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2 T 1087-2015 日本落叶松人工用材林可持续经营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6639       资源大小:736.2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2 T 1087-2015 日本落叶松人工用材林可持续经营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40 B 64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 地方标准 DB 42/T 1087 2015 日本落叶松人工用材林可持续经 技术规程 Sustainable management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Larix kaempferi timber plantation 2015 - 08 - 04 发布 2015 - 11 - 01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1087 2015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造林 . 2 4.1 林地选择 . 2 4.

    2、2 林地清理 . 2 4.3 整地 . 2 4.4 造林密度 . 2 4.5 苗木选择与处理 . 2 4.6 造林时间 . 3 4.7 造林方式 . 3 4.8 混交林营建 . 3 5 幼林抚育 . 3 5.1 补植 . 3 5.2 除草松土 . 3 5.3 割 灌 . 3 5.4 人工修枝 . 4 6 抚育采伐 . 4 6.1 透光伐 . 4 6.2 疏伐 . 4 7 森林管护 . 5 7.1 森林防火 . 5 7.2 病虫害防治 . 5 7.3 冰雪灾害救护 . 5 8 林地环境管理 . 6 8.1 植被管护 . 6 8.2 地力维护 . 6 8.3 生物多样性保护 . 6 9 主伐更新

    3、. 6 9.1 主伐年龄 . 6 9.2 主伐方式 . 6 9.3 森林更新 . 6 DB42/T 1087 2015 II 10 作业设计 . 7 10.1 造林作业设计 . 7 10.2 抚育作业设计 . 7 10.3 采伐作业设计 . 7 11 档案管理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日本落叶松主要病虫害生活史及防治方法 . 8 DB42/T 1087 2015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提出 。 本标准由湖北省林业 厅 归口 管理

    4、 。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局、建始县林业局、建始县 国有长岭岗林场。 本标准起草人: 汤景明、郑洪、杨年友、林孝培、徐红梅、孙拥康、全永寿。 DB42/T 1087 2015 1 日本落叶松人工用材林可持续经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本落叶松( Larix kaempferi)人工用材林造林、幼林抚育、抚育采伐、森林管护、 林地环境管理、主伐更新、作业设计及档案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西部日本落叶松适生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5、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 1646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人工用材林 timber plantation 采用人 工造林 培育 的 以 提供 木材为主要目的 的森 林。 3.2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 larix kaempferi plantation 采用人 工造林 培育的以日本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森林。 3.3 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plantation sustai

    6、nable management 在人工林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 通过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人工林生态系 统的健康与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 3.4 林地环境管理 forest l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采用符合可持续经营理念和生态系统 原理的措施, 对 林地 进行 植被管护、地力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 护。 DB42/T 1087 2015 2 4 造林 4.1 林地选择 鄂西山区海拔 1000 m 2500 m、土层厚度 40 cm、腐殖质深厚、坡度 25的地段。 4.2 林地清理 4.2.1 清理时间 一般在造林前一年 9 月 1

    7、2 月进行。 4.2.2 清理方式 平缓地段全面割除灌草;其它地带水平带状割除灌草。清理林地时,注意保留珍贵树种。 4.3 整地 4.3.1 整地时间 造林前一年冬季或当年早春完成。 4.3.2 整地方式 4.3.2.1 穴状整地 沿等高线布设,整地穴规格一般 60 cm 60 cm 30 cm。挖穴时,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清除穴内 残根、石块,将草皮打碎翻入穴内,表土回填。 4.3.2.2 带状整地 沿等高线进行,带宽 150 cm 200 cm,深 20 cm 25 cm,带长根 据地形确定,不能过长,每隔一 定距离保留 50 cm 100 cm 自然植被带。 4.4 造林密度 依据不同的

    8、立地条件和培育目标确定。中等立地条件下不同培育目标的造林密度见表 1。 表 1 不同培育目标造林密度表 材种 造林密度(株 /hm2) 株行距 小径材 2500 2.0 m 2.0 m 中径材 1667 2.0 m 3.0 m 大径材 1111 3.0 m 3.0 m 4.5 苗木选择与处理 4.5.1 苗木选择 选择顶芽饱满,充分木质化,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根系发达,根径粗壮的 苗木。 裸根苗 规格执 行 GB6000中规定的 级苗木标准。 容器苗采用一年生未移栽优质苗,地径: 0.4cm,苗高: 30 cm。 4.5.2 苗木运输与处理 DB42/T 1087 2015 3 尽量做到苗木

    9、随起随运,及时栽植。在起苗、分级、包装、运输和造林各个环节保证苗木根部不失 水、不受损伤。 4.6 造林时间 造林时间在苗木落叶休眠至次年萌动前均可,以春季为主,最好是 2 月下旬至 3 月下旬。 4.7 造林方式 4.7.1 裸根苗造林 栽苗时把苗木放入穴的中心扶正,并使苗根展开,填土时先用湿润的表层土埋苗根,当填到 2/3 左 右,把苗木向上略提,然后要踩实。再填土到穴满后踩实,使根系与土壤 紧密接触,最后在植穴表面覆 一层松土 至苗木根径处 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栽植时可采取苗根蘸水、保水剂浸根、挂泥浆等保湿措施, 防止苗木根系失水。 4.7.2 容器苗造林 适用于立地条件较差,造林不易成

    10、功的地方。栽植前拆除在土中不易分解和根系不易穿透的容器。 栽植时将容器苗轻放于穴内,确保苗木根团完整,根团顶部与栽植穴面持平,在根团四周填土达到根团 1 2 时,进行踩实一次,然后将土填至与穴面一平面并覆上虚土,两次踩实均不得踩到根团。 4.8 混交林营建 4.8.1 混交树种 日本落叶松混交树种可选择鹅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nse)、檫木( Sassafras tsumu)、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光皮桦( Betula luminifera)、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香椿( Toona sinensis)、

    11、木荷 ( Schima superba)、柳杉( Cryptomeria fortunei)等。 4.8.2 混交方法 混交方法包括行间、块状或带状混交。 4.8.3 混交比例 以日本落叶松为主,混交比例为 7:3、 6:4 或 5:5。 5 幼林抚育 5.1 补植 当年 造林成活率 低于 85时,及时进行补植,从次年起连续补植 1 a 2 a。补植用苗应使用同龄苗 木。 5.2 除草松土 栽植后春末夏初,对穴内影响幼树生长,且密度较大的杂草及时铲除。除草松土要做到里浅外深, 树小宜浅,树大宜深,深度一般为 3 cm 6 cm。 连续实施 3 年,每年 1 次 2 次。根据生产实际需要, 造林

    12、后第 2a 或者 第 3 a 的 5 月 6 月 间 , 施氮肥 1 次,施肥量 25 g/株。 5.3 割灌 DB42/T 1087 2015 4 栽植后 1 a 3 a 进行全面割灌,在 6 月 下旬 至 8 月 上旬 进行。栽植后 4 a 6 a 可进行带状或团状割 灌。当幼树主侧枝生长超过灌木高度或已压抑灌木时,停止割灌作业。 5.4 人工修枝 5.4.1 开始年龄 造林后 5 a 7 a,林冠下 部出现枯枝时进行修枝。 5.4.2 修枝时间 秋季落叶后至早春树液流动前非生长季节进行。 5.4.3 修枝强度 幼龄阶段修枝强度宜小,修枝高度小于树高 1/3。 5.4.4 修枝要求 用修枝

    13、工具沿树干平切,做到切口平滑,面积小,不偏不 裂 ,不带皮,不留枝桩。 6 抚育采伐 6.1 透光伐 6.1.1 对象林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林分 : a) 郁闭度在 0.9以上,林内光照不足的林分 ; b) 郁闭后受到非目的树种 压制的林分。 6.1.2 伐除对象 生长过密、质量低劣和无培育前途的林木。 6.1.3 开始时间 幼林郁闭后,出现营养空间竞争,林木开始分化时;目的树种开始受到非目的树种压制时。树龄一 般在 8 a 10 a。 6.1.4 技术要求 一次间伐强度为总株 数的 15% 25 %,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小于 0.7,在风雪危害严重地段一次透 光伐郁闭度降低不能超过 0.2

    14、。抚育后林分平均胸 径 应 高于 抚育前。 两次间伐期相隔 5 a 7 a 年,根据林分郁闭情况而定。 6.2 疏伐 6.2.1 对象林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林分 : a) 纯林郁闭度在 0.8 以上林分; b) 混交林郁闭度在 0.7 以上,分布均匀林分; DB42/T 1087 2015 5 c) 林木胸径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 6.2.2 伐除对象 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 6.2.3 开始时间 林木分化明显,林分胸径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时。 培育大径材的林分, 树 龄一般 在 15 a 17 a。 6.2.4 间伐方式 6.2.4.1 下层间伐 适合于同龄纯林,伐除劣质木、过密或受害的中等

    15、木。 6.2.4.2 机械间伐 适合于株行距整齐的人工纯林。每间隔一定距离,按事先确定的砍伐行距和株距,机械地确定采伐 木。 6.2.4.3 综合间伐 适用于林木个体分布不均匀的混交林,伐除有害木,生长落后的中等木。 6.2.5 间伐强度 一次间伐强度为总株数 25% 35 %,间伐后林分郁闭度 0.6 0.7。 未进行透光伐的林分,可根据情况间伐,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小于 0.6。 6.2.6 间伐间隔期 根据林分郁闭情况而定,一般作业 1次 2次。到林分 成熟时保留株数 控制在 600株 / hm2 800株 / hm2。 7 森林管护 7.1 森林防火 根据人工林配置 及地形 情况建设林火

    16、阻隔通道。防火主线宽度为 15 m,副线宽度为 10 m。新造林 及其毗邻的已有针叶林合计面积 30 hm2 时,宜设置阔叶树防火林带。阔叶树防火林带主要树种可选择 木荷( Schima superba)、石栎( Lithocarpus glaber)、刺叶栎( Quercus spinosa)、冬青( Ilex chinensis)、 杨梅( Myrica rubra)、尖叶山茶( Camellia cuspidate)、格药柃( Eurya muricata Dunn)等 。 7.2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参照附录 A 资料性附录执行。 7.3 冰雪灾害救护 7.3.1 新造

    17、林防护 新造林要根据立地条件和林木生长状况,采取垦抚培土、扶正树木等措施,加强抚育管护力度,增 DB42/T 1087 2015 6 强新造林的抗雪灾能力。 7.3.2 成林救护 雪折倒伏林木低于 30%的林分,进行雪折木清理,视林分情况进行适度抚育采伐,促进林木生长, 以提高林分抗雪折能力。 雪折倒伏林木达到 30% 70%之间 的林分,进行倒伏雪折木清理和保留木培育,在林中空地补植耐 荫树种。 雪折倒伏林木超过 70 %的林 分,进行林分改造或更新造林。 8 林地环境管理 8.1 植被管护 在山区成片造林区域内,应保留山顶、沟谷、陡坡等生态敏感区的原有植被,保留面积不低于整个 造林区面积的

    18、 10% 15%。 保留林分中不影响目标树种生长的乔、灌木树种和草本植物, 保护林中空地和林窗中的自然植被。 提倡营建混交林,避免营造大面积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 8.2 地力维护 山地造林活动应沿等高线进行; 25以上坡地原则上不宜发展日本落叶松用材林;造林整地应避免 炼山,维护林地的长期生长力。 森林抚育过程中割除的灌、草、蔓藤、萌条及采伐剩余物等应平铺在林中,归还养分 。土壤肥力下 降的林分,根据土壤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以及林木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合理施用化肥。尽量使用有机肥 料和生物肥料,增加土壤肥力。 采伐与集材时,要避免对周边林地植被和土壤的破坏。采伐后应及时更新,避免采伐迹地的水土流

    19、失。 8.3 生物多样性保护 提倡多树种、多 品 系景观镶嵌造林。单一树种造林时的成片面积应当控制在 30 hm2 以内,单一 品 性系造林时的成片面积应当控制在 10 hm2 以内。 重视造林区及周边天然阔叶林的保护。 保护林中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和人工繁殖害虫天敌, 禁止在林中使用对 鸟类或虫害天敌等有毒害作用的化学或生物农药。 9 主伐更新 9.1 主伐年龄 根据培育目标、立地条件和林分类型确定主伐年龄。培育中小径材,较差立地 20 a 25 a,中好立 地 15 a 20 a;培育大径材,较差立地 40 a 45 a,中好立地 30 a 40 a。 9.

    20、2 主伐方式 一般采用块状皆伐或带状皆伐 。皆伐 技术要求 按照 LY/T 1646 执行。 DB42/T 1087 2015 7 9.3 森林更新 采用人工更新方式 。 采伐后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应完成更新造林作业。人工更新技术要求 按照 GB/T 15776 执行 。 10 作业设计 10.1 造林作业设计 造林作业设计内容及要求参照 LY/T 1607 执行。 10.2 抚育作业设计 野外调查和内业设计内容及要求参照 GB/T 15781 执行。 10.3 采伐作业设计 采伐作业设计内容及要求参照 LY/T 1646 执行。 11 档案管理 对森林发育各阶段相关经营管理活动所形成的技术和管理

    21、资料及时归档保存,建立人工林经营管理 档案。根据森林经营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及所在地区的条件,建立人工林资源监测和管理档案。对木材从 采伐、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建立木材跟踪管理档案。具体的造林、抚育和采伐等 档案管理应 分别 按照 GB/T 15776、 GB/T 15781 和 LY/T 1646 的相关规定 执行 。 DB42/T 1087 2015 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日本落叶松主要病虫害生活史及防治方法 表 A.1规定了日本落叶松主要病虫害生活史及防治方法要求。 表 A.1 日本落叶松主要病虫害生活史及防治方法 名称 生活史与症状 防治方法 东方蝼蛄 ( Gr

    22、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 1 年 1 代,次年 5 月末 6 月初开始活动, 卵约经 3 周化为若虫, 7 月末 8 月初 新成虫出现,成虫和若虫咬食刚发芽的 种子或幼根嫩芽。 黑光灯诱杀成虫;播种前 5 7 d, 施用农药;发生期用 毒饵诱杀。 小地老虎 (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1 年 4 代,幼虫共 6 龄, 1 2 龄幼虫开 始取食危害, 3 龄以后开始扩散,昼伏 夜出, 4 龄后食量逐渐增大,受害植株 呈“光杆状”死亡。 开展中耕和清除杂草等苗圃管理; 堆覃诱杀 3 龄以上幼虫;喷农药于 苗木及地面;成虫出现前

    23、,傍晚诱杀 成虫。 落叶松球蚜 ( Adelges laricis) 1 年数代, 4 月中下旬越冬代幼蚜开始 活动,虫体由黑转绿,分泌物加长,继 而蜕皮,虫体被白色分泌物包被。危害 盛期 7 9 月,群集于松针及嫩梢部, 吸食汁液 。 采取营林措施,控制郁闭度,保持 林内通风透光; 保护天敌; 幼龄 若蚜对杀虫剂敏感,一般防治刺吸类害 虫的药剂均有效。 落叶松球果种蝇 ( Lasiomma laricicola) 1 年 1 代,次年 5 月中旬开始羽化,交 尾后产卵于球果基部的针叶,苞鳞或球 果鳞片内靠近种子处,幼虫孵化后,立 即注入鳞片基部取食。 诱杀成虫;幼虫孵化初期和羽化初 期,向树

    24、冠喷洒农药。 落叶松猝倒病 ( pine damping-off) 幼苗出土后 10 40 d,没有木质化以 前,根基处皮层溃烂溢缩,上部枯死, 幼苗倒伏在苗床上, 一般 5月下旬出现, 6 7 月发病严重。 选择地势平缓、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 苗圃地;改良土壤,合理施肥,适时 早播,适量灌水;精选良种,催芽适 度,播前种子表面和土壤要消毒;外 生菌根可防立枯病,苗木生长好,它可 以消解病原菌;及时清除杂草,增强 苗木的生长势,提高苗木的抗病性; 药剂防治。 落叶松枯梢病 ( Sphaeropsis sapinea ) 7 月上旬新梢开始褪色,顶端弯曲下垂 呈勾状,针叶逐渐脱落,收缩变细,顶 部留一撮松针,如果新梢已经木质化, 梢直立枯死,松针脱落,有松脂流出, 连年发病枝梢成丝枝状。 查清疫情,划定疫区和保护区,调 运苗木时加强检疫;营造混交林,选 育抗病树种,及时烧毁病苗、病树; 药剂防治;综合防治,从检疫人手, 结合测报,采用营林、间伐、剪枝、药 剂等多种防治措施,实行综合治理。 _


    注意事项

    本文(DB42 T 1087-2015 日本落叶松人工用材林可持续经营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