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1918-2011 在用卧铺客车乘客紧急疏散通道改造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86044       资源大小:413.8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1918-2011 在用卧铺客车乘客紧急疏散通道改造技术规范.pdf

    1、ICS 43.020 T0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918-2011 在用卧铺客车乘客紧急疏散通道 改造技术规范 2011 - 08 - 12 发布 2011 - 08 - 12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 T 1918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局、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科学研 究所、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聊城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2、:王钦普、李晨、张涛、宋震野、刘文娇、王淮、王廷伦、张修军。 DB37/T 1918-2011 1 在用卧铺客车乘客紧急疏散通道改造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在用卧铺客车乘客紧急安全疏散通道改造的一般要求以及由此引起的对铺位 布置安装的改造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术语和定义、车型分类、通道尺寸要求、铺位改造要求、改造方法和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在用卧铺客车乘客紧急安全疏散通道的改造。 本标准未涵盖的卧铺车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3、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3094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T 16887 卧铺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JT/T 325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3 术语和定义 GB 7258、GB 13094、GB/T 15089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左侧铺位 1+1+1布置的卧铺客车左侧纵向布置的一列铺位,分作上下两层。该列铺位紧靠左侧车窗,其顺序 为车辆行驶方向从前至后称为第一排至第N排。 3.2 中列铺位 1+1+1布置的卧铺客车中间纵向布置的一列铺位,分作上下两层。其顺序与3.1一致。

    4、3.3 右侧铺位 1+1+1 布置的卧铺客车右侧纵向布置的一列铺位,分作上下两层。该列铺位紧靠右侧车窗,其顺序 与 3.1 一致。 DB37/T 1918-2011 2 3.4 左侧通道 中间一列铺位和左侧一列铺位之间形成的供乘客进入铺位的纵向通道,用4表示。 3.5 右侧通道 中间一列铺位和右侧一列铺位之间形成的供乘客进入铺位的纵向通道,用H5表示。 3.6 低驾驶区前门乘客通道 前门区至乘客区的纵向通道,用H3表示。 3.7 前横向通道 中列铺位最前端(低驾驶区指第二排前端)至该铺位前障碍物之间连接左侧通道和右侧通道的横向 通道,用H1表示。 3.8 后横向通道 位于后门处连接左侧通道和右

    5、侧通道的横向通道,用H2表示。 4 车型分类 卧铺客车按结构分为以下六种车型: a) 发动机前置单乘客门车型; b) 发动机后置单乘客门车型; c) 发动机前置双乘客门车型; d) 发动机后置双乘客门车型; e) 低驾驶区单乘客门车型; f) 低驾驶区双乘客门车型。 5 通道尺寸要求 5.1 单乘客门车型通道尺寸要求 a) 前横向通道 H1:宽度800mm,高度1800mm。 b) 低驾驶区前门乘客通道 H3:宽度600mm,高度1800mm。 c) 乘客区前部纵向50%区域内左侧通道 H4 和右侧通道 H5 在地板高度 600mm 以上部位宽度 600mm。 5.2 双乘客门车型通道尺寸要求

    6、 双乘客门车型通道尺寸要求见表1。 DB37/T 1918-2011 3 表1 双乘客门车型通道尺寸要求 mm 序号 通道位置 宽度 高度 1 前横向通道H1 700 1800 2 后横向通道H2 800 1800 3 低驾驶区前门乘客通道H3 600 1800 5.3 后横向通道 H2 与后门在汽车纵向重叠部分不小于后门框洞口宽度的 1/3。 6 铺位改造要求 6.1 总则 6.1.1 铺位拆除以首先满足乘客安全疏散为前提。 6.1.2 因设置安全性紧急撤离通道而引起的对车身、铺位及铺位支撑附件等结构性的改造应能满足 GB/T 16887、GB 7258、GB 13094 等相关国家标准相应

    7、的结构强度要求。 6.1.3 经改造后的铺位布置间距应能满足 GB/T 16887 及相应类别要求。 6.1.4 改造不能改变车辆的类型等级。 6.1.5 改造不允许改动原有车身骨架的承载结构。 6.2 单乘客门车型(不包括低驾驶区车型) 6.2.1 拆除中列铺位第一排的上下铺位。 6.2.2 中列铺位 7 排时至少拆除中列铺位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的上铺;中列铺位 6 排时至少拆除 中列铺位第二排、第三排的上铺;中列铺位 5 排时至少拆除中列铺位第二排的上铺(参见图 1)。 6.3 发动机前置双乘客门车型 DB37/T 1918-2011 4 6.3.1 拆除中列铺位第一排的上下铺。 6.3

    8、.2 完成 6.3.1 铺位改造后,通过调整铺位,H1 和 H2 能够满足要求时不再拆除铺位;调整铺位后 H1 和 H2 达不到要求时,以拆除其他铺位的方式保证两个通道的宽度要求(参见图 2)。 6.4 发动机后置双乘客门车型(不包括低驾驶区车型) 6.4.1 没有后横向通道时,拆除正对后门的上下两个中列铺位,并通过调整铺位的方式满足 H1 和 H2 的规定;通过调整铺位不能满足 H1 和 H2 规定时,再通过拆除其他中列铺位的方式满足通道标准要求; 6.4.2 后门附近有后横向通道时,通过铺位调整不能实现 H1 和 H2 尺寸规定要求时,再以拆除铺位的 方式保证两个通道的宽度要求(参见图 3

    9、)。 DB37/T 1918-2011 5 6.5 低驾驶区单乘客门车型 6.5.1 通过拆除通道 H3 两侧铺位和通过适当改造,满足低驾驶区前门乘客通道 H3 的要求。 6.5.2 完成 6.5.1、 H1 达到要求时, 至少再拆除中间铺位第二排、 第三排和第四排的上铺 (参见图 4) ; H1 达不到要求时,先拆除第二排的上下铺,至少再拆除中间铺位第三排和第四排的上铺。 6.6 低驾驶区双乘客门车型 6.6.1 按 6.5.1 方式满足 H3 要求。 DB37/T 1918-2011 6 6.6.2 通过调整铺位能够满足 H1 和 H2 要求时,不再拆除铺位;不能满足 H1 和 H2 规定

    10、时,再通过拆 除其他中列铺位的方式满足通道标准要求(参见图 5)。 7 改造方法和规程 7.1 中间铺位第一排的上下铺位拆除方法 7.1.1 分别松开和拆除中间铺位第一排上下铺位、铺位两侧护栏和安全带的固定螺栓,取下铺位、两 侧护栏和安全带。 7.1.2 分别松开和拆除安全脚蹬、上层铺位的扶梯或踏脚、铺位底板的紧固螺栓,取下安全脚蹬、上 层铺位的扶梯或踏脚、铺位底板。 7.1.3 分别松开和拆除中间铺位第一排上下铺位的支承立柱、 框架的紧固螺栓, 取下支承立柱和框架, 并置放到指定地点。上下铺位固定框架与后排铺位固定框架相贯通时,从后排铺位安全脚蹬的最前端用 专用切割工具将固定框架两侧的纵梁截

    11、断后取下。 7.1.4 对从安全脚蹬最前端两侧固定框架的切割断面去除尖角毛刺,补装安全脚蹬下方横向连接框, 用螺栓将车顶和底板拆除的螺栓孔封堵。 7.2 中列第二排至第 N 排上铺拆除方法 7.2.1 分别拆除中列第二排至第 N 排上铺的铺位固定螺栓和两侧护栏及安全带的固定螺栓, 取下铺位、 两侧护栏和安全带。 7.2.2 分别松开和拆除安全脚蹬、上层铺位的扶梯或踏脚、铺位底板的固定螺栓,取下安全脚蹬、上 层铺位的扶梯或踏脚、铺位底板。 7.2.3 分别松开和拆除中列第一排至第 N 排上铺支承立柱上支座、框架的紧固螺栓,同时拆开下铺的 固定螺栓,取下上铺框架和下铺,并置放到指定地点。上铺固定框

    12、架与保留的铺位固定框架相贯通时, 从后排铺位安全脚蹬的最前端用专用切割工具将固定框架两侧的纵梁锯断后取下。 DB37/T 1918-2011 7 7.2.4 采用专用切割工具,从下铺底板上平面将上铺支撑立柱截断拆除,去除截断保留的支撑立柱和 保留铺位的安全脚蹬最前端两侧固定框架的尖角毛刺,补装安全脚蹬下方横向连接框,用螺栓将车顶拆 除的螺栓孔封堵。 7.2.5 将中列下铺底板表面清理干净,装上铺位、两侧护栏和安全带。 7.3 后门正对的中列铺位拆除方法 7.3.1 铺位、安全脚蹬、安全带、两侧护栏、上层铺位的扶梯或踏脚、铺位底板等拆除方法见 7.1.1 和 7.1.2。 7.3.2 保留拆除铺

    13、位的前后支撑立柱。采用专用切割工具,从拆除铺位前端支撑立柱处和后排铺位安 全脚蹬前将支撑框架纵梁锯断,并去除锯断截面的尖角毛刺。 7.3.3 将断开的支撑框纵梁采用专用型材封堵加固,保证铺位支撑框强度不受影响。 7.3.4 拆除的铺位下面若有暖风装置或其他障碍物时应予以拆除,使拆除铺位后形成的中间安全通道 能够无障碍到达后门附近。 7.4 铺位前后调整和移动的方法 7.4.1 按 7.1.1、7.1.2 和 7.1.3 的方法将需要调整移动的铺位予以拆除。 7.4.2 准确定位移动铺位支撑立柱上、 下固定点的位置后, 拆除新的支撑立柱上支点附近的内饰顶板, 在确定的顶骨架支撑立柱固定点处预埋不

    14、小于 5mm 的金属衬板。金属衬板预埋好后将内饰顶板复原固 定。同时,在新的支撑立柱下固定点的地板骨架上平面也应预埋金属衬板。 7.4.3 按照铺位安装程序,按装铺位支撑立柱、支撑框架、底板、安全脚蹬、两侧护栏、铺位和安全 带。 7.5 低驾驶区前门乘客通道改造方法 7.5.1 根据低驾驶区向乘客区的通道设置情况,拆除驾驶区右侧或左侧的饮水机、灭火器、扶手及扶 手柱。同时拆除相应的铺位、铺位固定框架、地板压条、地板革及地板。 7.5.2 按照通道宽度要求和相关设计,对通道洞口骨架进行改制。 7.5.3 重新铺装地板、地板革,安装地板压条、扶手及扶手柱等相关设施。 7.5.4 安装饮水机和灭火器等。 7.6 其他改造要求 7.6.1 改造后的铺位及其支撑框架不允许有任何危及乘客安全的尖锐突出物。 7.6.2 因铺位调整带来的地板和顶内饰上形成的孔位应进行有效的密封。 7.6.3 车辆改造过程中应避免铺位支撑架外表面、铺位及内饰表面划伤,在实施切割和加焊预埋衬板 时应进行可靠的防护,防止烧损上述物料表面。同时,在改造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1918-2011 在用卧铺客车乘客紧急疏散通道改造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eventdump27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