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31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814 2019 葡萄 简约栽培技术规程 2019 - 03 - 19发布 2019 - 06 - 19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814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 省林业 局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叶霞 、 冯建灿 、 郑先波 、 谭彬 、 李继东 、 程钧 、 王伟 、 李志谦 、 张郎郎 、 栗燕、 许世杰。 DB41/T 1814 2019 1
2、 葡萄 简约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葡萄简约栽培的园地 选择 与果园规划、建园、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花果管理、病 虫害防治、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 葡萄 简约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 469 葡萄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998 水果套袋技术规程 鲜食葡萄 SL 550 灌溉用施肥装置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 3 园地选择与 果园 规划 3.1 园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3、、排灌方便、土 壤 肥沃的地块建园。 土壤以 砂 壤土 、壤土 为宜。 土壤最适 pH 6.0 8.0, 一般应 避免在低洼地建园 。 3.2 果园 规划 3.2.1 道路 根据 葡萄园面积的大小和地形地势,以方便栽培管理和交通运输 为 原则,园区 设 主 路、支路和作业 路 。 3.2.2 灌溉排水设施 实 行 水肥一体化管理,根据作业区的布置安排灌溉 的机井 或 蓄水池 、泵房、主管道、 支 管道和 滴灌 带 等设备, 水肥一体化 设施 应符合 SL 550的 技术要求。 地势低洼 、 雨季容易积水的园地要挖排水沟, 主排水沟位于园地四周 及主道两侧 。 3.2.3 品种选择 主栽品种应选
4、择经 国家或省级审定的良种,或农业部登记的品种和当地主栽的地方品种。以 欧美杂 交种品种为主、欧亚种品种为辅。 适宜的葡萄栽培品种参见附录 A。 4 建园 DB41/T 1814 2019 2 4.1 苗木选择 苗木质量按 NY 469规定的一 级和二级 苗木 , 无 检疫性病虫害 。 4.2 整地 建园前,按行距开深、宽各 60 cm 80 cm的定植沟。沟内施足底肥,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 3000 kg 5000 kg,与表土混匀回填到定植沟内,然后回填底土,灌水沉实 。 平原地区宜起垄种 植, 垄宽 100 cm 120 cm,垄高 20 cm。 4.3 栽植时间 春栽或秋栽,秋栽在落叶后
5、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芽前进行 。 4.3.1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依据品种、砧木和架式而定。单十字 V形架行距 3 m 3.5 m,株距 1.5 m以上 。 4.4 栽植方法 在定植沟上,按照株行距挖定植穴,穴深和穴径为 30 cm左右。 栽 前 苗木用水浸泡 24 48小时, 对 苗木根系适当修剪,然后用 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蘸根消毒。定植后踏实 ,浇透水 ,并覆盖地膜 。 4.5 架式选择 4.5.1 单十字 V形架 适合生长势强的品种 ,立柱间距 4 m 6 m,柱长 3.5 m左右,埋入土中 0.5 m。 在立柱上 距离地面 140 cm 150 c
6、m处拉第一道拉丝,距离第一道拉丝 35 cm左右固定横梁, 长 160 cm 170 cm, 在横梁 两 侧距 离 立 柱 30 cm和 80 cm处各拉一条拉丝 。 在立柱的顶端拉一道拉丝,用于 架设 防鸟网 。 5 土肥水管理 5.1 土壤管理 种植 行两侧 50 cm左右, 栽后用防草布或者黑色耐老化地膜覆盖,防 除杂草。行间人工栽植三叶草 和黑麦草等, 或者利用自 然杂草。 当行 间的绿植高度达到 30 cm 40 cm时,及时刈割 。 5.2 施肥 5.2.1 施肥原则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 、 化肥为辅,按照 NY/T 496的施肥原则进行 。 5.2.2 基肥 果实采收后,距树干 5
7、0 cm处用开沟机挖宽 40 cm,深 30 cm左右的施肥沟。幼树每亩施有 机肥 2000 kg 以上 和过磷 酸钙 25 kg 30 kg;成龄树 每亩施 有机肥 3000 kg 以上 。 5.2.3 追肥 DB41/T 1814 2019 3 在葡萄的生长季施用,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结合灌溉,成龄树分别在萌芽前、开 花前、果实膨大期、转色期追肥 3 5次 。实施水肥一体化的 葡萄 园,肥料按比例溶入灌溉水中, 随灌溉 进行,或采用液体施肥枪进行追肥 。 5.3 灌溉和排水 在萌芽期、开花前、果实膨大期、越冬前,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在花期和成熟期要控制水分。低洼 易积水的园地
8、,要在雨季前整理排水沟,强降雨时及时排水,防止果园积水 。 6 树体管理 6.1 整形 定植当年留一个壮梢,当苗高 1.4 m左右摘心,留顶端 2个副梢,水平绑缚在第一道拉丝上,形成 2 条主蔓。当主蔓长到株距一半时摘心或者剪梢,每米主蔓上培养 4 6个结果枝组,均匀分布,并垂直绑 缚在第二道和第三道拉丝上 。 6.2 修剪 6.2.1 冬 剪 在葡萄进入休眠期后进行修剪。修剪方法采用单枝更新和双枝更新 。 6.2.2 夏 剪 6.2.2.1 抹芽 春季芽眼萌发后,可分辨嫩芽强弱时,分 批抹去多余的双芽、三芽、弱芽、主干上的 芽 。 6.2.2.2 定梢与引 缚 当新梢长度为 10 cm左右,
9、能分清花序时进行定 梢, 每隔 15 cm 20 cm留一个健壮新梢做结果枝。 当新梢长度超过上一道拉丝时,进行绑缚,使新梢在架面上均匀分布 。 6.2.2.3 新梢摘心与副梢处理 开花前 1 7天,在花序以上留 46片叶摘心。新梢先端保留 1 2个副梢,每副梢留 3 4片叶反复摘 心,控制其生长。其余副梢全部从基部抹除 。 7 花果管理 7.1 疏花穗和花序修剪 花序 分离期,每结果枝保留 1个花序,疏除多余、过小和发育不良的花序 。 在开花前后进行 花序修整,采用留穗尖法进行,保留花序先端 4 cm 10 cm部分,其余花序分枝全 部去除 。 7.2 果穗套袋 按照 NY/T 1998执行
10、。 DB41/T 1814 2019 4 8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发生时期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B。 9 果实采收 9.1 采收时期 选择天气晴朗、气温较低的上午或傍晚采收, 雨雾天 不宜采收 。 9.2 采收方法 采摘时轻采轻放,避免使果实发生机械损伤 , 剔除残次果 等 。 DB41/T 1814 2019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适宜的 葡萄 主要 栽培品种 适宜的葡萄主要栽培品种 参 见 表 A.1。 表 A.1 适宜的葡萄主要栽培 品种 品种名称 成熟期 基本特性 夏黑 7月下旬 欧美杂交种,三倍体 。 果粒近圆形,紫黑色或紫青色。粒重 3.0 g 3.5 g, 赤霉
11、素处理后,平均粒重 7.5 g,最大粒重 12.0 g。早熟 、 无核 、 高糖低酸 、 香味浓郁 , 肉质细脆 , 硬度中等。 巨玫瑰 8月中旬 欧美杂交种 。 果粒为椭圆形 , 紫红色,平均粒重 9.5 g。 果皮紫红色 、 中等厚, 果实比较松软,皮肉容易分离,少核,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 。 红艳无核 8月 中 旬 欧亚种。 果粒椭圆形 , 深红色 。 平均粒重 4.0 g。 果皮无涩味 , 果肉中到 脆 、 汁少 、 有清香味, 无核, 不裂果,品质优 。 果粒与果柄难分离,耐贮 运 。 户太 8号 8月中旬 欧美杂交种 。 果粒近圆形, 紫黑色或紫红色 。 平均粒重 9.5 g 10.
12、8 g。果粉厚,果皮中厚,果皮与果肉易分离 。 果肉细脆,酸甜可口,无肉囊。 阳光玫瑰 9月中下旬 欧美杂交种 。 果粒着生紧密 , 椭圆形 , 黄绿色 。 平均果粒重 8.0 g 12.0 g。 果面有光泽,果肉鲜脆多汁 、 含糖量高 、 有玫瑰香味 。 鲜食品质极优 , 不 裂果 、 耐贮运 、 无脱粒现象 。 红地球 9月下旬 欧亚种。果粒圆球形或卵圆形,平均粒重 12.0 g 14.0 g,着生松紧适度。 果皮稍 薄或中等厚,多为暗紫红色。果皮与果肉紧连,果肉硬脆,味甜, 极耐储运,是优良的晚熟鲜食品种。 DB41/T 1814 2019 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葡萄
13、主要病虫害防治防方法 葡萄不同物候期病虫害防治方法 参 见表 B.1。 表 B.1 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物候期 防治 对象 防治措 方法 萌芽前 黑痘病、炭疽病、短须螨、介壳虫等 在绒球期,全园喷布 3 5波美度石硫合剂。 2 3 叶期 绿盲蝽和葡萄螨类 用 4.5%高效氯氰菊酯 乳油 1000倍液或 1.8%阿维菌素 乳油 3000倍液。 花序分离期 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 用 50%福 美双 可湿性粉剂 600 800倍液或 42%代森锰锌 悬浮剂 800倍液+21%保倍硼 2000倍液。 开花前至谢花后 2 3 天 灰霉病、黑痘病、穗轴褐 枯病、蓟马、叶蝉、绿盲 蝽等 一般使
14、用 50%保倍福美双 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预防。灰霉病用 40%嘧霉 胺 800倍药防治;黑痘病用 40% 氟硅唑乳油 6000 8000倍液防治; 穗轴 褐枯病用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 500倍液防治; 蓟马、叶蝉、绿盲蝽 用 30%敌百啶虫脒 500倍液或 用 48 %毒死蜱乳油 2000倍液防治 。 谢花后 2周左右 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 50%保倍福美双 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或 42%代森锰锌悬浮剂 8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 2 500倍液。 套袋前 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 50%嘧菌酯 2000 3000倍液 +20%苯醚甲环唑 2000倍液 +50%抑霉唑 3000倍液。 套袋后到成熟期 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酸腐病、介壳虫等 霜霉病用 50%烯酰吗啉 4000倍液;炭疽病用 80%戊唑醇 3000倍液防治; 白腐病用 12.5%烯唑醇 3500 4000倍液或 80%乙蒜素 2000 3000倍液防 治;介壳虫用 3%苯氧威 1000倍液防治 。 采收后到落叶前 霜霉病、褐斑病等 每隔 15天喷布 1次铜制剂的药,如 波尔多液 等, 保护叶片 ;霜霉病发生 时,用 69%烯酰吗啉锰锌 600倍液防治 ;若褐斑病发生,用 37%苯醚甲 环唑 3000倍液防治。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