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2 T 1060-2015 中药材 茯苓清洁种植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6603       资源大小:481.8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2 T 1060-2015 中药材 茯苓清洁种植技术规程.pdf

    1、 ICS11.120.99 B 38 备案号: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 DB42/T 1060 2015 中药材茯苓清洁种植技术规程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Procedure on pollution-free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oria ( 报批 稿 ) (本稿完成日期: 2014/8/15) 2015- 02 - 02 发布 2015- 07 - 01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2/T 1060 2015 1 前 言 本标准按 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 的

    2、规则 起草 。 本标准由 华中农业大学 提出并归口 管理 。 本标准起草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药用植物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 合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省药用植物技术协会、武汉百 时 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舒少华、王沫、付杰、黄鹤、陈北、周梦春、张小广、陈董强。 DB42/T 1060 2015 2 中药材 茯苓清洁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中药材 茯苓清洁种植技术 、 病虫害防治 及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茯苓清洁化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

    3、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1153.3 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 农药土壤处理防治白蚁 NY/T 1153.5 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饵剂防治白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 (一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1 茯苓 Poria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cocos(Sch

    4、w.)Wolf的干燥菌核。 3.2 清洁 种植 polution-free cultivation 是 在种植过程中 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 农药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 同时满足预防和治理病虫害的 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 4 种植技术 4.1 选地和种植 4.1.1 选地 茯苓种植场地宜选择 海拔 200m 1500m, 排 水良好向阳平地或 25的阳坡。 土壤质地以 林 地麻骨土为主的黄棕壤 为好, pH 5.5 7.5。选好种植场地后,深翻土壤, 打碎土块, 除净杂 物。 4.1.2 备料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1 行 , 段 后: 1

    5、 行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1 行 , 段 后: 1 行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1 行 , 段 后: 1 行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0.5 行, 段 后: 0.5 行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0.5 行, 段 后: 0.5 行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1 行 , 段 后: 1 行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0.5 行, 段 后: 0.5 行 DB42/T 1060 2015 3 备料在秋末冬初进行。松树砍倒后立即剃枝及剥皮留筋 ,剥皮要露出木质部 ,顺木将树皮相 间纵削 ,宽约 3cm。然后把剥皮树料 ,按

    6、“井”字形堆码干燥。在松木断口停止排脂 ,敲着有清脆 声时进行锯料。段木长度 30cm 45cm。锯好后运往栽培场 ,呈“井”字形堆垛 , 段木场上盖草 料,垛的四周开好排水沟。 4.1.3 挖 窖 顺坡挖窖 , 窖底与坡面平行。窖深 40cm 50cm、宽 30cm 45cm、长 40cm 55cm,窖间距 10cm 15cm。视地形顺窖挖排水沟。 4.1.4 种植 春种于 4月底至 5月初,秋种于 10月底至 11月初 。 每 窖放置 晾晒好的 段木 7kg左右 。将段木 分二层摆放在 窖内 ,使 “ 留筋 ” 部位相互靠紧,周围用砂土填实。 将菌种袋顶端或将侧面划破, 紧贴段木一端 进行

    7、接菌 。 每 7公斤段木接种 400g菌种。 接菌后立即用砂土填实、封窖 。 接种后 20天左右,茯苓菌丝基本长满整个段木时, 在段木另一端接上 50g 100g左右的新鲜茯苓菌核, 即“打引巴”。 4.1.5 采收 春栽 的茯苓于当年 11月中下旬采收; 秋栽的 茯苓,于第二年 5月中旬左右 采收 。 4.2 田间管理 4.2.1 清沟排滞 要定期清沟排水,确保排水通畅。长期干旱高温时,应对茯苓窖进行适当喷水,降温补水, 防止温度过高土壤过干影响茯苓生长。 4.2.2 覆土掩裂 进入结苓期后,茯苓菌核逐渐长大,有些会破土而出露出表面,要及时 覆土掩裂 ,防止菌 核被晒伤引起死亡。 5 病虫害

    8、防治 5.1 防治对象 台湾乳白蚁( CoptotermesformosanusShiraki)、黑翅土白蚁( Odontotermesformosanus)、 黄翅大白蚁( Macrotermesbarneyi Light)、茯苓喙扁蝽( Mezira(zemira)poriaicolaLiu)、腐烂 型病害 5.2 防治 原则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预报,采用综合防治技术,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生物防治和物理、 机械防治,尽量减少农药防治次数,化学农药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种类,遵循最低有 效剂量的原则。 5.2.1 农业防治 选生荒地或近 3 年内未种过茯苓的地种植茯苓,前作以禾本科和豆

    9、科作物为好。加强田间 水分管理,挖深 30cm宽 30cm 排水沟,既有利疏水,又有利于防虫。定期随机抽查苓窖内病 虫害发生情况。发病后及时清除染病的菌袋和料木,集中销毁。收获后及时清除废料,并无害 化处理或用于生活燃料。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0.5 行, 段 后: 0.5 行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0.5 行, 段 后: 0.5 行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1 行 , 段 后: 1 行 DB42/T 1060 2015 4 5.2.2 物理防治 栽种茯苓时,用 20 目的 聚乙烯 网包裹好料木和菌种, 并预留出茯苓菌核生长的空间,后 用土壤压实

    10、。 可有效防治白蚁和 茯苓喙扁蝽 的为害。 5.2.3 化学防治 针对病虫发生种类,选用表 1 中的药剂进行防治。 提倡交替用药 , 合理配药 。 宜选一药多 治的防治方法 , 不应 3 种以上药剂同时施用或同种药剂连续使用超过 2 次。使用药剂防治时应 按照 GB 4285、 GB/T 8321(所有部分 )规定执行。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剧毒、高残 留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湖北省茯苓可限制性使用的农药品种及方法见表 2。 农药的施用 主要采 用以下几种方法: 5.2.3.1 窖底施药法 在窖底均匀喷施药剂后覆盖 2cm 3cm 厚碎细土,重复施药一次后,放入 培养料 接种覆土。 5

    11、.2.3.2 诱杀法 在窖 场 分别挖 30cm 见方的小坑 ,每个坑中放入处理过的枯松树枝和干松针(用煮饭时洗米 留下的淘米水浸 24h,然后在阴凉处风干) ,在松枝、松针上及周围均匀喷施药剂,覆土后形成 小丘,在小丘表面覆盖聚乙烯塑料薄膜,防治雨水对药效的影响。 平均每亩设置 4 个诱杀坑。 定期检查诱杀情况,每一个月更换一次诱饵。 5.2.3.3 药土阻隔法 在苓场周围挖宽 10cm 深 35cm 的环形沟,将药剂与细沙按比例拌匀后,填充到环形沟中, 形成药土阻隔层。 每年 4-8 月雨水多发季节,要每隔一个月补充药土阻隔层一次。 6 档案管理 6.1 档案创建 建立从选场挖窖到接种、田

    12、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的茯苓清洁种植全过程档案。档案 记录要真实、详尽,应包括种植地点,菌种来源、接种日期,打引巴日期,施用药剂的种类、 方法、剂量、时间及防治效果,采收日期及产量等,必要时可附照片或图片。 6.2 档案管理 档案应由记录人及时签字,并交相应负责人审核后存档,妥善保管,档案至少保存 5 年。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0.5 行, 段 后: 0.5 行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1 行 , 段 后: 1 行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0.5 行, 段 后: 0.5 行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0.5 行, 段 后: 0.5 行

    13、 DB42/T 1060 2015 5 A A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茯苓 主要虫害形态特征 、 危害特点及 主要 病虫药剂防治方法 A.1 茯苓喙扁蝽 A.1.1 形态特征 1) 成虫: 身体扁平 , 长椭圆形 ,体长 9.5 10.5 mm, 前胸背板宽 3.3 3.4 mm, 腹部阔处 宽 4.0 mm, 身体除触角末节端半部、胸足跗节为黄褐色外 , 其余均为暗棕色。体被粗颗粒和稀 疏短毛。头部长度与宽度约相等 , 且头部向前伸达触角第 1节的 3/4处。触角基节粗齿状 , 眼后 有刺状齿 , 伸达复眼的外缘。前胸背板长度约为宽度的一半 , 后缘中央明显凹入。前翅伸达第 7腹节背板中

    14、央 , 革片上散生粗颗粒 , 端缘稍弯曲。膜片棕色 , 翅脉棕黑色 。腹部第 6节侧接缘 后角稍扩展 , 第 7节后角宽圆。腹节气门位于腹面 , 从背面看不见。雌雄成虫易于区别 , 雄成 虫生殖节心形 , 背面中央纵脊伸达端节的 1/3处。雌成虫个体稍大 , 腹部末端呈三叉丘突状。 2) 若虫: 成长若虫体长 8 10 mm, 长椭圆形 , 头部向前伸达触角第 1节末端。喙伸达前胸 腹板中央。身体、足、触角均为黄褐色。胸、腹部均被浅褐色的小颗粒。触角 4节 , 复眼大 , 红色。腹部背面有大小不同浅褐色网状斑纹 (每个斑纹四周为网状 ,中间淡黄色 )60个。排列成 6 纵列 , 每纵列斑纹数依

    15、次为 12、 11、 7、 7、 11、 12, 中间两列斑纹较大 ; 腹部背面两侧各有一 纵列近长方形淡褐色斑纹 , 每一纵列 6个 ; 第 4腹节背板中央有一较大的棕褐色脐状突起 。 腹部 腹面有大小不同浅褐色网状斑纹 42个 , 排列为 6纵行 , 每纵列斑纹数依次为 11、 10、 5、 5、 10、 11, 中间两列斑纹较大 ; 腹部腹面两侧也各有一纵列近长方形淡褐色斑纹 , 每一纵列 6个。 3)卵 : 长形 , 较小 , 似米粒状 , 前端略大于后端 , 初产时乳白色 , 半透明 , 有光泽。 A.1.2 危害特点 茯苓喙扁蝽的发生期与茯苓的生长期相吻合 , 5 10月均可为害。

    16、该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 为害茯苓段木上的茯苓菌丝层及菌核 , 刺吸其内汁液 , 受害部位出现变色斑块。受害后的茯苓 段木 , 出苓量减少 , 茯苓个体变小 , 畸形苓比例增加 ; 为害严重时 , 则不能出苓 , 出现空窖 , 茯苓产量和品质严重受损。 A.2 白蚁 A.2.1 形态特征 主要危害种类为台湾乳白蚁 、 黑翅土白蚁 和 黄翅大白蚁 。 1)工蚁 :体长 5 6 mm, 体宽 1.2 1.5mm。 头黄色 , 胸腹灰白色 。 头后侧缘 , 圆弧形 。 自 位于头顶中央 , 呈小圆形的凹陷 。 触角 17 节 , 第 2 节长于第 3 节 。 巢内的一切工作如筑巢 、 修路 、 抚育白蚁

    17、 、 寻食等都由工蚁承担 。 2) 卵 : 乳白色 , 椭圆形 。 长径 0.8 mm, 一边较平直 ; 短 径 0.6 mm。 A.2.2 危害特点 此虫营土居生活,是一种土栖性害虫。 白蚁最先取食种植茯苓用的菌袋 ,后逐渐向周围 扩展为害筒料, 从木筒的两个切面沿表皮蛀食 , 最后蛀空木心 。 白蚁敷设的泥表限制了菌丝生 长 , 爬过之处使菌丝萎蔫死亡 , 蛀食木料与 茯苓 争夺养料 , 严重影响了 茯苓 生长 。 到后期 , 一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0.5 行, 段 后: 0.5 行 带 格式 的: 段 落间 距段 前: 0.5 行, 段 后: 0.5 行 DB42/T

    18、 1060 2015 6 旦松木被吃空 , 会转而直接为害茯苓菌核, 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白蚁最适活动时期为 4-6月和 8-9月 。 连作地和靠近死松树蔸地块白蚁发生 严重。 表 1 茯苓病虫害主要防治药剂 病虫害 发生时期 药剂 腐烂病 4月 7月 农用链霉素、有机铜杀菌剂 白蚁 3月 10月 毒死蜱、吡虫啉、氟铃脲、高效氯氰菊酯 茯苓喙扁蝽 4月 9月 毒死蜱、氟铃脲、高效氯氰菊酯 表 2 可限制性使用的农药种类及方法 农药名称 毒性 安全间隔期 ( d) 稀释倍数 施药方法 防治对象 72%农用链霉素 SP 低毒 20 2000 5000 喷雾 腐烂病 80%波尔多液 WP 低毒 20 800 1000 喷雾 腐烂病 40.7%毒死蜱 EC 中毒 30 1000 1500 喷雾 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黄翅大 白蚁、 茯苓喙扁蝽 4.5%高效氯氰菊酯 EC 低毒 10 1000 1500 喷雾 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黄翅大 白蚁、茯苓喙扁蝽 5%氟铃脲 EC 低毒 7 1000 1500 喷雾 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黄翅大 白蚁、茯苓喙扁蝽 10%吡虫啉 WP 低毒 10 800 1000 喷雾 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黄翅大 白蚁


    注意事项

    本文(DB42 T 1060-2015 中药材 茯苓清洁种植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