 草樱 做砧木 。 4.2.2 扦插时间 宜在 2月 中 旬 3月下旬。 4.2.3 扦插方法 4.2.3.1 插条 处理 采集 1年生径 粗 0.8 1.1枝条作插条。截成 13左右小段作插穗,每个插穗留芽 3个 4个 ,基 部剪成斜口 。 4.2.3.2
7、扦插 插穗随采随插。 远距离运输 插穗基部用湿布包裹保鲜。 扦插株行距 10 30,入土深度 10 。扦 插后压实 基 部土壤,浇足定根水。 4.2.3.3 插后 管理 扦插 15d 20d即可 生根 。苗圃勤除草、松土,注意抗旱排涝。及时抹除侧芽 ,选留一个长势旺的芽, 其余抹除 。 4月中旬, 6、 7月份各施肥一次,每次撒施有机复合肥 150kg/ h 375kg/h 。 4.3 合格砧木苗规格 地径 0.8cm以上,生长健壮,无检疫性病虫害。 4.4 嫁接 4.4.1 接穗的采集。 选用品种优良、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害的 1年生樱花枝条作 接穗 。春季嫁接 1月 2月剪取接穗,秋 季应随
8、采随接。 4.4.2 接穗处理 采用 枝接 法,接穗 剪成 10cm 15cm的小段, 保留 1 2个芽,绑扎 。芽接用接穗 需 用塑料膜包扎保湿 保鲜,去除叶片,保留叶柄 。 取盾形接穗,切盾形芽片。 4.4.3 嫁接时间 春季嫁接时间为 2月、 3月份。秋季嫁接时间为 9月上旬 10月上旬。 4.4.4 嫁接方法 DB42/T 1259 2017 3 春季 采用 枝接;秋季 采用 芽接。 4.5 嫁接苗的管理 人工除草、松土,防止人畜危害。当接穗新梢长至 10cm第一次追肥,至 6、 7月份追肥 2次 3次,施 以清薄氮肥; 秋后 施以磷、钾肥为主的液肥。及时抹除砧木萌蘖和接穗花芽;及时修
9、剪侧枝侧芽,培养 粗壮端直的主干;及时防治病虫害。 一年嫁接苗可长至 1m 1.5m高。 5 大苗培育 5.1 圃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 坡度 10 、土层深厚、 排灌方便 、 pH5.0 7.5的 地块作大苗培育圃地 。 5.2 整地作床 圃地整地前结合翻耕施基肥, 腐熟农家肥 15000 /h或者复合肥 750 /h, 翻 耕 20 30。 碎 土后捡去土中草根等杂物,耙平作床。床宽 100cm 200cm, 挖穴, 穴 大小依据苗木大小决定,一般比苗 木土球大 20cm 30cm。 两床之间设宽 30cm、深 20cm 25cm排水沟,圃地四周设宽 40cm、深 30cm排水沟。 5.3
10、 苗木移植 5.3.1 移植时间 移植 在春季萌芽前进行。一年生嫁接苗可裸根移植, 2年及 2年以上苗带土球移植。如需远途运输, 裸根苗根部要打稀泥浆,并用塑料袋包紧。 5.3.2 移植前准备 移植苗在栽植前应 适当修剪 。 1年生嫁接苗移植应保留主稍,并适度修剪主根。 2年 3年生苗移栽 时定干,高度 1.0m 1.5m。 5.3.3 移植次数 嫁接苗留床一年后进行移植扩大生长空间,一般第一次移植株行距为 1.0m1.0m。以后每隔 2a 3a 移植扩大株行距一倍 。 5.3.4 移植技术 根据 苗木大小确定移植密度 。按计划移植密度挖穴。裸根苗移植要求根系舒展,栽正后压实穴土, 浇足定根水
11、;带土球移植时,穴口直径要求比土球大 10cm 20cm,穴底略施底肥并覆 盖 2cm 3cm表土 , 栽正后压紧穴土,浇足定根水。 5.4 整形修剪 当移植苗株高达到计划分枝高度时,进行主稍摘心或截干定杆,培养分布匀称的各级主枝。 生长期修剪 , 剪去砧木萌蘖、病虫枝;冬季修剪 ,去除 病虫 枝、细弱枝、逆生枝。 5.5 移植苗管理 及时除杂草,抗旱排渍。每年生长季节追施 1次 2次多元复合肥和 2次 3次的轻淡的液态有机肥。 DB42/T 1259 2017 4 6 苗木出圃 6.1 起苗 起苗宜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嫁接苗宜留床 1年再起苗出圃。一年生嫁接苗可裸根起苗, 2年及 2年以 上
12、苗带土球起苗 ,土球直径应达到苗木地径 6倍 8倍,用草绳包扎 。 6.2 苗木检疫、包装和运输 苗木经检疫后方可包装外运。远途运输时,裸根苗根部要打稀泥浆,并用塑料袋包紧;带土球苗用 草帘、蒲包等具有可吸湿性的材料包装。包装加挂标签,注明编号、 种类或 品种、苗龄、苗木等级、出 圃日期等。运输中适当 通风,严防重压、日晒和风干。 6.3 苗木假植 起苗后不能及时外运或不能立即栽植的苗木应进行假植。选择避阳光、潮湿的地方,将苗木的根埋 进湿沙或湿土中,经常检查温度、湿度。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尽量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
13、防治的方法。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农药,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做好病虫 预测预报和农药药效试验,药剂交替使用。 7.2 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樱花 主要病虫害 种类及 其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 A DB42/T 1259 2017 5 A B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樱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 法 表 A.1至 A.2分别 给出了樱花主要病 害 和虫害的种类名称及防治方法 。 表 A.1给出了樱花主要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表 A.1 樱花主要病 害 种 类 及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 危害症状或危害方式 防治方法 立枯病 ( Rhizoctonia solani Kuhn) 危害幼苗
14、茎基部或地下根部,病部呈暗褐 色病斑,导致霉根,最后干枯死亡。 喷施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液等、 5%井冈霉素水剂 1500倍液 或 20%甲基立枯磷乳油 1200 倍 液,间隔隔 7d 10d,喷 2次 3 次。 穿孔性 褐斑病 ( Cercospora circumscissa Sacc.) 受害叶片先 出现紫褐色小点,后扩大成 近 圆形褐色或紫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布满 穿孔,脱落枯死。 新梢萌发前,喷洒 3 5 波美度石 硫合剂;发病期 喷施 50%苯来特 可湿性粉剂 1000 倍 1200 倍液 或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
15、800 倍液。 每隔 10d 15d 喷 一次,连喷 2 次 3 次。 叶枯病 ( Phyllostictarosarum ) 夏季叶上发生黄绿色的圆形斑点,后变褐 色,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枯死但并不脱 落。 喷施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 液, 每隔 7d 10d 喷一次,连 喷 2 次 3 次。 癌肿病 ( Valsa japonica Miyabe et Hemmi) 病害主要发生生于植株嫁接伤口处、根劲 部及侧根上。 病部产生肿瘤,初期乳白色 或肉色,逐渐变成褐色, 并呈龟裂状开裂。 感病后树势衰弱, 叶片黄化、早落,严重 时全株枯死。 销毁病株,对病株周围的土壤按 每 50
16、g/ 100g/的用量撒入 硫磺粉消毒。 DB42/T 1259 2017 6 表 A.2给出了樱花主要虫 害及防治方法 。 表 A.2樱花主要虫 害 种类及防治方法 害名称 危害症状或危害方式 防治方法 蚜虫 ( Myzus sp.) 为害樱花的蚜虫有桃蚜 Myzus persicae Sulzer 和 桃 瘤 蚜 Myzus momonis Matsumura,危害樱花芽、新叶花蕾部位, 被害的植株部分生长缓慢,叶片皱缩卷曲, 严重者脱落 。其排泄物常诱发煤污病,严 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喷施 1000 倍 1500 倍的 50灭 蚜松乳油或 4000 倍 5000 倍的 2.5溴氰菊酯
17、乳油,或 2000 倍 的 20菊杀乳油。 红蜘蛛 ( Te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 刺吸 樱花叶片汁液,使受害叶片失绿呈灰 黄色斑点,造成枯焦及提早落叶 ,影响全 株生长。 喷施 50%溴螨酯乳剂 2500 倍液, 或氧化乐果等药剂。注意杀螨剂 的交替使用。 蚧壳虫 为害樱花的蚧壳虫有多种:桑白盾蚧 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Tozzet ti) 、梨圆盾蚧 Quadraspidiotus pemiciosus Comstock 和矢尖盾蚧 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 蚧壳虫刺吸枝叶汁液使植株生长 衰弱,排泄物诱发煤污病,导致枝条枯死, 甚至整株死 亡。 发生盛期喷施 25亚胺硫磷 600 倍 800 倍液或 40氧化乐果乳 剂 1000 倍液。在冬春喷 5 波美度 石硫合剂,或 3 5柴油乳剂, 消灭越冬若虫。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