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1 T 1870-2019 林下生态养鸡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6419       资源大小:666.3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1 T 1870-2019 林下生态养鸡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30 B 43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870 2019 林下生态养鸡技术规程 2019 - 09 - 30发布 2019 - 12 - 30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870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林地选择 . 1 5 放养工艺模式 . 1 6 品种选择 . 2 7 栏舍与设施 . 2 8 育成期饲养管理 . 3 9 产蛋期饲养管理 . 4 10 疫病防控 . 5 11 产品质量安全监控 . 6 DB41/T 1870 2019 II 前

    2、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划起草。 本标准 由 河南省畜牧局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平顶山市畜牧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俊朋、邵三勤、余汉党、付金岗、王丽锋、 王鋆、 孙开冬 、 胡文发、 梁建、 聂玉伟、白香波、 张菊英、胡超 、王桢、王永强 、郭克歌 。 DB41/T 1870 2019 1 林下生态养鸡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下生态养鸡的术语和定义、林地选择、 放养工艺 模式、品种选择、栏舍与设施、育 成期 饲养管理 、产蛋期饲养管理、 疫病防控及 产品质量安全 监控 。 本标准适用于林下生态养 鸡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

    3、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 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5339 无公害 农产品 畜禽防疫准则 3 术语 和 定义 下列术语 和 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林下生态养鸡 利用林 下 进行 与当地 生态 相适应的 低密度 、 规模化养 鸡 模式 。 4 林地选择 4.1 放养 条件 地势高燥,避风

    4、向阳,采光充足。排水、通风良好。坡度以 5 35为宜,不宜超过 45。环境 条件 应 符合 NY/T 388的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 NY/T 5027的要求;交通相对便利,远离噪音、工矿 区 、村 镇 、医院、动 物交易市场 和主干道路 1 km以上,环境安静,无污染 ; 应有搭建棚舍的地形条件。 4.2 适宜林地 应选择树冠较稀疏、冠层较高,郁密度为 0.2 0.69的林地,如面积较大的阔叶林或杉、松等林地、 灌木丛、荆棘林和主干略高、用农药少的干果类林地。 5 放养 工艺模式 DB41/T 1870 2019 2 育雏采用舍饲的方式,可采用立体笼养、网上平养或垫料平养的模式;脱温后采用

    5、放养的方式,每 只鸡占用的放养面积不低于 18 ,每个群体规模以 500只 1000只为宜,可采用分区轮牧、分期轮牧的 管理 方式 ,每批鸡出栏或淘汰后应间隔 6周以上才能放养第二批鸡。 6 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 性强、耐粗饲、肉质鲜美、肉香汤鲜、风味独特、适合当地饲养习惯和消费需求及适宜林 下生态养殖的品种。比如地方良种鸡、优质蛋鸡配套系等。 7 栏舍与设施 7.1 鸡舍 应牢固、 干燥通风、背风向阳,遮风避雨,防寒防暑,防潮保暖,周边排水畅通。 因地制宜, 可选 择砖混结构或 环保安全的 彩钢泡沫结构。 可采用网上平养、地面垫料饲养、栖架式饲养等方式, 均需在 舍内 安放 栖架, 按 5只

    6、6只 / 的饲养密度设计鸡舍面积。 7.2 设施 7.2.1 围栏 在放养场地周围设置围栏,以防止鸡只外逃及外来人员和大型动物进入。 7.2.2 栖架 在鸡舍 内或放养区内设置栖 架,适应鸡的 栖高 习性。 每只鸡占栖架 17 20 。 7.2.3 饲喂和 饮水 系统 在舍内和放养区内设置能满足要求的饲喂和饮水系统,比如在室内可采用乳头式饮水器 、真空饮水 器、料桶, 在放养区内可采用真空饮水器 、料盆或料桶 。 7.2.4 生产、生活用房 生活用房、饲料库房、兽医用房,万只林下生态养殖场配套用房面积应不少于 100 m2。 7.2.5 消毒池(通道) 人员消毒通道 : 在进入场区大门处应设立

    7、人员消毒通道,要求遮雨,消毒时能形成密闭空间,使用 雾化消毒等方式,并配有消毒垫等。 车辆消毒通道:在场区大门口应建有消毒池,并配备消毒机。 7.2.6 生产通道 为方便饲料和鸡只运输, 减少二次转运成本,鸡舍应有生产便道相通,便道宽 1.5 m以上,厚度 8 cm 以上,弯道处宽应在 2 m以上,便于小型机动车辆通行。 7.2.7 无害化处理区 在场内下风向区域设无害化处理区、隔离治疗区、污物堆放区,并防止健康鸡只进入。 DB41/T 1870 2019 3 7.3 供 温设施 选择与养殖规模、饲养方式相配套的符合环保要求的供温 设施 。 8 育成期饲养管理 8.1 放养季节 选择在 3月底

    8、至 11月底之间放养。 8.2 放牧日龄 适宜日龄为 6周龄以后, 应 安排雏鸡脱温后在白天气温不低于 14 、风小 ,舍外阳光充足时可从雏 鸡舍转入放养鸡舍,在转群前后 3 d应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和抗菌药 ,以防转群应激。 8.3 训练与调教 选择天气暖和 、风小 的天 气 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 2 h 4 h,以后逐步增加放养时间;放养地 点初选在鸡舍周围进行,逐步由近到远,可通过移动料桶、料槽的方法训练,在训练时可通过拍打料桶、 吹哨 子 等方法使鸡只形成条件反射。 用 1周时间,从多餐饲喂逐步过渡到早晚饲喂,每两天递减 1餐,按每次增加四分之一的喂量比例, 从雏鸡全价料逐步过渡到

    9、青年鸡 料 、成年鸡料或肉鸡料。 8.4 饮水 和补饲 根据放养区域的大小,在鸡活动的范围内放置饮水器具, 宜 安装自动饮水器,在放养区周围每 15 m 安放 一个 真空 饮水器。走好地下水线,最好深埋地下 0.7 m以下,以防止冬季上冻。如果是山区, 应 同 时做好水线防冻和防晒工作。 补饲一般 1天 1次 2次均可,一般补饲量占其采食量的 1/3 1/2,在昆虫较多的季节, 应 在鸡栖息 的地方 安装 捕虫灯 在夜间 吸引一些昆虫供鸡采食。 补充精饲料 ( g/只 /日) : 视不同品种(体重大小差异)和野生饲料资源情况, 1.5 2月龄补充 30 g 40 g, 3月龄 4月龄补充 45

    10、 g 55 g,5月龄 以后 补充 55 g 85 g。 8.5 日常管理 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遇到刮风下雨应 提早 将鸡群赶回鸡舍;经常检查围栏, 防止鸡只外逃或野兽 侵入; 注意放养区域的深坑和暗沟,防止鸡掉 入 坑 中 死亡;鸡舍内外及鸡群活动场所应定期用生石灰或 消毒药水进行消毒; 定期灭鼠、灭蚊、灭蝇 等 ,灭害时 应 注意清理现场残留 的有害物质、 死鼠等,防止 鸡群误食受害; 常备解磷定、阿托品等药物; 果园喷洒农药和施用过化肥后, 应依据农药说明确定间隔 期后才能放养 ; 为防止黄鼠狼、鹰、老鼠等动物对鸡群的伤害,可按每 100只鸡 配套饲养 1只鹅的数量设 立哨兵动物。 12

    11、0日龄前的鸡群每天光照时间控制在 10 h 12 h, 采光条件不好的林地放养鸡每天需补充 4 h人工 光照,光照强度 达 到 60勒克斯。 按照不同品种确定合理的 饲养期 ,其中 肉用公鸡 90 d 100 d; 母鸡 110 d 140 d,其中放养期不 少于 45 d; 产蛋鸡 600 d。 8.6 肉鸡催肥 8.6.1 混合饲料 催肥 DB41/T 1870 2019 4 催肥期间使用混合饲料,饲料组成:碎玉米占 64.5%、豆粕占 25%、碎小麦占 5%、植物油占 3.5%、氯 化钠占 0.3%、磷酸氢钙占 0.7%、石粉占 1%,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按照使用说明另外添加,在出栏前连

    12、 喂 14 d。 9 产蛋期饲养管理 9.1 鸡只选留 按品种要求剔除体形过小、瘦弱鸡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选留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宜的优 秀个 体 留作产 蛋用。 9.2 室内环境控制 在不同季节里,应根据气温和气候状况,在基本保证鸡舍温、湿度合适的情况下,进行通风换气, 冬季应保暖通风,夏季防暑降温。 鸡群整齐度 在 80%以上 (柴鸡整齐度在 65%以上) ,体重达到可进行光照刺激的品种标准要求时 开始 进行光照刺激。 光照刺激应循序渐进,每周递增 0.5 h,至全天光照为 16 h,产蛋 2月 3月 后,将全天光照时间调整 为 17 h。 9.3 饮水和补饲 供给充足的饮水, 冬季和早

    13、春 做好 饮水设备 的防冻工作;应根据蛋重增加趋势、蛋形、产蛋率上升 趋势、鸡体重及鸡的食欲确定合理的补饲量 , 每只鸡每天的补 饲量控制在 45 g 75 g。 饲料和饲料添加 剂的使用应符合 NY/T 5032 的规定。 9.4 产蛋 管理 9.4.1 准备好产蛋箱 15周龄前,要准备好产蛋箱,保证数量和质量, 鸡舍内 普通型 4只鸡一个,自动型 5.5只鸡一个; 17 周龄前,安装好所有产蛋箱,训练母鸡回窝休息,认识产蛋箱。 放养场地中在相对僻静的地方放置一些 产蛋箱,保证产蛋箱的数量能够达到 10只鸡 1个。 9.4.2 就巢产蛋 训练 在开产前训练母鸡上产蛋箱。将产蛋箱在开灯时间打开

    14、,在熄灯之前,一定要将产蛋箱关 上 ,防止 母鸡在产蛋箱内过夜,污染产蛋箱;将出现性反应的鸡只抱到产蛋箱里,让其 在产蛋箱里就巢。 在产蛋箱外经常 有鸡俯卧 的地方放上蛋托或其他不利于鸡卧下的东西。见到 有产在窝外的鸡蛋 时, 要及时捡起并放到产蛋箱最显眼的产蛋箱内。从见蛋到高峰期间,要每 0.5 h捡一次 产在窝外的鸡蛋 。 9.4.3 更换蛋鸡料 当产蛋率达到 5%时,开始饲喂蛋鸡料。更换饲料时, 应 有 6天 以上 的过渡期。 产蛋期配合饲料不能 添加任何非营养性添加剂。 9.4.4 集蛋管理 DB41/T 1870 2019 5 每天 应 捡蛋 4遍 以上 ,在产蛋高峰期, 应 每天捡

    15、蛋 6遍,集蛋完成后,应做好鸡蛋的清洁工作,挑出 烂蛋和畸形蛋,分级包装。 室内和室外产蛋箱内的蛋都要及时收捡,每天检查一次偏僻角落里是否有 鸡 蛋。 9.5 日常管理 在产蛋期,应保持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的稳定性; 在保证鸡舍温、湿度合适的情况下,做好通风换 气工作; 每天利用放鸡时、喂料时、打扫卫生时、集蛋时认真观察鸡群,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和 处理 ;注意天气 变化 ,避免恶劣天气对鸡只造成伤害 。 10 疫病防控 10.1 卫生消毒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门口设消毒池,保持消毒液新鲜有效;每月应对舍内外环境、用具 消毒 1 次; 每一批鸡出栏后,对鸡舍内外环境和用具等设备彻底清

    16、洗 ,对放养场地进行清理消毒,消毒 时至 少 应用 2种以上不同药物进行交替使用 ;清洁与消毒及各项兽医防疫应符合 NY/T 5339 的规定。 10.2 疫苗 免疫 10.2.1 免疫程序 参考免疫程序见表 1。 表 1 参考免疫程序 日龄 疫苗 种类 免疫途径 免疫 剂量 1 马立克 病 颈部 皮下注射 1倍量 7 新支 H120 点眼、滴鼻 2倍量 14 法氏囊 滴口 、饮水 2倍量 17 新支 H120 新城疫流感 H9 点眼、滴鼻 肌注 2倍量 0.3 mL 20 禽流感 H5+H7 肌注 0.3 mL 25 法氏囊 鸡痘 滴口 刺种 2倍量 1倍量 30 新城疫系或克隆 30 点眼

    17、、滴鼻 2倍量 60 新城疫系或克隆 30 饮水 2倍量 产蛋期 新城疫禽流感 H5+H7 肌注 0.5 mL(根据抗体监测情况,每 2个月左右免疫 1次 10.2.2 疫苗 保存和使用 疫苗应按 产品 规定条件运送和保存, 购买后 尽快投入使用,缩短 保存期;免疫时应严格按规程操作, 活疫苗免疫前后 2 d,禁止使用消毒药;饮水免疫时,给鸡断水 2 h 4 h,疫苗稀释后应尽快 一次性 用 完,未用完的疫苗和疫苗瓶应做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10.3 鸡群 驱虫 DB41/T 1870 2019 6 在育 成鸡 放牧 21 d 30 d后 ,选用 2 3种抗球虫药,每种药连用 3 d 5

    18、 d,轮换投喂; 肉用鸡出栏 前和蛋用鸡开产前 再进行一次驱虫。 10.4 杀虫和灭鼠 每月应 灭 鼠 2次 3次,经常喷杀蚊子、苍蝇;作好饵料和死鼠的处理工作,防止鸡只中毒。 10.5 疫病防治 应注意观察鸡群,发现异常,及 时处理;对病鸡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对受威胁的鸡群及时投服预防 药物 ;发现烈性传染病,及时上报;根据疫病情况,做好紧急接种工作。兽药的使用应符合 NY/T 5030 的规定。 定期使用一些中药制剂和益生素用于预防疾病。 10.6 无害化处理 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的处理原则,做好养鸡场废弃物处理工作,实现种植、 养殖、加工、利用相结合,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对病死鸡的处理,可采用防渗坑掩埋、饲料化或肥料化 处 理,也可由 专业机构 统一处理;对垫料和粪便等废弃物可用高温堆肥的方法进行处理。 11 产品质量安全监控 应定期送检样品抽测农业农村部规定的几种抗生素残留。 _


    注意事项

    本文(DB41 T 1870-2019 林下生态养鸡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