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30 B 50 DB41 河 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855 2019 黄 尾鲴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2019 - 06 - 17发布 2019 - 09 - 17实施 河 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855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环境要求 . 1 5 亲本培育 . 2 6 催情产卵 . 3 7 孵化 . 4 8 苗种培育 . 4 9 病害防治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黄尾鲴消毒药物安全浓度及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 7 DB41/T 1855 2019 II
2、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旭升、彭新亮、赵良杰、杨东辉、刘俊、雷宇杰、伦峰、吴坤杰。 DB41/T 1855 2019 1 黄尾鲴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尾鲴( Xenocypris davidi)苗种繁育的 术语和定义、 环境要求、亲本培育、催情 产卵、鱼苗孵化、苗种培育和病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黄尾鲴的苗种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361 无公害食品 淡 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08 2012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SC/T 1083 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水产养殖使用规范 SC/T 1084 磺胺类药物水产养殖使用规范 SC/T 1085 四环素药物水产养殖使用规范 SC/T 1128 黄尾鲴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
4、件。 3.1 鱼苗 受精卵 自 出膜后 发育至卵黄囊基本消失、鳔充气(腰点出现)、能平游和主动摄食的仔鱼 。 3.2 鱼种 鱼苗生长发育至体被鳞片、长全鳍条,外观已具有成体基本特 征的幼鱼 。 4 环境要求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 NY 5361的规定。 DB41/T 1855 2019 2 4.2 养殖用水 4.2.1 水源 水量 充足, 进排水 方便,水 源 应符合 GB 11607的 规定。 4.2.2 池塘水质 池塘水 质应符合 NY 5051的规定。透明度 20 cm 40 cm。 4.3 池塘条件 池塘条件 见表 1。 表 1 池塘条件 池塘类别 面积 /m2 水深 /m
5、 池底要求 淤泥厚度 /cm 亲鱼池 1000 1500 1.2 1.5 池底平坦,壤土或沙 壤土为好 10 鱼苗池 600 2000 1.0 1.2 10 鱼种池 1000 3000 1.2 1.5 20 5 亲本培育 5.1 亲本的来源和选择 5.1.1 亲本的来源 繁殖前一年秋冬季,从天然水域捕捉 ,或从水产原(良)种养殖场购买。外购亲本应当具有检疫证 明 。 5.1.2 亲本的选择和雌雄鉴别 亲本质量应符合 SC/T 1128的规定。年龄 2冬龄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亲本平均个 体重 400 g以上。雄鱼头部、鳃盖、胸鳍等 处“追星”较多,体表抚摸粗糙,轻压腹部能挤出乳白
6、色的 精液;雌鱼 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压感松软。 5.2 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前 10 d 15 d,用生石灰干法清塘,生石灰用量为 每 667 m260 kg 100 kg; 2 d 3 d后每 667 m2施放经发酵腐熟的有机肥 200 kg 350 kg培水,同时注水至 0.7 m 1.0 m。 5.3 亲本放养 培水 7 d 10 d后放养亲本;放养密度 每 667 m2放养 500尾 1000尾。亲本下塘前用 20 g/m3 30 g/m3 聚维酮碘溶液( 10%)浸浴 15 min 20 min。 5.4 饲养管理 5.4.1 投饲管理 DB41/T 1855 2019 3 投喂
7、配合颗粒饲料,质量应符合 NY 5072的规定; 配合颗粒饲料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 1% 3%, 配合 投喂发酵玉米粉, 发酵玉米粉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 3% 5%;具体投喂策略如下: 每天上午 9时和下午 5 时各喂 1次,上午、下午投喂量分别为日投饵量的 30%和 70%。 5.4.2 水质调控 亲本池的水质应保持“肥、活、嫩、爽”。 亲本培育前 期,每 2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池水的 1/5 1/4。 催产前的 1个月,每周冲水一次,每次冲水 30 min 60 min。 6 催情产卵 6.1 产卵池 产卵池以圆形为宜,直径 4 m 6 m,水深 1.0 m 1.2 m,微流水。产卵池底部设置鱼
8、卵收集管道, 管道出口使用 60目网袋收集受精卵 。 6.2 催产 温度 4月下旬以后,水温 稳定 在 20 28 时进行催产 , 最适水温为 22 26 。 6.3 催产剂的种类 催产剂宜选用鲤鱼 脑垂体( 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LRH-A2) 和马来酸地欧酮 (DOM)。 6.4 催产剂量 6.4.1 雌性亲本催产 剂量 雌性亲本催产剂量可任选下列一种: a) PG 3 mg/kg 5 mg/kg; b) LRH-A2 20 g/kg 30 g/kg HCG 2000 IU/kg; c) LRH-A2 10 ug/kg 30 g/kg DOM
9、3 mg/kg 5 mg/kg; d) PG 1 mg/kg 2 mg/kg LRH A2 10 g/kg 20 g/kg。 6.4.2 雄性亲本催产 剂量 雄性亲本催产剂 量为雌性亲本的一半 。 6.5 催产剂的注射 用 0.7%的生理盐水配制注射液,每尾注射 量 0.5 ml 1.0 ml。 采用胸鳍基部 一次注射的方法。 6.6 产卵 6.6.1 效应时间 注射催产剂的亲本 在水温 21 时 13 h左右便发情产卵; 23 时为 10 h左右; 25 时为 8 h左右; 27 时为 7 h左右。 6.6.2 自然受精 DB41/T 1855 2019 4 亲本注射催产剂后,放入产卵池中,
10、每池放入亲本 80组 100组(雌雄比 1: 1.5),微流水冲水 诱 导亲本自然产卵、受精。注意观察亲本 发情情况,待产完卵后,用高压水枪冲散收集 鱼卵。 6.6.3 人工授精 亲 本 注射催产剂后,雌雄 1:1比例放入产卵池,适时冲水,待雌雄亲本发情追逐激烈时,采取干法 或半干法进行人工授精。为延缓亲本 产卵,可在产卵池中拉网将发情的亲 本 短暂隔离。人工授精的鱼卵 用黄泥浆或滑石粉( 10 kg水 +1 kg黄泥或滑石粉)脱粘 。 7 孵化 7.1 流水孵化 受精卵置于孵化缸或孵化槽内流水孵化,放卵密度 800粒 /L 1000粒 /L。 7.2 出膜时间 水温 21 时,受精卵经过 4
11、6 h左右即可破膜出苗,水温 23 时为 36 h左右; 25 时为 30 h左右, 27 时为 26 h左右 。 7.3 孵化管理 孵化用水使用 80目筛网过滤;水流速度控制在以能冲起受 精卵为宜;滤水窗采用 60目 80目筛网, 出膜前后注意及时清理滤水窗;鱼苗腰点( 鳔 充气)出齐时,且鱼体透明,色泽光亮,不显黑色方可移 出孵化缸或孵化槽,进入苗种培育阶段 。 8 苗种培育 8.1 鱼苗培育 8.1.1 放养前 准备 8.1.1.1 清整、消毒、注水 按 SC/T 1008 2012中 5.1、 5.2、 5.3的规定执行。 8.1.1.2 培水 放苗前 5 d 7 d,用有机生物肥 培
12、养天然饵料,有机生物肥用量 为每 667 m2水面 100 kg 150 kg。 8.1.1.3 试水 按 SC/T 1008 2012中 5.6的 规定执行。 8.1.2 鱼苗放养 8.1.2.1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为 每 667 m2水面 15万尾 20万尾。 8.1.2.2 放养时间 DB41/T 1855 2019 5 培水 后 5 d 7 d,经试水后便可以 投放 鱼苗。 8.1.2.3 放养 鱼苗放养 宜 选择在晴天。鱼苗放养前,应先在池中上风处设置暂养箱(网目 60目 80目)暂养 3 h 5 h,并喂熟蛋黄浆(每 10万尾鱼苗 宜用 2个鸡蛋黄),暂养后方可入塘。向暂养箱内放入
13、 鱼苗时温差不 得超过 3 。 8.1.3 饲养管理 8.1.3.1 鱼苗投喂 鱼苗入池后第 2 d开始投喂豆浆,每天投喂 2次,上午 8时至 10时,下午 2时至 4时。泼洒应均匀,以 池塘四周为主,中间为辅。投喂数量应视池塘水质和天气情况而定。一般鱼苗下塘 10 d内,每万 尾 每天 喂 0.2 kg黄豆浆。每增加 5 d,投喂量增加 20% 30%。鱼苗长至 3 cm左右时,应投喂麸皮、米糠、豆渣 及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 NY 5072的规定,其粒径应适合鱼苗吞食。 8.1.3.2 巡塘 巡塘按 SC/T 1008 2012中 6.3.1的规定执行。 8.1.3.3 注水 培育期
14、间 每 5 d 7 d注水 10 cm左右,池水深度在最后 阶段达 1.0 m 1.2 m。 8.1.3.4 鱼苗 分池 鱼苗长至全长 3.5 cm 4.0 cm时,应分池进行大规格鱼种培育, 套养到鱼种池 ,或放到成鱼养殖池 中进行 饲养。 8.2 鱼种培育 8.2.1 放养前 准备 按 8.1.1的规定执行 。 8.2.2 鱼种放养 8.2.2.1 放养密度 专养池每 667 m2放养 3.5 cm 4.0 cm的夏花鱼种 5万尾 6万尾;成 鱼池 每 667 m2套养 3.5 cm 4.0 cm 的夏花鱼种 2000尾 4000尾;常规鱼种池 每 667 m2套养 3.5 cm 4.0
15、cm的夏花鱼种 1000尾 2000尾 。 同 池放养规格应大小一致。 8.2.2.2 消毒 鱼种消毒药物及方法按 NY 5071的规定执行。 8.2.3 鱼种饲养 专养池投喂颗粒规格为 0.8 mm 1.5 mm的配合饲料, 其粒径应适合鱼种吞食, 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 NY 5072的规定 。 8.2.4 日常管理 DB41/T 1855 2019 6 按 SC/T 1008 2012中 7.5的规定执行。 9 病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 9.2 预防 9.2.1 消毒 池塘消毒药物及方法按 NY 5071的规定执行。放养、分养时,操作细心,避免
16、鱼体受伤, 对鱼体进 行消毒,黄尾鲴常见消毒药物安全浓度见 附录 A中 表 A.1。定期对养殖生产工具进行消毒 , 用于消毒的药 物有高锰酸钾 100 mg/L,浸洗 0.5 h;漂白粉 5%,浸洗 0.5 h。 9.2.2 微生物制剂的使用 定期 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有益微生物制剂宜选用菌液中含活菌数 30亿个 /mL以上的光合 细菌类 ,首次施用量为 5 mL/m3 10 mL/m3,正常施用量为 3 mL/m3 5 mL/m 3, 每隔 10 d 15 d使用 1次 。 9.3 疾病治疗 9.3.1 治疗方法 常见 疾病 治疗方法 见 附录 A中 表 A.2。 9.3.2 药物使
17、用 药物使用应符合 NY 5071、 SC/T 1083 、 SC/T 1084 、 SC/T 1085的规定,并做好用药记录 。 DB41/T 1855 2019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黄尾鲴消毒药物安全浓度及常见疾病 防治 方法 A.1 黄尾鲴消毒药物安全浓度 黄尾鲴常见消毒药物安全浓度见表 A.1。 表 A.1 黄尾鲴常见消毒药物安全浓度 药物 安全浓度 /mg/L 聚维酮碘 2.06 戊二醛 2.09 高锰酸钾 1.62 硫酸铜 0.16 氧化钙 28.11 二氧化氯 0.93 氯化钠 2418.32 A.2 黄尾鲴常见疾病 防治 方法 黄尾鲴常见疾病防治 方法见表
18、A.2。 表 A.2 黄尾鲴常见疾病 防治 方法 病名 流行规律 症状 预防方法 治疗方法 气泡病 主要发生在闷热高温 天气,见于鱼苗培育 期间。 鱼苗吞食气泡后,身 体失去平衡,时游时 停,不能下潜,失去 自由游动能力,浮于 水面直至死亡。 加强日常管理,合理 投喂,防止水质过肥; 晴天太阳暴晒 4 h 5 h后,搅动池水,促进 过饱和氧气溢出,避 免气泡悬浮在水中。 换水 1/3,并泼洒食 盐,用量为 6.0 g/m3 9.0 g/m3。 车轮虫病 5 8月流行,见于苗种培育期间。 鱼苗受到侵袭后,体 色变暗,游动缓慢, 镜检时鳃部、体表、 鳍条等部位车轮虫活 跃滚动,严重感染时 可引起寄
19、生处黏液增 多,发病后 1 d 2 d 即可见鱼苗死亡。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后 再放养鱼苗。 苦参(煎汁)或楝树 新鲜枝叶(煎汁)。 用量为苦参(煎汁) 1.0 g/m3 1.5 g/m3, 或每 100 m3用楝树新 鲜枝叶 5 kg,煎汁全池 泼洒。 DB41/T 1855 2019 8 表 A.2 黄尾鲴常见疾病 防治 方法 (续) 病名 流行规律 症状 预防方法 治疗方法 三代虫病 5 6月流行,主要发生于苗种培育后期。 病鱼游动异常,鱼鳃、 体表有一层灰白色黏 液,鱼体失去光泽。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后 再放养鱼苗。 全池泼洒高锰酸钾 或 苦参(煎汁)。用量 为高锰酸钾 4.0 g/m3
20、5.0 g/m3, 或 苦参(煎汁) 1.0 g/m3 1.5 g/m3。 水霉病 四季可见,以春季为 主。主要发生于黄尾 鲴亲鱼放养后,鱼种 分养后以及鱼卵孵化 期间。 肉眼可见体表簇生白 色棉絮状物,活动迟 缓,食欲减退,最后 廋弱而死。 加强亲鱼培育,合理 搭配雌雄比例,提高 鱼卵受精率,选择晴 朗天气进行繁殖;产 卵池及孵化用具进行 清 洗消毒;采用流水 孵化;生石灰彻底清 塘。 全池泼洒食盐小苏打 合剂。用量为食盐 400 g/m3+小苏打 400 g/m3。 烂鳃病 全年可见, 4 10月最为流行 。 病鱼离群缓慢独游, 体色发黑,食欲不振, 鳃丝腐烂发白,尖端 软骨外露,鳃上有污 泥,多黏液,严重者 或“开天窗”。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禁用未腐熟的有机 肥。 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 聚维酮碘。用量为二 氧化氯 0.2g/m3 0.3g/m3,或聚维酮碘 溶液( 10%) 1.0g/m3 2.0g/m3。 赤皮病 全年可见 。 体表局部出血、发炎, 鳞片脱落,尤其是腹 部和两侧最明 显。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避免鱼体受伤。 ( 1)外消:同烂鳃病。 ( 2)内服:用磺胺类 药物、四环素类药物、 诺氟沙星、恩诺沙星 拌饲料投饵,用药量 按 SC/T 1083 、 SC/T 1084 、 SC/T 1085的 规定,连喂 3 d 5 d。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