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05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874 2019 夏播谷子精播栽培技术规范 2019 - 09 - 30发布 2019 - 12 - 30实施 河南省市场 监督 管理局 发布 DB41/T 1874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君霞、代书桃、秦娜、朱灿灿、平西栓、宋迎辉、秦家范、马春业、牛银亭、 强学兰、刘风英、韩艳丽、鞠乐、陈培育、李小艳、樊永强、刘武涛、王彦辉、王春义、段俊枝、王振
2、 声、韦松治、张国松、袁延乐、石玉磊、梅峥、刘冬云、李阳飞、李峰。 DB41/T 1874 2019 1 夏播谷子精播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夏播谷子精播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 害防治、收获与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夏播谷子生 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7415 2008 农作物种子
3、贮藏 JB/T 6274.1 2013 谷物播种机 第 1部分:技术条件 NY/T 496 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 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夏播谷子 冬小麦收获后播种的谷子。 3.2 精播 采用谷物播种机定量直播。 4 产地环境 宜 选择地势平坦、保水保肥、肥力中上等,海拔低于 1200 m的地块,选冬小麦、油菜为前茬作物。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 2016规定。 5 播前准备 5.1 品种选择 DB41/T 1874 2
4、019 2 根据生态环境及产地条件,选用通过国家登记备案以及省级鉴定、同一适宜生态类型区,且优质、 高产、抗病 虫能力强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规定。 5.2 种子处理 5.2.1 种子清选 采用谷种清选机清选;自留谷种,可用簸箕风选,清除瘪谷种、草籽、杂质等,再倒入适量 10%的 盐水精选,充分搅拌后漂净盐水上层瘦瘪谷种、草籽、杂质等,然后捞出底层下沉饱满谷种,再用清水 清洗 2遍 3遍,晾干备用。 5.2.2 药剂拌种 根据当地常见病虫害选择不同的拌种药剂。播种前对清选谷种包衣,或用 35%甲霜灵拌种剂防治白 发病;或用 50%辛硫磷乳油拌种防治线虫病;或用 50%多菌灵
5、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黑穗病。农药使用应符 合 NY/T 1276 2007规定。 5.3 造墒 播前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水。灌溉水质量符合 GB 5084 2005要求。 6 播种 6.1 播种期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茬口,结合土壤墒情,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播种,一般不晚于 6月 30号。 6.2 播种机要求 根据 产地环境,选择适宜谷子播种机型号。播前按农艺要求调试行距与播量等,行距一般为 35 cm 40 cm。 所 选机具应符合 JB/T 6274.1 2013要求。 6.3 播量要求 根据种子 发芽率、千粒重、土壤肥力等确定播种量。条播每 667 m2播种量为 0.25 kg 0.30 kg,
6、 留 苗 3.5万株 4.0万株;穴播 单穴播种 4粒 5粒,每 667 m2播种 8000穴 10000穴。 6.4 播种深度 根据土壤墒情,调节播种器深度, 播深 3 cm 5 cm。 6.5 镇压 播后根据墒情镇压 1遍 2遍。 7 田间管理 7.1 前期管理 7.1.1 灌水 结合土壤墒情适时 科学 灌水。 DB41/T 1874 2019 3 7.1.2 除草 播后苗前封闭除草:每 667 m2用 100g 10%单嘧磺隆兑水 20 kg,在田间无积水时均匀喷雾;谷苗 5 叶 6叶后,如阔叶杂草较多,每 667 m2可用 56%二甲四氯钠可溶性粉剂 50 g,兑水 30 kg 40
7、kg均匀 喷雾或 20%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 50 mL 66.7 mL,兑水喷雾防除。使用除草剂应符合 NY/T 1276 2007规定。 7.2 中期管理 7.2.1 追肥 谷子拔节至抽穗前 10 d 15 d,每 667 m2追施尿素 7.5 kg 10 kg。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2010 规定。 7.2.2 中耕 结合追肥采用中耕施肥机等进行中耕培土,深度 7 cm 8 cm。 7.2.3 灌溉 谷子孕穗期,如遇天气干旱, 当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 70%时, 应及时 灌溉 。 7.3 后期管理 7.3.1 防旱排涝 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灌浆水,谷子后期遇涝,应及时排水。 7
8、.3.2 喷施叶面肥 在开花和灌浆初期,每 667 m2分别用磷 酸二氢钾 500倍液 50 kg 60 kg喷施叶面,提高结实率。 8 主要病虫害防治 8.1 农业措施 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麦收后清除田间残留秸秆;谷子 生长期间 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将拔除的 病株带离谷地深埋或烧毁。 8.2 化学防治 8.2.1 病害 谷子病害防治以白发病、线虫病、谷锈病、谷瘟病和黑穗病为主。 白发病:播种前用 35%瑞毒霉或 35%甲霜灵按种子量的 0.2% 0.5%拌种防治; 线虫病:播种前拌种 50%辛硫磷乳液:水:种子 =1:50:500,避光堆闷 4 h,晾干; 谷锈病:发病初期用 20%三唑酮
9、乳油 1000倍 1500倍液防治; 谷瘟病:发病初期用 40%克瘟散或敌瘟磷乳油 500倍 800倍液防治叶瘟,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药 1 次防治穗瘟; 黑穗病:播种前用 50%多菌灵按种子量的 0.5%拌种防治。 8.2.2 虫害 DB41/T 1874 2019 4 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播种时每 667 m2用 40%辛硫磷乳油 0.5 kg加炒熟谷子 30 kg,拌成毒谷, 播种 时施入播种沟内,或于傍晚撒入 垄 沟 。 玉米螟、粟灰螟、粘虫、粟茎跳甲 :苗后 1个月左右,在幼虫钻蛀前, 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胺基 甲酸酯 或 菊酯类农药,兑水常规喷雾。 8.2.3 农药使用 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1276 2007规定。 9 收获与 贮藏 9.1 收获 在谷子籽粒变硬、谷穗变为固有颜色的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要及时收获。 9.2 贮藏 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去杂,选择通风、防潮的仓库保存,防止霉变和虫蛀。种子贮藏应按照 GB/T 7415 2008规定执行。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