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B41/T 1753 2018 ICS 65.020.30 B 92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753 2018 标准 化商品猪场建设 2018 - 12 - 06发布 2019 - 03 - 06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753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畜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赖登明、周永亮、晁先平、王竹伟、孙彦琴、朱前磊、王晓佩、杨国峰、李桂 莲、胡爽、陈悦、范存威、张建伟、孙春花、 王学君、 邵丽 DB41/T 1753
2、2018 1 标准 化商品猪场建设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标准 化商品猪场建设的 术语与定义、建设规模 与内容 、 选址与建设 条件、 工艺与设备 、 规划 布局与 功能区 用地 指标 、 建筑与结构、 公用工程、防疫 隔离 、环境保护 与 粪污处理 和主要技术经济 指标 等。 本标准适用于标准化商品猪场 (以下简称猪场) 的规划设计 与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标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 标准
3、 GB/T 17824.1 规模猪场建设 GB/T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0014.6 良好农业规范 第 6部分:畜禽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0014.9 良好农业规范 第 9部分 :猪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 52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GBJ 65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JGJ 26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 5027 无公
4、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标准 化 商品猪场 从事商品 生 猪生产、 按照相关标准 要求生产 的 养猪场。 3.2 基础母猪 指已经产出第一胎、处于正常繁殖周期的母猪。 3.3 DB41/T 1753 2018 2 全进全出 将同一生长发育或繁殖阶段的猪群同时转入或转出同一生产单元的饲养模式。 4 建设规模与内容 4.1 建设规模 猪场根据本地区畜牧业发展规划、 市场需求 ,以及建场条件、技术与经济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建设 规模。 猪场 的建 设规模按表 1划分 。 表 1 猪场 建设规模划分 单位:头 建设规模 (出栏商品猪) 2000 30
5、00 3001 5000 5001 10000 10001 20000 20001 30000 30001 50000 基础母猪数 100 150 150 250 250 500 500 1000 1000 1500 1500 2500 4.2 建设内容 4.2.1 管理及生活服务设施 办公用房、职工宿舍、食堂、门卫值班室等。 4.2.2 生产设施 种公猪舍、 空怀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哺乳舍、保育舍、 生长 育肥舍。 4.2.3 辅助生产设施 更衣淋浴室、消毒室、兽 医室、化验室、消毒门廊、饲料加工间、贮藏间、仓库、水泵房、 取暖设 施 、变配电室及发电机房、 装猪台、 地磅房、机修车间等。
6、4.2.4 废弃物处理设施 废弃物的收集、贮运及 无害化处理设施。 5 选址与建设条件 5.1 场址选择应符合本地区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及相关行业发展的要求。 5.2 场址应符合 GB/T 20014.6和 GB/T 20014.9的 规定 。 5.3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 GB 5749的要求,畜禽饮用水水质应符合 NY 5027的要求。 5.4 电力充足可靠。 6 工艺与设备 6.1 工艺要求 DB41/T 1753 2018 3 6.1.1 猪群周转流程采用全进全出制;种猪每年更新 率 25% 35%; 母猪配种妊娠期 16 17周 , 母猪分 娩前一周转入分娩舍 ,仔猪哺
7、乳期 3 4周 ,断奶后母猪转 入 空怀配种舍,仔猪转入保育舍,保育猪饲 养期为 5 6周,然后转入生长育肥舍,生长育肥猪饲养 14 15 周体重达到 100 kg以上时出栏。每个 环节结束后消毒空栏 1 2周。 6.1.2 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采取 两 点 或三点式 布局,将 基础母猪、保育猪、育肥猪 分点饲养,各个饲养点 之间宜保持 必要 的防疫间距。 6.1.3 各类猪舍宜采用 节水型 自动饮水装置。 6.1.4 各类猪舍的喂料方式:人工或机械上料,食槽或自动料箱喂料。哺 乳仔猪、保育猪、生长育肥猪 采用自动料箱自由采食;种猪和后备猪宜采用限量饲喂。 6.1.5 清粪方式: 宜 采用机械清粪
8、。 6.2 舍内环境参数 6.2.1 猪舍因地制宜 配 置夏季降温和冬季供暖设施,温度、湿度、通风量、空气卫生要求参照 GB/T 17824.1的规定。分娩舍、保育舍应有采暖措施。猪舍宜采用机械通风,必要时辅以自然通风。 6.2.2 通风量计算方法分风速法、换气次数法、换气量法,计算公式如下: a) 风速法:通风量( m/h) =猪舍宽( m)猪舍高( m)所需风速( m/s) 3600( s) ; b) 换气次数法: 通风量( m/h) =猪舍体积( m) 60(次 /h,一栋猪舍每小时换气次数) ; c) 换气量法:通风量( m/h) =舍内猪只存栏量(头)每头猪夏季换气量( m/h头)
9、; d) 猪舍通风量在通过不同参数计算出的数值不同的情况下须取其最大值来设计。 猪舍不同季节的通风量与风速取值可参考表 2。 表 2 猪舍通风量与风速 猪舍类别 通风量 m/(h kg) 风速 m/s 冬季 春秋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种公猪舍 0.35 0.55 0.70 0.30 1.00 空怀妊娠母猪舍 0.30 0.45 0.60 0.30 1.00 哺乳猪舍 0.30 0.45 0.60 0.15 0.40 保育猪舍 0.30 0.45 0.60 0.20 0.60 生长育肥猪舍 0.35 0.50 0.65 0.30 1.00 注 1: 通风量是指每千克活猪每小时需要的空气量。 注
10、2: 风速是指猪只所在位置的夏季适宜值和冬季最大值。 注 3: 在月份平均温度 28的炎热季节,应采取降温措施。 6.2.3 猪舍内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 3 猪舍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猪舍类别 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 % 舒适范围 高临界 低临界 舒适温度 高临 界 低临界 种公猪舍 15 20 25 13 60 70 85 50 空怀妊娠母猪舍 15 20 27 13 60 70 85 50 哺乳母猪舍 18 22 27 16 60 70 80 50 哺乳仔猪保温箱 28 32 35 27 60 70 80 50 保育猪舍 20 25 28 16 60 70 80 50
11、生长育肥猪舍 15 23 27 13 65 75 85 50 DB41/T 1753 2018 4 6.2.4 猪舍空气中氨( NH3)、硫化氢( H2S)、二氧化碳( CO2)、细菌总数和粉尘不宜超过表 4的数值。 表 4 猪舍 空气卫生指标 猪舍类别 氨 mg/m3 硫化氢 mg/m3 二氧化碳 mg/m3 细菌总数 万个 / m3 粉尘 mg/m3 种公猪舍 25 10 1500 6 1.5 空怀妊娠母猪舍 25 10 1500 6 1.5 哺乳母猪舍 20 8 1300 4 1.2 保育猪舍 20 8 1300 4 1.2 生长育肥舍 25 10 1500 6 1.5 6.3 生产设备
12、 设备应选用通用性强、 结实耐用 、 高效低耗、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定型产品, 猪场主要设备见表 5。 表 5 猪场主要设备 设备类别 设备选用范围 消毒设备 洗衣机、冲洗机、自动喷雾消毒机。 饲养设备 分娩栏和保育栏宜采用全漏缝或半漏缝地面,其它猪栏宜采用漏缝或实地面,机械干清粪;食槽或自动料箱,人工或机械上料,自动饮水器供水。 实验室设备 人工授精设备、兽医化验、环控监测等工作需要的仪器。 其它 发电机、车辆 等 。 7 规划布局 与功能区用地指标 7.1 规划 布局 7.1.1 建筑设施依次按主导风向和地势位置划分 为 以下分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废 弃物处理区。 7.1.2
13、生活管理区一般位于场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处或者侧风处,并且应在紧邻场区大门集中布置。 7.1.3 生产区与生活管 理区严格隔开,并设消毒池、消毒室。 7.1.4 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设备维修、物资仓库、饲料贮存等设施,这些设施应 靠近生产区。 7.1.5 废弃物处理区主要包括兽医室、无害化处理设施等,设在场区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并与管理 区、生产区保持适当的防疫安全距离;与生产区和场外的联系应有专门的 通道 。 7.1.6 道路设置 应 符合 NY/T 682的相关规定。场内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者应避免交叉。 7.1.7 猪舍间距应满足通风、防疫、消防要求,宜为檐高的 3 5倍
14、。 7.2 功能区用地指标 7.2.1 场内建筑物在保证防疫条件 的前提下 ,采取密集型布置,场内建筑系数为 20% 35%。 7.2.2 各 功能 区占地比例:生活管理区 占 10% 15%, 生产区占 70% 85%, 废弃物处理区 占 5% 15%。 7.2.3 各类猪场的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指标按下表 6规定。 DB41/T 1753 2018 5 表 6 猪场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指标 建设规模(出栏) 头 /年 2000 10000 50000 占地面积 m2 7620 11500 36000 39000 138700 158400 总建筑面积 m2 2350 3520 10090 10
15、420 45200 45900 生产建筑面积 m2 2150 3250 8600 8800 40500 40800 其他建筑面积 m2 200 270 1500 1700 3500 4000 注: 其他建筑包括值班室、办公室、宿舍、水泵房、维修间、锅炉房、变配电室等。 8 建筑与结构 8.1 猪舍建筑的基本要求 8.1.1 建筑形式 按屋面结构划分单坡式、双坡式、钟楼式 。 按外围护结构划分 : 开放式、半开放式、密闭式 。 按楼层划分 : 单层、多层 。 8.1.2 建筑规格 猪舍高度:人工清粪的猪舍檐口高度 2.5 m 2.8 m,机械清粪的猪舍檐口高度 2.2 m 2.5 m。 不同工艺
16、的舍内净道、污道宽度:人工喂料净道 1.2 m,机械喂料净道 0.6 m 0.9 m,污道 0.8 m 1.2 m。 8.1.3 猪舍围护 墙体传热系数控制在 0.52 w/(m2.k)以下,屋顶传热系数控制在 0.5 w/(m2.k)以下。使用新型环保隔 热建筑材料。具体参照 JGJ 26执行。 地面: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预设好上水管和下水通道,其位置要依据 饲养设备的位置来确定。地面坡度控制在 1% 3%。 墙壁:选用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保证最好的隔热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厚度且严密无缝。应根据工 艺要求,预留通风窗、风机、湿帘等设备设施安装洞口。 屋顶:满足保温隔热,
17、防风抗压、防火、防腐要求 。 8.2 其它建筑物 8.2.1 办公及生活用房 , 符合 国家民建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 。 8.2.2 饲料 加工车间 , 饲料贮备量应满足一至两个月的需要量。 8.3 结构 猪场各类建筑结构可根据建场条件选用轻钢结构或砖混结构。 结构形式宜选用门式钢架结构、屋架结构。 抗震设计 应符合 GB 50011的规定 。 设计荷载取值 应符合 GB 50009的规定 。 DB41/T 1753 2018 6 基础设计 应符合 GB 50007的规定 。 9 公用工程 9.1 猪场 内 应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和完善的供水设施,采用水塔、蓄水池或压力罐 等 给水管网供水。
18、9.2 猪场应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其供电设施应与场内用电负荷相匹配。此外,猪场 应自备发电机。各 种电器设备及其传动部分, 应 设置防护罩、接地装置和避雷装置。场内应有市话网络或无线通讯网络。 9.3 场区 排水采取雨污分流 。在设计排污沟大小时应考虑最大排水量。明沟设计尺寸 宜 为:深 300 mm, 上口宽 300 mm 600 mm,沟底坡度不小于 3。 9.4 场内主干道宽度 3.5 m 5 m、次干道 2.5 m 3 m。道路路面应硬化,宜采用混凝土路面。 9.5 猪场 的防火等级按照我国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等级三级设计。 10 防疫隔离 10.1 猪场应加强整体防疫体系,各项防疫设施应完
19、整、配套、实用性强。 10.2 猪场四周应建围墙,并设绿化隔离带, 生产区入口处应有车辆消毒设施和人员淋浴 、 消毒间。 10.3 猪场 如需分期建设时,先期工程应形成独立的生产区域。后续施工区应形成独立的施工区,并设 置隔离沟、隔离带等有效的防疫措施,以保证生产区的安全生产。 11 环境保护 与 粪污处理 11.1 猪舍环境应符合 NY/T 388规定。 11.2 新建猪场 应 进行环境评估 并取得环评报告 。选址时,应对拟建场址的水源、水体进行检测并做出 卫生评价、确保猪场与周围环境互不污染。 11.3 养殖场应具备与生产能力(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粪便、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猪粪进行干湿分离,
20、并将其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发酵。猪粪堆放区域要有防渗漏 、防雨淋设施。 11.4 猪场粪便 应 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处理后的粪肥应 符合 GB 7959要求 。 11.5 新建猪场的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与猪场建设同步进行,其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应根据建场 规模计算和设计。 排放出场的污水应符合 GB/T 18596的要求。 11.6 猪场的空气环境、水质、土壤等环境参数应定期进行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环境评价,提出 环境改善措施。 11.7 猪舍的生产噪声或外界传入的噪声 应 85dB,对产生噪声较大的车间,应控制噪声声源,选用低 噪声设备或采取隔音减噪控制措施。 11.8 取暖设备 应选
21、用高效节能 的 配套设备,其烟气排放 应 符合国家 和地方的 有关 标准。 12 主要技术 经济指标 12.1 猪场生产消耗指标 见表 7(水电料 全场用量按 基础 母猪数折算 )。 DB41/T 1753 2018 7 表 7 猪场生产消耗指标 项目名称 消耗指标 每头母猪年用水量, m3 70 100 每头母猪年用电量, kWh 100 120 每头母猪年用料量, t 5.0 5.5 12.2 猪场建设,主要材料(钢材、木材、水泥)消耗指标应控制在表 8规定范围内。 表 8 猪场建设主要材料消耗指标 材料 轻钢结构 砖混结构 钢材( kg/m2) 15 25 15 30 木材( m3/m2) 0.01 0.02 0.02 0.04 水泥 ( kg/m2) 80 100 120 180 12.3 劳动定员 本着人员精干、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设置组织机构。 从事养猪生产的饲养工人,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猪场的劳动定员中饲养员不应少于全场定员总数的 70%。 猪场劳动定员宜按表 9的定额控制。 表 9 猪场劳动定员 出栏规模 头 劳动定员 人 合计 其中管理、技术人员 2000 5 10 2 10000 0 30 5 50000 30 50 7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