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05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877 2019 冬小麦 -夏玉米畦灌节水技术规程 2019 - 09 - 30发布 2019 - 12 - 30实施 河南省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877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 按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 准由河南省农业 农村 厅提出 并归口 。 本标 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寄阳 、 刘小飞 、 申孝军 、 盛坤 、强小嫚 、 孙景生 、 刘祖贵 。 DB41/T 1877 2019 1
2、 冬小麦 -夏玉米畦灌节水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 冬小麦、夏玉米畦灌节水 的术语和 定义 、 田间工程 要求 、 土壤水分测定、灌水时间和 灌水量 。 本标准适用于 冬小麦、夏玉米 畦灌节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50600 2010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GB/T 20203 2017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SL 13 2015 灌溉试验规范 NY/T
3、1121.1 2006 土壤检测 第 1 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NY/T 1121.4 2006 土壤检测 第 4 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 文件 。 3.1 畦灌 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畦田, 灌溉 水从 毛渠 、 输水管道或 输水沟 输 入畦 田 中 , 水流在畦田上形 成薄水层,借重力作用沿畦长 方向流动并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 。 3.2 土壤 计划湿润层 灌水时计划湿润的土层深度。 主要用于 确定作物不同 生育时期 灌水时间和灌水量,以及 土壤 水分测 定 的深度。 3.3 土壤水分下限 作物 不同 生育时期 满足 作物 正常生长发育所
4、允许的土壤水分最低 值 。 一般用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 率的百分数,即土壤相对含水率表示。 3.4 改水成数 畦灌 过程中 ,当灌水 停止时 , 畦田水流 推进 长度与畦长的比值。 4 田间工程 要求 DB41/T 1877 2019 2 4.1 畦田规格 4.1.1 整地时平整畦面,打好畦埂。畦田坡度宜在 1 5,畦埂高度宜在 15 cm 20 cm。 4.1.2 畦宽应与农机具作业要求相适应,一般在 2.8 m 3.6 m。 4.1.3 畦长应根据 灌溉水源、 土壤质地、田面坡度 等因素确定。对于井灌区,壤土一般控制在 50 m 70 m,粘土 60 m 80 m, 砂土 40 m 60
5、m;对于渠灌区,畦田长度可适当增大,壤土一般控制在 60 m 100 m, 粘土 80 m 120 m, 砂土 50 m 80 m。 4.2 配水工程 畦灌的田间配水工程 有 渠道系统配水 和 低压管道系统配水 两种形式 。 渠道系统应符合 GB/T 50600 的规定 ;低压管道系统应 符合 GB/T 20203 2017的规定 ,当给水栓间距超过 50 m时, 宜 配套地面移动软 管。 4.3 灌溉水源水质 灌溉水源 应 选择 水量充足 、 无污染的 地表水或 地下水 , 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2005的规定 。 5 土壤水分测定 5.1 土壤容重和田间持水率测定 小麦播种前,按
6、 NY/T 1121.1 2006和 NY/T 1121.4 2006规定的方法 , 每 20 cm一层测定 0 cm 100 cm各土层土壤容重和田间持水 率 。 土壤容重和田间持水 率 的测定每 3 5年进行一次。 5.2 土壤含水率测定 播种前 1 d 2 d,用烘干法测定 0 cm 20 cm土层的 土壤含水率。测定方法按 SL 13 2015 的规定。 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 内的土壤含水率测定,拔节前每 10 d测定一次,拔节后每 7 d测定一次。 具 体测定方法按 SL 13 2015的规定 ; 不同生育时期 土壤含水率 测定深度分别按照表 1和表 2中的计划湿润 层深度。 每次测
7、定完成后,计算计划湿润层深度内平均土壤相对含水率,计算方法按 SL 13 2015的规定。 6 灌水时间和灌水量 6.1 灌水时间 灌水时间依据作物根层土壤水分确定。 当作物不同 生育时期 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平均相对含水率 降 到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允许的土壤水分下限时 ,进行灌溉。 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确定按 SL13 2015的规定。 冬小 麦、夏玉米不同 生育时期 适宜的土壤水分下限和 土壤 计划湿润层深度见表 1和表 2。 表 1 冬小麦 不同 生育时期 土壤水分下限和 土壤 计划湿润层深度 生育时期 播种 苗期 越冬 返青 拔节 抽穗 灌浆 土壤水分下限 /% 70 75 60
8、70 55 60 60 65 60 65 65 70 55 60 土壤 计划 湿润 层深度 /cm 20 40 40 40 60 80 80 DB41/T 1877 2019 3 表 2 夏玉米 不同 生育时期 土壤水分下限和计划湿润层深度 生育时期 播种 苗期 拔节 抽雄 灌浆 土壤水分下限 /% 70 75 60 65 65 70 70 75 60 65 土壤 计划 湿润 层深度 /cm 20 40 60 80 80 6.2 入畦流量 入畦流量 宜控制在 3 L/(s m) 6 L/(s m)。 水源流量不超过 60 m3/h时每次只灌一畦,水源流量 超过 60 m3/h时可增加开口数。当水源流量过小,畦田较 长 时,应对畦田进行分段灌溉。 6.3 灌水量 井灌区每次灌水量宜控制在 45 m3/667 m2 60 m3/667 m2;渠灌区一般不超过 75 m3/667 m2。 如 无 灌 溉 用水计量设备,可用改水成数进行控制, 改水成数宜在 0.75 0.9。畦田越长、入畦流量越大,改水 成数越小 ;反之,应适当增大改水成数。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