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B 05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929 2019 麦后花生单粒密植栽培技术规程 2019 - 11 - 21发布 2020 - 02 - 21实施 河南省 市场 监督 管理 局 发布 DB41/T 1929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 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 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经济作物 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董文召、张俊、吴继华、宋江春、张忠信、徐静、高伟、 郝西、秦利、刘华、 臧秀旺、韩锁义、黄冰艳、郑峥、刘娟。 DB41/T 1929 2019
2、1 麦后花生单粒密植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麦后花生单粒密植栽培的术语和定义、 播前准备 、 播种 、田间管理、 病虫草害 防治 、 收获贮藏 。 本标准适用于麦后 花生 单粒密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 2部分:油料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855 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
3、件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播种期 播种当日,以月 /日表示。 3.2 开花下针期 花生 10%的植株开花到 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的时期。 3.3 结荚期 花生 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 50%植株出现饱果的时 期。 3.4 饱果 期 花生 50%植株出现饱果 到 大多数荚果饱满 成熟 的时期 。 3.5 生育期 花生从播种到收获的天数,以 d表示。 3.6 麦后 花生 DB41/T 1929 2019 2 在小麦收获后播种的花生。 4 播前 准备 4.1 地块选择 田块平整、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等,产地环境应符合
4、 NY/T 855要 求。 4.2 品种选择 选 应 择早熟、结实集中、综合抗性好、 麦后 生育期在 110 d以内的高产优质品种。 种子质量 应 符合 GB 4407.2的要求。 4.3 种子处理 剥壳后种子应分级粒选,剔除虫、芽、烂粒,选用一、二级籽粒作种,在播种时分级播种:籽仁大 而饱满的为一级,不足一级籽粒重量 1/3的为三级 ,介于一级和三级之间的为二级。 播种前用花生专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或用辛硫磷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药剂使用应 符合 NY/T 1276和 GB/T 8321的规定。 4.4 整地 与施肥 小麦收获后应 快 早清运秸秆或者粉碎还田;及时耕翻,精细整地,做
5、到上虚下实、平整无坷垃 。 耕地前应施足底肥 , 每 666.7 m2施纯氮 6 kg 10 kg,五氧化二磷 5 kg 7 kg,氧化钾 6 kg 8 kg; 或 随播种随施肥, 用 三元复合肥(氮、磷、钾: 15-15-15) 40 kg/666.7 m2 50 kg/666.7 m2, 缺钙 地 块,每 666.7 m2增施钙肥(石膏) 40 kg 50 kg。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的要求 。 5 播种 5.1 播种期 小麦收获、整地后应 即时 播种, 应在 6月 10日前播种,不宜晚于 6月 20日。 5.2 播种方式 采用机械起垄种植或露地平播。 起垄种植:一垄双行,一般
6、垄高为 10 cm 15 cm,垄距为 75 cm 80 cm,垄面宽 40 cm 50 cm,花 生小行距 20 cm左右。 露地平播:中上等肥 力 地块采用宽窄行种植,窄行距 25 cm左右,宽行距 40 cm左右;中等肥力以下 地块,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 33 cm左右。 5.3 种植密度 单粒穴播,大果 品种 每 666.7 m2种植 15000穴 左右 , 小果 品种 每 666.7 m2种植 15000 18000穴。 5.4 播种深度 一般地块播深为 4 cm左右 ,土壤墒情好的地块易浅播,墒情差 可稍深一些。 5.5 土壤墒情 DB41/T 1929 2019 3 播种时,应根
7、据不同土壤质地足墒播种,墒情不足时,应造墒播种 或 播后喷灌补墒 。 5.6 播种机械 应 选用 一次完成(起垄)、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喷除草剂等 多道工序 的 复合作业 的 播 种机械 。 6 田间管理 6.1 查苗 补苗 花生 出苗后 及时查苗 , 缺苗 地块及时补苗。 6.2 水分管理 开花下针期后 至 饱果期 及时旱浇涝排。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的要求。 6.3 化学调控 高肥水田块或有旺长趋势的田块, 株高达到 30 左右时, 应 及时叶面喷施 植物 生长 延缓 剂, 延缓 调剂应符合 NY/T 1276和 GB/T 8321的规定。施药后 10 d 15 d,如果
8、主茎仍有旺长趋势,可再喷施一次。 6.4 叶面喷肥 花生进入结荚期后, 若 有脱肥现象 , 叶面喷施 1%的尿素和 2% 3%的过磷酸钙澄清液,或 0.1% 0.2% 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2次 3次( 每次 间隔 7 d 10 d),每次喷洒 50 /666.7 m2 75 /666.7 m2。 7 病虫草害防 治 病虫草害防治方法见附录 A,药剂使用应符合 NY/T 1276和 GB/T 8321的规定 。 8 收获贮藏 8.1 收获时期 植株中、下部叶片脱落,上部 1/3叶片变黄,大果品种 60% 70%、小果品种 70% 80%荚果内果皮变 褐色 时应及时收获,一般时间在 9月下旬或 10
9、月上旬。 8.2 收获方式 收获时宜采用花生联合收获机或分段式收获机。 8.3 晾晒贮藏 花生收获摘果后,应及时晾晒或烘干,当花生荚果水分 含量 降至 10%以下时,入库贮藏 ,贮藏 应注 意通风 、 防潮 、 防鼠 。 DB41/T 1929 2019 4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花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麦后花生 主要病虫草害防 治方法见 表 A.1。 表 A.1 麦后花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种类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防治方法 病害 叶斑病和网斑病 发病率达到 5% 7% 用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倍液,或 40%多菌灵胶悬剂 1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
10、粉剂 600 800 倍液进行茎叶喷雾, 每 666.7 m2用药液 75 kg,每隔 10 d 左右喷 1 次,连喷 2 3 次。 根腐病和茎腐病 播种前 每 8 kg 10 kg种子用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 g拌种,或用花生专用包衣剂包衣。 发病初期 每 666.7 m 2用 40%多菌灵胶悬剂或 70%甲基托布津 100 g,兑水 80 kg 100 kg,根部喷淋。 病毒病 预防 及时防治蚜虫、叶蝉、蓟马等传播媒介,杜绝病毒来源。 发病初期 用 5%菌毒清水剂 200 400 倍液叶面喷雾,每 666.7 m 2用药液 40 50, 7 d 10 d喷 1次,连喷 2 3次。
11、 青枯病 播种前 选用高抗青枯病的花生品种。 发病初期 喷施 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 或 20%噻菌铜溶液等,每 666.7 m 2 用药液 50 75,每 7 d 10 d喷 1次,连喷 2次 3次。 虫害 蛴螬 播种前 用辛硫磷拌 种,或用花生专用包衣剂包衣。 6月下旬至 7月中下旬 物理防治:在田间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每 666.7 m2用 50%的 辛硫磷乳油或 40%的 毒死蜱乳油 0.2 kg 0.25 kg,拌毒土撒施。 生物防治:田间撒施白僵菌或绿僵菌或 Bt菌剂。 蚜虫 百株有蚜 250头左右 10%高效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4000倍液,叶面喷施。 红蜘蛛 有螨植株在 5%以上 1.8%阿维菌素乳油 2000 4000倍液或 20%甲氰菊酯乳油 1500 2000倍液,每 666.7 m2用药液 40 kg, 7 d 10 d喷 1次,连喷 2 3次。 草害 芽前杂草 播种时 每 667 m 2用 50%的 乙草胺乳油 150 mL 或 72%的 异丙甲草胺乳油 100 mL 200 mL,兑水 50 kg喷施。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