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3.100 C 66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787 2019 加油站“边卸边加”技术规范 2019 - 03 - 19发布 2019 - 06 - 19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787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规定 . 2 5 作业区要求 . 2 6 设备及设施要求 . 2 7 现场检测要求 . 3 8 风险控制 . 4 9 非正常情况处置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加油站用 水探测型滤芯 防水功能检测方法 . 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加油
2、站“边卸边加”作业 操作流程 . 9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加油站 水探测型滤芯 更换安装使用 . 11 DB41/T 1787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在执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156 2012,2014版)的基础 上制定的河南省地方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在加油站进行 “边卸边加 ”作业时的一般规定、作业区要求、设备及设施要求、现场检 测要求、风险控制、非正常情况处置、验收及附录。 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和附录 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河南省计量器具标准化委员 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
3、省溯源计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河南郑州石 油分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河南石油分公司、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河南科诚节能环保检测技 术有限公司、河南省华威化工咨询服务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河南开封石油分公司、中国石化 销售有限公司河南洛阳石油分公司、青岛澳波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金明、赵军、王卫东、刘文芳、张万营、朱永宏、冯太明 、 王付木、胡博、 李新国、朱梦晗、 庆雯雯 、 吴晓静、李建军、韩玉龙、滕 学 宝、 张立志、 贾玉平。 DB41/T 17872019 1 加油站 “边卸边加”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加油站在进
4、行 “边卸边加 ”作业时的一般规定、作业区要求、设备及设施要求、现场检 测要求、风险控制、非正常情况处置及附录。 本标准适用于在加油站进行 “边卸边加 ”的作业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951 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 GB/T 9081 机动车燃油加油机 GB 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 17930 车用汽油 GB 18351 车用乙醇汽油 GB 19147 车用柴油 GB 20952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
5、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AQ 3010 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 JJG 443 燃油加油机计量检定规程 HJ/T 431 2008 储油库、加油站大气污染治理项目验收检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156 界定 的 以 及下列术语 和定义 适用于本文件。 3.1 “边卸边加” 加油站对 储油罐 卸油 时,同时对车辆进行加油作业 。 3.2 作业区 包括加油作业区、卸油 作业区以及加油站内其它相关区域。 3.3 加油作业区 加油站内布置有加油机等设备的区域。 3.4 卸油作业区 加油站内布置有油卸车设施、储油设施、通气管、油罐车卸车停车位等设备的区域 。 3.5 水探测
6、型滤芯 DB41/T 17872019 2 具有拦截水分和过滤杂质功能的滤芯,又叫加油机防水滤芯。 3.6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 由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汽油密闭储存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的作用是将加油站在 卸油、储油和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收集、储存和送入油罐汽车的罐内,运送到储油库集中 回收变成汽油。 4 一般规定 进行“边卸边加”作业的加油站,应执 行 GB 50156的规定 。 5 作业区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1.2 作业区人员上岗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严禁在站房外作业区穿脱衣服、帽子或 类似物。 5.1.
7、3 严禁携带火种进入作业区。严禁在作业区内吸烟、使用明火。 5.1.4 作业区内应使用防爆工具及防爆电气设备 。 作业区内严禁使用非防爆移动通讯设备 , 清洁设备 应使用不产生静电的清洁用具。 5.1.5 严禁在作业区内抛掷、拖拉、滚动、敲打黑色金属物品。 5.1.6 洒落在加油站地面的油料应立即清除。 5.2 卸油作业区要求 5.2.1 应具备密闭卸油的条件。 5.2.2 油罐车卸油场所应设置静电接地装置;接地 装置宜采用能检测其装置接地状态的静电接地仪。 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符合规定。 5.2.3 油罐车排气管应安装阻火器。 5.2.4 卸油作业现场所需的应急器材应配备齐全。 5.2.5
8、卸油时,卸油作业区内禁止非卸油作业活动。 5.2.6 储油罐 应设置卸油防溢阀。油料达到 储油罐 容量 95%时,防溢阀自动关闭。 5.2.7 油罐车应采用液位差自流方式卸油。 5.2.8 罐区符合安全规定,罐井口无污物积水,法兰按规定跨接,呼吸阀、 PV机械阀工作正常;罐区 内无油性植物。 5.3 加油作业区要求 5.3.1 加油机及工艺管道系统应处于安全状态。 5.3.2 加油岛附近应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 5.3.3 严禁向绝缘性容器加注 油品。 5.3.4 具有自助加油功能的加油站应设置便于人员操作的紧急切断电源系统,该系统应能在事故状态 下迅速切断加油机、潜油泵电源。 5.3.5 自助
9、加油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 DB41/T 17872019 3 a) 应设置消除人体静电装置 ; b) 应标示自助加油操作说明 ; c) 加油枪应设置当跌落时即自动停止加油作业的功能 ; 汽油加油枪还 应具有无压自封功能 ; d) 应设置紧急停机开关。 6 设备及设施要求 6.1 加装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 加油站 中加注汽油的加油设备应 加装 油气回收系统,油气 回收应符合 GB 20952的要求,并保持正常 使用。 6.2 安装水探测型滤芯 加油机的进油环节 应 安装水探测型滤芯。加 装水探测型滤芯后,油品正常情况下,加油机保持正常 加油;当出现油品含水或 卸油激起罐底水杂 等异常状况时,加油系
10、统 立即阻断加油。 6.3 储油罐 要求 6.3.1 单层储油罐应设防渗罐池。双层储油罐应能进行实时渗漏检测(监测)并有报警功能 ,单层 储 油罐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渗漏检测方法和报警功能。 6.3.2 采用双层 储 油罐时应符合 AQ 3020和 GB/T 30040等有关标准规定,鼓励采用符合 GB/T 30040 规定 级安全或环保保护等级的渗漏检测系统。 6.3.3 双人孔 储 油罐 应将卸油管与出油管分开设置在 储 油罐两边。 卸油和出油接管应设在同一人孔法 兰盖上,液位计 接管,量油接管和通气接管应设在另一个人孔法兰盖上,油气回收回气接管根据实际情 况可设在任一人孔法兰盖上。 6.
11、3.4 单人孔 储 油罐卸油管出油方向与 储 油罐出油口和液位仪应不在同一方向,最佳位置是卸油管延 伸至距出油口和液位仪 1.5 m以外。 6.3.5 储 油罐液位计接管和量油接管必须设在 储 油罐筒体轴线上。 6.3.6 储 油罐通气管的设置,除应符合 GB 50156的相关规定外,汽油通气管管口应安装机械呼吸阀和 阻火帽。 6.4 输油管线要求 6.4.1 加油站内的工艺管道应埋地敷设,且不得穿越站房等建、构筑物。当油品管道与管沟、电缆沟 和排水沟相交叉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漏措 施。 6.4.2 埋地输油管线应选用具有二次保护空间的双层管线或单层输油管线, 宜采用 防渗管沟 。 6.4.3
12、 双层输油管线宜选用适合油品输送的非金属复合材料制造,复合材料的化学性质、挠度、强度、 韧性应符合相关要求 。 6.4.4 油品管道系统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 0.6 MPa。固定工艺管道一般采用无缝钢管,埋地钢管的连 接应采用焊接。在对钢管有严重腐蚀作用的土壤地段直埋时,可采用耐土壤腐蚀、耐油、导静电的复合 管材 。 6.5 其他设施 要求 6.5.1 潜 油 泵 加油机连接立管应安装 剪切 阀 。 6.5.2 加油枪和软管应采用正挂方式并配备 安全拉断 阀,加油时能有效防止溢油和滴油。 DB41/T 17872019 4 6.5.3 油罐 操作井应 洁净 , 确保 油罐操作 井与储油罐连接处无
13、渗漏隐患,当油罐操作井内有雨水或油 时应及时清除 。 6.5.4 潜油泵 加油机 宜采用 防泄漏集油底槽 , 并用干细沙填实 。 6.5.5 加油站地面硬化 宜 选用能防止油品渗透的水泥材料施工 。 6.5.6 加油区、罐区必须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7 现场检测要求 7.1 防雷、防静电设施和接地装置检测 7.1.1 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应每 半年至少一 次,并建立设备检测档案。 7.1.2 所有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查、维修,并建立设施管理档案。 7.1.3 定期检查加油枪、胶管和加油机之间的连接情况,保持其具有良好的接地性能,并建立检查记 录。 7.1.4 检测站区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
14、 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接地等共用接 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检测结果不大于 4 。 7.1.5 检测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防静电和防直击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 地电阻检测结果不大于 30 。 7.1.6 检测油罐车对地泄漏电阻,其检测结果应小于 100 。 7.2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 7.2.1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应每年至少一次,并建立设备检测档案。 7.2.2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 应 按 HJ/T 431 2008中 7.3.7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其结果应符合 GB 20952的要求。 7.3 水探测型滤芯功能检测 7.3.1 检查水探测型滤芯持续使用时间不超
15、过保质期。 7.3.2 检查水探测型滤芯持续过滤油品数量不超过理论过滤量。 7.3.3 检测加油枪的加油流速不低于正常加油流速数值的 70%。 7.3.4 水探测型滤芯质量有异议时,按照附录 A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其结果应符合附录 A规定的检 测结果要求或生产商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7.4 加油机检测 检查法定计量 检定 机构出具的检定证书;加油机检定结果符合 GB/T 9081、 JJG 443。 8 风险控制 8.1 加油站 应 在河南省境内具有法定工商经营资格,取得有效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危险 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经营资质。 8.2 经营的油品质 量 应 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 8.3 施
16、行“边卸边加”作业的加油站应在明显位置设置识别标志。 8.4 “边卸边加”作业 应 执行附录 B的要求 。 8.5 储油罐 要 定期清洗,保持 储油罐 清洁 , 每季度至少抽水杂 1次。 DB41/T 17872019 5 8.6 柴油罐 应 做到定期抽取底部水杂;当柴油罐底水高超过 50 mm时, 应 及时抽水杂 , 不准有明显的 杂质 ; 乙醇汽油罐底不准有水 ,不准有明显的杂质。 8.7 每车油品接卸前 应 对静电接地报警器进行检查,确保接地完好有效。 8.8 定期检查加油枪、胶 管 和加油机之间的连接情况, 应可靠 接地 。 8.9 加油机滤网清洗每月不少于 1次。 8.10 对易损的
17、非隐蔽连接部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更 换,如卸油接头、输油管线接头等 , 并建立检 查记录。 8.11 极端风险。标称的水探测型滤芯保质期和理论过滤油量, 应 按照理论量的 80%进行安全系数风险 防范。 9 非正常情况处置 9.1 加油站应制定加油站防火防爆应急处置预案,若因静电导通问题导致火灾等次生灾害发生, 加油站应立即启动预案进行处置。 9.2 加油站遇雷暴、龙卷风和台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边卸边加”作业。 9.3 卸油过程中有火灾等特殊情况,应立即停止卸油和加油,让油罐车撤离至站外安全地带。 9.4 出现管线泄漏、阀门泄漏、收油罐内声音异常等情况,停止 卸油和加油 作业。 9.5 水
18、探测型滤芯实际使用过 程中,经现场功能检测,结果达不到使用要求,须及时进行更换。更换 应 执行附录 C的要求 。 9.6 加油站应制定客户投诉管理办法和数质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当出现数质量客户投诉等 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加油,按照管理办法和应急预案的要求和规定尽快处理。 DB41/T 17872019 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加油站用水探测 型 滤芯防水功能检测方法 A.1 水探测 型 滤芯 分类 A.1.1 乙醇汽油 类型: 符合 GB 18351车用乙醇汽油 (E10)的合格油品。 A.1.2 汽油 类型 : 符合 GB 17930车用汽油的合格油品。 A.1.3 柴油 类型 :
19、符合 GB 19147车用柴油标准的合格油品。 A.2 检测装置 A.2.1 检测 装置 示意图见 图 A.1。 图 A.1 水探测 型 滤芯防水 功能检测 装置示意图 A.2.2 部件要求 A.2.2.1 加油机泵。全新自吸泵,为整套系统提供动力 。 A.2.2.2 压力表。量程为 0 0.6 MPa,精度等级为 1.6的耐震压力表 。 A.2.2.3 阀门。共包含 4个分别为 图 A.1中阀门 1,阀门 2,旁通阀门和底部卸油阀门。 宜 使用 1寸铜球阀。 A.2.2.4 过滤器。 具有水探测功能的过滤器。 A.2.2.5 油桶。 宜 使用不锈钢焊接而成,容积大于 70 L。 A.2.2.
20、6 管路系统。系统中的连接管路统一使用寸管连接,连接处使用螺纹密封胶密封。 A.2.2.7 流量计。 宜 使用管道数显流量计,用于流量观测。 精度为 1%。 A.3 检测前准备 DB41/T 17872019 7 A.3.1 检测用样品 根据 A.1规定的水探测 型 滤芯类型 准备 以下三种检测 用样品组合 : a) 乙醇汽油水探测 型 滤芯 3支;蒸馏水: 50 L;乙醇汽油: 100 L;含水率 5%乙醇汽油: 50 L; b) 汽油水探测型滤芯 3支;蒸馏水: 50 L;汽油: 100 L;含水率 10%汽油: 50 L; c) 柴 油水探测型滤芯 3支;蒸馏水: 50 L;柴油: 10
21、0 L;含水率 5%柴油 : 50 L。 A.3.2 检测系统校准 A.3.2.1 流量标定 a) 在油桶中加入 40 L油品,过滤器位置不安装 水探测 型 滤芯, 开启油泵电源,使系统内的油品流 通起来。打开阀门 1、阀门 2并读取流量,每 5 s读取一次,总共读取 10次 ,记做 Q1,Q2,, Q10, Qmax1=MAXQ1,Q2,, Q10, Qmin1=MINQ1,Q1,, Q10; b) 计算 Q1=Qmax1-Qmin1, Q1=Qmax1-Qmin1 0.5 L/min时,标定完毕 ; c) 流量差 Q1不合格时更换流量计、油泵 管道等组件,重新测试,直 至合格。 A.3.2
22、.2 压力标定 a) 在油桶中加入 40 L油品,过滤器位置不安装 水探测 型 滤芯, 开启油泵电源,使系统内的油品流 通起来 ; b) 打开阀门 1、阀门 2,待系统中的油品流通稳定以后,读取压力表示数,每 5s读取一次,总共 读取 10次, 记做 P1,P2,, P10, Pmax=MAXP1,P2,, P10, Pmin=MINP1,P2,, P10; c) 计算 P=Pmax-Pmin, P 0.02 MPa,精度合格 ; d) 关闭阀门 1,读取压力表读数,记做 P0, P0 0.25 MPa即为合格。 A.4 检测步骤 A.4.1 检测用样品组合选择 根据水探测 型 滤芯的类型不同
23、选择 A3.1条规定的 检测 用样品组合进行检测。 A.4.2 正常油品检测 A.4.2.1 将 40 L试验油品倒入油桶中,准备试验 。 A.4.2.2 打开阀门 1,阀门 2。加油机通电,打油 5 min。 A.4.2.3 关闭加油机。安装待测试水探测 型 滤芯样品 。关闭阀门 2,打开旁通阀门 。 A.4.2.4 静置 5 min。 A.4.2.5 旁通阀门下方使用容器盛放流出的液体 。 A.4.2.6 加油机通电,每 5 s读取一次,读取 6次,记做 Q11,Q12,, Q16, Qmax2=MAXQ11,Q12,, Q16, Qmin2=MINQ11,Q12,, Q16。 A.4.2
24、.7 计算 Q2=Qmax2-Qmin2,试验结束,关闭加油机 。 A.4.3 含水油品检测 A.4.3.1 将 40 L含水油品倒入油桶中,准备试验 。 A.4.3.2 打开阀门 1,阀门 2。加油机通电,打油 5 min。 A.4.3.3 关闭加油机。安装待测试水探测 型 滤芯样品。关闭阀门 2,打开旁通阀门 。 DB41/T 17872019 8 A.4.3.4 静置 5 min。 A.4.3.5 旁通阀门下方使用容器盛放流出的液体 。 A.4.3.6 加油机通电, 30 s后读取流量计数值,记为 Q17。 A.4.3.7 关闭电源,试验结束 。 A.4.4 纯水检测 A.4.4.1 将
25、 40 L蒸馏水倒入油桶中准备试验 。 A.4.4.2 打开阀门 1,阀门 2。加油机通电,打油 5 min。 A.4.4.3 关闭加油机。安装待测试水探测 型 滤芯样品。关闭阀门 2,打开旁通阀门 。 A.4.4.4 静置 5 min。 A.4.4.5 旁通阀门下方使用容器盛放流出的液体 。 A.4.4.6 加油机通电, 30 s后读取流量计数值,记为 Q18。 A.4.4.7 关闭电源,试验结束 。 A.5 检测结果 A.5.1 正常油品的检测 结果判断 合格: 检测 结束时, Q2 2 L/min; 不合格: 检测 结束 时, Q2 2 L/min。 A.5.2 汽油含水油品的 检测 结
26、果判断 合格: 检测 结束时, Q2 2 L/min; 不合格: 检测 结束时, Q2 2 L/min。 A.5.3 纯水的 检测 结果判断 合格: 检测 结束时, Q18 2 L/min; 不合格: 检测 结束时, Q18 2 L/min。 DB41/T 17872019 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加油站“边卸边加”作业方式操作流程 B.1 引车到位 B.1.1 引导油罐车停在指定卸油位置(车头宜朝向出口),并保证应急通道畅通 。 B.1.2 关闭引擎和电门, 拉手刹 、拔钥匙。 B.1.3 在车轮下放置防滑设备。 B.1.4 检查车辆安全状况 , 确认无异常情况、轮胎气压正常。 B.
27、1.5 油罐车司机 开启油罐车紧急切断阀。 B.2 连接静电接地线 B.2.1 检查静电接地报警器完好。 B.2.2 有效连接静电接地夹与油罐车,开始稳油。 B.3 安全防护 B.3.1 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B.3.2 在油罐车周围摆好警示牌,设置警戒线。 B.3.3 放置消防器材 。 B.3.3.1 在便于应急处置的位置,摆放 35 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1具,距离油罐车卸油口 10 m; 8 kg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1具或 4 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2具,距离 储油罐 卸油口 5 m。 B.3.3.2 储油罐 卸油口放置灭火毯 2条。 B.4 卸前确认 B.4.1 确认交运单上的加油站名
28、、品种和数量与本站相符 。 B.4.2 确认油罐车铅封完好。 B.4.3 确认 储油罐 对应加油机停止加油;确认 油气回收机械呼吸阀通气管处于开启状态,阻火器通气 管处于关闭状态;停止加油 3 min,液位仪取地罐前尺数据和空容,确认卸油后不超过安全容量;液位 仪取前尺数据后,通知 储油罐 对应加油机开启加油业务。 B.5 进货验收 B.5.1 确认已经稳油 15 min,检查油罐车紧急切断阀处于开启状态。 B.5.2 卸油员先连接好油气回收管加油站 储油罐 端接头,司机再连接好油气回收管油罐车端接头;卸 油员与司机共同连接好取样接头和卸油胶管;双方复核确认。 B.5.3 取初始样检查确认油品
29、外观质量。 DB41/T 17872019 10 B.6 卸油 B.6.1 检查地罐计量孔密闭。 B.6.2 通知司机开阀卸油。 B.6.3 油品卸至约一半时,从油罐车取 样接头取样,卸油员、司机双方签字封存,油样存放在卸油箱 或计量柜内,保留至少 1个销售周期。(若 对应 储油罐 库存接近停泵时,卸油 5 min后方可加油)。 B.7 过程监控 B.7.1 卸油 员和司机全程监控,随时检查油罐车、卸油管线和所有操作孔盖、阀门,无漏油、溢油迹 象 。 B.7.2 司机和卸油员在现场全程监控,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卸油区。 B.8 卸后确认 B.8.1 卸油完毕,确认油品卸净。 B.8.2 卸油员通知
30、司机关闭油罐车卸油阀门。 B.8.3 将卸油管和油气回收管内余油顺流至地罐内,关闭加油站 储油罐 卸油口各类阀门,盖好卸油管 帽,并上锁。 B.8.4 收好卸油管和油气回收管,放回指定位置。 B.8.5 收好 静电接地线 。 B.9 施打反向铅封 卸油员施打反向铅封。 B.10 卸后处理 B.10.1 引导油罐车出站。 B.10.2 清理现场。 B.10.3 储油罐 对应加油机挂枪停止加油,从液位仪取后尺数据,确认 储油罐 水高无异常,完善单据手 续,双方签字后恢复加油。 DB41/T 17872019 11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加油站水探测 型 滤芯更换安装使用 要求 C.1 更换滤
31、芯 要求 C.1.1 滤芯已经持续使用达到保质期。 C.1.2 滤芯已经持续过滤达到了理想过滤量。 C.1.3 加油枪的加油流速已经降低至刚安装滤芯时的 70%。 C.1.4 杂质太多导致加油速度变慢。建议油站进行清理 储油罐 和管路内的杂质。 C.1.5 油品中含水,滤芯吸水后膨胀导致加油速度变慢,警示加油员 油路含水,更换滤芯。 C.2 安装滤芯 要求 C.2.1 断:切断加油机和潜油泵电源;避免带电作业。 C.2.2 拆:拆卸原有的滤清器;切勿强拆以免损坏油机螺纹。 C.2.3 查:检查各处密封圈是否完好;及时更换损坏的密封圈。 C.2.4 装:将新型过滤器按顺序安装到油机上;注意安装的
32、力度及密封。 C.2.5 排:安装完毕执行排空操作;避免引起客户纠纷。 C.2.6 看:加油并查看是否存在漏油情况。有漏油情况请重新安装。 C.3 安全防范 要求 C.3.1 滤芯 应 储存放在干燥的室内仓库,检查滤芯包装以及滤芯本身是否完好,外观有无变形 。 C.3.2 应 检查外筒密封和弹簧是否配备齐全。 C.3.3 应 确保加油机等静电接地完好。 C.3.4 应 关掉加 油机电源和油路阀门。 C.3.5 更换维修现场配齐消防器材, 应 做好安全警示和现场围档。 C.3.6 应 正确使用维修工具,避免产生火花,避免油品撒到地上。 C.3.7 应 做到加油站 储油罐 每季度至少抽水杂 1次 ; 柴油罐底水高超过 50 mm要及时抽水杂 , 不准有明 显的杂质 ; 乙醇汽油罐底不准有水 ,不准有明显的杂质。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