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16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694 2018 茶园化学农药减施技术规范 2018 - 09 - 29发布 2018 - 12 - 29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694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 信阳农林学院 。 本标准主 要起草人: 闵红、尹新明、王志红 、 胡小丽、柴宏飞、苏东、 陈昌 、 王辉 、 赵利民、关 祥斌、 孙明明、张建 、吕锡灿 、 毛奇、 郭世保、 马建华 。 DB41/T
2、 1694 2018 1 茶园化学农药减施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园化学农药减施技术的术语和定义 、 茶园病虫害 化学 防控的替代措施与减 施 方法 。 本 标准 适用于河南省茶叶产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33006 静电喷雾器 技术要求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798.6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 6部分:茶叶 N
3、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替代 措施 将 植物检疫、农业防控、 物理防控、生物防控、 生态调控、 诱导免疫等措施应用于 农 作物病虫害防 控中,来替代化学防控措施,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3.2 茶禽共育 是一项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 将鸡、鹅等家禽圈养在成片的茶园中,共同生长发育。 3.3 精准施 药 根据病虫 发生时期及 分布规律 进行施药 ,掌握好用药 时间及施药 部位,提高农药对病虫的中靶率。 3.4 统防统治 由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利用先进施药机械和精准施药方法,集中连片统一实施病虫防 控 作业 。 3.5 二次稀
4、释法 先用少量水或 稀释 载体将农药制剂稀释成母液或 母 粉,然后再稀释到所需浓度 。 3.6 诱导免疫 将 外源 诱导剂 施用在农作物上后,通过 激发 其 产生抵御病虫害的 反应 ,从而达到 防控 病虫害的目的。 DB41/T 1694 2018 2 4 农药减施原则 在搞好茶园病虫监测预警的基础上,采取 替代措施 和减施 方法 相结合 ,有效降低化学农药使用次数 和使用量,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 , 保证茶 园 生态环境安全, 提升 茶叶质量 , 实现茶叶绿色生产。 5 替代措施 5.1 植物检疫 新辟茶园需要从外地调运种苗时,应进行检疫。 5.2 农业防 控 按照 NY/T 5018执行 。
5、 5.3 物理防控 根据茶园害虫主要种类、发生规律,选择适合的物理防控措施 或诱集方法(参见附录 A)。 5.4 生物防控 5.4.1 保 育 天敌 茶园周围种植杉、苦楝等防护林和行道树,或采用茶林间作、茶果间作,幼龄茶园间作绿肥,夏、 冬季在茶树行间铺草,以给天敌创造较好的栖息、繁殖场所。 茶园害虫天敌包括:赤眼蜂、绒茧蜂、瓢虫、草蛉、螳螂、 蜘蛛、 捕食螨、鸟类等。 5.4.2 释放 天敌 释放 捕食螨防 控 害螨 ,赤眼蜂防 控 茶小卷叶蛾,绒茧蜂防 控 茶尺蠖,缨小蜂防 控 小绿叶蝉。 5.4.3 茶禽共育 在茶园中养鹅、养鸡, 以 667m2的茶园养鸡 25 30只或鹅 5 8只 为
6、宜 。 5.4.4 施用生物制剂 根据茶园虫害主要种类、发生规律,在防治最佳时期选用合适的生物农药进行防 控 (参见 附录 B) 。 5.5 诱导免疫 采用 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 6 g/667 m2 8 g/667 m2,在茶叶芽苞萌发初期第一次叶面 喷雾,间隔 15 d 20 d第二次叶面喷雾,来提高茶叶 的抗逆性 和抗病性 、减少农药的使 用 。 6 减施方法 6.1 农药选用 根据茶园病虫害主要种类、发生 规律,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 参 见 附录 C、附录 D) , 同一有效 成分的产品 优先选择高含量和低水溶解度的环保高效农药。 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
7、 DB41/T 1694 2018 3 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安全间隔期来使用农药。 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按照 NY/T 5018执行 。 农药使用 符合 GB/T 8321、 NY/T 1276 、 NY/T 2798.6规定 。 6.2 使用助剂 采用农药 增效降残助剂 如有机硅、激健 , 来 增加 药剂的渗透性、 展着性或润湿性, 从 而 减少农药使 用量 。 6.3 农药稀释 采用二次稀释法以 保证药剂在水中分散均匀和 用量 准确 。 6.4 施药机 械 选用普通喷雾器, 喷孔直径 应 小于 1 mm,每亩用药液量 20 kg左右;选用静电喷雾器应符合 GB/T 330
8、06,喷 液量 5 kg 10 kg/667 m2;飞防应选用智能无人机进行仿地貌作业,飞行高度距离茶叶蓬面 高度 1 m 2 m,飞行速度 4 m/s 5 m/s,喷液量 1 L/667 m2 2 L/667 m2,须添加专用飞防助剂。 6.5 精准施药 在病害发生初期或害虫卵孵化高峰期施药。 针对茶毛虫、茶黑毒蛾 、 黑刺粉虱 、 茶橙瘿螨 等害虫, 重点在茶丛两侧喷洒药剂;防治 小绿叶蝉 和蚜虫重点在篷面用药;防治角蜡蚧重点将药喷在 茶蓬的中下 部。避免大风天和雨天喷药,避免逆风喷药。 6.6 轮换用药 将不同杀虫、防病机理的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避免因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上升而导致用药量增加
9、 。 6.7 统防统治 由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将 “修剪 +杀虫灯 +色板 +茶尺蠖性诱剂 +藜芦碱 +病毒或 BT制剂”防 控 模式 应 用于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中,来提高防 控 的综合效益。 7 记录与存档 记录茶园病虫害 防控中 所用方法及 农药使用情况 ,包括 防 控 时间、防 控 对象 、 农药名称、用药剂量 及防 控 效果 ,建立专门档案,妥善保存。 DB41/T 1694 2018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茶园害虫物理防控 用品 及使用方法 茶园害虫物理防控 用品 及使用方法见表 A.1。 表 A.1 茶园害虫物理防控 用品 及使用方法 防控用具 防 控 对象 使用方
10、法 太阳能杀虫灯 茶尺蠖、茶黑毒蛾、茶毛虫 5 月初 10 下旬,每 2 0000 m2 3 0000 m2 安装一盏杀虫灯,灯离 地面高度 2.0 m 2.5 m,灯距 50 m 100 m。 黄绿光防蛾灯 茶尺蠖等蛾类害虫 5 月初 10 下旬,每 667 m2安装一盏 20 30 WLED 防蛾灯,灯离地 面 2.0 m 2.5 m,灯距 50 m 100 m。 风吸式捕虫器 茶毛虫、茶尺蠖 、茶细蛾、 小 绿叶蝉 、 蜡蝉 5 月初 10 下旬,每 2 0000 m2 安装一盏捕虫器,捕虫器高于树蓬 面 1 m,灯距 20 m。 性信息素诱捕器 茶尺蠖、茶毛虫、茶细蛾 在成虫羽化始期,
11、每亩放置 2 3套茶尺蠖或茶毛虫性信息素诱捕器。 可降解色板 芽绿色板诱杀小绿叶蝉 色板规格 20 cm 24 cm, 250 300 张 /10000 m2,以底边不高于茶树 蓬面 5 cm为宜,当板上粘虫面积占板表面积的 60%以上时更换。 如配合使用信息素诱芯,可将诱芯悬挂于版上方三分之一处。 素馨色板诱茶黑刺粉虱、蚜虫 蓝板诱杀蓟马 多功能房屋型 害 虫诱捕器 茶毛虫、茶尺蠖、茶毒蛾、茶 细蛾、小绿叶蝉、黑刺粉虱、 蓟马等鳞翅目、同翅目和鞘翅 目害虫 每 667 m2安装诱捕器 4 6个,安装高度为诱捕器下缘高出茶蓬平面 20 cm。害虫饵料 15 d 更换一次;性诱剂诱芯悬挂距离药液
12、 2 cm, 30 d 更换一次;诱虫色板视表面黏虫的数量及粘性程度,将色板内 侧面置换到外侧面。 DB41/T 1694 2018 5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茶园 生物制剂 及使用方法 茶园 生物制剂 及使用方法见表 B.1。 表 B.1 茶园 生物制剂 及使用方法 药剂名称 制剂使用量( g、 ml/667m2) 防治对象 安全间隔期 d 每季 最多使用次数 注意事项 茶核苏云菌悬浮剂( 1 千万 PIB/mL+2000IU/uL) 100 150 茶尺蠖、茶毛虫 2 5 生物防治施药时 间要适当提前。 生物 制剂 宜在晴 天傍晚或阴天全 天施用。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0
13、.2 亿 PIB/mL) 50 茶尺蠖 3 * 1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0.2 亿 PIB/mL) 50 茶毛虫 3 * 1 BT制剂( 16000IU/毫克 ) 50 100 茶毛虫、茶黑毒蛾 3* 1 短稳杆菌悬浮剂( 100亿孢子 / mL) 71 100 茶尺蠖 3* 1 0.4%蛇床 子素乳油 100 120 茶尺蠖 3* 1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 ( 20亿 PIB/ mL) 50 60 茶尺蠖 3 * 1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 ( 400亿个 孢子 /g) 25 30 小绿叶蝉、丽纹 象甲 3 * 1 粉虱真菌制剂( 10亿孢子 /g) 100 黑刺粉虱 3* 1 0
14、.5%印楝素可溶液剂 28 40 小绿叶蝉、茶蚜 5 3 0.6%苦参藜芦碱水剂 60 75 小绿叶蝉、茶 蚜、红蜘蛛、茶 橙瘿螨 7* 3 2.5%鱼藤酮乳油 150 250 茶尺蠖、小绿叶蝉 7 3 3%多 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30 40 茶饼病 7 3 *表示暂时执行的标准 DB41/T 1694 2018 6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茶园杀虫杀螨剂及使用方法 茶园杀虫杀螨剂及使用方法见表 C.1。 表 C.1 茶园杀虫杀螨剂及使用方法 药剂名称 有效成分用药量( g、 mL /hm2) 防控对象 安全间隔期 d 每季最多使 用次数 主治 兼治 10%氯菊酯乳油 9 18 茶毛虫、茶蚜
15、 - 6 2 5%除虫脲乳油 10 15 茶尺蠖 - 7 1 13%甲维噻虫嗪水分 散粒剂 17.55 23.4 茶小绿叶蝉 茶蚜、茶尺蠖、茶 毛虫 7 1 55%哒螨噻虫嗪水分 散粒剂 24.75 33 茶小绿叶蝉 茶蚜、茶尺蠖、茶 毛虫 7 1 10%氯噻啉可湿性粉 剂 30 45 茶小绿叶蝉、茶蚜 - 5 2 50%吡蚜酮水分散粒 剂 30 60 茶小绿叶蝉、茶蚜 - 7 1 30%联苯茚虫威悬浮 剂 54 81 茶小绿叶蝉、茶蚜 茶尺蠖、茶毛虫 7 1 30%哒螨茚虫威悬浮 剂 58.5 67.5 茶小绿叶蝉、茶蚜 螨类、茶尺蠖、茶 毛虫 5 1 6%甲维虫螨腈微乳 剂 67.5 76
16、.5 茶小绿叶蝉、茶蚜 茶尺蠖、茶毛虫 7 1 35%依维 虫螨腈悬浮 剂 78.75 131.25 茶小绿叶蝉 - 7 1 20%呋虫胺可溶粒剂 90 120 茶小绿叶蝉、茶蚜 7 1 40%联苯噻虫啉悬浮 剂 90 120 茶小绿叶蝉、茶蚜 黑刺粉虱 14 1 32%联苯噻虫嗪悬浮 剂 96 144 茶小绿叶蝉、茶蚜 黑刺粉虱 7 1 40%联菊丁醚脲悬浮 剂 90 150 茶小绿叶蝉、茶蚜、 茶尺蠖、茶毛虫 7 1 30%茚虫吡蚜酮悬浮 剂 135 180 茶小绿叶蝉、茶蚜 茶尺蠖、茶毛虫 7 1 30%醚菊酯水乳剂 150 180 茶小绿叶 蝉 茶蚜 2 99%矿物油 4500 750
17、0 茶橙瘿螨 黑刺粉虱 5 1 45%晶体石硫合剂 4500 7500 杀虫、杀螨 封园防治;采摘期不宜使用 - - DB41/T 1694 2018 7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茶园 杀菌剂 及使用方法 茶 园杀菌剂及使用方法见表 D.1。 表 D.1 茶园杀菌剂及使用方法 药剂名称 有效成分用药量( g、 mL /hm2) 防治对象 安全间隔期 d 每季最多使 用次数 主治 兼治 10%苯醚甲环唑 水分散粒剂 20 30 炭疽病、茶叶斑病 茶饼病、云纹叶枯病 14 3 46%氢氧化铜水 分散粒剂 69 92 炭疽病 - 5 2 75%百菌清可湿 性粉剂 281 375 炭疽病、茶叶斑病 茶饼病、云纹叶枯病 10 3 80%代森锌可湿 性粉剂 343 480 炭疽病、茶叶斑病 茶饼病、云纹叶枯病 10 3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