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05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 41/T 1775 2019 桃果实套袋技术规程 2019 - 02 - 13发布 2019 - 05 - 13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775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 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伟超、朱更瑞、王力荣、王新卫、陈昌文、曹珂 、 钱蕾 。 DB41/T 1775 2019 1 桃果实套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桃果实套袋前准备、套袋、除袋
2、、除袋后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桃果实套袋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341 育果袋纸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套 袋前准备 3.1 疏花 在大蕾期疏除枝条基部和顶部的花,留中上部花。一般长果枝留 5 6朵花,中果枝留 3 4朵花,短 果枝、花束状果枝留 1 2朵花。易受低温危害及坐果率偏低的品种应适当多留花或不疏花。 3.2 疏果、定果 第一次疏果在落花后 15 d 20 d果实黄豆大小时开始,主要疏除畸形
3、果、病虫为害果、短果枝上无 叶片的果、长果枝上的并生果。 在果实硬核期,结合第二次疏果进行定果。根据果枝的类别确定留果量,中型果品种,长果枝留 3 4个果,中果枝留 2 3个果,短果枝、花束状果枝留 1个果或不留。大型果品种,长果 枝留 2 3个果,中 果枝留 1 2个果,短果枝留 1个果或不留,结果枝组中的花束状果枝 3个枝留 1个果或不留。 3.3 喷药 套袋前 1 d 2 d,全园应喷一遍高效、低毒杀菌剂和杀虫剂,杀死果实上的害虫、虫卵和病菌,农 药使用应符合 NY/T 1276的规定。推荐使用农药 50%多菌灵 500 800倍液 +25%噻枯唑 800倍液 +10%高效氯 氰菊酯 3
4、000倍液 +22%阿维螺螨酯 4000 6000倍液 。药液干后及时套袋,喷药后遇雨应补喷。 结合喷药喷一次 0.3%的硝酸钙。 4 套袋 4.1 果袋类型 桃专用育果纸袋,袋口附扎丝,袋底一侧有通气孔,果袋纸张质量应符合 GB 19341的规定。桃果袋 类型有单层透光袋、单层不透光袋、双层透光袋和双层不透光袋四种类型。 DB41/T XXXXX XXXX 2 4.2 果袋选择 果袋规格应与桃品种特性和果实大小相适应。根据市场和生产需求选择果袋类型。 以促进果面着色或改善果面着色为目的,且果实采收前不除袋,应采用透光袋,采收前除袋的应采 用不透光袋。 以生产果面不着色果品为目的,果实采收前不
5、除袋,应采用不透光袋。 4.3 套袋时期与时间 宜在 5月上中旬进行,避开雨天。 4.4 套袋方法 4.4.1 果袋处理 套袋前应将果袋放在潮湿处使其适度回 潮。 4.4.2 撑袋 一手托住纸袋,一手撑开袋口,使袋体膨起,袋底通气孔张开。 4.4.3 套果 将果柄周围影响套袋的叶片全部摘掉,不应将叶片套入袋内。手执袋口下 2 cm 3 cm处,袋口向上, 套入幼果,使果柄置于果袋的内部,幼果处于袋体中央,不能紧贴果袋,应悬空于袋内。 4.4.4 叠口与绑扎 从袋口两侧依次按“折扇”方式折叠袋口,将折叠后的袋口捏在果枝上,用扎丝把袋口与果枝一同 扎紧。扎丝需扎在结果枝上,严禁扎在果柄上。 4.4
6、.5 叶面补钙 套袋后到果实采收前叶面喷施 2 3次稀释 1000倍的糖醇钙,间隔期 10 d 15 d。 5 除袋 5.1 除袋时期与时间 中熟桃品种在成熟前 3 d 5 d除袋,晚熟桃品种在成熟前 7 d 10 d除袋;着色很深的品种在采收 前 7 d除袋。透光袋和生产果面不着色果品所套的不透光袋不除袋,采收时果实与袋一起采下。除袋以 阴天或多云天气为宜,晴天时应避开中午强光时段。 5.2 除袋方法 用手托住果实,解开袋口扎丝,将袋口完全张开,一只手抓住果枝,另一只手捏住袋子底部缓缓将 袋除去。 6 除袋后管理 6.1 清理果袋 DB41/T 1775 2019 3 废弃果袋应及时清出果园。 6.2 摘叶 除袋的同时摘除果实周围直接遮光的叶片。 6.3 铺反光膜 整平树盘,待果实完全除袋后,顺行向沿树冠下两侧铺设银色反光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