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1909-2011 密集烘烤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5986       资源大小:352.0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1909-2011 密集烘烤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01 B 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9092011 密集烘烤技术规程 2011 - 07 - 12 发布 2011 - 09 - 10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1909201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潍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潍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 建、李仁政、杜传印、李更新、崔志军、王先伟。 DB37/T 19092011 1 密集烘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叶成熟采收标准、编(夹)烟、装烟、烘烤技术

    2、以及特殊工艺措施、停电处理、烟 叶回潮等。 本标准适用于密集烤房的烟叶烘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219 烤烟烘烤技术规程 3 烟叶成熟采收 3.1 成熟采收标准 3.1.1 下部叶采收标准 烟叶基本色为绿色,稍微显现黄色;主脉 2/3 变白,支脉 1/3 变白;茸毛部分脱落;采摘时声音清 脆,断面整齐;叶龄 50d60d。 3.1.2 中部叶采收标准 叶片黄绿至浅黄色,叶耳呈黄绿色,叶尖、叶缘落黄明显;叶面稍皱,部分有

    3、黄色成熟斑;主脉全 部变白,支脉 1/2 变白;叶片自然下垂,茎叶角度增大;叶龄 60d70d。 3.1.3 上部叶采收标准 叶片和叶耳浅黄至淡黄色,叶面落黄充分、皱折多,出现明显的黄色成熟斑;主脉变白发亮,支脉 2/3 以上变白;叶尖下垂,茎叶角度明显增大;叶龄 70d90d。 3.2 成熟采收基本原则 下部叶适时早采,中部叶成熟稳采,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片6片叶充集中成熟后一次性采 收或带茎采收。由于施肥或天气原因(如干旱或降雨过多)导致烟叶成熟过程不正常情况下,参考叶龄 采收。 3.3 采收时间 一般烟株打顶后一周左右开始采收。下二棚叶烤完后应根据情况停炉 7d10d,待中部叶达到

    4、成熟 后采收;顶部 4 片6 片烟叶充分成熟后一次性采收,提倡带茎采收烘烤。每次采收,通常在早上或上 午进行;若烟叶成熟后遇短时间降雨要在停雨后立即采收;较长时间降雨导致烟叶出现回青时,应待烟 DB37/T 19092011 2 叶再次呈现成熟特征采收。 3.4 采后堆放 烟叶采后放置在荫凉处,叶尖向上叶基向下排放,平放堆放时高度 30cm 左右,避免挤压、摩擦、 日晒和热烫伤,不损伤和搅乱烟叶的堆放层次。 4 编(夹)烟与装烟 鲜烟配炉应做到全炉鲜烟在品种、部位、营养水平和成熟度等方面一致。烟叶在一天内采摘、编(夹)、 装炉并点火烘烤。 4.1 编(夹)烟 编(夹)烟前先进行鲜烟分类,按照成

    5、熟度差异、叶片大小、病残叶等分别编(夹)烟,同杆(夹) 同质。使用烟竿编烟时,叶基对齐,叶背相靠,编扣牢固,束间距离均匀一致;每竿编鲜烟 12 kg15 kg,每撮烟叶 2-4 片。使用针长 160mm 的烟夹时,下部烟或叶片较小的烟叶,每夹夹鲜烟 14 kg18kg, 中部叶 16kg 左右,上部叶 17 kg18 kg。编(夹)烟密度应均匀,不宜过量或欠量。 4.2 装烟 4.2.1 分类装烟 变黄快的鲜烟及过熟叶、轻度病叶装在温度较高的一层,质量好的鲜烟装在中间,成熟度略差的装 在温度较低的一层。观察窗口附近放置具有代表性的烟叶。 4.2.2 装烟密度和数量 密集烤房装烟做到“密、满、匀

    6、”。烟夹装房时,相邻两个烟夹之间应紧贴;烟竿装房时,相邻两 竿的中心距 120mm160mm。 4.2.3 注意事项 在无法达到全房鲜烟素质完全一致时,应做到同层鲜烟素质基本一致;若烟叶数量(烟夹或烟竿数 量)不足以装满各层时,空缺的挂烟位置用木板铺满铺严,不应随意拉大烟夹(竿)之间的间距而留下 较大的人为间隙。 5 传感器(温湿度探头)挂置 给湿球温度水瓶注满洁净的清水,并按要求塞置好纱布,将温湿度传感器平稳挂置在中层中部位置, 传感器感温头悬挂在该层烟叶中部稍低位置。 烤烟温湿度监控仪(自控仪)要按照其说明书安装使用。用烤烟温湿度控制仪实施烘烤操作时,当 烟叶变化程度与温湿度要求有偏差时,

    7、要及时对温湿度进行在线调节。 6 烘烤操作 完成装烟后,关严装烟室大门、冷风进风口和排湿口,及时点火烘烤。 6.1 变黄阶段 DB37/T 19092011 3 6.1.1 烟叶变化要求 下部烟变黄程度达 8 成以上;中上部烟叶变黄程度达 9 成10 成,且叶片凋萎塌架,主脉开始变 软或达半软。 6.1.2 干湿球温度控制 烤房点火后烧小火,开启风机,实现房内热循环,将干球温度以 1/h 的速度升至 3637, 湿球温度维持在 3536。待烟叶叶尖变黄(烟叶变黄约 45 成)后,以 1/h 的速度将干球温度 升至 3839,湿球温度控制在 3637,稳温并延长时间。待烟叶出汗发软,烟叶变黄约

    8、7 成 8 成黄时,加大火力,以 1/2h 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 4042,湿球温度保持在 3738,充 分延长时间,使烟叶继续变黄失水,达到黄片青筋(烟叶达 910 成黄,支脉全黄,主脉微青) 、烟叶 凋萎、主脉变软折而不断,然后转入定色阶段。 6.1.3 注意事项 6.1.3.1 变黄阶段风机应连续运转,前期应高速运行,烟叶变软后可转入低速运行。 6.1.3.2 变黄阶段中后期应适当排湿,具体情况视湿球温度和烟叶变化情况而定,防止烟叶硬变黄。 6.2 定色阶段 6.2.1 烟叶变化要求 烟叶黄筋黄片,温度高的一层和中间层叶片完全干燥,温度低的一层叶片基本干燥。 6.2.2 干湿球温度控制

    9、加大火力,加强通风,连续开风机,以 1/(2-3)h 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 4549(一般下部 叶 45左右,中部叶 4647,上部叶 4749) ,湿球温度 3739,稳温,直至烟叶黄筋 黄片,部分烟叶小卷筒,然后以 1/(2-3)h 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 5254,湿球温度控制在 38 40,延长时间 10 h15 h,促进烟叶香气物质的大量形成,待烟叶叶片、支脉全干,烟叶大卷筒, 再转入干筋阶段。 6.2.3 注意事项 6.2.3.1 定色阶段风机保持连续运转,52以前需高速运行,以后可根据叶片干燥情况转为低速运行。 如遇停电,应启动备用电源或发电机组,使风机运转正常。 6.2.3.2

    10、烧火控温要准,保持温度稳定,防止升温太猛和掉温。 6.2.3.3 根据烟叶变化,灵活掌握烘烤温湿度,确定适宜的升温和定色速度。湿球温度前段宜掌握在 3739,后段 3940,适排湿,缓定色,防止排湿定色过快,出现回青或青筋,或排湿定色 过慢,出现烤糟。 6.3 干筋阶段 6.3.1 烟叶变化要求 烤房内全部烟叶主脉充分干燥。 6.3.2 干湿球温度控制 逐步关小冷风进风口和排湿口,以 1/h 的速度将干球温度由 55升至 6568,提倡阶段升 DB37/T 19092011 4 温,并保持干球温度稳定,湿球不超过 42,直至全房烟叶的主脉完全干燥。 6.3.3 注意事项 6.3.3.1 干筋阶

    11、段风机连续运转,低速运行,以近门 1 m2 m 处二层烟叶主脉全干或整炉烟叶主脉全 干停火。 6.3.3.2 严禁大幅度掉温,以防洇筋。 6.3.3.3 严格控制干筋最高温度,防止出现烤红。干筋期最高温度条件下不超过 10h。 6.4 特殊工艺措施 6.4.1 烘烤初期烤房加湿 当鲜烟水分特别少或变黄阶段首次加热后烤房湿度达不到要求时,可打开装烟室大门,向烤房的内 地面泼洒清水,并适当延长加热通风时间。 6.4.2 烘烤初期烤房排湿 当鲜烟表面粘附着较大量的水滴时,宜将首次加热的温度略为提高,并适当延长加热通风时间,进 行数次间歇排湿,将叶面附着水蒸发排出后再进入正常烘烤。 6.5 停风处理(

    12、停电而又无其它辅助动力设备或出现其它机械故障时) 烘烤过程中,若在中火以上火候下出现较长时间的停风故障,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压火、撤火措施。 包括严关火炉门、严关烟囱闸板、打开加热室顶部检修门等。若停风故障在短时间内无法排除,应严密 压火、封火,或将炉膛内的燃料撤出。 7 烟叶回潮 7.1 外界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情况下采用自然回潮 当确认全房烟叶完全干筋后,关闭风机电源,当烤房温度降低至 4550时,打开装烟门、冷 风进风口和排湿口,让烟叶自然吸湿回潮。 7.2 外界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情况下采用人工或机械回潮 当烤房温度降至 4550时,向烤房和加热室地面泼水,然后开风机通风,使所产生的蒸汽回 潮烟叶。也可使用回潮机,使雾化产生的蒸汽回潮烟叶。若回潮时火炉火管已明显回冷,则可用柴草重 新烧一段时间的中火,促进水分的汽化,实现烟叶的人工回潮。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1909-2011 密集烘烤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sumcourage2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