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1 T 1655-2018 SA-335 P92钢焊接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6099       资源大小:900.5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1 T 1655-2018 SA-335 P92钢焊接技术规程.pdf

    1、 ICS 25.160.10 F 23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655 2018 SA-335 P92钢焊接技术规程 2018 - 07 - 30发布 2018 - 10 - 30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655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本要求 . 1 4 材料和设备 . 2 5 焊接工艺 . 2 6 质量检验和检验方法 . 5 7 焊缝修复 . 6 8 技术文件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焊接检查记录表 .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热处理检查记录表 . 9 DB41

    2、/T 1655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河南省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 河南华电 金源管道有限公司,国家承压阀 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郑州超懒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国喜、张丰收、王峰、李俊峰、焦武军、董明强、李红凌 、 谢曙光、郑海臣、 王仲强、房伟峰、阎涛、陈卫民、 崔艳莉、 黄晓亮、 张振华、 姬辉、 谷廷辉、 李刚、苏泊源、魏利 峰 、 赵永远、王拓、秦晓亮、顾卫、马志勇、 胡莘、 史佳玉、任笑莹 、张海楠 。 DB41/T 1655

    3、2018 1 SA-335 P92钢焊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 SA-335 P92钢 焊接 的 基本 要求 、材料和设备 、焊接工艺、质量检验 和检验方法 、焊接 修复和技术文件。 本 标准 适用于火力发电厂 SA-335 P92钢的钨极氩弧焊( GTAW)、焊条电弧焊( SMAW)、埋弧自动焊 ( SAW)焊接方法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842 氩 GB 531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DL/T 438 火

    4、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T 820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技术规程 DL/T 821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DL/T 868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L/T 869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 884 火电厂金相组织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 DL/T 991 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 JB/T 3223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JB/T 3375 锅炉用材料入厂验收规则 NB/T 47013.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2部分:射线检测 NB/T 47013.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3部分:超声检测 NB/T 47013.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4部分:磁粉检测 N

    5、B/T 47013.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5部 分:射线检测 NB/T 47014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ASME SA-335 高温用无缝铁素体合金钢管 ASME II C篇 焊条、焊丝及焊接金属 3 基本要求 3.1 焊接工程师按 NB/T 47014 或 DL/T 868 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现场 施工时编制焊接施工措施文件。 3.2 焊接接头质量检验、焊接人员考核等项工作,应分别按有关规程的规定执行。 3.3 焊接工作应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环保规定和其他专项规定。 3.4 企业条件、焊接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的任职要求及职责应符合 DL/T 869 的要求。

    6、 DB41/T 1655 2018 2 4 材料 和 设备 4.1 钢材 4.1.1 钢材(管道、管件、钢板、锻件)应符合合同或采购技术条件的规定,并附有材质合格证书, 进口材料应有报关单、商检报告等。 4.1.2 钢管的采购、验收应符合 ASME SA335、 GB 5310、 DL/T 438 和 JB/T 3375 的规定。 4.1.3 钢材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4.2 焊接材料 4.2.1 SA-335 P92 钢的焊接材料应根据钢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选取。 4.2.2 首次使用焊接材料应由供应商提供其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含常温、高温)、转变点 Ac1 温度、指导性焊接工艺

    7、参数等技术资料。 4.2.3 焊接材料首次使用前,由焊接工程师组织进行焊接 工艺评定,评定合格后焊接材料方能使用。 4.2.4 焊接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并符合 ASME II C 篇的相关规定。使用单位应根据相关规范标准 及技术协议的要求制定焊接材料复验方案,焊接材料合格后方能使用。 4.2.5 焊接材料的存放、管理应符合 JB/T 3223 的规定。焊条在施工现场二级库存放不宜超过半年。 若对焊接材料的质量产生怀疑,应重新作出鉴定,符合质量要求时方可使用。 4.2.6 焊接材料在使用前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焙,重复烘焙不应超过两次。焊条使用时,应装入 温度为 80 110 的保温桶内,随用

    8、随取。焊条现场放置超过 4 h 应重 新烘焙。 4.3 焊接用气体 焊接使用的氩气应符合 GB/T 4842 的规定。 4.4 设备 4.4.1 焊接设备、热处理设备、无损检测设备及仪表应满足工艺要求,安全、可靠,并定期检查。 4.4.2 所有焊接和焊接修复所涉及的设备、仪器在使用前应确定其与承担的焊接工作相适应。 4.4.3 焊机使用的电流表、电压表及焊接热处理使用的测控温仪表、热电偶等计量器具 应 经过校验, 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维修后的计量器具, 应 重新校验。 5 焊接工艺 5.1 环境要求 5.1.1 焊接 环境 应满足以下要求: a) 钨极 氩弧焊时,环境风速不大于 2 m/s; b

    9、) 焊条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时 ,环境风速不大于 8 m/s; c) 焊接施焊的环境 温度不低于 5 。 5.1.2 当焊件表面潮湿、覆盖有冰雪 时应进行消除; 或在下雨、下雪、刮风期间,焊工及焊件应有保 护措施,并满足以上环境要求。 DB41/T 1655 2018 3 5.2 坡口制备 5.2.1 焊接接头的形式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选用,焊缝坡口应按照设计图纸加工。若无规定时,焊 接接头形式和焊缝坡口尺寸应按照能保证焊接质量、填充金属量少、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改善劳动条 件、便于操作、适应无损检测要求等原则选用。 5.2.2 SA-335 P92 钢应采用机械加工或打磨的方法进行坡口制备,禁

    10、止采用热加工方法制备坡口。 5.2.3 坡口加工后应满足以下要求,合格后方可组对: a) 坡口及边缘 20 mm 内母材无裂纹、重皮、坡口破损及毛刺等缺陷 ; b) 坡口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5.3 组对 5.3.1 组对前应将坡口表面及附近母材(内、外壁或正、反面)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 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如下: a) 对接焊缝:坡口每侧各为 10 mm 15 mm,当采用埋弧自动焊时 清理范围 +5 mm; b) 角焊缝:焊脚尺寸 K 值 +10 mm,当采用埋弧自动焊时 清理范围 +5 mm。 5.3.2 焊件组对时一般应做到内壁(根部)齐平,如有错口,其错口值不应超过下列限

    11、值: a) 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 10%且不大于 1 mm; b) 对接双 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应超过焊件厚度的 10%且不大于 3 mm。 5.3.3 焊件组对 坡口形式及 尺寸应符合 DL/T 869 规定 。 5.4 预热及伴热 5.4.1 焊前预热及伴热推荐采用 柔性陶瓷电阻 加热的方式进行 。加热 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加热 宽度不少于焊件厚度的 4 倍,且不得小于 200 mm; 保温 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应比加热宽度增加 至少 2 倍壁厚,且不少于 250 mm。 5.4.2 预伴热 应保证内外壁温度均匀。 柔性陶瓷电阻 对称布置在坡口两侧,且距坡口边缘 15

    12、 mm 20 mm,外包石棉布,严防焊渣、飞溅损伤加热片,热电偶每侧至少一个,上下对称布置 ,热电偶的热 端与坡口边缘距离 20 mm 25 mm。 5.4.3 焊接预热温度采用 热电偶 进行 控温 ,层间温度用远红外测温仪或接触式测温仪进行温度校验。 5.4.4 SA-335 P92 钢施焊前的预热温度: 钨极 氩弧焊 150 200 , 焊条电弧焊、埋弧自动焊 200 250 。 5.4.5 SA-335 P92 钢 焊接层间 温度: 200 300 。 5.5 焊接方法和工艺 5.5.1 焊接方法宜采用钨极 氩弧焊打底,再用焊条电弧焊或 埋弧自动焊 进行填充盖面 。 5.5.2 采用直流

    13、电源, 钨极 氩弧焊时直流正接 ; 焊条电弧焊、 埋弧自动焊 时直流反接。 5.5.3 定位焊 时,除焊工、 焊接材料、预热温度和焊接工艺等应与正式施焊时相同外,还应满足下列 要求 : a) 在坡口根部采用焊缝定位时,焊后应检查各个定位焊点质量,如有缺陷应立即消除,重新进行 定位焊。 b) 厚壁大口径管若采用临时定位焊件定位,定位焊件 宜 采用同种材料。当去除定位焊时,不应损 伤母材,应将残留焊疤清除干净、打磨平整 。 5.5.4 钨极 氩弧焊和焊条电弧焊第一层焊接时, 需要 保持焊缝背部充氩 保护 状态,氩气的流量为 10 L/min 20 L/min, 氩弧焊焊枪中氩气流量应保持在 8 L

    14、/min 15 L/min。 DB41/T 1655 2018 4 5.5.5 钨极 氩弧焊 完成半周或封口前 ,应 用手电筒 仔细检查打底焊缝 背部 质量。确认合格后,升温至 200 300 , 恒温 0.5 h 以上,再进行 焊条电弧焊或埋弧自动焊 填充。 5.5.6 焊条电弧焊填充和盖面时,宜采用直径不大于 3.2 mm 的焊条焊接。采用多层多道焊,单层焊道 厚度不能超过焊条直径,焊道宽度不大于所用焊条直径的 4 倍。 5.5.7 焊条电弧焊填充至少 9 mm 厚或 25%焊接坡口已填满的焊缝,两者取最小值,允许中断焊接。除 非伴热连续,否则中断焊接时,应降温至 90 10 以后,恒温

    15、2 h,完成马氏体转变,然后进行后 热处理。再次焊接前,仔细检查无裂纹后,按原 焊接 工艺重新预 热施焊。 5.5.8 外径大于 194 mm 焊缝应双人对称焊接,焊接速度应互为相当。以免局部温度过高影响施焊质量 , 两人不得在 同一位置 收 弧。 5.5.9 焊接中应将每层焊道接头错开 10 mm 15 mm, 应 焊得平滑,便于清渣和避免出现 “ 死角 ” 。 5.5.10 不应在被焊工件表面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 5.5.11 焊接时,管子或管道内严禁有穿堂风。 5.5.12 焊工操作 中 认真观察熔化状态,注意熔池和收尾接头质量,以避免出现弧坑裂纹。 5.5.13 焊

    16、缝整体焊接完毕,清理焊渣及飞溅,自检合格后,在焊缝附近打上 低应力 焊工钢印。 5.5.14 焊接完成后,应尽快完成焊后热处理,否则应立即进 行后热 。 5.5.15 焊接过程中焊 工 填写焊接检查记录 ,焊接检查员检查并签字确认 。焊接检查记录表参见附录 A。 5.6 后热 5.6.1 后热 应先降温至 90 10 ,保温 2 h,完成马氏体转变,再升温至 350 50 ,保温 2 h 4 h。 5.6.2 后热温度控制应采用接触式热电偶,加热宽度和保温宽度不应低于预热时的宽度,热电偶热端 应与焊缝紧密接触,根据焊缝温度进行控制,且不得裸露焊缝。 5.7 焊后热处理 5.7.1 焊后热处理分

    17、整体热处理和局部热处理两种。整体热处理在 热处理 炉内进行,局部热处理采用 柔性陶瓷电阻加热器 或中频感应加热进行 。优先采用整体热处理。 5.7.2 当采用柔性陶瓷电阻加热时,最小加热宽度可根据外径 D 与壁厚 按下述方式确定: a) 当 D/7.5 时,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 4 倍; b) 当 7.5 D/10 时,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 5 倍; c) 当 10 D/15 时,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 6 倍; d) 当 D/ 15 时,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 7 倍。 5.7.3 局部热处理时,管口处应用石

    18、棉封堵,严防穿堂风,以利于温度上升且保证温度均匀。 5.7.4 当角焊缝局部热处理时,升降温速度按全壁厚设定,保温时间按实际焊接部分最 大厚度进行设 定。 5.7.5 保证热处理的热端与焊件接触良好的方法,宜采用储能焊机焊接固定热电偶。采用焊接方式固 定热电偶的,焊接热处理结束后应将热电偶焊点打磨清除干净。 5.7.6 不同规格的焊件可同炉 /批进行整体热处理,工艺按壁厚最厚的焊件进行设定。壁厚差不宜超过 25 mm。 5.7.7 焊后热处理温度范围为 750 770 。应根据硬度结果调整焊后热处理的设定值。当硬度值 偏高时,可按上限进行调整;当硬度值偏低时,应按下限进行调整。 5.7.8 S

    19、A-335 P92 钢焊后热处理最小恒温时间应符合表 1 规定。 5.7.9 焊后热处理的保温时间,可在一次热处理过程中 完成,也可在相同保温温度下,通过多次热处 理完成。 DB41/T 1655 2018 5 表 1 焊后热处理最小恒温时间 壁厚 /mm 12.5 12.5 25 25 37.5 37.5 50 50 75 75 100 100 125 125 时间 /h 1.5 2 4 5 6 6 7 8 9 10 12 5.7.10 焊 后热处理的升降 温速度 V 速按下式( 1)计算,且 不大于 150 /h ;当壁厚大于 100 mm 时, 升降温速度按 60 /h 进行控制; 30

    20、0 以下可不控制升降温速度。 6250速V ( 1) 式中: V 速 升降温速度,单位 /h ; 焊件厚度,单位 mm。 5.7.11 整体热处理过程中,不允许火焰直接冲刷工件或焊缝的任何部分。 5.7.12 热处理过程中热处理操作工填写热处理检查记录表。热处理检查记录表参见附录 B。 6 质量检验 和检验方法 6.1 外观检查 6.1.1 焊工应对 焊接接头 100%自检。焊接质量检查员应 100%检查外观质量。必要时,使用焊接检查尺 和 5 倍放大镜进行检查。 6.1.2 焊接质量检查员 依据 图纸进行宏观尺寸检查,在焊接过程中应重点监测焊接变形, 并在热处理 后进行最终尺寸检查。 6.1

    21、.3 焊接接头 边缘应圆滑过渡到母材 。 焊缝外形尺寸 、 焊接角变形 、 焊缝 表露 缺陷 按照 DL/T 869 进行验收。 6.1.4 焊接接头 外壁错口值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a) 锅炉受热面管道:外壁错口不大于 10%,且不大于 1 mm; b) 其他管道:外壁错口不大于 10%,且不大于 4 mm。 6.1.5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 焊接接头 ,不允许进行其他项目的检查。 6.2 无损检测 6.2.1 焊接接头 按 DL/T 820、 DL/T 821、 NB/T 47013.2、 NB/T 47013.3、 NB/T 47013.4 和 NB/T 47013.5 进行 无损检测。 6.

    22、2.2 对不同厚度焊接接头 的无损检测 应执行下列规定: a) 厚度不大于 20 mm 的对接环焊缝,应采用 100%射线检测,或采用 100%超声检测加 20%射线检 测 ; b) 厚度大于 20 mm 的对接环焊缝,应采用 100%射线检测,或采用 100%超声检测 。 6.2.3 对接环焊缝 和角 接焊缝 需 进行 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 6.2.4 焊接修复后的焊缝应 100%进行无损检测。 6.2.5 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应在热处理 24 h 后进行。 6.2.6 焊接接头 无损检测等级和 质量等级应符合表 2 规定。 DB41/T 1655 2018 6 表 2 焊接接头质量等级 序号

    23、 检测方法 检测等级 焊缝质量等级 1 射线检测 AB II 2 超声检测 B I 3 磁粉检测 - I 4 渗透检测 C I 6.3 硬度检验 6.3.1 对接环焊缝按照 DL/T 438 进行硬度检验。硬度检验使用 里氏硬度计或便携式布氏硬度计 , 检 测位置应包括焊缝及近焊缝母材。 6.3.2 硬度检测的打磨深度通常为 0.5 mm 1.0 mm,并以 120#或更细的砂纸精磨,表面粗糙度 Ra 1.6 m。 6.3.3 焊接接头 硬度 值 应符合表 3 规定。 表 3 焊接接头 硬度 允许值 序号 位置 硬度 值 ( HB) 1 母材 185 250 2 焊缝 185 270 6.3.

    24、4 焊缝硬度不低于母材硬度的 90%。 6.3.5 当 使用里氏硬度计 检验 超出标准时,应采用便携式布氏硬度计进行复核。 检验 硬度值高于标准 值时,应进行再次回火;当低于标准要求时,应重新正火加回火 处理或断口重新焊接 。重新热处理次数 不易超过三次。 6.4 金相检验 6.4.1 当合同 或 技术文件有要求时, 按照 DL/T 884 对 焊接接头 进行 显微 金相检验。 6.4.2 焊接接头 显微金 相组织应为回火马氏体组织。显微 金相 组织并符合以下规定 : a) 没有裂纹 ; b) 没有过热组织。 6.4.3 焊接接头 中 -铁素体含量不超过 5%,最严重视场不超过 10%;熔合区

    25、 -铁素体含量不超过 10%,最严重视场不超过 20%。 6.5 光谱检验 焊接接头应 100%进行 光谱 检验 , 使用火花式光谱仪 按照 DL/T 991 进行检验, 检测完后磨去灼伤点 ; 也可采用直读光谱仪进行检验。 7 焊缝修复 焊缝修复按照原始焊接工艺质量要求执行。焊接修复不宜超过两次。 8 技术文件 DB41/T 1655 2018 7 技术文件包括 : a) 原材料材质证明书、复检报告; b) 焊接材料 材质证明书、复检报告; c) 焊接工程 清单及焊工清单(或一览表); d) 焊接工艺文件; e) 焊接检查记录、热处理检查记录及热处理曲线; f) 焊接接头 无损检测、理化检验

    26、报告,热处理报告。 DB41/T 1655 2018 8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焊接检查记录表 焊接检查记录表参见表 A.1。 表 A.1 焊接检查记录表 产 品 名 称 焊 接 方 法 产 品 图 号 钨极类型及尺寸 焊 接 工 艺 号 保 护 气 体 母 材 气 体 流 量 /L/min 接 头 编 号 焊层 日期 焊 材 电流 A 电压 V 预热温度 C 层间温度 C 焊工签字 型 号 直径 检 查 员 日期 DB41/T 1655 2018 9 年 月 日 炉号 焊口位置及代号 值班员 接班员 接班员 时间 数量 电源设备 备注: 规格 恒温时间 材质 升降温速 度 工件名称 加热温度 1、热处理焊口必须执行热处理规范。 2、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填写表格。 3、记录必须整洁,严禁乱写乱画。 4、值班人员不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岗。 5、每 30 分钟记录一次。 项目名称 热处理形 式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度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热处理检查记录表 热处理检查记录表参见 表 B.1 。 表 B.1 热处理检查记录表


    注意事项

    本文(DB41 T 1655-2018 SA-335 P92钢焊接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