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16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788 2019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19 - 03 - 19发布 2019 - 06 - 19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788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 位: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韭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顶山市平丰种业有限责 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明、尹守恒、陈建华、张华敏、王召、马培芳、陈中府、吕爱芹、李纪军、 李延龙、马爱锄、孙彦青、李冠军、赵然花、王利亚、
2、张伟、崔蕴刚、李克寒、焦子源、肖婉露、王剑 英、张国娜、叶宏伟、吕淑敏、胡超、黄珊珊、李玉琦、贾真真。 DB41/T 17882019 II 引 言 韭菜是我省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在城乡居民的蔬菜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韭菜迟眼蕈蚊是韭菜上 的主要害虫, 其危害大,防治难,用药不规范,农药残留易超标,社会关注度高,是韭菜产业发展的主 要制 约因素。因此,韭菜迟眼蕈蚊的绿色防控 是韭菜绿色栽培的核心技术。河南省地方标准韭菜迟眼 蕈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制订,有利于指导韭菜迟眼蕈蚊的绿色防治,对于提高韭菜的食品安全具有 重要意义。 DB41/T 17882019 1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
3、围 本标准规定了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治的原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不同韭菜生产方式、不同生产季节对迟眼蕈蚊防治措施选择等技术内 容。 本标准适用于韭菜迟眼蕈蚊的绿色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1 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2013 绿色食品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
4、义适合本文件。 3.1 韭菜迟眼蕈蚊 韭菜迟眼蕈蚊( 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属于双翅目( Diptera)眼蕈蚊科 ( Sciaridae),迟眼蕈蚊属( Bradysia), 是危 害葱韭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 ,其幼虫俗称韭蛆,尤喜 食韭菜 ,危害植株叶鞘、根茎,引起韭菜腐烂、叶片发黄,随后咬断根茎蛀入其内,造成植株倒伏 。 韭 菜迟眼蕈蚊 有成虫、卵、幼虫、蛹 4个虫态。 成虫体长 2.0 5.5 mm,黑色或黑褐色,雄虫略小于雌虫; 头部小,复眼发达呈半球形,触角丝状,共 16节,口器为舐吸式,胸部隆起,足细长,雌虫腹部粗大, 末端细而尖,雄
5、虫有 1对抱握器;卵长椭圆形,长约 0.2 mm,初产乳白色,堆产,少数散产,后变暗米 黄色,孵化前出现小黑点;幼虫体长 5 9 mm,头黑色,体壁光滑、半透明且无足,口器为咀嚼 式;蛹 长椭圆开,长 2.7 4.0 mm,裸蛹,无光泽 。 3.2 深休眠品种 在冬季月平均气温 2 以下后,韭菜叶片枯萎,营养物质传输到鳞茎和根系中贮藏,地上部茎叶完 全干枯,进入休眠状态,在休眠期内给予适宜生长条件,也不能正常生长的韭菜品种。 3.3 浅休眠品种 在冬季月平均气温 2 以下 后,韭菜部分叶片干枯,部分营养物质传输到假茎、鳞茎和根系中贮藏, 生长减缓或停滞,给予适宜生长条件后能够恢复正常生长的韭菜
6、品种。 DB41/T 17882019 2 4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 友好型措施来 控制有害生物的的有效行为,以成虫防治为主,幼虫防治为辅的原则。 5 苗床防控 5.1 苗床选择 苗床应选择近 3年未种植葱韭蒜等百合科植物,且周围 1000 m内无葱、韭、蒜田的地块。育苗移栽, 提倡穴盘育苗。 5.2 施肥处理 基肥以优质腐熟有机肥、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 15-15-15)为主,每 667 m2施优质腐熟猪厩肥 3000 kg或腐熟鸡粪 2000 k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 40 kg,均匀施入苗床。亦可选用经高温消毒的
7、商品 有机肥。 5.3 苗期预防 韭菜播种后,用 60目防虫网对苗床进行隔离,防止韭菜迟眼蕈蚊成虫进入苗床产卵 。 5.4 秧苗处理 移栽时,剔除病虫危害弱苗,选择健壮植株移栽,抖净根部泥土,用 40%辛硫磷乳油 800 1000倍液 蘸根后定植。 6 生产田防控 6.1 农业防治 6.1.1 品种选择 目前尚无高抗韭蛆的韭菜品种,但韭菜品种间对韭蛆的抗性、耐性不同,平丰 9号对韭蛆有一定抗 性,同等条件下韭蛆发生危害较轻;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韭菜品种,长势良好对韭蛆的耐性增强。 6.1.2 轮作倒茬 选择前茬 1 2年内未种植葱韭蒜等百合科韭蛆寄主作物的田块,生产期间根据迟眼蕈蚊危害程度,
8、 每 3 5年轮作倒茬 1次。 6.1.3 合理控水 露地韭菜 7 8月份适当控制浇水,保持地面适当 干燥。设施韭菜露地养根期间控水,尤其在迟眼蕈 蚊产卵盛期宜控制地面适当干燥。韭菜畦内保持 4 h以上积水,迟眼蕈蚊幼虫可窒息死亡;灌溉臭氧水, 破坏幼虫表皮组织,治虫效果更佳。 6.1.4 合理施肥 DB41/T 17882019 3 有机肥的使用按 6.2的规定执行。化肥应氮、磷、钾配施,适当补施微肥,避免过量使用单一氮素 肥料。 6.1.5 浇灌沼液 韭菜收割后 3 5天,按 2 kg/m2沼液,加水稀释 1 2倍,顺韭菜垄或沟灌于韭菜根部,间隔 7天,再 灌 1次;或在韭菜生产期间,每
9、3 d 4 d对韭菜田微喷 1次沼液,既补充肥分又驱离韭菜迟眼蕈蚊。 6.1.6 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韭菜田及周 边枯草烂叶。浅休眠品种韭菜割去青韭,深休眠品种韭菜清理枯叶杂草,保持 地面清洁,深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6.1.7 扒土晒根 露地韭菜,春季土壤开始解冻时,韭菜萌发前,剔开韭菜根基部周围的土壤晒土、晒根, 7 d 10 d 后韭蛆可大量死亡。设施栽培韭菜,扣膜前 7 d 10 d扒土晾根。 6.2 物理防治 6.2.1 诱杀 6.2.1.1 粘虫板诱杀 每 20 m2悬挂 1块 20 cm 30 cm黄色或黑色粘虫板诱杀成虫。露地韭菜,粘虫板垂直竖放,距地面 25 cm 30 cm,
10、以粘虫板一半露出韭菜顶端为宜。设施栽培,粘虫板平放或竖放。粘虫 板更换时间依照 其表面粘着虫量和尘埃情况而定。 6.2.1.2糖醋液诱杀 糖、醋、酒、水和 90%敌百虫晶体按 3:3:1.5:2:0.5比例配成溶液 , 每 667 m2放 3 4盆,隔 3 d 5 d 添加一次,保持不干。 6.2.2 防虫网 新种植的韭菜在成虫羽化出土前或韭菜收割后,以 60目防虫网覆盖、或以 1.5 m高的围网隔离。设 施栽培韭菜在通风口、门口以 60目防虫网隔离。 6.2.3 覆膜隔离 韭菜收割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 3 d 4 d后伤口愈合后揭去薄膜防止韭菜气味吸引成虫产卵。 6.2.4 撒施麦糠或稻壳
11、韭菜行间撒施一薄层稻壳或麦糠,每亩撒 施稻壳或麦糠 300 kg 500 kg,阻止迟眼蕈蚊直接产卵到 土壤。 6.2.5 日晒高温覆膜杀虫 4月中旬至 5月上旬,和 9月上中旬的高温季节,韭菜收割后,选择晴天覆膜,保持膜内 5 cm地温达 到温度 42 2 h,即可彻底杀死幼虫、卵及蛹,揭开薄膜待土壤温度降低后及时浇水。要避免膜内温 度过高,或时间太长对韭菜产生伤害。 DB41/T 17882019 4 6.3 生物防治 韭菜迟眼蕈蚊零星发生时,每 667 m2用 0.3%苦参碱水剂 500 ml,加水稀释至 400倍液灌根;或每 667 m2用 25%灭幼脲 3号悬浮剂 200 ml加水
12、50 kg 60 kg,顺垄灌根,或每 667 m2用 10亿 /ml杀虫荧光假单 孢菌 300 ml,加水 200 kg灌根;或每 667 m2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5 kg 6 kg拌细沙或细土撒施,或 每 667 m2用 150亿孢子 /克球孢白僵菌颗粒剂 75 90克拌细沙或细土撒施 。 6.4 化学防治 6.4.1 农药使用原则 农药使用按照 NY/T 393 2013的规定, 选用进行了农药登记,在韭菜上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或韭蛆的 农药。 农药的混用执行其中残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间隔期,用药剂量和用药时期严格按照农药登 记标签使用。 6.4.2 成虫化学防治 6.4.2.1 虫
13、情预报 每 5天调查 1次粘虫板粘 杀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数量 ,当新增 韭菜迟眼蕈蚊 成虫 10头以上 时,开 始化学防治。 6.4.2.2 农药选择 成虫羽化盛期,上午 9 10点成虫活动旺盛时行间喷雾。韭菜收割后喷雾防治效果好。用 25%噻虫 嗪水分散粒剂 30 g、或 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30 ml、或吡虫啉乳油 30 ml,加水稀释 2000倍液喷雾。 设施栽培韭菜每 667 m2可用 50%硫磺可湿性粉剂 500 g加细土撒施,然后闭棚 。 6.4.3 幼虫化学防治 6.4.3.1 施药时期 露地韭菜,在 春、秋、冬韭蛆危害的盛发 初期施 药防治。设施韭菜,冬季扣棚前 15 d
14、20 d和停止 收割后施药防治。 6.4.3.2 农药选择 灌根选用的药剂:每 667 m22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 200 g、或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50 g、或 40%辛 硫磷乳油 600 ml,加水 300 kg 450 kg灌根;或每 667 m2用 0.5%+0.5%联苯噻虫胺颗粒剂 3 kg 4 kg, 顺行撒施后结合浇水。 喷雾选用药剂:每 667 m22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 60 g和 5%氟铃脲乳油 90 ml混用、或每 667 m225%噻虫 嗪水分散粒剂 45 g和 5%氟铃脲 乳油 90 ml混用、或每 667 m240%辛硫磷乳油 210 ml和 5%氟铃脲乳油
15、 90 ml 混用,加水 45 kg 60 kg喷雾防治。 7 防治档案 7.1 档案记录 详细记录迟眼蕈蚊防治措施、时期、剂量、效果及化学防治用药间隔期。 DB41/T 17882019 5 7.2 档案保存 防治记录采用文本档案和电子档案双记录,保存 3年以上。 DB41/T 17882019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年历 在韭菜生产过程中,不同季节,不同生产方式条件下,韭菜迟眼蕈蚊的绿色防控措施有所不同,具 体防控措施详见表 A.1 表 A.1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年历 防治时间 防治措施 2月下旬 至 5月下旬 成虫防控: 粘虫板或糖醋液诱杀。粘虫板
16、诱杀 每 20 m2悬挂 1块 20 cm 30 cm黄色或黑色粘虫 板。露地韭菜,粘虫板垂直竖放,距地面 25 cm 30 cm,以粘虫板一半露出韭菜顶端为宜。设施栽培, 粘虫板平放或竖放。粘虫 板更换时间依照其表面粘着虫量和尘埃情况而定。 糖醋液( 糖、醋、酒、水和 90%敌百虫晶体按 3:4:1.5:2:0.5比例配成溶液 )诱杀 每 667 m2放 3 4盆,隔 3 d 5 d添加一次,保 持不干 。 化学防控。结合诱杀进行虫情 预报, 5天调查 1次,当新增 成虫数 10头以上时开始化学防治。 选择上午 9 10点成虫活动旺盛时,用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30 g、或 5%高效氯氟
17、氰菊酯乳油 30 ml、 或吡虫啉乳油 30 ml,加水稀释 2000倍液行间喷雾。韭菜收割后喷雾防治效果更好。设施栽培韭菜每 667 m2可用 50%硫磺可湿性粉剂 500 g加细土撒施,然后闭棚。 防虫网隔离。新种植的韭菜在成虫羽化出土前或韭菜收割后,以 60目防虫网覆盖、或以 1.5 m 高的围网隔离。设施栽培韭菜在通风口、门口以 60目防虫网隔离。 幼虫防控: 日晒高温覆 膜法防控。 4月下旬至 5月下旬,结合青韭收割,选择晴天在韭菜田覆盖塑 料薄膜, 保持膜内 5 cm地温达到温度 42 2 h,即可彻底杀死幼虫、卵及蛹,揭开薄膜待土壤温度降 低后及时浇水。 注意 :避免膜内温度过高
18、,或时间太长对韭菜产生伤害。 化学防控。 每 667 m2用 2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 200 g、或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50 g、或 40%辛硫 磷乳油 600 ml,加水 300 kg 450 kg灌根;或每 667 m2用 0.5%+0.5%联苯噻虫胺颗粒剂 3 kg 4 kg,顺 行撒施后结合浇水。 注意 :鲜韭收割前半个月禁止灌根治虫。 6月上旬 至 8月中旬 成虫防控: 粘虫板或糖醋液诱杀。方法同上。 化学防控。喷雾防控方法同上。熏蒸方法防控,每 667 m2用 0.5%+0.5%联苯噻虫胺颗粒剂 3 kg 4 kg撒施行间,或每 667 m2用 50%敌敌畏 1 kg加水
19、15kg拌麦糠或稻壳 50kg,丢放 80 100堆。 防虫网隔离。方法同上 幼虫防控: 化学防控,方法同上。 注意 :不同杀虫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避免幼虫产生抗药性。 8月下旬 至 11月下旬 成虫防控: 粘虫板或糖醋液诱杀。方法同上。 化学防控。可采用喷雾或熏蒸方法防控,方法同上。方 防虫网隔离。方法同上 幼虫防控: 灌水灭虫,因土壤渗水性不同,需浇水 2 3次,每次灌满畦,中间间隔 30 60 min, 保证土壤积水 4个小时。 化学防控,方法同上。 12月上旬 至 2月中旬 成虫防控: 露地一般无成虫,设施栽培条件下会有成虫孵化,防治方法同上。 幼虫防控: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韭菜田及周边枯草烂叶,冬前浅休眠品种韭菜割去青韭,深休眠 品种韭菜清理枯叶杂草,保持地面清洁,有机肥深施。 扒土晒根,露地韭菜,在土壤结冻前或解冻后,扒开韭菜根基部周围的土壤晒土、晒根 7 d 10 d。设施栽培韭菜,扣膜前 7 d 10 d扒土晾根。 化学防治。根据田间虫口密度调查结果进行防治,方法同上。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