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规程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 的 目的 和 意义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总土地面积 16.7万 km2,耕地面积 1.226 亿亩,是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同时又是经济大省 和工业迅速发展的大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占据举足 轻重的地位。河南也是肥料施用大省,总量居全国首位,氮肥利用 率为 37%,减肥增效任务重、责任大。玉米为河南省第二大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 5000万亩左右。玉米全生育期适宜的施肥次数一般宜 为两次,但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再加上玉米中后期施肥难度大、 农业比较 效益低,生产上于玉米大口期一次性撒施肥料的现象较为 普
2、遍。近年来,玉米种肥同播机具发展较快,因此播种施肥的轻简 化,迅速被大面积应用。施肥多是将原大喇叭口期一次性施肥的肥 料品种、数量移至播种期,因地形、秸秆还田、肥料品种与量的原 因,导致播种质量与肥料利用率不高。通过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的 研究,同时结合应用高效缓释肥料,建立规范化、轻简化、高效化 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规程,全面提高夏玉米种肥同播质量,在夏玉 米播种与施肥上实现节种、节肥,省工、省时,促进农业绿色、高 效发展 。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2 ( 一)任务来源 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规程编制任务 2017年由河南省质量技 术监督局批准 、下达,立项编号为 20173210205。
3、(二)编制原则 以多年田间试验示范以及农户调查为技术支撑,通过标准的编 制与实施,规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提高 肥料利用率,实现玉米轻简化、高效化施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三)编制依据 1.政策依据。依据农业标准管理办法,按照 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细则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农业标准管理 办法等要求编写标准内容。 2.研究依据。以 “十二五”粮食大 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 与示范( 2010年 2015年)、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 2014年 2016年)为依托,研究了不同质地潮土夏玉米施肥硫包衣缓释态 N 适宜比例、砂姜黑土黄褐土夏玉米施肥氮素树脂
4、包膜缓释态 N适宜 比例、玉米施肥配方与主要缓释肥品种选择的区域性技术、硫酸脲 复合肥减量施肥技术、肥包肥复合肥减量施肥技术;以测土配方施 肥项目、高效缓释肥料试验示范( 2013年 2016年为平台,在全省 主要土壤类型区开展了夏玉米配方施肥、高效缓释肥大田试验、示 范,调研、解决了夏玉米种肥同播中存在的问题 。 四、编制过 程 3 (一)技术研究阶段( 2016.6 2017.9) 分析了十二五”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玉 米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测土配方施肥、高效缓释肥料示范推广 项目研究成果,调研了河南省夏玉米全生育期化肥投入结构、肥料 运筹、基肥施用方式、主要用肥品种、
5、肥耗水平的调查,走访了夏 玉米种植农户与新型农业主体的技术需求与问题,借鉴了科研究单 位夏玉米精量播种研究成果,配套、组装、建立了夏玉米种肥同播 技术。 (二)起草阶段( 2017.5 2017.6) 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规程标准起草小组,按照标准化工 作细则 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根据已建立的夏玉米 种肥同播技术体系,由主要起草人、参加起草人等研讨、修正,形 成了征求意见稿。 (三)征求意见阶段( 2017.7 2018.12) 通过对省、市、县三级玉米栽培、土壤肥料技术专家,玉米种 肥同播机具生产厂家专业技术人员的咨询,修正了标准所涉及的技 术参数与部分文本内容。并申请在河南省地方标
6、准公共服务平台上 公开征求意见。 (五)专家评审阶段( 2018.12 2019.1)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郑州召开地方标准审查会,河南农业 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农机鉴定站、河南省农业技术推 广总站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听取了相关情况汇报, 4 并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认真审查,提出了有关修改意见和建议,并 确定该标准通过审查。 标准报批稿对照查新报告进行了最后审定,经主要起草单位河 南省土壤肥料站和行业管理部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同意,报市场监 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 五 、主要内容 的确定 本标准规定了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规程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 件、语和定义、基本要求、 肥料
7、选择、种肥同播机具、作业。 (一)范围 该条款规种了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适用的范围。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规程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夏玉米播 种技术与农业机械的组装与配套,故引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 壤环境质量、玉米免耕播种机械与机械化精播栽培等规范性文件。 (三)术语和定义 1.免耕播种。免耕播种系引自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 NY/T 1628-2008)。 2.种肥同播定。种肥同播系结合生产实际,提炼总结而成。 (四)基本要求 设置前茬作物秸秆、田块质量、土壤墒情、玉米种子 4项要求, 是因为在生产实践。 5 一是因为前茬秸秆或量大,或留茬过高造成肥料与种子棚架, 其中
8、“残茬高度以不影响夏玉米机械 播种为宜,一般应小于 8cm”引 自秸秆还田作业质量 NY/T 500-2002)。 二是田块平整度不符合种肥同播机具要求,将造成种、肥播(施) 不均匀或漏播。 三是土壤墒情若如过大,不但影响机播作业,而且破坏土壤物 理结构,若土壤墒情过低,则不利于出苗。 四是玉米种子,种肥同播为玉米单粒精播,为保证出苗率,需 适度提要种子标准。单粒精播种子质量引自夏玉米免耕覆盖机械化 精播栽培技术规程( DB41/T 923)。 (五)肥料选择 1.施肥配方与施肥量。肥料配方与用量,不同区域土壤肥料技 术部门均有适用于当地土壤肥力、产量水 平等条件下的肥料配方及 用量推荐,且推
9、荐随条件改变而改变。因此,本标准仅规定了配方 与用量取得的路径。 2.肥料形态与含水量。颗粒型肥料有利于肥料机械施用,肥料 的含水量要求旋耕联合作业机械 第 1部分:旋耕施肥播种机(引 自 JB/T 8401.1-2007)。 (六)种肥同播机具 1.机具选择。机具选择上规定与前茬种植制度相匹配为是了保 证种子肥料能够完全播(施)入前残留的农作物根茬行间。 6 2.施肥位置。要注肥料与种子横向间距在 7cm以上是为了确保 肥料不烧种苗。 (七)作业 大田生产上,机手往往不通过测试,直接进 入播种施肥,经常 出现机速过高播种(施)间距大,秸秆还田量大、田块不平整,种 子、肥料棚架,种肥间距过不,烧死种苗等,故特设该条款,以保 证播种与施肥质量 。 六、与 国家 法律法规和 强制性 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标准无冲突与重复之处。 本标准引用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玉米免耕播 种机 作业质量( NY/T1628)、夏玉米免耕覆盖机械化精播栽培技 术规程( DB41/T 923)、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配方设计技术规范 ( DB41/T 1014) 。 七、标准实施的建议 建议夏 玉米种肥同播技术规程在征求意见、专家审查会后, 尽快发布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