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876 2019 夏玉米节水减肥栽培技术规程 2019 - 09 - 30发布 2019 - 12 - 30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876 2019 I 前 言 本 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 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省农业科技发 展中心、河南省科学技术战略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禹州市植保植检 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乔江方、张美微、刘京宝、李川
2、、邱新强、汤向辉、刘卫星、张盼盼、黄璐、 赵霞、李萍、牛军、和爱玲、张改平、宇婷、陈京伦、郭国俊、朱卫红、王利锋、代书桃、李丽华。 DB41/T 1876 2019 1 夏玉米节水减肥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夏玉米节水减肥栽培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 治、收获 等各项技术要领。 本标准适用于夏玉米节水减肥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部分:禾谷类 GB 5
3、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 15063 复混肥料 (复合肥料) GB/T 15671 主要农作物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21962 玉米收获机械 技术条件 GB/T 23348 缓释肥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1361 农业灌溉设备微喷带 DB41/T 697 夏玉米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41/T 958 农业与农村生活用水定额 DB41/T 1397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DB41/T 1791 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夏玉米 在 6月上旬到
4、中旬播种, 9月底至 10月初收获,生育期 70 d 115 d, 10 的积温在 1800 2500 的玉米。 3.2 节水减肥 采用 种肥同播、免耕深松分层施肥等方式,保证夏玉米减产幅度不高于常年产量的 10%,灌水量减 少 10% 15%,施肥量减少 20% 25%的夏玉米水肥管理措施。 4 品种选择 DB41/T 1876 2019 2 根据产地条件,选择通过国家或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玉米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规定,玉米种衣剂应符合 GB/T 15671规定。 5 播种 5.1 播种期和播种密度 播种期在豫中南种植区不迟于 6月 10日,豫北种植区不迟于 6
5、月 15日。一般按照玉米品种的最适播种 量进行播种,每 666.7 m2播种 4500粒 5000粒。 5.2 播种方式 根据夏玉米种 肥同播技术规程 DB41/T 1791的规定 ,采用种肥同播技术。如前茬作物是小麦,小麦 收获后秸秆还田,镇压灭茬。采用精量种肥同播一体播种机等行距播种,行距 60 cm。免耕直播,精量 播种单粒率 90%,机械破损率 0.5%,空穴率 1%。播种深度 4 cm 5 cm左右,播种机作业速度 4 km/h, 防止漏播。 6 水肥管理 6.1 灌溉措施 6.1.1 灌溉设备 6.1.1.1 水源 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要求。 6.1.1.2 输水管和微喷
6、带 输水管道宜采用低压灌溉输水管道。灌溉用微喷带宜采用多孔微喷带,应符合 NY/T 1361要求 。 6.1.2 微喷带田间铺设 微喷带 铺设于夏玉米行间,铺设间距以不超过 4行或 2.4 m为宜,铺设长度不宜超过 80 m。建议实际 灌溉时,根据水压大小调整微喷带田间铺设方案。 6.1.3 灌溉时期及灌溉量 夏玉米生育期总灌水量应符合 DB41/T 958的要求 。 6.1.3.1 播种至出苗期 播种后,如土壤墒情差,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60%5%,短期无降雨,应及时灌溉。苗期土壤相对 含水量低于 50%,且 1周内无有效降雨则按照 30 m3/667 m2进行灌溉。 6.1.3.2 拔节期
7、至抽雄期 若此时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70% 5%时,按照 40 m3/667 m2进行灌溉。 6.1.3.3 吐丝至成熟期 籽粒灌浆前期如遇干旱,则每 667 m2灌溉 30 m3 40 m3;除遇到极端干旱,灌浆中后期不宜灌溉。 DB41/T 1876 2019 3 6.2 施肥措施 6.2.1 肥料选择 6.2.1.1 复合肥 采用符合 GB/T 15063要求的 复混肥料和复合 肥料 。 6.2.1.2 缓控释肥料 采用符合 GB/T 23348的要求 。 6.2.2 施肥方式 采用免耕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进行种肥同播。复合肥和缓控释肥均采取测深施肥方式一次性施入, 测深施肥调节距离种
8、子水平距离 8 cm 10 cm,测深深度控制在 8 cm 10 cm。 6.2.3 施肥量 采用种肥同播一次性施用复合肥料或者缓控释肥料技术,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496的规定。目标产 量 500 kg/666.7 m2时 ,每 666.7 m2氮肥施用量为 12 kg 13 kg(纯氮);目标产量在 500 kg/666.7 m2 600 kg/666.7 m2时 ,每 666.7 m2氮肥施用量 为 13 kg 15 kg(纯氮);目标产量 600 kg/666.7 m2时 , 每 666.7 m2氮肥施用量 为 15 kg 16 kg(纯氮)。 磷钾肥施用量根据土壤基础地力水平确定
9、 ,每 666.7 m2 施用磷肥 (五氧化二磷) 5 kg 6 kg,钾肥 (氧化钾) 6 kg 7 kg。 7 病虫 草 害防 治 病虫草害的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8321.6的规定。防治技术措施见附表 A。 8 收获 夏玉米生理成熟后,果穗苞叶枯松变黄,籽粒含水量低于 28%时即可进行机械化 粒收,机械化籽粒 收获应符合 DB41/T 1397,收获机械性能和作业质量应符合 GB/T 21962的要求 。 _ DB41/T 1876 2019 4 A A 附 录 A (资
10、料性附录) 夏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措施 表 A.1 给出了夏玉米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措施 。 表 A.1 夏玉米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措施 防治时期 防治对象 防治技术措施 播种 苗期病虫害 选择抗病虫害玉米品种,采用包衣剂处理,详见 正文 4.品种选择 。 播种后 出苗前 草害 浇水或雨后使用封闭除草剂,每 667 m2喷施乙莠( 40%悬浮剂)或 甲乙莠( 42%悬浮剂) 200 ml 250 ml,兑水 50 L对地面进行封闭 处理。 出苗 拔节 粗缩病; 玉米螟、棉铃 虫、小地老虎、蚜虫、 蓟马、粘虫、蚜虫、甜 菜夜蛾、棉铃虫、二点 委夜蛾 等害虫 病害:每 667 m2用 吡虫 啉(
11、10%可湿性粉剂) 20 g或噻虫嗪( 25%可 湿性粉剂) 20 g兑水 50 L防治灰飞虱,预防粗缩病害发生。 虫害: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棉铃虫、小 地老虎、蚜虫等害虫; 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末期,通过释放 赤眼蜂进行防治; 用氰戊菊酯或吡虫啉防治蓟马、粘虫、蚜虫;用 甲维盐喷雾防治甜菜叶蛾、棉铃虫;用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用敌 百虫防治二点委夜蛾及地下害虫, 具体措施参照 DB41/T 697。 拔节抽雄 瘤黑粉病、纹枯病、茎 基腐病、大斑病、小斑 病;玉米螟、 棉铃虫、 粘虫、蚜虫、叶螨等 发病初期 及时去除底叶,加强通风,减少病菌传播。虫害防治同上。 抽雄 成熟 锈病、穗腐病、黑粉病、 叶斑病;玉米螟、蚜虫 等 锈病发生初期及时喷洒代森锌或三唑酮类杀菌剂进行预防;用多菌 灵或甲基托布津喷施果穗及下部茎叶,防治穗腐病。玉米螟和蚜虫 防治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