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 B 61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2/T 1239 2017 红果冬青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production of Ilex purpuea (报批稿) 2017 - 02 - 15发布 2017 - 04 - 01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I 目 次 前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 1 4 果实采集与种子储藏 . 1 4.1 果实采集与处理 . 1 4.1.1 果实采集 . 1 4.1.2 果实处理
2、 . 1 4.2 种子储藏 . 1 4.2.1 储藏方法 . 1 4.2.2 储藏期 . 1 5 播种育苗 . 2 5.1 圃地选择 . 2 5.2 圃地准 备 . 2 5.2.1 整地做床 . 2 5.2.2 土壤消毒、杀虫 . 2 5.3 播种 . 2 5.3.1 播种时间 . 2 5.3.2 播种方式及播种量 . 2 5.4 苗期管理 . 2 5.4.1 浇水施肥 . 2 5.4.2 除草和松土 . 2 5.4.3 遮荫 . 2 6 扦插育苗 . 2 6.1 插床准备 . 2 6.1.1 圃地选择 . 2 6.1.2 整地作床 . 3 6.1.3 土壤消毒 . 3 6.2 穗条准备 .
3、3 6.2.1 穗条采集 . 3 6.2.2 穗条处理 . 3 6.2.2.1 制穗 . 3 6.2.2.2 穗条分级 . 3 6.2.2.3 激素处 理 . 3 6.3 扦插 . 3 6.3.1 扦插时间 . 3 6.3.2 扦插方法 . 3 6.4 插后管理 . 3 6.4.1 搭小拱棚 . 3 II 6.4.2 搭遮阳棚 . 3 6.4.3 水分管理 . 4 6.4.4 温度调控 . 4 6.4.5 揭膜、炼苗 . 4 6.5 扦插苗移植 . 4 6.5.1 圃地选择 . 4 6.5.2 圃地准备 . 4 6.5.3 苗木移植 . 4 6.5.3.1 移植时间 . 4 6.5.3.2 栽
4、植密度 . 4 6.5.4 移植苗管理 . 4 6.5.4.1 除草 . 4 6.5.4.2 施肥 . 4 6.5.4.3 水分管理 . 4 7 病虫 害防治 . 4 7.1.1 防治原则 . 4 7.1.2 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 5 8 苗木分级与出圃 . 5 8.1 苗木质量分级 . 5 8.1.1 苗木质量分级方法 . 5 8.1.2 苗木质量等级 . 5 8.2 苗木出圃 . 5 9 档案管理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红果冬青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 6 III 前 言 本标准是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出的规
5、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管兰华、王刚、鲁丛平、黄发新、柯尊发、蒋祥娥、徐红梅、曹健、欧阳绍湘、 刘小宇、孙林山、蔡桁、刘德彪。 DB42/T 1239 2017 1 红果冬青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了红果冬青( Ilex purpurea Hassk.)育苗的术语和定义、 果实采集与种子储藏、播种 育苗、扦插育苗、病虫害防治、苗木分级与出圃及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红果冬青栽培区。 2
6、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42/T 609 湖北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3.1 红果冬青 Ilex purpurea Hassk. 又名冬青( Ilex chinensis Sims),冬青科冬青属常绿乔木 。 4 果实采集与种子储藏 4.1 果实 采集与处理 4.1.1 果实采集 每年 11月中、下旬红果冬青果实呈红色时采集。 4.1.2 果实处理 采集的果实堆沤 14 d 16 d,清除果皮、果肉。在阴凉通风处阴干
7、 3 d 5 d,种子 用布袋装好保存 于阴凉通风处 。 4.2 种子储藏 4.2.1 储藏方法 翌年 2月中下旬,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储藏池,深 60 cm 100 cm,宽 100 cm,长度依 种量而定。用 O.3 %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20 min 30 min,清水浸泡 8 h lO h。池底铺干净湿沙 15 cm 20 cm,将细沙与种子以体积 3 1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储藏,再覆盖湿沙 18 cm 20 cm。高温季节用遮光 率 60 % 80 %的遮阳网搭设高 80 cm 100 cm的遮阳棚。 4.2.2 储藏期 DB42/T 1239 2017 2 储藏期为 1 a。
8、期间检查温湿度。 5 播种育苗 5.1 圃地选择 选择排灌、交通方便, 海拔在 800 m以下, 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 沙壤土或壤土。 5.2 圃地准备 5.2.1 整地做床 2月下旬至 3月上旬,过磷酸钙 750 kg/hm2加复合肥 150 kg/hm2或发酵后菜饼(豆饼) 2250 kg/hm2, 均匀撒于圃地,然后深翻整地,翻耕深度 30 cm。 整细耙平后开围沟、中沟、厢沟,围沟、中沟宽 50 cm, 深 40 cm,厢沟宽 35 cm 40 cm,深 20 cm 25 cm,床面宽 1.2 m,长度随地形而定。 5.2.2 土壤消毒、杀虫 播种前用 75%五氯硝基苯粉剂 22.5
9、 kg/hm2 30 kg/hm2、 100亿孢子 /g含量白僵菌 0.75 kg/hm2 1.5 kg/hm2混拌适量细土撒入床面,耙入土壤中进行消毒灭菌和杀虫。 5.3 播种 5.3.1 播种时间 3月上旬至中旬。 5.3.2 播种方式及播种量 播种量 150 kg/hm2 200 kg/hm2,撒播或条播,条播时行距 25 cm,播种后用经消毒的细砂覆盖,厚 度 0.5 cm 1.0 cm,播种后淋一次透水,再盖稻草或茅草 。 5.4 苗期管理 5.4.1 浇水施肥 适时适量浇水,保证圃地土壤疏松、湿润,遵循“前期浇水忌大水漫灌,后期不旱不灌”的原则。 待幼苗出齐后,及时揭草,注意不要伤
10、苗。揭草 40 d 45 d后施氮肥(如尿素) 1次,施肥量为 45 kg/hm2, 后期追肥 2次 4次,每次施肥量 60 kg/hm2 75 kg/hm2。 5.4.2 除草和松土 人工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5.4.3 遮荫 夏季高温期间用遮光率 40 % 60 %的遮阳网遮荫,遮荫棚高 2 m。 6 扦插育苗 6.1 插床准备 6.1.1 圃地选择 DB42/T 1239 2017 3 按本标准 5.1执行。 6.1.2 整地作床 圃地深翻 20 cm 30 cm,捡 去土中草根等杂物,耙平做床。苗床宽 100 cm 130 cm,床高 15 cm 20 cm;两床之间设宽 30
11、 cm 40 cm、深 20 cm 的步道,圃地四周设一条宽 40 cm、深 30 cm 环通排水沟。 床面铺一层厚 4 cm 5 cm 泥沙,刮平。 6.1.3 土壤消毒 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喷施,覆盖塑料薄膜,密 封 3 d 4 d。 6.2 穗条准备 6.2.1 穗条采集 选取 5 a 10 a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单株采穗,粗度 0.4 cm 1.0 cm。春插采用一年生木质化 穗条, 夏插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穗条。晴天在上午 9时前,高温季节在早晨 7时前采枝,采枝后及时运送、 保鲜。 6.2.2 穗条处理 6.2.2.
12、1 制穗 插穗长度 6 cm 8 cm,以 2芽 3芽为单位剪取,保留上部 1片 2片叶片,基部斜剪。剪好的插穗做 好保湿处理。 6.2.2.2 穗条分级 将穗条按粗细分级,每 50根 100根捆成一捆,捆时注意上下端一致,不要颠倒乱放。 6.2.2.3 激素处理 用浓度 200 mg/L的 NAA处理穗条基部 3 h。 6.3 扦插 6.3.1 扦插时间 春插在 2月下旬 3月上旬,夏插在 5月下旬 7月上旬。 6.3.2 扦插方法 株距 5 cm,行距 5 cm,深度 3 cm 4 cm, 叶片正面统一朝向。 6.4 插后管理 6.4.1 搭小拱棚 插后浇 1次透水,然后用 70 %甲基硫
13、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喷雾,用长 200 cm,宽 3 cm两端削尖的 毛竹条,垮苗床插入床两侧 , 中心离苗床面 50 cm,竹条间距 100 cm,覆盖 0.06 mm厚塑料薄膜,将插床 四周薄膜压实、密封。 6.4.2 搭遮阳棚 DB42/T 1239 2017 4 夏季扦插用遮光率 60 % 80 %的遮阳网在插床四周搭设高 2 m的遮阳棚。 6.4.3 水分管理 在扦插后 30 d内,保持棚内的相对湿度在 85 % 90 %以上。检查薄膜密封情况,破损应及时修复并 补充水分 ,补水时做到浇透浇匀。 6.4.4 温度调 控 在扦插后 30 d内,棚内最高温度控制在 35以下。 6.
14、4.5 揭膜、炼苗 30 d后揭开苗床两端塑料薄膜通风 1次 ,50 d 60 d 揭开苗床两端薄膜,再过 7 d后揭去全部薄膜。 9月底揭去遮阳网。 6.5 扦插苗移植 6.5.1 圃地选择 按本标准 5.1执行。 6.5.2 圃地准备 按本标准 5.2执行。 6.5.3 苗木移植 6.5.3.1 移植时间 翌年 2月下旬 3月上旬。 6.5.3.2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 18 20) cm( 18 20) cm。 6.5.4 移植苗管理 6.5.4.1 除草 按本标准 5.4.2执行。 6.5.4.2 施肥 移植后 30 d,土壤湿润时撒施复合肥 150 kg/hm2 180 kg/hm2
15、。春夏苗 木生长旺盛期,以氮肥为主, 秋冬苗木生长缓慢期,以磷、钾肥为主。随着苗龄增大 ,适当增加施肥量。 6.5.4.3 水分管理 根据气候和苗床干湿度,适时排灌水。浇灌水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浇透水。 7 病虫害防治 7.1.1 防治原则 DB42/T 1239 2017 5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分类施策。以 无公害防治为主导,幼虫防治为重点,综合运用防治技术,实现可持续控制。 7.1.2 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见附录 A。 8 苗木分级与出圃 8.1 苗木质量分级 8.1.1 苗木质量分级方法 苗木分级按 DB
16、42/T 609执行 。 8.1.2 苗木质量等级 苗木质量等级见表 1,合格苗分为级和级。 表 1 苗木质量等级 苗木类型 苗龄(年) 苗木等级 直观综合指标 I级 II级 地径 /cm 苗高 /cm 地径 /cm 苗高 /cm 播种苗 1-0 0.45 45 0.30 0.45 25 45 顶芽饱满,色泽正常 扦插移植苗 1( 1) -1 0.50 50 0.30 0.50 30 50 顶芽饱满,色泽正常 8.2 苗木出圃 符合 级、 级质量标准的苗木包装出圃。 9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内容包括育苗技术、苗期管理、各项作业的用工量和物资消耗等。苗期管 理记录每批苗的 生产时间、抚育管理情况等
17、。最终产品分级信息和产品销售流向信息应记录存档。 DB42/T 1239 2017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红果冬青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表 A.1 给出了红果冬青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的内容。 表 A.1 红果冬青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病害症状及虫害特点 防治方法 叶斑病 侵染叶片、叶柄和茎部,被害部位有暗褐色至黑色病斑。 及时做好地间排水并用杀菌剂预防。用 25%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防治。 茎基腐病 茎 干基部近地面出现不规则水 肿块斑,病部皮层变软,易剥 离, 颜色变深,有白色颗状物, 发病部位以上
18、枝条逐渐干枯死 亡。 及时开沟排水,土壤不应积水;可用 50%异菌脲可 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 50 %胂锌福美双可湿性 粉剂 600倍液均匀喷洒茎干, 7 d 10 d 喷一次, 连喷 3次 4次。 枝枯病 由枝梢顶端侵入或由伤口侵 入,造成枝条表皮变褐,叶片 变枯或脱落,进而发病枝条死 亡。 5月 6月份喷洒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隔 10 d喷洒 1次, 连喷 2次 3次。 斜纹夜蛾 幼虫 取食寄主植物的叶、花及果实。 可用 50 g/L顺式氯氰菊酯乳油 1500倍液或 5 %氟虫 脲乳油 2000倍液防治,喷药在傍晚或早晨进行; 也可用灯光诱蛾法诱杀。 小地老虎 危害小苗,幼虫将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 在 4月 6月份幼苗期,可用 50 g/L顺式氯氰菊酯乳油 1500倍液喷洒地面,应选择早晨或傍晚。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