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7.060 A47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2/T 1070 2015 银杏物候观测方法 Observing method of ginkgo phenology (报批稿) 2015-06 -05 发布 2015-07- 01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1070 2015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观测对象的选取 . 1 3.1 观测地点的选取 . 1 3.2 观测对象的选取 . 2 4 物候期的划分和特征 . 2 4.1 物候期的划分 . 2 4.2 物候期的特征 . 2 5 物候
2、观测和记录方法 . 2 5.1 物候的观测方法 . 2 5.2 物候的记录方法 . 3 5.3 特殊情况处理 . 3 6 物候分析和应用 . 3 6.1 物候分析 . 3 6.2 物候应用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银杏物候期的特征 . 4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银杏黄叶观赏期分级标准 . 5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银杏物候期观测记录表 . 6 参考文献 . 7 DB42/T 1070 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 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随州市气象局、随州市林业局联合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标准化协
3、会气象专业委员会归口 管理 。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随州市气象局、随州市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泽民、周芙如、徐国琼、姜海鸣、黎明锋、黄河清、黄和平。 DB42/T 1070 2015 1 银杏物候观测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银杏物候观测对象的选取、物候期的划分及特征、物候观测和记录方法 以 及 物候分析 和应用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区域内银杏物候观测和物候 期 预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物候 phenological phenomena 自然环境下 植物在一年的生长中 ,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实及 落叶、休眠等
4、规律性变化的现象 。 2.2 物候期 phonological period 物候现象出现的时期。 2.3 黄叶观赏期 ornamental time of yellow leaves 因季节变化引起的银杏 树叶 呈现黄色而具有观赏价值的一段时期。 3 观测对象的选取 3.1 观 测地点的选取 3.1.1 观测地点应能代表当地银杏群落所处的地 形、海拔、土壤、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不宜选在 山顶、峡谷、较大水体等易受局地小气候影响的地方。为特定目的需要调查、比较不同地形、不同自然 环境下银杏的生长状况,则不受上述限制。 3.1.2 观测地点选定后应稳定少变,并需绘 制观测地点综合平面示意图,作
5、为档案保存。因特殊情况 须变动时,应重新选定新的观测地点,绘制新的观测 地 点综合平面示意图,作为新档案保存。 DB42/T 1070 2015 2 3.1.3 观测地点附近 30km 范围内应有地面气象观测站或自动气象观测站。 3.2 观测对象的选取 3.2.1 选定为物候观测对象的银杏应是野生或露天种植的。盆栽或温室等保护地栽培的银杏不应选 定 为 观测对 象。 3.2.2 选 定 为 观测对象的银杏应是发育正 常, 且开花、结实达 3 年以上的中龄树。在同一观测地点上 应 选 2-3 株 银杏 ,如因条件所限也可选择 1 株。 3.2.3 观测地点有雌雄异株的银杏时,应分别选择雌株、雄株
6、进行观测。 3.2.4 选定为银杏物候观测对象后,应长期固定,在树干上做好标志或记号。固定观测的银杏因砍伐、 死亡等原因失去代表性时,应在 观测地点 附近重新选 定 观测对象,并固定观测。 3.2.5 对选定为观测对象的 银杏 树龄、性状等进行说明 , 作好编号,建立档案。 4 物候期的划分和特征 4.1 物候期的划分 根据银杏物候的周年变化 规律 ,共划分为芽 膨大期、芽开放期、展叶期、花序出现期、开花期、座 果期、种子成熟期、种子脱落(采摘)期、叶变色期、落叶期、休眠期等 11 个物候期。 4.2 物候期的特征 银杏各个物候期的 特征 参照 附录 A 进行 。 5 物候观测和记录方法 5.
7、1 物候的观测方法 5.1.1 物候 观测 采用目测方法,一般隔日观测,固定在下午进行。 5.1.2 观测时应靠近观测对象,观测物候现象出现最早的部位,每次观测方位和部位应一致。可用望 远镜、高枝剪或梯子等辅助工具进行观察。 5.1.3 相邻两个物候期间隔时间很长时,在不漏测物候期的前提下,可逢 5 和旬末观测,临近下一物 候 期 时,恢复隔日观测;休眠期内可暂停观 测。 5.1.4 雄株观测花序出现期、开花期,雌株观测座果期、种子成熟期和种子脱落(采摘)期,嫁接银 杏观测方法与雌株观测方法相同。 5.1.5 芽膨大期、芽开放期、花序出现期、休眠期需观测始期;展叶期需观测始期、盛期;开花期需
8、观测始期、盛期和末期;座果期、种子成熟期需观测盛期;种子脱落(采摘)期需观测始期、末期;叶 变色期需观测始期、盛期、全变色期;落叶期需观测始期和末期。 5.1.6 当观测地点出现干旱、高温、大风、病虫害等灾害,造成观测对象的叶 、 花、枝、种子等出现 非季节性变色、脱落,或损伤、死亡等现象时,应及时进行观测。 DB42/T 1070 2015 3 5.1.7 根据银杏叶变色期、 落叶期 的物候特征, 对 银杏 黄叶观赏期进行分级判定 ,银杏 黄叶观赏期分 级标准 参照 附录 B 进行 。 5.2 物候的记录方法 5.2.1 首次进行 银杏 物候观测时,应将观测 年份、观测 地点、海拔高度、经纬
9、度、地形地貌 及 土壤性 质等 内容 和观测对象的树龄、性状等情况记录在附录 C“银杏物候期观测记录表”中。 5.2.2 每次物候观测后应及时做好记录。物候期出现的时间用月 、 日表示,按照观测树木编号,将观 测的物候 期 出现日期记录在附录 C“银杏物候期观测记录表” 中。 5.2.3 雄株记载时注明为(),雌株注明为(),嫁接注明为(嫁接)。种子脱落(采摘)期栏 里记录种子成熟后自然脱落 或人工采摘的日期。如属人工采摘,应注明“种子为人工采摘”。 5.2.4 黄叶观赏期 的 级 别出现日期 ,应 记录在附录 C“银杏物候期观测记录表” 中。 5.3 特殊情况处理 5.3.1 观测地点的观测
10、对象受到气象灾害 、病虫害等 危害时 ,应按照 附录 C“银杏物候期观测记录表”, 记录灾害名称、受害日期、危害部位、危害程度 、危害 范围及所处的物候期。 5.3.2 银杏物候期的固定观测对象失去代表性后,应将重新选择的观测对象档案资料和 有关 情况 , 按 照附录 C“银杏物候期观测记录表” 进行说明记录。 5.3.3 物候观测中,物候期出现异常, 或出现对物候期观测有影响的情况 时 ,应 按照 附录 C 银杏物候 期观测记录表 中进行说明记载。 6 物候分析和应用 6.1 物候分析 根据当年银 杏物候的变化特点,与多年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评述当年物候期出 现的早晚与当年的天 气气候条件的关
11、系。 6.2 物候应用 结合 叶变色期、落叶期 多年 观测资料,对 银 杏 黄叶观赏期进行分级评定 , 开展旅游应用预报。 DB42/T 1070 2015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银杏物候期的特征 表 A.1给出了银杏物候期的特征内容 。 表 A.1 银杏物候期的特征 物候期名称 银杏物候期 的 特征 芽膨大期 芽开始松动膨大,顶端露出浅色的迹象 。 芽开放期 芽开始裂开,顶端露出新鲜绿色 。 展叶 期 树上有个别枝条上的芽出现第一批展开的叶子为展叶始期; 树上有一半枝条上的叶子完全展开时为展叶盛期 。 花序出现期 雄株芽开始露出葇荑花序 。 开花期 树上的葇荑花序开始出现黄色花粉时
12、为开花始期; 有一半以上的花序 出现 黄色花粉时为开花盛期; 树上的花序大部分脱落为开花末期 。 座果期 雌株花梗顶端有一半以上形成豌豆大小的绿色圆形果 。 种子成熟期 树上有一半的种子变为橙黄色或橘红色等成熟的颜色 。 种子脱落(采摘)期 种子达到生理成熟后开始自然成熟脱落(或人工采摘)的日 期为种子脱落(采摘)始期; 种子绝大 部分已自然脱落(或人工采摘)的日期为种子脱落 (采摘)末期 。 叶变色期 树叶在秋季开始变为黄色时为叶变色始期; 有一半以上的树叶 在秋季 变为黄色时为叶变色盛期; 树叶 在秋季几乎 全部变为黄色为叶全变色期。 落叶期 树上在秋季开始有脱落变色的叶片时为落叶始期;
13、树上的叶片几乎全部脱落为落叶末期 。 休眠期 从叶片全部落光到次年芽开始萌动膨大持续的时期 。 A DB42/T 1070 2015 5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银杏黄叶观赏期分级标准 表 B.1 给出了银杏黄叶观赏期分级标准内容。 表 B.1 银杏黄叶观赏期分级标准 观赏期级别 银杏 黄叶观赏期分级标准 一级黄叶观赏期 (最佳观赏期) 树叶几乎全部达到 叶全变色期 所持续的时期 。 二级黄叶观赏期 (良好观赏期) 有一半以上的树 叶 开始达到 叶全变色盛期后的持续时期 。 三级黄叶观赏期 (较佳观赏期) 有一半及以上的树 叶 开始达到 叶全变色始期后的持续时 期 。 四级黄叶观赏期 (一
14、般观赏期) 开始有树叶出现金黄色 ; 或一半以上的树叶脱落的时期 。 DB42/T 1070 2015 6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银杏物候期观测记录表 表 C.1 给出了银杏物候期观测记录表的填写内容。 表 C.1 银 杏物候期观测记录表 观测年份: 观测地点: 海拔高度: 经纬度: 地形地貌: 树 龄: 性 状: 土壤性质: 物候期 物候期出现日期 物候期观测说明和备注 芽膨大期 芽开放期 展叶期 展叶始期 展叶盛期 花序出现期 开 花 期 开花始期 开花盛期 开花末期 座果期 种子成熟期 种子脱落 (采摘)期 种子脱落(采 摘)始期 种子脱落(采 摘)末期 叶变色期 叶变色始期 叶变
15、色盛期 叶全变色期 落叶期 落叶始期 落叶末期 休眠期 黄叶观赏期 的 级别出现日期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物候分析 B CD 参 考 文 DB42/T 1070 2015 7 参 考 文 献 1 宛敏渭, 刘秀珍 . 中 国物候观测方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2 国家气象局编定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上卷)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3. 3 安新哲 .银杏丰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4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业气象卷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6. 5 梁立兴 .中国当代银杏大全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3. 6 宛敏渭 . 怎样观测物候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65. 7 毛政旦 . 气候考察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82. 8 陈道,张思 骞,张福山,等 .经济大辞典 .农业经济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