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66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2/T 1085 2015 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s for walnut main pest control (报批稿) 2015 - 08 - 04 发布 2015 - 11 - 01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1085 2015 I 目 次 前言 . 3 1 范围 .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3 术语和定义 . 4 4 防治原则及防治对象 . 5 4.1 防治原则 . 5 4.2 防治对象 . 5 4.3 主要病害 . 5 4.4 主要
2、虫害 . 5 5 调查方法 . 5 5.1 踏查 . 5 5.2 标准地调查 . 5 6 防治措施 . 6 6.1 检疫 . 6 6.2 抚育管理 . 6 6.3 物理防治 . 6 6.4 化学防治 . 6 6.4.1 药剂使用原则 . 6 6.4.2 科学合理用药 . 6 6.5 生物防治 . 6 6.6 综合防治 . 7 6.6.1 主要病害综合防治 . 7 6.6.2 主要虫害综合防治 . 7 6.6.3 主要病虫害防治周年防治 . 7 7 防治效果评价 . 7 7.1 调查方法 . 7 7.2 防治效果计算 . 7 7.2.1 病害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 7 7.2.2 虫害防治效果计算
3、公式 . 7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 禁用和限用的农药 . 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 10 附录 C(资料性附录)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 13 附录 D(资料性附录)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周年历 . 16 DB42/T 1085 2015 II 附录 E(资料性附录)主要病虫害调查表 . 17 附录 F(资料性附录)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评价表 . 18 DB42/T 1085 2015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4、 本标准由湖北省 林业科学研究院 提出。 本标准 由湖北省 林业厅归口 管理 。 本标准起草 单位: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保康县林业局、巴东县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永杰、王义勋、罗治建、邓先珍、王其竹、谭学春、王长斌、陈万胜、 郭 赟、 姚盛典、胡业勤 。 DB42/T 1085 2015 1 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核桃 ( Juglans regia L.) 主要病虫害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 原则 及 防治 对象 、调查 方法、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评价 。 本 标准 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的核桃 ( Juglans regia L.) 主要病虫害防治。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LY/T 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DB42/T 690 核桃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标准 。 3.1 发生率 incidence 指发 病 (虫)植株或植物器官(叶片、根、茎、果实、种子等) 占调查 植株 总数 或器官总数的 比例, 通常 用百分率 ( )表示 ,用以表示病虫发生的普遍程度。 3.2 检疫 plant quar
6、antine 以法规为依据,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对生产和流通中的某些感染特定有害生物及其产品采 取禁止和限制措施,以防止这些有害生物人为传播,或确保对其根除等各方面的活动。 3.2 综合 防治 integrated management DB42/T 1085 2015 2 指 从生态系统的 总 体观点出发,以预防为主, 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 控制因素的作用, 创造不利于病 虫 害发生,有利于林木生长发育和 生长 的生物生存和繁殖的条件 ,将物 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防治方法 有机 结合 ,把病 虫 害控制在经济 受害 允许水平之下 ,以获得最佳的经济、 生态和社
7、会效益 。 4 防治原则及防治对象 4.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 防治 ,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区 防治 ,分类施策。根 据核桃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合理利用检疫、抚育管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 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有效控制病虫发生,保护天敌资源,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 果园 质量,改善生态条件,逐步实现可持续 控制。 4.2 防治 对象 核桃病害和虫害 分为 两 大类 。 4.2.1 主要病害 核桃 主要 病害 参 见附 录 B。 4.2.2 主要虫害 核桃 主要 虫害 参 见附 录 C。 5 调查方法 5.1 踏查 按 核桃园 分布图设计 调查线路 ,踏查路线应
8、穿越拟调查 核桃园 有代表性的不同地段。 5.2 标准地调查 在踏查的基础上 确定调查内容和调查标准地,标准地要均匀分布在拟调查的核桃园内 。 标准地确定 后,可采用 对角线式 、 “Z” 字式 、平 行 线 式 、 棋盘式 、 隔行式 等方式进行取样,取样比例为标 准地样 树总量的 5% 10%, 地形、土质和栽培管理不一致的 核桃园 , 取样比例为 10% 15%,要求取样对象均匀 DB42/T 1085 2015 3 分布在标准地内。 核桃主要病虫害调 查表 参 见附 录 E。 6 防治措施 6.1 检疫 各核桃产区建立联防体系,控制 病虫害传播 。在核桃种子、苗木和嫁接穗条调运时要严格
9、抽样检查, 经植物检疫部门 检疫 后再确定是否调运。 6.2 抚育管理 选用适宜当地的优良抗(耐)病(虫)核桃品种进行栽培, 种植密度参照 DB42/T 690 执行 ,保持 林间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根据核桃生长的不同年份,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施基肥为主, 追肥为辅,增强 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 加强 核桃 园卫生管理,及时清除 园内带病虫果、枝、叶及易滋生病虫害的杂草。冬季进行果园清园 消毒,树干涂白,控制病虫 传播 。 6.3 物理防治 利用人工修剪、刮治、摘除 、 捕捉、诱杀等方法防治 病 虫害。 6.4 化学防治 6.4.1 药剂使用原则 禁用 和限 用
10、剧 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 药 参 见附录 A。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或 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6.4.2 科学合理用药 参照 LY/T1681中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有针对性地合理、适时用药。 按照 NY/T 393规定,合理选 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 行化学防治。注意不同作用机理农药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以延缓病 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DB42/T 1085 2015 4 6.5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当地主要的有益生物种群,可选用花绒寄甲、肿腿蜂、瓢虫、蚜小蜂等天敌昆虫进行害 虫防治。可选用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苏云金杆菌( Bt) 可湿性粉剂、解淀
11、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木霉 菌可湿性粉剂或植物源制剂等生物药剂 进行 病虫防治。 6.6 综合 防治 6.6.1 主要病害综合 防治 主要病害综合防治 措施 参 见附录 B。 6.6.2 主要虫害综合 防治 主要虫害综合防 治措施 参 见附 录 C。 6.6.3 主要病虫害 周年 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周年 历 见 参见 附录 D。 7 防治效 果评价 7.1 调查方法 参照 本 标准 5.2进行。 7.2 防治效果计算 7.2.1 病害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叶(果、枝) 发病率 和防治效果计算方法见式( 1)和式( 2)。 %100 调查叶(果、枝)总数 发病叶(果、枝)数叶(果、枝)发病率 (
12、1) %100)% 对照区发病率 处理区发病率对照区发病率(防治效果 ( 2) 7.2.2 虫害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DB42/T 1085 2015 5 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评价调查表见附录 F。 若防治前进行了虫数调查,防治效果计算公 式 见 ( 3) : %100)% 11 10 PTCK PTCK(防治效果 ( 3) ( 3) 式中: CK0 空白对照区 防治 前虫数; CK1 空白对照区 防治 后虫数; PT0 防治 处理区 防治 前 虫数 ; PT1 防治 处理区 防治 后 虫数。 若 防治 前未进行 虫数 调查,防治效果按式 ( 4)、 ( 5)计算: %100 )防治前虫数 防治
13、后虫数防治前虫数(虫口减退率 ( 4) %100)% CK PTCK(防治效果 ( 5) ( 5) 式中 : CK 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PT 防治 处理区虫口减退率。 DB42/T 1085 2015 6 A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禁用 和限用的农药 A.1 禁 用的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 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 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 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 特丁硫磷等。 A.2 限 用的农药 禁止水胺
14、硫磷在柑橘上使用;禁止氧乐果在甘蓝和柑橘上使用;禁止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在茶树 上使用;禁止丁酰肼(比久)在花生上使用;禁止特丁硫磷在甘蔗上使用;禁止甲拌磷,甲基异柳磷, 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 唑磷,苯线磷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禁止灭多威在柑橘、苹果树、茶树和十字花科蔬 菜上使用;禁止硫丹在苹果树和茶树上使用;禁止溴甲烷 在草莓和黄瓜上使用;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 旱田种子的包衣剂外,禁止氟虫腈在其它方面的使用。 注: 以上内容 来源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326 号令 农药管理条例规定 , 其最 新 规定(
15、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标准 。 DB42/T 1085 2015 7 A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害及 防治 措施 B.1 核桃炭疽病 (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acc.) B.1.1 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和叶片。果实受害后,病斑黑色,圆形或近圆形,后扩展并深入果皮,中央凹陷,生 有小黑点,散生或呈同心轮纹状。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粉红色孢子器及分生孢子,严重时,果实变黑腐 烂或早落。叶片发病为黑色斑点,在叶脉两侧病斑呈长条枯黄,在叶缘发病呈枯黄病斑,严重时,病斑 连片,全叶枯死。 B.1.2 发生规律 病菌在病果和病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
16、侵染源。病菌借风、雨、昆虫进行传播,从伤口、皮孔、气 孔等处侵入。发病期在 6 月 8 月,雨季早、雨量大、树势弱以及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早且严重。 B.1.3 防治措施 a) 栽培抗病品种。 b) 加强核桃园卫生管理,摘除并烧毁病果、病叶 和病枝 ,减少病源。 c)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适当修剪,保持通风透光,降低病害发生。 d)及时 进行 药剂防治,控制病情蔓延。芽萌动期可喷施等量式波尔多液、 3 波美度 5 波美度石 硫合剂。发病初期可喷洒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 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等化学
17、药剂 2 次 3 次。也可选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木霉菌可湿性 粉剂等生物药剂。 B.2 核桃枝枯病 ( Melanconium oblangum Berk.) B.2.1 症状 被害枝条皮层变褐而后渐变 成 红褐色或灰褐色,发病部位以上枯死。大枝发病,病部下陷,病死枝 木栓层下散生分生孢子盘,成熟后病孢子从分生孢子盘中央顶破表皮 后 病孢子散出。湿度大时分生孢子 盘中涌出大量黑色孢子堆。 B.2.2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枝干病部越冬,为 翌年初侵染源 。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蔓延, DB42/T 1085 2015 8 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管理粗放、土壤瘠薄的弱树、弱枝
18、容易发病,冬季低温或干旱年份发病较重; 管理好,树势健壮 的果园 发病则轻。 B.2.3 防治措施 a) 剪除病枝、弱枝,集中烧毁,减少病源。 b) 加强管理 , 增施有机肥 , 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c) 注意防冻、防旱和防虫,避免枯梢,减轻病害发生。 d) 发病严重的园片,喷施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也 可刮除病斑,用 1%硫酸铜消毒后涂抹煤焦油保护 ; 或冬季刮除树皮石灰水涂干。 B.3 核桃褐斑病 ( Marssonina juglandis Magn.) B.3.1 症状 叶部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或灰色,周缘与健部界限
19、不明显;后期病斑上产 生黑色小颗粒凸 起(即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嫩梢发病,病斑多呈长椭圆形或梭形,黑褐色凹陷,病斑中部常纵裂。 果实上病斑较小,黑色,凹陷,后扩及全果。 B.3.2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内越冬, 为 翌年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进行传播。多雨、 高温、高湿的气候有利于病害 传播 。 B.3.3 防治措施 a) 清除病叶、落果,剪除病枝,集中烧毁,减少越冬病源。 b) 发芽前可喷施 1次 3 波美度 5 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严重时,喷施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
20、0倍液等 2 次 3 次。 B.4 核桃黑斑病 (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julandis (Pierce) Dye) B.4.1 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叶片和嫩枝。果实病斑为褐色小斑点,边缘不明显,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的黑色病斑,严重时,造成核桃果实全部变黑或腐烂脱落。叶片病斑为褐色近圆形或多角形,后扩展为 不规则形,黑褐色,外缘呈半透明油渍状,后期病斑中央呈灰色或穿孔状,严重时病斑愈合,叶片皱缩 而焦枯。嫩枝病斑呈长棱形或不规则形,黑色 ,稍下陷,严重时病斑绕枝一周,枝条枯死。 B.4.2 发生规律 病原菌属细菌,在病枝梢或病芽内越冬。次年春分泌细菌,
21、借雨、昆虫等传播蔓延,从气孔、皮孔、 蜜腺及伤口侵入,引起果实、叶片或嫩枝感病。一般在 5月中旬开始发生, 6月至 7月为发病盛期。发病 DB42/T 1085 2015 9 轻重与湿度有关,雨水多时病害常迅速蔓延且发生严重。树冠稠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也重。 B.4.3 防治措施 a)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排水,培育壮树,提高树体抗病力。 b) 结合修剪,清除病梢,及时烧毁,减少次年初侵染来源。 c) 应抓住核桃展叶期及落 花期两个关键防治期进行化学防治 , 可用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000 倍液、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另外 , 应及时防
22、治核桃举肢蛾 、蚧壳虫 等 害虫,减少伤口。 DB42/T 1085 2015 10 B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主要虫害 及 防治 措施 C.1 核桃举肢蛾 ( Atrijuglans hetauhei Yang) C.1.1 症状 主要 为害 果实。幼虫初蛀入时,孔外出现白色胶珠,透明,后变为琥珀色。果实内蛀食多条隧道, 充满虫粪。 为害 后,青皮皱缩,逐渐变黑,造成早期落果。有 时 虽然果实未落,但种仁已 经变质,失去 了食用价值,俗称“核桃黑”。 C.1.2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 1 代 2 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土壤或杂草中结茧越冬,第二年 5 月中旬 6 月中旬化蛹, 成虫发生
23、期在 6 月上旬 7 月上旬,幼虫一般在 6 月中旬为为 害盛期。卵期 4 d 5 d,幼虫在果面短暂 停留后蛀入果内,在果内 30 d 45 d 后脱果。该虫的发生与降雨量关系密切,在 5 月 6 月成虫羽化 期,降雨量少于 30 mm,发生轻,反之则重。 C.1.3 防治措施 a) 采果后至土壤结冻前或翌年 3、 4 月份成虫羽化前,进行树下垦复,消灭越冬代幼虫。 b) 夏季可 人为堆积杂草引诱越冬幼虫,秋末、早春清除树冠下杂草和残枝落叶,集中烧毁。 c) 生长季节及时摘除虫果和捡拾落果,集中处理,杀死幼虫。 d) 成虫羽化出土前,用 5%高效氰 戊 菊酯乳油 3000 倍液 进行树冠下地
24、面喷雾,触杀出土幼虫。成 虫 为害 期可用 5%氟虫脲乳油 1000倍液、 25% 灭幼脲号 胶悬剂 3000倍液 或 1.2%烟碱苦参碱乳油 1500 倍液 进行果园喷雾防治 。 C.2 核桃长足象 ( Alcidodes juglans Chao) C.2.1 症状 该虫幼虫蛀食果实、种仁,成虫取食幼果、幼芽和嫩枝。 初孵幼虫先取 食果皮,后蛀入果内取食果 仁,引起果仁变黑,逐渐枯黄脱落,不转果 为害 。幼虫发生期长达 3 4 个月,直到核桃采收时仍有部 分幼虫带入晒场。 C.2.2 发生规律 该虫 1 年发生 1 代,成虫有假死性,以成虫在树干基部阳面粗皮缝中或向阳杂草、表土层内越冬。
25、DB42/T 1085 2015 11 翌年 4 月至 5 月越冬成虫开始啃食嫩芽、嫩梢补充营养; 5 月中旬前后为产卵期,卵经 3 d 8 d 后孵 化成幼虫, 6 月下旬为化蛹盛期, 8 月成虫羽化 为 害一段时间后越冬。 C.2.3 防治措施 a) 及时摘除虫果和捡拾落果,捡拾时间应在 6 月中旬和在 7 月上旬前后进行,集中处理,消灭幼 虫、蛹及未出果的成虫。 b) 成虫发生盛期,可在树下铺置塑料布,震落树体,收集成虫并消灭。 c) 在成虫 危害 盛期至幼虫孵化盛期用 5%高效氰 戊 菊酯乳油 3000 倍液 、 10%联苯菊酯乳油 2000 倍 液喷雾防治。 C.3 云斑天牛 ( B
26、atocera lineolata Chevrolat) C.3.1 症状 主要 为害 核桃枝干,是对核桃具有毁灭性的一种害虫。幼虫蛀食树干木质部,严重时树干被蛀空引 起整株死亡;成虫啃食新枝嫩皮,致使枝条枯死。成虫在树表皮沿树皮裂纹留下产卵刻槽。幼虫孵化后 先在核桃树韧皮部 为害 ,被害部分树 皮外张,不久纵裂,流出褐液,逐渐蛀入木质部 为害 ,树皮裂缝及 蛀孔处可见深褐色木屑和粪便排出。 C.3.2 发生规律 该虫 2 年 1 代,以幼虫在蛀道和成虫在蛹室内越冬。 4 月中旬成虫羽化出现, 5 月为羽化盛期。成 虫羽化后上树取食枝皮,补充营养,能多次交尾。 5 月成虫产卵,每刻槽产 1 粒
27、,一般产在离地面 2 米 以下的位置。雌虫能产卵约 40 粒,卵期约 10 d 15 d。初孵幼虫在皮层内 为害 ,被害处变黑,树皮逐 渐涨裂,形成补丁状。 20 d 30 d 后幼虫逐渐蛀入木质部,不断向上蛀食并向外排出烟丝状虫粪。 C.3.3 防治措施 a) 物理防治:当成虫在树体补充营养阶段开展人工捕杀,每天上午 10 时或下午 16 时为最佳捕杀 时间。在卵 孵化 期,利用木锤或砖块在新鲜产卵刻槽上方 1cm 处锤卵,或在天牛初孵幼虫期,用木锤或 砖块锤击有新鲜排泄物并伴有树皮肿胀的侵入孔,直接杀死幼虫。 b) 树干涂白:秋冬季至成虫产卵前,可将生石灰、硫磺粉、食盐、水( 1: 0.1
28、: 0.05: 4)比例充 分混匀后涂于核桃树干基部 2 m 以内,阻止成虫产卵或杀死幼虫。 c) 生物防治:将花绒寄甲的卵块固定在树体侵入孔上方,按照侵入孔与花绒寄甲 1:50 的比例释放。 或按照每株 8 10 头花绒寄甲成虫释放 ; 喷施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等生物药 剂 进行喷雾 防治。 DB42/T 1085 2015 12 d) 药剂防治:在天牛幼虫期,将侵入孔新鲜排泄物或木屑掏出后用药签或蘸有 2.5%溴氰菊酯 乳油 的棉签塞入虫道,用粘泥封堵虫孔或用地膜缠缚。在天牛成虫期,用 10%吡虫啉悬浮剂 800 倍液、 20% 噻虫啉悬浮剂 2000 倍液、 5%
29、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2000 倍液喷雾杀灭成虫。 C.4 桑白蚧 ( 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 C.4.1 症状 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枝干上刺吸汁液,被害枝 条被虫体覆盖呈灰白色,也 为害 果、叶,削弱树势, 重者树 体 枯死。 C.4.2 发生规律 一 年发生 2 代 5 代。以受精雌成虫在 2年生以上 枝 条上群集越冬。 5月中下旬初孵若虫分散爬行到 枝条背阴处取食,并固贴在枝条上分泌蜡丝,形成蚧壳, 6月下旬至 7月上中旬第 1代成虫羽化,继续产 卵于蚧壳下。 C.4.3 防治措施 a) 人工防治:人工刮除蜡壳或剪除虫体较多的枝条,集中处
30、理,消灭虫体。 b) 化学防治:在若虫孵化期,用 48%乐斯本乳油 2000 倍液、 2.5%溴氰菊酯 3000 倍液或 25%扑虱 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 杀死若虫。冬前及春季发芽前,用 5%柴油乳剂 50 倍液喷雾消灭越冬雌 成虫。 c) 生物防治:可用瓢虫等天敌控制 为害 。 C.5 银杏大蚕蛾 ( Dictyoploca japonica Butler) C.5.1 症状 幼虫食叶或嫩芽,食叶成缺刻或空洞,严重时,食光全树叶片仅留叶柄。 C.5.2 发生规律 一 年 发 生 l 代 2 代,以卵越冬。翌年 5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 5 6月进入幼虫为害盛期, 6月 中旬 7
31、月上旬于树冠下部枝叶间结茧化蛹, 8月中下旬羽化、交配和产卵。卵多产在树干下部 1 m 3 m 处及树 杈 处。 C.5.3 防治措施 a) 农业防治:冬春季用硬刷子刷除树皮缝隙中的越冬卵以减少虫源。 6 月 7 月份结合园内管理, 人工捕捉幼虫和摘除茧蛹。 b) 化学防治:雌蛾在树干上产卵 和 幼虫孵化盛期上树 为害 前,喷洒 90%晶体敌百虫 1000 倍液、 1.8%阿维菌素乳油 1000 倍液或 10%氯 氰 菊酯乳油 2000 倍液等 进行喷雾防治 。 DB42/T 1085 2015 13 C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综合 防治 周年历 表 D.1给出了 主要病虫
32、害综合防治周年历的规则要求 。 表 D.1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周年历 时间 ( 月份) 物候 期 主要病虫害 防治 技术要点 备注 10 落叶、 休眠 期(落 叶 发芽 前) ( 1)病害有 核桃黑斑 病、核桃枝 枯病等。 ( 2)虫害有 核桃举肢 蛾、银杏大 蚕蛾、桑白 蚧等。 1、修剪、清除并烧毁树下枯枝、病叶和病果, 较少病虫源; 2、树干涂白防治病虫害; 3、树干涂胶,防止虫上树; 4、刮除树体病疤后涂消毒药; 5、深翻果园防治铲除越冬虫卵、蛹或幼虫; 6、喷施 3 5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 75%百菌清湿 性粉剂 800 倍液进行保护防治病虫。 合理施肥, 增强树势。 11 12 1 2
33、3 4 萌芽 期至 开花 期(芽 体萌 动 落花) ( 1)病害有 炭疽病、溃 疡病、褐斑 病、黑斑病、 枯枝病等。 ( 2)害虫有 云斑天牛、 银 杏 大 蚕 蛾、长足象 等。 1、树下堆 碎 石 或杂草 诱杀 、 熏烟捕杀; 2、人工捕杀或黑光灯诱杀成虫; 3、 喷施 BT 可湿性粉剂(或 乳剂)、白僵菌 可湿性粉剂等生物药剂或 菊酯类药液防治害 虫。 4、喷等量式波尔多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 性粉剂 1000 倍或 50%退菌特 800 倍液防治病 害。 根据病虫发生 具体情况进行 酌情喷药。 5 6 果实 生长 期(膨 大 采收) ( 1)虫害有 核 桃 举 肢 蛾、银杏大 蚕蛾、
34、云斑 天牛、长足 象等。 ( 2)病害有 核 桃 炭 疽 病、枯枝病、 褐斑病、黑 斑病等。 1、人工捕杀或黑光灯诱杀害虫; 2、喷施杀菌剂 70%的甲基托布津或 75%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等防治病害; 3、喷施杀虫剂 25%灭幼脲悬浮剂或喷施 BT 可湿性粉剂(或乳剂)或白僵菌可湿性粉剂 等生物药剂防治害虫。 病虫害发生高 峰期,据病虫 发生具体情况 进行混合喷 药,避免重复 用药。 7 8 9 DB42/T 1085 2015 14 D E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调查表 表 E.1 至表 E.2分别给出了主要 病害 和虫害 发生情况调 查 样表 的 内容。 表
35、E.1 所示主要 病害发生情况调查表 内容。 表 E.1 病害发生情况调查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调查人员 调查品种 面积(亩) : 调查对象 果园面积 叶(枝、果)发病 备注 调查总数量 发病数量 发病率( %) 表 E.2 所示主要虫害发生情况调查表内容 。 表 E.2 虫害发生情况调查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调查人员 调查品种 面积(亩) : 标准株 编号 树高( m) 胸径( cm) 虫数(幼虫、卵、成虫)(头) 备注 合 计 DB42/T 1085 2015 15 E F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评价 表 表 F.1 至 F.2给出了主要 病害 和虫害 防治效果 的 评价 表内容。 表 F.1 主要病害防治效果评价表内容 。 F.1 主要病害防治效果评价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药剂名称: 调查人员 品种 防治面积(亩) : 调查对象 防治日期 调查日期 叶(枝、果)发病情况 调查总数量 发病数量 发病率( %) 表 F.2 主要虫害防治效果评价表内容。 表 F.2 主要虫害防治效果评价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药剂名称: 调查人员 品种 防治面积(亩) : 编 号 防治日期 调查日期 害虫数量(头) 虫口减退率 ( %) 活虫数 死虫数 总 计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