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3.020 P 11 备案号: DB42 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1159-2016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Urban Underground Pipeline Information System in Hubei Province 2016-04-08发布 2016-04-30实施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 发布 DB42/T 1159-2016 I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2、 4 总则 . 2 5 基本规定 . 2 5.1 数据建设 . 3 5.2 地下管线数据管理 . 3 5.3 系统建设 . 3 5.4 系统 安全 . 3 6 数据内容 . 3 6.1 一般规定 . 3 6.2 地下管线数据 . 4 6.3 基础地理数据 . 4 6.4 元数据 . 4 6.5 其他相关数据 . 5 7 系统建设 . 5 7.1 一般规定 . 5 7.2 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 6 7.3 系统设计 . 7 7.4 数据库设计及建设 . 7 7.5 系统开发 与测试 . 7 7.6 系统试运行 . 7 7.7 系统管理与维护 . 8 8 验收与移交 . 8 8.1 一般规定 .
3、8 8.2 系统验收 . 8 8.3 成果移交 . 8 9 共享与服务 . 8 9.1 一般规定 . 8 9.2 信息共享 . 8 9.3 信息服务 . 9 10 数据动态管理 . 9 10.1 一般规定 . 9 10.2 动态管理机制 . 9 10.3 数据库更新 . 9 DB42/T 1159-2016 II 11 基础环境建设 . 9 11.1 一般规定 . 9 11.2 软件环境 . 9 11.3 硬件环境 . 10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地下管线数据结构 . 11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元数据 . 16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条款表述所用的助动词 . 17 参考文献 .
4、18 DB42/T 1159-2016 III 前 言 本规范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起草。 本规范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 本规范由湖北省住 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 管理 。 本规范起草单位:湖北省城乡建设发展中心、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基础地 理信息中心、湖北省国土测绘院、武汉大学、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 公司 。 本规范参与单位:荆门市城乡建设档案馆、荆州市城乡建设档案馆、襄阳市城乡建设档案馆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何 倩、谢 忠、邱儒琼、洪 亮、申传明、李建松、吴世林、卢贵清 本规范参加起草
5、人: 付彩军、 任克亮 、 江 东、邢大为、杜 新 、 郑 刚、柳 琳、夏金儒、 郭艳平、陶彣君、曹永桃、魏 琼 DB42/T 1159-2016 IV 引 言 规范编制组 根据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 ,在广泛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省内外建设 经验 ,并 征求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 本规范规定 了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 的主要流程和 技术要求 ,用于规范和指导 全省城镇地下管线信 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DB42/T 1159-2016 1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 规范规定了 湖北省城镇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数据内容 、 系统建设 、 验收与移交 、
6、 共享与服务 、 数据动态管理 、 基础环境建设 等内容 。 本规范适用于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 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4394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 18578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 GB/T 19710 地理信息 元 数据 GB/T 20257.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 1部分: 1:500 1:1000 1:2000 地
7、形图图式 GB/T 2505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CH/Z 9001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 CJJ 100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SJ 20778 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 DB42/T 875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下管线 underground pipeline 一定 区域内地下的各种管道、线缆及其附属设施。按照功能分为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 通信、工业和综合管廊(沟)等八类。 3.2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underground pipeline information sy
8、stem 在计算机软件、硬件、数据库和网络的支持下,利用 GIS技术实现对地下管线的空间和属性信息 进行输入、编辑、存储、查询 、 统计、分析、维护更新和输出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3.3 地下管线数据 underground pipeline data 描述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及属性特征的数据。 DB42/T 1159-2016 2 3.4 基础地理数据 basic geographic data 进行统一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的通用性强的基础地理信息,主要包括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正射影像图,其中数字线划图主要由地貌、水系、植被及居民地、交通、境界、特殊地物、地名 等要素构成
9、。 3.5 元数据 metadata 描述数据库通用信息、数据时效信息、安全信息和数据库空间参考等信息的数据。 3.6 地下管线数据库 underground pipeline database 组织、存储和管理地下管线数据的数据集合。 3.7 管线标识代码 pipeline identification code 用字符、数字或字符数字混合码对管线点、管线段赋予的唯一编码。 3.8 系统管理与维护 system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为保证软件系统正常运行,对系统的安装、配置、管理、维护等进行的定期检测、管理与优化。 3.9 信息共享与服务 informati
10、on Sharing and service 指行政 管理部门和各权属单位之间,对行业专题信息进行共建与共用。 3.10 数据动态管理 dynamic data management 当对地下管线进行增添、维修、废弃等变动时,对地下管线数据库中相应的管线数据进行正确的 实时或定期更新的一种数据管理模式。 3.11 系统安全 system security 是指在系统生命周期内,采用科学、全面的安全管理措施,辨识系统隐患,使系统在受到恶意攻 击时依然可正常运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4 总则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 统所使用的软件、网络、计算机、服务器和其他
11、设备,应满足建设的 要求。应采用开放式体系架构,建设具有集成、高效、可扩展的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确保系统的 可持续发展。 本规范中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的数据主要包括城镇地下管线数据、城镇基 础地理数据、元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积极采用新技术 、 新方法 ,但应符合本规范。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除执行本规范外,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 5 基本规定 DB42/T 1159-2016 3 5.1 数据建设 用于进行城镇地下管线信息 数据库建库的地下管线探测成果,应符合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探测 技术规程( DB42/T 8
12、75)的相关要求。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的平面坐标系应与当地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坐标系统一致,宜使 用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CGCS) ,未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城镇应与当地测绘主管部门提供的基础地 形图的坐标系统一致。基础地形图可选择 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 , 根据实际需要 , 也可 选择其他比例尺地形图。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的高程基准应采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 城镇数字线划图数据的要素分 类应符合现行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的 相关规定,地物要素表示应符合现行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 1部分: 1:5
13、00 1:1000 1:2000地形图 图式 ( GB/T 20257.1)的相关规定。 数据库宜采用通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 空间数据引擎统一管理地下管线图形及属性数据; 基础地理数据可采用测绘主管部门提供的网络地图服务形式。 5.2 地下管线数据管理 应对外业探测成果进行检查和质量验收。应利用系统工具对入库管线数据和管线更新数据进行检 查,确保数据库中的管线数据准确性。 地下管线数据种类和数据内容应齐全,管线属性应完整描述各类管线的基本特征。 地下管线现状变化时,应及时更新管线数据,保持管线数据的现势性。 地下管线普查探测和动态更新的数据成果按统一规定的数据格式提交,便于建立统一的地
14、下管线 数据库,方便数据的共享与服务。 数据安 全:应具备完善的网络和系统安全保密管理措施,及时对管线数据备份,并保证管线数据 共享与服务的安全。 共享与服务:应建立开放的共享与服务体系,对政府管理部门和管线权属单位实行信息共享和应 用服务。 5.3 系统建设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应包含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及建设、系统实现与测试、系统 试运行、系统管理与维护 、 验收与移交等内容。 应规范地下城镇管线数据采集、数据建库以及动态管理。 应建立地下管线信息共享与服务的方法,方便相关部门对地下管线数据的利用。 应组织专家对系统进行验收,验收时应提供系统开发成 果及文档资料。 应建立有效的地
15、下管线数据更新机制,及时更新管线数据。 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充性,推动城镇地下管线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满足数字城市和数字湖北 的应用需求。 5.4 系统 安全 系统建设应同时建立安全体系,包括安全机制、网络安全、软硬件安全、数据安全。 6 数据内容 6.1 一般规定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内容应包含地下管线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元数据及其他 相关数据,见表 1。 DB42/T 1159-2016 4 表 1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数据内容 序号 内 容 取舍原则 1 地下管线数据 必选 2 基础地理数据 数字线划图 必选 数字高程模型 可选 数字正射影像 必选 3 元数据 必选
16、4 其他相关数据 可选 6.2 地下管线数据 地下管线数据是指埋设于地下或地面架空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工业、综合 管廊(管沟)等管线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地铁、隧道可纳入地下管线数据管理范畴。 地下管线数据的精度应满足现行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DB42/T 875)的相关要 求。 地下管线数据编辑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空间数据包括各类管线点、管线段的平面位置、高程 和走向等信息 ; b) 地下管线按管线的几何中心投影位置表示,附属设施按实际中心位置用相应符号表示 ; c) 管线点、管线段要素的属性信息正确完整 ; d) 管线点关联准确,管线段没有错误连接 ;
17、 e) 管线数据分类、分层正确,不得有重复或遗漏 ; f) 管线注记表示正确。 地下管线数据结构包括管线点数据结构、管线段数据结构、综合管廊(管沟)点数据结构、综合 管廊(管沟)段数据结构等,具体见附录 A。各类地下管线数据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扩展。 同类管线的属性结构应保持一致,通过属性值对不同管线段、管线点进行区分,不同类型管线的属性 结构应根据类型特 征设置相应的属性字段。 地下管线信息分类编码可详细参阅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DB42/T 875)。 6.3 基础地理数据 基础地理数据应采用测绘部门最新的电子地形图及测量控制点数据,依据数字城市和数字湖北基础地 理信息数
18、据库标准,建立城镇基础地理数据库,包括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 。 各地形要素的分类与代码,应符合现行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的相关 规定。 城镇数字高程模型的网格尺寸不大于 2 米,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其他精度 , 相邻数字高程模型需要 进行接 边处理,接边的 DEM 格网不应出现错位现象。 城镇数字正射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应优于 1米 , 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其他精度。 6.4 元数据 元数据应包括数据库通用信息、数据时效信息、安全信息、数据库空间参考信息等。 元数据应完整地描述地下管线数据、城镇基础地理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的信息,在修改或扩展 时应不影响整
19、体结构。 元数据内容应符合地理信息 元数据 ( GB/T 19710) ,已有的元数据内容不再重复定义,扩展 元数据内容 , 见附录 B。 DB42/T 1159-2016 5 6.5 其他 相关数据 其他相关数据包含三维模型、规划数据、行政区域、道路中心线、地名等 。 7 系统建设 7.1 一般规定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应遵循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 ( GB/T 18578) ,建设 流程如图 1所示。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开发与测试、数据入库、系统试运行、 系统管理与维护。 图 1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流程 系统建设流程各阶段应形成相应的技术文档
20、,包括: a) 项目启动阶段:系统开发计划 ; b) 需求分析阶段: 系统 需求规 格说明书 ; c) 系统设计阶段: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 d) 系统测试阶段:系统测试大纲 、 系统性能测试报告、系统功能测试报告 ; e) 系统试运行阶段:系统试运行报告 ; f) 用户培训阶段:系统培训计划、系统使用手册 ; g) 系统维护阶段:系统维护手册。 项目启动 需求分析 数据库设计 数据入库 系统开发 硬件准备 系统测试合格 用户培训 系统试运行 系统验收 系统上线运行,管理与维护 系统完善 是 否 通过 不通过 系统设计 DB42/T 1159-2016 6
21、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进行开发,提供数据入库、更新、管理、分析以及信息 共享等功能。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预留与本地地理共享服务平台的接口,应提供对外数据共享与应用服务的接 口。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遵循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 GB/T 14394) ,建立集防入侵、 防病毒、加密、安全认证和访问控制于一体的安全体系 , 确保系统安全运行与有效维护。 7.2 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7.2.1 管线数据浏览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 放大、缩小、全屏、漫游、图层控制功能。 7.2.2 管线数据入库及编辑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 a) 应具有普查成果导入功能 ; b) 应具有 通用
22、格式数据导入功能 ; c) 应具有管线点、管线段的新增、删除、复制、拷贝、撤销、回退功能 ; d) 应具有单个及多个管线点、管线段的属性编辑功能。 7.2.3 数据检查 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 a) 应具 有拓扑连接检查功能 ; b) 应具有拓扑错误检查功能 ; c) 应具有孤立管点检查功能 ; d) 应具有超近点、超近点线检查功能 。 7.2.4 查询统计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 a) 应具有指定管线点、管线段的属性查询 ; b) 应具有根据空间范围的属性查询 ; c) 应具有根据道路名称、管线材质及规格等条件的属性查询 ; d) 应具有根据空间范围、属性条件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应以饼状、直方图
23、方式进行表达 ; e) 应具有查询、统计结果导出功能 ; f) 宜具有指定起点、终点的属性查询。 7.2.5 分析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 a) 应具有碰撞分析功能 ; b) 应具有纵 、横剖面分析功能 ; c) 应具有连通分析功能 ; d) 宜具有三维立体分析功能 ; e) 宜具有流向分析功能 ; f) 宜具有最短路径分析功能 ; g) 具有事故处理分析功能 ; h) 宜具有模拟开挖分析功能 。 7.2.6 输出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 a) 应具有符合制图标准的各种规格专题图输出功能 ; b) 应具有矢量图输出的功能 ; c) 应 具有数据格式转换功能,能输出通用格式数据 ; d) 宜具有数据
24、加密和记录的功能。 7.2.7 三维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 a) 应具有三维管线浏览功能 ; DB42/T 1159-2016 7 b) 应具有二三维数据联动功能 ; c) 应具有二三维联动更新功能 ; d) 宜具有三维场景显示功能 ; e) 宜具有 三维管线垂距调整功能 ; f) 宜具有三维剖面分析功能。 7.2.8 系统维护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 a) 应具有用户管理功能 ; b) 应具有图例、符号库等参数设置功能 ; c) 应具有日志管理功能 ; d) 应具有数据备份及恢复功能。 7.2.9 系统接口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 a) 应具有开放的系统接口,在线访问本地地理共享服务平台的基础地
25、形图数据 ; b) 应具有开放的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接口,与数字湖北、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进行无缝对接。 7.2.10 系统 管理 : a) 具有用户管理功能; b) 具有图例、符号库、代码等参数设置功能; c) 具有日志管理功能; d) 具 备数据备份、修改更新与恢复功能。 7.3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应具有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b) 应具有系统模块设计及模块关系设计 ; c) 应具有系统的功能设计 ; d) 应具有系统信息共享服务接口设计 ; e) 应具有系统容错性设计 ; f) 应具有软硬件配置和网络设计。 7.4 数据库设计及建设 地下管线数据的分类编码应按
26、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DB42/T 875)的规定执行, 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合理扩充。 地下管线空间分层可按管线种类、几何类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层。 地下管线数据除综合管沟外,各类 管线至少包含管线点、管线段 2个图层。 各类地下管线的数据表结构见附录 A,可根据需要扩充。 应对探测成果等数据进行检查并入库。 7.5 系统开发与测试 系统设计完成后,编写系统代码、用户手册和安装维护手册。 系统应根据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系统设计说明书所描述的各项功能和业务进行单元测 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形成系统测试报告。 7.6 系统 试运行 应在完成软硬件环境配置的前提下,进行系统
27、的安装和调试,及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整体联调。 应组织人员进行系统使用、系统管理的培训。 系统试运行应不少于 三个月,试运行完成,形成系统试运行报告。 DB42/T 1159-2016 8 7.7 系统管理与维护 应设定专门的系统管理岗位,指定专人对系统进行管理与维护。 应严格分配数据修改、查询及导出的系统功能权限。 应制定数据备份机制,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有条件的宜采用异地备份,保障数据安全。 应建立健全的数据共享与服务管理机制,严格规范外部系统对地下管线数据的安全访问。 在维护期内,系统承建方应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以及系统的升级。 应逐步建立管理、运行维护等相关制度,包括系统日常维护、系
28、统应用、安全管理、共享与服务 管理等制度。 8 验 收与移交 8.1 一般规定 系统应根据要求组织验收与成果移交,办理交接手续。 交接过程应遵守相关保密规定,移交清单应由系统 承建 单位和系统使用单位签字确认。 8.2 系统验收 应由项目主管单位组织业内专家对系统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 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包括: a) 合同书 ; b) 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c) 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d)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e) 系统测试报告 ; f) 系统试运行报告 ; g) 系统使用手册; h) 成果展示。 8.3 成果移交 移交成果包括但并不限于以下内容: a) 系统安装软件包 ; b) 源代码
29、; c) 地下管线数据库 ; d) 实施过程文 档。 9 共享与服务 9.1 一般规定 地下管线信息共享与服务应符合信息安全、信息保密的相关要求,并建立合理有效的用户权限管 理与控制 , 包括数据权限和功能权限。 地下管线信息共享与服务宜接入本地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满足服务接口标准、元数据标准。 9.2 信息共享 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可采用离线或在线共享的形式 。 a) 离线共享: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实现数据的共享,应执行保密规定 ; DB42/T 1159-2016 9 b) 在线共享:可采用直接访问数据库 共享 方式 ,也可 利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 以服务方式实现 数据的共享 。 9.3 信息服务
30、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宜向外 提供管线数据服务、应用功能服务 。 a) 管线数据服务是指以服务的形式对外共享地下管线信息数据 ; b) 应用功能服务是指以服务的形式对外提供管线数据应用功能。 10 数据动态管理 10.1 一般规定 应授权或指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负责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管理。 应制定地下管线数据动态管理机制 。 应限期竣工测量 ,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更新 。 应 采用备份管理软件和数据库数据备份技术,制定定期数据备份机制,有条件的宜采用异地备份, 保障数据安全 。 对涉密数据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 10.2 动态管理机 制 应建立地下管线动态管理机制,规定地下管线竣工成果提交、数
31、据库更新流程。 应加强地下管线日常维护的监督管理,保障地下管线动态管理。 管线权属或者管理单位应建立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和补测补绘 制度。 管线权属或者管理单位应在工程 竣工 验收后一个月内,将有关地下管线的 竣工 测量资料,按要求 向 行业主管 部门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机构报送。 10.3 数据库更新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管理单位应及时收集地下管线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数据。 管线权属或者管理单位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时,应预留数据交换接口。 管线权属或者管理单位提交的地下 管线数据,应符合现行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 DB42/T 875)的相关规定。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支持外业探测数据、交互
32、式编辑录入、电子格式转换等方式的管线数据维护 与更新。 11 基础环境建设 11.1 一般规定 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配置相应的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保证网络化在线服务。 11.2 软件环境 软件环境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a)可实现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三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b)具有海量数据处理能力; c)具有开放式结构; d)具有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 e)具有支持数据共享 的功能; f)支持常用的多种数据格式; g)具有安全防护功能。 DB42/T 1159-2016 10 11.3 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应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具有兼容性和扩充性。应具有如下基本要求: a) 涉密计算机应与互联网物
33、理隔离 ; b) 建立完善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制度 ; c) 网络带宽应满足系统数据传输、交换、分发与服务的需要 ; d) 符合地下管线信息三维可视化显示的需要 ; e) 应配置数据和系统备份设备 ; f) 应配置网络及系统安全设备。 DB42/T 1159-2016 11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地下管线数据结构 表 A.1至表 A.5给出了地 下管线数据的数据结构。 表 A.1 管线点数据结构 序号 中文名称 类型 宽度 精度 备注 1 管线点号 文本 20 应保证编码唯一 2 X 坐标 双精度 15 3 单位:米;小数点后三位 3 Y 坐标 双精度 15 3 单位:米;小数点后三位 4 管
34、线点类型 文本 20 管线点分类描述 5 附属物 文本 32 7 规格 文本 32 8 道路名称 文本 64 所在道路名称 9 地面高程 双精度 15 3 单位:米;小数点后三位 10 管顶高程 双精度 15 3 单位:米;小数 点后三位 11 权属单位 文本 64 12 建设年代 日期 10 yyyy/mm/dd 13 符号旋转角度 整型 8 点符号显示的旋转角度(单位:十进制) 14 井底高程 双精度 15 3 单位:米;小数点后三位 15 探测日期 日期 10 yyyy/mm/dd 16 探测单位 文本 64 17 监理单位 文本 64 18 状态 文本 20 “在用 ”或 “废弃 ”
35、19 偏心井位 双精度 15 3 单位:米;小数点后三位 20 备注 文本 128 DB42/T 1159-2016 12 表 A.2 管线段数据结构 序号 中文名称 类型 宽度 精度 备注 1 管线段号 文本 20 应保证编码唯一 2 起点号 文本 20 起始管线点号 3 止点号 文本 20 终止管线点号 4 管线段类型 文本 20 管线段分类描述 5 管线材质 文本 20 6 管线规格 文本 20 管线口径 7 埋设方式 文本 20 直埋、矩形管沟、圆形管沟、拱形管沟、架空、管块、套管、其他 8 起点地面高程 双精度 15 3 单位:米;小数点后三位 9 终点地面高程 双精度 15 3 单
36、位:米;小数点后三位 10 起点管顶高程 双精度 15 3 单位:米;小数点后三位 11 终点管顶高程 双精度 15 3 单位:米;小数点后三位 12 权属单位 文本 64 权属单位名称 13 建设年代 日期 10 yyyy/mm/dd 14 道路名称 文本 64 所在道路名称 15 探测日期 日期 10 yyyy/mm/dd 16 探测单位 文本 64 17 监理单位 文本 64 18 状态 文本 20 “在用 ”或 “废弃 ” 19 备注 文本 128 DB42/T 1159-2016 13 表 A.3 管线段特有数据结构 给水类管线特有属性 序号 中文名称 类型 宽度 精度 备注 1 压力 文本 8 定义为“ 有压 ” 、 “ 无压 ” 排水类管线特有属性 序号 中文名称 类型 宽度 精度 备注 1 流向 整型 2 定义 为 “ 0” 或 “ 1” ,由上点流向本点为 “ 0” ,反之为 “ 1” 2 压力 文本 8 “ 有压 ” 、 “ 无压 ” 3 是否混流 文本 8 燃气类管线特有属性 序号 中文名称 类型 宽度 精度 备注 1 压力 文本 8 定义为 “ 高压 ” 、 “ 中压 ” 、 “ 低压 ” 2 燃气类型 文本 8 定义为 “ 液化气 ” 、 “ 天然气 ” 热力类管线特有属性 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